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模式”是德国著名的教学法理论,以其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见长。笔者所工作的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是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以专业学习为主,但是德语学习是基础。笔者想通过对“柏林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一下合作办学项目中德语教学情况,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成果。
柏林模式 合作办学 德语教学
“柏林模式”(das Berliner Modell)作为德国60年代兴起的教学法模式,因其对教学实践和课堂实践良好的指导性,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近些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但就这一模式对合作办学中的德语教学问题还未过多涉及。正因如此,作为一名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工作过的老师,本人试图以工作单位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为例,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柏林模式
“柏林模式”主要是由原西柏林师范学院教师海曼(Heimann)针对之前的克拉夫斯克(Klafkis)的“教养理论教学论”提出的教学模式,海曼认为制定柏林模式的目的在于使教师明白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能够富有创造性且卓有成效地安排和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受习惯驱使,固守一层不变的理论依据,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运用教育学原理并更好地创建发展自己的理论,成为独立的理论创造者。
具体而言,海曼的“柏林模式”认为课堂教学共由六个结构要素组成,即两个前提条件和四个决定范畴。他将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作为了“前提条件”,而把教学意图、教学主题、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介纳入了“决定范畴”。正是这六个结构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
1.前提条件
人类学-心理学条件是指由教学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带到课堂中的相关心理因素,如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教学及学习能力,职业需求、性格特征、师生关系等。教师只有在设计教学前充分地了解与学生相关的心理条件,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注意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社会文化条件是指源于社会,在课堂文化持续的时间里起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受教师个人控制的客观因素,如学生的家庭状况、宗教信仰、学校类型、硬件条件和方针政策,公共社会在政治、经济及思想上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教学的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教学过程。
2.决定范畴
教学意图:课堂教学设置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兼顾三类教学目标:(1)认知型教学目标意在促进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的提升;(2)情感型教学目标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体验;(3)实践型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突出某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这三类教学目标可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的发展被细化成不同程度的质量级:
借助此表,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处于何种质量阶段,从而结合课程需要,学习进度需要,学生学习目标等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柏林模式”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采用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应当具有现实意义、未来意义,具有示范性。主要是要搞清楚“关于什么内容;内容是否与目的相符;内容应如何准确的被教授,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几个问题。
教学方法:受到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的制约,是对整个课堂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计划安排,在分析了各种教学因素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手段。“柏林模式”着重分析了课堂中座位安排问题。他认为传统直线式课堂(Frontalunterricht)适合教师对全部进行讲授式教学;圆圈式(Kreissituation)则适合讨论以及师生间的动态交往;小组讨论课(Teilgruppenunterricht)要求老师更加积极,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单独辅导课(Einzelunterricht)意味着教师没有机会和其他的学生交流,那么这种上课形式和第一种传统直线型课堂一样,老师发挥着绝对主导的作用。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做出的评价。以问题形式的评价可能含糊不清,从而也就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老师问学生:“这是你独立完成的?”也许老师的潜台词是“你真能干,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这么出色!”但在学生听来也许会误解成老师对其真实性的质疑,从而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挫。
教学媒介:学与教的材料,包括语言文字和学习工具,指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柏林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来确定。比如,在听力课上磁带或CD是必不可少的;而打印的材料对于培养阅读能力是必要的;使用幻灯片在国情课的讲解中帮助很大。
这六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要素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两大前提条件制约着四个决定范畴,也就是说,四个决定范畴是建立在两大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这是来自学生方面无法改变的事实条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清晰地展示:
综上所述,“柏林模式”主张科学地考察教学过程的一切因素,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同时“柏林模式”充分重视学习心理学和学习的科学规律,重视各个学生群的特点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它是一个多元互动的、相互关联的、开放性的、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构,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家喻户晓的教学论流派之一。
二、分析合作办学中的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工作过的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是以“2+2”合作办学为模式,以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项目。此项目已经开展了7年时间,正逐渐走向成熟。在中德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是基础也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去德国学习专业课程的质量。“柏林模式”强调六大结构要素对教学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教师情况这一人类学前提着手,分析一下实际教学中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介等各个因素,从而得出中德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过于薄弱,有待提高
合作办学项目一直面临着师资短缺的窘境。近年来,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就更加严重。从师资构成来看,合作项目中专职教师数量较少,而来自其他专业院系的兼课教师成为了主体。同时,老师的整体素质也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兼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较高,但教学缺少针对性,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专职教师虽然可以全心投入教学,对教学和学生情况都比较熟悉,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他们大多是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以中德国际学院为例,共有专职德语教师6人,5人为35岁以下、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占83%。其中,2人本科学历,占30%;3人硕士学历,占50%;1人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占17%。兼课教师由德国合作方派遣,按照合同每年轮换。而作为主力的六名教师要承担约两百个学生的德语教学任务,在人员安排上相当的捉襟见肘。这样的师资状况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第一,教师数量缺口大,教学任务重,会使教师流动性加大。而流动性的加大,又会使教学管理的难道加大。一方面,兼职教师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状况的教学;另一方面,专职教师为了配合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流动状况也必然加大。而这种不断的调整配合,实际也是一种内部损耗。第二,青年教师本来就在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上比较欠缺。不稳定性很不利于他们潜心研究教材,积累必要材料,总结教学经验,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第三,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量大,青年教师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也缺乏和同行前辈交流取经,致使青年教师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必然影响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教师数量少,师生比例不合理,会导致大班上课。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就没法有效实施,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中德国际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型应用人才。那么,德语教学的目标也应与此匹配,即把培养学生德语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最终目标。根据“柏林模式”,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应该按照教学目的来确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意义的,有效果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基础训练,关于词汇和语篇等知识的讲解仍是教学重点。尤其在语法教授方面,过多地进行书面操作,而忽视在语境情境中的运用。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也会缺乏实际使用的能力。在中德国际学院,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要通过德方FZP考试 (Fachhochschule Zulassungsprüfung),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仍占较大比重。而相关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等的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例如,听和说方面的教学时间安排过少。
同时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体现教学目标中“国际型”的要求。“国际型”不是说只要学生在德国留学,就会自觉具备。而是要在深入了解德国国情和文化的基础上,在学习中思考和比较留学目标国和自己本国之间差异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最终成为“国际型”人才。要深入了解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知识,除了教师平时上课在语篇分析过程中的讲解和传授外,设置德语国情或文化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种专门的国情课的缺失,可能是大多数合作项目的通病。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柏林模式”强调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以上分析过得偏重于笔头的教学内容,中德国际学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很单一。大多数教师还采用传统直线型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中扮演绝对主导的作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做法还很普遍。例如,在讲解课文时,一般采取先领读课文,解释生词,分析语法,翻译课文,最后做练习的固有模式。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事实上,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许在短时间的语言培训或语言强化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际的,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没有学生参与,缺少互动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而兴趣的缺失会让他们把语言学习预想的过分困难,从而失去动力,产生倦怠心理和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一定会大大折扣。
“柏林模式”除了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外,还提到了评价考核方式的问题。刚才提到,中德国际学院的学生经过两年国内学习后,要通过德方的FZP考试,这是德方合作大学委托所在州的考试机构对学生的验收考试。只有通过的学生才能出国学习。这样,以考试为指挥棒,老师追求通过率,学生关注考试技巧,为应付考试而非面向实践运用的学习心理成为了学生普遍的心理,这些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实质上这种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的考核和对教师进行的评价,只会使“应试”教学的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这种单纯追求通过率的做法,造成教师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而对语言的学习策略、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缺少重视,或者有心重视而无能为力。更糟的是,这种没有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忽视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价机制,违背了外语学习的规律,必将影响学院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媒介不相符
关于教学媒介方面,这里主要分析教材。中德国际学院把德语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因为德语是学生在德国学习生活的必备知识,但是学生本身有自己的主专业,所以,在德语教材的选择上,应考虑到这一点,选择那些以高等学校理、工、文、管等各科(非德语专业)学习德语的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材,或专门为德语语言培训而编写使用的教材。而那些专门为德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因为其专业性较强,对一些语言现象深挖探究或对个别语法现象过于细致的讲解,以及对课时和学生个人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而不适合或者说不完全适合非德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况。然而,中德国际学院现在采用的教材《当代大学德语》正是面向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综合训练型教材。此教材要求的课时数远远超过中德国际学院实际德语课时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把教材规定的内容学习完。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老师在教授时只好破坏其原本的系统性,挑选着讲解。而一本成功的教材往往都是环环相扣的,前面是后面内容的基础。而这样挑选着上,给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和工作量。同时,学生学习时一方面感受到时间紧迫,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对其语言能力的高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挫败感增强,从而也影响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这本教材并不适合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的要求。 三、探讨德语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提出的五点不足,以“柏林模式”为指导,笔者认为在进行德语课程的设置之前,首先应该探讨教师队伍的改进措施,即从“柏林模式”中的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入手。同时以社会文化为前提,来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是办学的根本保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可持续办学的根本保障。所以,采取措施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成了学院的当务之急。在这点上,笔者认为,学院除了引进具有高水平学识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在职教师的整体水平。学院应创造条件,开通各种渠道,给教师提供职业进修以及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使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有利于他们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长远看,也更有利于学院自身的发展。鉴于专职教师数量缺乏,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学院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发展规范,是每个教师都有机会通过在职轮训、短期培训、项目培训、科研培训、名师讲座、离职深造等形式获得到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除此之外,学院也可根据教师专长建立教学团队,如可分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按具体情况进行教师资源的细化,形成学院自身的教学特点。
同时,就教师自身而言,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除了不断丰富和更新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语言学和教学法理论,并且要结合合作办学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总结和探索具有合作项目特色的德语教学工作。
2.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院应强化“培养学生德语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并在实际中体现出来。根据这个目标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内容。从偏重书面型知识的传授和操练逐步转变成听说能力也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增加听力和口头表达课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好外教的资源优势,给学生在口语听力上多加练习。在操练过程中,还应注意语境的融入,顾及国情和风俗的不同,争取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可适当给学生开设一些专门介绍德国历史文化的课程作为选修。因为,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对象国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当这种内化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他们就一定会充满热情地学习德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推进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从学生的座位开始。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摒弃“一言堂”的课堂模式,语言课堂学生座位就应设计成圆圈型或半圆型。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能互相看到,增加了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老师进行互动。在这样的座位安排下,教师可根据实际课堂内容,采用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两两对话、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在不断地模拟操练中掌握德语。其次,根据“柏林模式”的指导,我们应注重人类学-心理学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备课”,还要“备人”,即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个性,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学院应尝试制定一套更科学更完善的方案,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应用的错误做法,真正摆脱“应试”束缚,改变“一考定结果”的状况。笔者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过去和目前的情况,更要关注今后的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认同和支持。除了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制度也应改革。学院可本着促进教师发展,注重把学院长期发展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多主体评价。这样有利于其他教师和被评价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也可参与进来,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
4.改变教材使用现状,开展多媒体教学
鉴于前面所分析的中德国际学院德语教材使用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不符的现状,学院应选择一套适合学生实际和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也许没有一套教材是完全适应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特点的,但是我们可以选取一套教适合的教材为主,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更切实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经过一段时间,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具有学院特色,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体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开展德语教学时,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灵活开发的特征,适当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提供的大量语音资料,包括真实交际场合的音像资料和模拟真实语境,让学习者切实感受到对象国的文化,拓宽学习途径,增加学习乐趣。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合作办学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增长。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语教学是一切专业学习的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柏林模式”为理论指导,以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合作办学为例,分析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解决的方法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但是这些设想也许有过于理论化的方面,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证实和探讨。另外,笔者也希望合作办学项目的主导者在考虑其经济文化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ertraude,Heyd.Grundwissen für den Unterricht i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Moritz Diesterweg GmbH & Co, Frankreich am Main.1990.35-40.
[2]Hermann,P.,Otto,G. & Schulz: Unterricht- Analyse und Planung. Hannover: Schrdel,1965.56-69.
[3]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31-137.
[4]牟之渝.谈美国大学外语教学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2012,(7).
[5]沈国琴.谈“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比较教育学研究,2004,(9).
[6]孙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2,(8).
柏林模式 合作办学 德语教学
“柏林模式”(das Berliner Modell)作为德国60年代兴起的教学法模式,因其对教学实践和课堂实践良好的指导性,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近些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但就这一模式对合作办学中的德语教学问题还未过多涉及。正因如此,作为一名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工作过的老师,本人试图以工作单位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为例,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柏林模式
“柏林模式”主要是由原西柏林师范学院教师海曼(Heimann)针对之前的克拉夫斯克(Klafkis)的“教养理论教学论”提出的教学模式,海曼认为制定柏林模式的目的在于使教师明白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能够富有创造性且卓有成效地安排和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受习惯驱使,固守一层不变的理论依据,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运用教育学原理并更好地创建发展自己的理论,成为独立的理论创造者。
具体而言,海曼的“柏林模式”认为课堂教学共由六个结构要素组成,即两个前提条件和四个决定范畴。他将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作为了“前提条件”,而把教学意图、教学主题、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介纳入了“决定范畴”。正是这六个结构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
1.前提条件
人类学-心理学条件是指由教学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带到课堂中的相关心理因素,如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教学及学习能力,职业需求、性格特征、师生关系等。教师只有在设计教学前充分地了解与学生相关的心理条件,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注意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社会文化条件是指源于社会,在课堂文化持续的时间里起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受教师个人控制的客观因素,如学生的家庭状况、宗教信仰、学校类型、硬件条件和方针政策,公共社会在政治、经济及思想上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教学的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教学过程。
2.决定范畴
教学意图:课堂教学设置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兼顾三类教学目标:(1)认知型教学目标意在促进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的提升;(2)情感型教学目标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体验;(3)实践型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突出某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这三类教学目标可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的发展被细化成不同程度的质量级:
借助此表,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处于何种质量阶段,从而结合课程需要,学习进度需要,学生学习目标等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柏林模式”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采用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应当具有现实意义、未来意义,具有示范性。主要是要搞清楚“关于什么内容;内容是否与目的相符;内容应如何准确的被教授,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几个问题。
教学方法:受到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的制约,是对整个课堂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计划安排,在分析了各种教学因素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手段。“柏林模式”着重分析了课堂中座位安排问题。他认为传统直线式课堂(Frontalunterricht)适合教师对全部进行讲授式教学;圆圈式(Kreissituation)则适合讨论以及师生间的动态交往;小组讨论课(Teilgruppenunterricht)要求老师更加积极,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单独辅导课(Einzelunterricht)意味着教师没有机会和其他的学生交流,那么这种上课形式和第一种传统直线型课堂一样,老师发挥着绝对主导的作用。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做出的评价。以问题形式的评价可能含糊不清,从而也就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老师问学生:“这是你独立完成的?”也许老师的潜台词是“你真能干,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这么出色!”但在学生听来也许会误解成老师对其真实性的质疑,从而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挫。
教学媒介:学与教的材料,包括语言文字和学习工具,指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柏林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来确定。比如,在听力课上磁带或CD是必不可少的;而打印的材料对于培养阅读能力是必要的;使用幻灯片在国情课的讲解中帮助很大。
这六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要素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两大前提条件制约着四个决定范畴,也就是说,四个决定范畴是建立在两大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这是来自学生方面无法改变的事实条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清晰地展示:
综上所述,“柏林模式”主张科学地考察教学过程的一切因素,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同时“柏林模式”充分重视学习心理学和学习的科学规律,重视各个学生群的特点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它是一个多元互动的、相互关联的、开放性的、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构,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家喻户晓的教学论流派之一。
二、分析合作办学中的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工作过的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是以“2+2”合作办学为模式,以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项目。此项目已经开展了7年时间,正逐渐走向成熟。在中德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是基础也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去德国学习专业课程的质量。“柏林模式”强调六大结构要素对教学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教师情况这一人类学前提着手,分析一下实际教学中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介等各个因素,从而得出中德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过于薄弱,有待提高
合作办学项目一直面临着师资短缺的窘境。近年来,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就更加严重。从师资构成来看,合作项目中专职教师数量较少,而来自其他专业院系的兼课教师成为了主体。同时,老师的整体素质也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兼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较高,但教学缺少针对性,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专职教师虽然可以全心投入教学,对教学和学生情况都比较熟悉,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他们大多是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以中德国际学院为例,共有专职德语教师6人,5人为35岁以下、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占83%。其中,2人本科学历,占30%;3人硕士学历,占50%;1人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占17%。兼课教师由德国合作方派遣,按照合同每年轮换。而作为主力的六名教师要承担约两百个学生的德语教学任务,在人员安排上相当的捉襟见肘。这样的师资状况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第一,教师数量缺口大,教学任务重,会使教师流动性加大。而流动性的加大,又会使教学管理的难道加大。一方面,兼职教师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状况的教学;另一方面,专职教师为了配合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流动状况也必然加大。而这种不断的调整配合,实际也是一种内部损耗。第二,青年教师本来就在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上比较欠缺。不稳定性很不利于他们潜心研究教材,积累必要材料,总结教学经验,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第三,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量大,青年教师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也缺乏和同行前辈交流取经,致使青年教师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必然影响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教师数量少,师生比例不合理,会导致大班上课。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就没法有效实施,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中德国际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型应用人才。那么,德语教学的目标也应与此匹配,即把培养学生德语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最终目标。根据“柏林模式”,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应该按照教学目的来确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意义的,有效果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基础训练,关于词汇和语篇等知识的讲解仍是教学重点。尤其在语法教授方面,过多地进行书面操作,而忽视在语境情境中的运用。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也会缺乏实际使用的能力。在中德国际学院,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要通过德方FZP考试 (Fachhochschule Zulassungsprüfung),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仍占较大比重。而相关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等的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例如,听和说方面的教学时间安排过少。
同时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体现教学目标中“国际型”的要求。“国际型”不是说只要学生在德国留学,就会自觉具备。而是要在深入了解德国国情和文化的基础上,在学习中思考和比较留学目标国和自己本国之间差异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最终成为“国际型”人才。要深入了解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知识,除了教师平时上课在语篇分析过程中的讲解和传授外,设置德语国情或文化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种专门的国情课的缺失,可能是大多数合作项目的通病。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柏林模式”强调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以上分析过得偏重于笔头的教学内容,中德国际学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很单一。大多数教师还采用传统直线型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中扮演绝对主导的作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做法还很普遍。例如,在讲解课文时,一般采取先领读课文,解释生词,分析语法,翻译课文,最后做练习的固有模式。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事实上,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许在短时间的语言培训或语言强化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际的,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没有学生参与,缺少互动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而兴趣的缺失会让他们把语言学习预想的过分困难,从而失去动力,产生倦怠心理和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一定会大大折扣。
“柏林模式”除了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外,还提到了评价考核方式的问题。刚才提到,中德国际学院的学生经过两年国内学习后,要通过德方的FZP考试,这是德方合作大学委托所在州的考试机构对学生的验收考试。只有通过的学生才能出国学习。这样,以考试为指挥棒,老师追求通过率,学生关注考试技巧,为应付考试而非面向实践运用的学习心理成为了学生普遍的心理,这些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实质上这种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的考核和对教师进行的评价,只会使“应试”教学的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这种单纯追求通过率的做法,造成教师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而对语言的学习策略、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缺少重视,或者有心重视而无能为力。更糟的是,这种没有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忽视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价机制,违背了外语学习的规律,必将影响学院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媒介不相符
关于教学媒介方面,这里主要分析教材。中德国际学院把德语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因为德语是学生在德国学习生活的必备知识,但是学生本身有自己的主专业,所以,在德语教材的选择上,应考虑到这一点,选择那些以高等学校理、工、文、管等各科(非德语专业)学习德语的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材,或专门为德语语言培训而编写使用的教材。而那些专门为德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因为其专业性较强,对一些语言现象深挖探究或对个别语法现象过于细致的讲解,以及对课时和学生个人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而不适合或者说不完全适合非德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况。然而,中德国际学院现在采用的教材《当代大学德语》正是面向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综合训练型教材。此教材要求的课时数远远超过中德国际学院实际德语课时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把教材规定的内容学习完。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老师在教授时只好破坏其原本的系统性,挑选着讲解。而一本成功的教材往往都是环环相扣的,前面是后面内容的基础。而这样挑选着上,给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和工作量。同时,学生学习时一方面感受到时间紧迫,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对其语言能力的高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挫败感增强,从而也影响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这本教材并不适合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的要求。 三、探讨德语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提出的五点不足,以“柏林模式”为指导,笔者认为在进行德语课程的设置之前,首先应该探讨教师队伍的改进措施,即从“柏林模式”中的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入手。同时以社会文化为前提,来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是办学的根本保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可持续办学的根本保障。所以,采取措施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成了学院的当务之急。在这点上,笔者认为,学院除了引进具有高水平学识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在职教师的整体水平。学院应创造条件,开通各种渠道,给教师提供职业进修以及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使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有利于他们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长远看,也更有利于学院自身的发展。鉴于专职教师数量缺乏,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学院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发展规范,是每个教师都有机会通过在职轮训、短期培训、项目培训、科研培训、名师讲座、离职深造等形式获得到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除此之外,学院也可根据教师专长建立教学团队,如可分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按具体情况进行教师资源的细化,形成学院自身的教学特点。
同时,就教师自身而言,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除了不断丰富和更新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语言学和教学法理论,并且要结合合作办学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总结和探索具有合作项目特色的德语教学工作。
2.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院应强化“培养学生德语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并在实际中体现出来。根据这个目标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内容。从偏重书面型知识的传授和操练逐步转变成听说能力也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增加听力和口头表达课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好外教的资源优势,给学生在口语听力上多加练习。在操练过程中,还应注意语境的融入,顾及国情和风俗的不同,争取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可适当给学生开设一些专门介绍德国历史文化的课程作为选修。因为,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对象国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当这种内化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他们就一定会充满热情地学习德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推进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从学生的座位开始。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摒弃“一言堂”的课堂模式,语言课堂学生座位就应设计成圆圈型或半圆型。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能互相看到,增加了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老师进行互动。在这样的座位安排下,教师可根据实际课堂内容,采用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两两对话、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在不断地模拟操练中掌握德语。其次,根据“柏林模式”的指导,我们应注重人类学-心理学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备课”,还要“备人”,即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个性,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学院应尝试制定一套更科学更完善的方案,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应用的错误做法,真正摆脱“应试”束缚,改变“一考定结果”的状况。笔者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过去和目前的情况,更要关注今后的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认同和支持。除了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制度也应改革。学院可本着促进教师发展,注重把学院长期发展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多主体评价。这样有利于其他教师和被评价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也可参与进来,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
4.改变教材使用现状,开展多媒体教学
鉴于前面所分析的中德国际学院德语教材使用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不符的现状,学院应选择一套适合学生实际和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也许没有一套教材是完全适应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特点的,但是我们可以选取一套教适合的教材为主,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更切实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经过一段时间,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具有学院特色,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体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开展德语教学时,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灵活开发的特征,适当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提供的大量语音资料,包括真实交际场合的音像资料和模拟真实语境,让学习者切实感受到对象国的文化,拓宽学习途径,增加学习乐趣。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合作办学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增长。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语教学是一切专业学习的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柏林模式”为理论指导,以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合作办学为例,分析合作办学中德语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解决的方法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但是这些设想也许有过于理论化的方面,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证实和探讨。另外,笔者也希望合作办学项目的主导者在考虑其经济文化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ertraude,Heyd.Grundwissen für den Unterricht i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Moritz Diesterweg GmbH & Co, Frankreich am Main.1990.35-40.
[2]Hermann,P.,Otto,G. & Schulz: Unterricht- Analyse und Planung. Hannover: Schrdel,1965.56-69.
[3]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31-137.
[4]牟之渝.谈美国大学外语教学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2012,(7).
[5]沈国琴.谈“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比较教育学研究,2004,(9).
[6]孙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