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凤姑的奔跑是缓慢的,她路过的街道,鸡冠花正开得臭不要脸。
  凤姑顾不了那么多,来不及欣赏花们,要是往常,她一定会蹲下来,用心抚摸无数遍,这些花太可爱了,它们风华正茂,满巷子都是花儿们的世界。
  可巷子没有一个人影,就连一只流浪猫也没有。鸡鸭鹅狗这会子全不见了,凤姑有些怀疑地停住了奔跑的脚步。
  难道,人们都下田收割苞米了?她清楚记得昨个还看到邻居老李在他家门口走来走去,目光伸在屯子那条街上,不断地张望。
  老李家昨个烟气缭绕,屋顶的烟囱,咕嘟咕嘟冒白烟,敞开的风门朝外喷雾气。
  凤姑不知道老李家谁来做客,反正,菜香肉香四级小风一样,在两家的天空打秋千。
  老李最后收回伸长的脖子,是在晌午十二点半后,他把叹息砸在地上,撞得屯子趔趄了一下。
  凤姑今天才想起,老李昨天和老婆热气腾腾拾掇饭菜,原来是他四十八岁生日。
  老李没有迎回儿子,儿子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打来。
  今天,老李家的烟囱没反应,冷着脸坐在屋瓦上,旁边的一族狗尾草倒是摇头摆尾,不肯寂寞的样子。
  凤姑管不了老李的遭遇,现在,凤姑都无法保护自己,她要是稍微慢一拍,那长了眼睛和腿脚的枣木扁担就会追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给她一下子。
  那根扁担,凤姑最熟悉它了。
  凤姑是去娘家,扛回来的一棵枣树,找老李凿的。
  老李是木匠,也是雕刻家。
  老李可以目测一棵树能打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箱子。
  那时候,屯子的人不信老李有如此本事。
  当年老李还是乳臭未干,读初二年级的学生,小李的父亲请来一位南方来的木匠,给家里捌饬两口立柜。
  南方人细密的牙齿,一笑脸蛋上有俩酒窝,皮肤很白。
  他在小李家堂屋地上,挥舞着刨子、凿子,将一块块粗糙的木头,凿出艺术的氛围,水光溜滑,还把斑驳的内质层雕刻成一条条鲤鱼。
  小李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南方人认真雕琢的杰作,有那么一瞬,他爱上了经过木匠一双手变得活色生香的物什。
  简直是传奇,他突然生发了一个决定,他要拜师学艺。
  这个想法一经发出,不可遏制地喷薄起来,他丢开平素的胆怯,扑通跪在南方人面前,连威严惯了的父亲,也质疑是不是在梦境之中。
  以至于小李子的头磕在泥地上,咚咚咚作响,他才意识到,儿子要拜师学木匠活儿。
  小李子书不读了,一门心思跟师傅学艺,三年后出徒,技艺超过师傅。
  他做出的木活,坚固耐用是一方面,外观精美,大部分刻有五谷丰登,花香鸟语的图案。
  小李子变成了老李,凤姑没想到和他做了邻居。
  老李其实不老,屯里的人叫顺嘴了,就老李长老李短地喊他,他四十八周岁,今年是本命年。
  老李和凤姑,两家隔着一堵青石墙,这院炒什么菜,一闻就品出来了。那房蹦出几句私房话,也能听个清晰。
  新农村建设刮进北部湾屯,镇子上此起彼伏冒出几家家具店,人们娶妻嫁女购置的家具,基本都在店里买。
  早先木匠是香饽饽,谁个请来木匠做家什,好酒好菜款待不说,小鸡掉脖,汽酒吐沫,少一样,木匠就使诈。老李的手艺再精湛,架不住新浪潮的冲击。他依旧自信满满,不放弃刨子凿子。
  他说过,做木活就像一个人与大自然交流,与灵魂对话。
  老李木匠偶尔也做木活,但请他的人越来越少,门庭冷落车马稀。
  大家埋汰他死蝎子,怎么不开个属于自己的家具城,老李又有手艺,又能吃苦。
  老李摇头,他不喜欢参与竞争,但他会无偿给娶媳妇的北部湾父老做家具,衣橱书柜餐桌等。
  他不想手艺失传,问题是孩子们考上大学,都燕子似的飞离老巢,毕业后,留在城市,每次回来,不厌其烦地劝父母去楼里住,姐弟在一座城,老李两口子搬到他们那,也有照应。
  老李不去,去不了。老李的手艺派不上用场时,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凤姑的婆婆前年冬天突然得了疾病,人在去市医院的路上,就不行了。
  老李是邻居,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第一个跳上救护车,抱着病人的头,不敢有一丝松懈。
  凤姑的婆婆弥留之际,握着老李的右手,气若游丝地说,“我有个……心愿……能帮我……盖一间……漂亮的房子……吗?”凤姑在婆婆左边坐着,老李在右,他们的位置给人的错觉,倒像老李是病人的家属。
  那一刻,凤姑的丈夫贴到跟前,“妈,你想说什么?德利在!”
  凤姑的婆婆用眼睛拒绝了儿子,直直地盯着老李要一间房子。
  老李咬着牙,没说话,只是雕刻惯木头的手被老人抓得生疼。
  老李早先就给自己立下规矩,只做大件的家具,铁锨把、镰刀柄一概不做。
  师傅在没回南方之前,就告诉老李,什么都可以做,唯独一样坚决不做,那就是棺材。
  老李从出道以来遵照师傅的话,还真就没打过一口棺材。
  因为这事,北部湾的人对他有想法,认为老李只认钱,不认邻里之情。
  北部湾就老李一个木匠,一百户人家,老少辈儿,谁也不稀罕木匠行当。
  老李不打棺材,不是嫌晦氣,师傅的话不能不听。北部湾的人都说,南方人早离开这里了,死守着破规矩顶毛用?
  老李讪笑下,不吱声。
  北部湾老丧人,用的棺材基本是从六十里外的市内运回来的。
  所以,老李和大家拉下了恨意。不是仇视,可也是一道不好逾越的鸿沟。
  那天在凤姑婆婆咽气前,赶去陪护的人眼巴巴看着老李。令在场的人意外的是老李居然答应了,老李是在凤姑投来的求救眼神中,把自己的脑壳点了一下。
  凤姑的男人德利,心底长着荒草似的,哪顾得上凤姑的那抹秋波,事后,老李喝着凤姑端来的一碗荷包蛋,站在凤姑家堂屋地上,老冬的阳光,明晃晃地泊在炕上,德利才发现,凤姑和老李似乎有点什么。   有什么故事呢?德利也搞不清楚。
  2
  老李到哪家打家具,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规矩,家什快收尾时,东家必烙四个荷包蛋犒劳老李,寓意是四平八稳。
  无论是东家抑或老李,对平安都是极其讲究的。
  老李打家具有三不准,第一,他在做工期间,不许打扰思路;第二,一定要在堂屋打家具,原因是他喜欢家的氛围;第三,一杯铁观音茶。你木料品种是什么不要紧,再次的木头,经他的手一打磨,没有不精彩的。
  工钱掐头去尾可以省一吊子,独独一杯铁观音茶不能少。
  老李喝茶也有讲究,热气腾腾最好,他舌尖一舔,试试温度,再将嘴唇上下对折,翘起来发出噗噗噗,吹茶声。
  抿一口茶,很惬意地闭上眼,足足有一分钟,陶醉在茶香里。
  北部湾就老李一个木匠,老李就像北部湾的老佛爷,轰轰烈烈,威风八面了二十年。这几年,老李被冷落下来,镇子上的家具店,不但卖琳琅满目的家具,还送货上门,服务到位。
  老李仿佛一棵晚秋的柿子,被遗忘在树上。
  突然被凤姑婆婆又从低谷拽了上来,他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老李把打造他在北部湾的第一口棺材,做为涅檗的开始。
  他认真地凿好木板,并在木头上刻出最美丽的凤凰,凤和凰,莲花簇拥。他的刻刀走过的地方,立起一个春天。
  他想让凤姑的婆婆,走得幸福,住在这么一间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房子里,那是上苍的恩惠。
  老李更多的是感恩,凤姑婆婆把他从沉寂了几年的枯槁时光中复活。
  老李迈过德利探寻的眼神,在淡泊的光影里,吧唧吧唧着荷包蛋,却扯出一串鸡屁股的臭味。
  孝子德利闷声不响把老娘入土为安后,结结实实大病了一场。
  德利的病不是癌症,也非不治之症,而是心病。他拿着锄头去田里除草,晌午趟着凤姑饭香回院子,凤姑发现,锄板上连一点泥土都没有。
  德利风摆柳似的,晃进房间,照着炕上的被垛倒头就睡。
  凤姑叫他吃饭,他睁开一只左眼,说,“吃饱了。”
  凤姑说,“你吃西北风了?”
  德利说,“你拿四两棉花,自北部湾东头纺到西头,问一问,听一听,保准你一年不吃饭也不会饿!知道刘海家的骡子怎么瞎了右眼吗?那是外路精神遭的。”
  凤姑也不和他磨叽,德利是心里不舒服。闹情绪,不好治。
  凤姑踩在土街上,耳根子全是扑面而来的流言蜚语,中国人什么都缺,就不缺想象力。
  他们将老李再度出山,归结为是与凤姑的暗度陈仓。
  北部湾人在犄角旮旯,也能把老李和凤姑的故事描绘得花枝招展。
  有的说,凤姑早先就是老李的初恋情人,两个在同一所中学读过书。
  那时候,凤姑是班花。
  老李是体育委员,他高高的个子,仿佛一株北方的白桦树,栽在很多女孩的心底,也扎根在凤姑的灵魂里。阴差阳错,凤姑嫁给德利。老李在三十里铺为何家打一只檀木柜子,就被何花相中了。
  何花没有荷花的亭亭玉立,濯清涟而不妖,生得粗枝大叶,脸盘子像一颗向日葵。
  大脚板走路虎虎生风,面色红润,犹如一穗熟透的高粱。
  何花有意,老李无意。
  老李那时还不想结婚,他心心念念的是乡里电影院卖票的姑娘,草兰。
  草兰的俊俏是语言难以企及的,白的正好,身材窈窕。真是多一寸浪费,少一寸可惜。
  老李不止一次问过大地蓝天。问过门口的荷塘,问过连绵起伏的坨坨山,草兰怎么这么好看。
  老李为了得到草兰的芳心,读初中时,经常旷课,撒谎要了父母的钱,说买学习资料。结果,挤进电影院,排队买票,就为了多看一眼草兰,多和她待一会儿。
  电影演的是什么,老李一点印象不存,只记得影院里的嘈杂声,以及三两对情侣耳鬓厮磨亲嘴声,啪啪啪,老李听着啪啪声,面前海市辰楼的幻觉出现他同草兰紧紧相拥接吻的场景。老李后来被父亲揪出电影院回到家,一顿暴揍。
  从此,就和学校无缘了。
  但是,父亲对老李拜师学艺,表现得很热忱。
  父亲的热忱是他挖掘到了一丝希望,这个逃课撒谎的李家后人,终于把目标锁定一件有意义、受益一生的事情。
  以至于老李因为手艺带回来夹着一只蓝布包,包内几件换洗衣裳的何花,父亲真正地舒了一口气,他竖起大拇指对老李,他的儿子李显贵说,“你比老子牛叉!”
  老李的父亲叼着大烟袋,把住到北部湾的人家坐遍了,一路吐沫飞溅,邀请对方来喝喜酒。
  當天,请了北部湾的响嘴媒婆,带上八样礼品,水果糖茶,烟酒糕点,最没忘的是攒了十几年的人民币。
  响嘴媒婆一张嘴,叭叭叭,把死的说活了,石头缝也开花。何花爹娘,看着老李的父亲很有诚意,彩礼也带来了,加上何花的哥哥,媳妇卡壳在彩礼上,正用这笔钱将儿媳妇讨回家。
  就抡起扫炕扫帚,扫扫炕面,“亲家,来,上炕说话,何花她妈,你把那只公鸡杀了,炖了。招待客人!”
  老李实际上对何花不太中意。
  他脑子里走不出卖电影票的草兰。
  可何花义无反顾地跟自己来了,老李又不忍拒绝。
  但是,老李遗憾的是这辈子没遇到爱情。
  凤姑嫁来的那个秋天,他记得很清晰。
  九月初三的北部湾,天蓝得一尘不染,坨坨山枫叶红似一片瑰丽的晚霞。
  尤其是白云,白得纯粹,白得让人妒忌。
  老李,李显贵,自己翻出一套平时舍不得穿的西装,打上红花领带,皮鞋擦得锃亮。头发喷了摩丝,收拾得很精神的老李,被何花损了一通后,讪笑着去给德利帮衬。
  老李是德利的发小,他不去说不过去,虽然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么也要伸伸手,拉一把。   德利也没有别的想法,就让老李给新娘子挑盖头。山区有一个习俗,新媳妇下车进屋时,在风门口,要新郎的兄长把盖头挑起扔房顶。
  德利就一个姐姐,没有兄弟。恰好老李大他一岁,也刚巧李显贵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仪表堂堂。
  德利就坡下驴,吩咐他掀起凤姑的红盖头。
  在红盖头像一只兴致勃勃的蝴蝶落在屋檐上时,凤姑在一阵早生贵子的祝福中,就被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吸引住了。
  确切地说,当时的凤姑,梦幻似的错觉到,这个男人才是她的新郎官。
  她怔怔地盯着老李很久,直到主持婚礼的人叫凤姑改口喊婆婆叫妈。
  老李就是在一瞬间,听到两双目光碰撞的声音,擦出的滋滋啵啵的火苗。
  也确定无疑地意识到,他的生命里,有一道风景造访。
  3
  老李心里始终横着一堵火墙。
  这堵墙很执拗地横了二十年,他的心迈过去无数次,腿则没有动,不是不想动,而是他害怕那堵墙。
  一旦拆了那堵墙,会有什么发生呢?
  老李在天高云淡的季节,或者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常坐在院子的枣树下,望着墙发呆。
  他在搜索着同样的一双目光,就像多年前他用一根细细的竹竿挑起她的红盖头,一瞬间,眸子的交集碰撞。
  凤姑躲着他,躲着内心的一个隐私。
  她情愿囚在思想里,让一份情变成一只蝴蝶,守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沧海,也不肯背离初衷。
  德利的暗疾就是在结婚那天埋下的,怎么也不好,他试图忘掉老李,李显贵伸给凤姑的眼神。
  但是,他不可以,做不到忘记。
  他最不济就是晒一个脊背,对着凤姑扑过来的夜晚。
  有时候,德利的目光含着刀子,在凤姑与李显贵身上游来游去,却不出声。
  德利就如溺水者,找不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李显贵呢?隔着一堵墙,没有听到厮打声,哪怕争吵声,他也有理由迈过这堵墙。
  许多年里,两家有个大事小情,还是不断联系的。
  素常日子,借个铁锨、镢头、剪子、刻刀,都是两家孩子跑腿儿。
  老李的女儿小鹿,比德利的儿子慕白大两岁。
  他们对火墙没有任何概念和想法,哧溜哧溜,爬上爬下,像喝面疙瘩一样顺畅。老李家那棵小枣树就依在火墙这边,兴高采烈地把枝蔓蔓延到德利家的菜园子上空,抛下一片林荫。
  晴朗的日子,枣树被风吹出一股股柔情似水的曲调,密密匝匝的叶子,搂抱着德利的目光。
  德利就在心里磨过砍刀,磨得锋利无比,竖在日影里,就像一面镜子。
  照着李显贵一张得意忘形的脸,这张脸从小时候穿开裆裤摔泥巴玩时,就一直笑盈盈的,好像没有愁烦似的。
  两家人夏天,捧着饭碗聚在门口那口水井台上吃饭,李显贵的白瓷碗不是两块鸡腿肉,就是白得耀眼的麦粉春饼。
  德利的塑料碗内,躺着玉米糊糊或者高粱米饭,最好的是一疙瘩青椒炒鸡蛋。
  读书的时候,德利和李显贵一个班。
  李显贵做了学习委员,每天早晨收作业的时候,德利就在心里种下一千个愿望,他愤愤不平地说,李显贵,迟早有一天,我要活得比你精彩,你等着。
  德利揣着恨,又不得不向李显贵妥协。
  李显贵和德利,两家隔着一堵墙,仅仅是一堵墙。小孩子又是顽劣捣蛋的年龄,这边干架,不到十分钟就和好如初。主要是德利需要一个玩伴,德利的姐姐喜儿在家纺线,一梭子一梭子的白花花的茧线,摆在她闺房的床头,纺来天边朵朵彩霞,纺走窗棂疲倦的月牙。
  德利不找李显贵,他也会在某一时刻一颗脑袋趴在火墙上,朝那院撒目,揪几声口哨,一般是三声。德利在第二声口哨余音袅袅时,就挪开木板门,把自己放了出来。
  那当儿,喜儿的纺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呻吟,摇出沉淀在岁月里,谷物的香气。
  李显贵就知道,德利会在第二遍口哨时出来,就像他同样在月亮地里,守着母亲养的兔兔,感觉盛大的寂寞,铺天盖地而来一样。
  他们两个清楚,彼此都被需要。
  但德利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不亲力亲为。譬如,母亲借一根五号绣花针,也吩咐德利做她的脚。
  哪一天同一个园子飘荡的菜香,德利与李显贵必能在饭口都可以吃到。
  他们只有一堵墙的距离。
  别看一堵墙,土墙也缺乏暖色调的铺陈,更没有建筑的音乐美,却阻隔了心的交流。
  有时候,德利和李显贵在一起玩滚铁环,或者溜冰车。两个就不约而同问,父母之间为什么不说话,好像陌生人,又似乎被一层网网着,谁也出不去,别人也休想进來。后来,德利去读技校,学的是汽车修理。回来后就把厦子简单收拾了一下,抹了白灰,铺了瓷砖,门口挂了修车的牌子,鼓捣起修车生意。
  德利不单修大车,谁的独轮车、自行车坏了推来,照旧修。换小零件什么的给个本钱,笑盈盈地接了,不嫌少,多了也不要。充气筒充一下气,要一毛。这是规矩,德利立的规矩,大伙一开始有意见。细细一咂磨,一毛钱搁那时,买十块水果糖,一根小豆冰棍,一支麻花。
  后来,日子越发好过了,德利的儿子慕白满大街跑,拎着瓶子打酱油了,充一次气一毛的规矩也没变,乡亲们就不吱声了。
  李显贵靠手艺吃饭,德利也是。但李显贵的木匠活儿被家具店抢了风头后,他的生意门可罗雀。
  德利的修车行心灵感应似的,日落西山。为嘛?屯子的年轻人都往城市奔。花了血本买一间火柴盒一样的房子住着,宁肯租十几平米的斗室,也不愿在北部湾侍弄土地,留守的人,养着零星几台农用车,即便来修理,哪能喂饱德利的修车行?
  修车行空旷,可以塞进整个村庄,一天之中,难得见个人影,倒是鸟儿常常光顾。
  4
  凤姑奔跑的速度慢了下来,大街上突然热闹起来,有眼睛靠在树后,或者柴草垛旁,瞄一眼,又瞄一眼。铁锨和犁铧都停止运动,很有雅兴地咀嚼着凤姑。   终于出现一条狗,草狗。不是什么名犬,它一开始比较警惕,用黑豆似的小眼珠盯着凤姑,身上褐色的毛发,被火苗舔过,一片一片凹凸不平,就像挂着一张世界地图。
  凤姑不再奔跑,跟她的一个意念密切相关。为什么奔跑?难道是对谎言的助纣为虐?
  她想起德利抡过来的扁担,枣木扁担经不住岁月的盘剥,中间地段弯曲着,像一支拉不开的弓。
  这只扁担,先是在德利手上踟蹰了一会儿,然后才不情愿地飞了过来。那时候,火墙一角正有目光在探寻。
  扁担惊飞了枣树上的一对喜鹊,惊得火墙晃了几晃,险些跌倒。
  凤姑奔跑的原因很简单,也许,凤姑还没来得及思考先迈哪只脚合适,几根神经被割羊草似的,撸得生疼,就慌不择路地射了出去。
  扁担在修车行屋檐下活了二十年,第一次被扯上战争的烟火。它有些兴奋,也在想落在女主人头上,肩膀一侧会起什么效果?毕竟,扁担的价值不是打人,而是挑着德利一家的天空。
  停下来的凤姑才发现自己赤着脚,好在花儿都开了,在路边的草坪上,蝴蝶也翩翩起舞了,几朵白云棉花一样飘来飘去,凤姑的思想在荡秋千,去哪儿?娘前年走了,没有娘的老家是别人的,过完娘百日,爹就把一个女人领回家来。
  凤姑偶尔回去,拎点爹爱吃的猪皮冻,蒸一圈发酵馒头,那次,爹生日。凤姑就带着这两样东西走家。
  放在炕桌上,继母瞅了一眼,从喉咙内挤出一个哼音。
  凤姑就觉得馒头也飘起雪花了,冷饭好吃,冷脸难受。爹不遮风不挡雨的,凤姑扫了一遍堂屋,墙壁上娘的相片,不知什么时候取下来了。
  凤姑扒拉一口饭,就匆匆忙忙折回了,爹哎哎了两声,像被噎着似的,卡壳了。
  凤姑的心被泡在盐缸里,打磨得生疼生疼。
  那天,凤姑将娘家和婆家的路,拉长再拉长。
  凤姑知道,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娘家了,她看着爹,宠爱继母的眼神就像春天里谈恋爱的少男少女。
  现在,凤姑漫无目的,走着走着居然来到了坨坨河的上游。
  下午的坨坨河,安静得不像话。河面上平展得像一面镜子,几只洁白的鸬鹚仿佛点缀在画轴上的云。河畔百年生的杨树,宁谧地伫立着,如一思想中的智者。
  鸟儿的喧嚣恰恰画龙点睛,让蓝天更辽阔,大地更苍茫,凤姑第一次惊觉,原来坨坨河可以美得彻骨,精致到灵魂。
  许多年来,凤姑生长在坨坨河,却忽略了它的绚烂惊艳。
  凤姑坐在河边的一块青石板上,水面上映出一尘不染的蓝天,树影,以及自己一张有些憔悴的脸。那张脸还有一丝生动,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眉眼清秀,尤其是右眼下面一颗豆粒大的红痣,娘说,美人痣。娘不止一次说,这美人痣不好,凤姑问了无数遍,凤姑也不知道美人痣到底做错了什么?它寸步不离跟了几十年,还在坚守着,今天,凤姑看着它有些扎眼。
  一只布谷鸟挺着灰白的羽毛,扇动着翅膀落在一坨巨大的磐石上,与凤姑用眼睛交流,没有飞走的意思。
  瞧,它不仅以眼神传递对凤姑的喜悦,又撩起迷人的歌喉,在一声一声编织人类和鸟儿之间的友情。
  娘在的时候说过,布谷鸟是很灵性的,它的造访会给人带来喜庆。
  奔跑让身体热量暴增,虚汗淋漓,歇息后衣衫紧紧贴在前胸后背,凤姑不由自主地苦笑,哪来的喜庆?慕白在学校寄宿,就读的一中在市里,周末回家一趟,搬走下周的生活学习所需。
  慕白每次出现在坨坨河,胳膊上必吊着小鹿。
  坨坨河居住的人戏谑慕白和小鹿,一对小夫妻。
  讨他俩的喜糖吃,慕白腼腆,咬着嘴唇,不说话。小鹿咯咯咯甩来一串百灵鸟似的笑声,面包会有的,喜糖也会有的,还早着呢。
  李显贵对着女儿荡秋千样地吊着慕白沉默着,李显贵不开口,屋里的婆娘也噤声,他女人低眉顺眼,四间瓦房就是她的羊圈,但李显贵家的门是敞了怀儿的。
  李显贵有理由相信,他女人何花,活在唐诗宋词的炊烟里,不肯醒来。何花舞文弄墨,田间地头成了她的书桌,写着写着,何花就招来了市电视台的记者,也有了豆腐块文章,一篇篇贴在各地报刊杂志上。
  何花呢,对李显贵除了床上的活儿,打理好家务,收拾利整李显贵和小鹿父女的衣食住行,一头扎在写作中,鲜衣怒马。
  何花不动声色,守着李显贵与家。把自己站成一棵树,她明明清楚李显贵心底住着另一棵树,不说。
  她将李显贵看得很重,比生命还烫手,沉甸甸地生长在脉络里,呼吸一下都是李显贵身上的木屑味儿。
  一个人在灵魂的层面扎根了,那是怎么努力也拔不掉的。
  何花学会在一种自我消化的环境下,游弋。她允许李显贵心中住着另一片阳光,也是出于自信。李显贵只是想想而已。
  但是,何花没法预测,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幻莫测的节奏,能绊倒一个坚强的人。
  就如何花无法在火墙那边揣摩一根扁担扔出去后,接下来的故事,是喜是悲。
  李显贵捏着一柄月牙镰出去割青草喂猪,何花收回停留在火墙那方的目光,进房间打开台式电脑,为一篇小说结尾,她犹豫不决,该是喜剧结束,还是留白?
  何花小说中的男主角,暗恋着堂弟的媳妇,此刻,男主角朝村庄的泉水河走去,河畔上密密麻麻遍及着蓊郁的青草,他要给家里的几十只羊割大批的嫩草,还有三只母羊准备产崽了,必须营养跟得上。何花写到这里,抬头望望窗外,院内的一棵丁香树盛绽着七色的花瓣,书上有记载,介绍过七色丁香,稀有罕见,谁拥有这种七色丁香花树,将有一段桃色故事。
  何花突然想起,丁香树是李显贵从外地给人雕刻时带回来的。
  再繼续收尾,男主角在泉水河上源,鸟鸣山涧,水流潺潺。阳光炽热地贴着他,他想洗个澡,然后,割草。大片大片的青草,嫩生生的可以掐出汤儿,羊十分喜欢吃呢。
  男主角脱了上衣,刚要拉开裤带,冷不丁发现,白杨树掩映下的阴凉处坐着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个女人。   男主角盯着女人的背影,似曾相识。
  难道是做梦?这泉水河上游古木参天,又地处山脉环绕,谁家女子敢独自来这里?莫非是传说中的白狐?
  男主角谨慎地挪了过去。
  此刻,凤姑面前的坨坨河上,多了一张棱角分明的脸,镜子打了一个摆子,开始呻吟起来。
  5
  李显贵把木匠那套家什在院子里砸得稀碎的上午,五月的北部湾就像一块质地柔软的绸子,被突然的杂音划出一道裂痕。
  在田埂堤坝忙碌的手掌,下意识地攥紧锄头和镢头,它们配合着耳朵和心脏,朝着划过丝绸的声响,张望。
  李显贵为什么要砸掉跟随他半生时光的工具?
  谁也不清楚,李显贵究竟哪根神经出了毛病,也许是逃避坨坨河沿岸的父老乡亲请其做棺材?
  就在大家将好奇的心揣着,一路跟头把式地涌向李显贵家门前,老气横秋的土街上,步奏稳妥地开来一辆墨绿色越野车。
  越野车就像一只疲倦的甲壳虫,喘着浓重的粗气,吱的一下,泊在李显贵门口。
  李显贵木制的家什被投进火堆,还在燃烧。青烟暴怒地抽打着空气,一股子枣木的香气,扑面而来。火苗忽闪着眼睛,委屈地看着世界。
  那几块尚未被火势吞没的木头,对这个凡尘充满了依依惜别的眷恋。
  木头的一生,在火苗的切割中,化作一缕烟雾,在空旷的天际消散。
  越野车上下来的人,目睹了李显贵烧毁木匠家什的现场,他的身子不禁一踉跄。三十年前的夏天,他寄宿在坨坨河的生产队闲房内,月色朦胧的夜晚,叩开他木板门的少年,手中躺着两枚又大又红的桃子。
  那时候的苹果、桃子比猪肉金贵。少年捧着桃子,送来一脸月亮般的微笑。
  一瞬间,他的心豁然开朗,感到生命里,骤然遍及着美丽若水的月光。就是两枚桃子打开了他和少年交流的窗户,更重要的环节,或者少年与他的父亲也蒙在鼓里。
  坨坨河接纳了他一个异乡人,也为他暗恋的种子找准了一片肥沃的泥壤。
  月朗风清的坨坨河畔,天做铺盖,地当床。
  桑葚大红大紫的季节,唧唧鸟在芦苇荡里一声一声编织的小夜曲,撩拨得他骨节粗大,心灵的城池兵荒马乱。柳梢头,月儿笑眯眯地搂着枝蔓,俯视着大地。
  他的歌哨在那家院墙外幽怨倾诉时,一扇窗灭了一盏灯。
  这样的偷,令他忐忑不安,收下关门徒弟之后,他一心一意把毕生所学传授给月光下叩门的少年。
  后来,他离开坨坨河,原因是梦里女儿在呼唤,爸爸回来吧,奶奶生病了。
  似乎一切皆是天意,两个原本不同轨道的人,在地球的一隅遇见,偶然地擦出火花,但彼此都固守着一座责任的喜马拉雅山,所以,他选择了回程的车票。今天,他捋着嘴巴上攀附的几根白胡须,仿佛捋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光阴。
  他盯着一拢火光,情不自禁地苦笑了一下,在和当年的少年眸子对接时,泪居然不假思索地滚落出来。
  李显贵先是皮笑,接下来肉笑,筋骨也随着情绪的变化,转换成春夏秋冬的标识。冷,热,暖,愁。猛地,李显贵碰触了何花惊慌失措的表情。
  这张表情,李显贵在电视剧里经常读到,没曾想,活在电视剧中的表情走下荧屏,在硬邦邦的现实版图,给了李显贵一瓢凉水。
  李显贵绝对相信,此时的何花,就是一位很有演技的明星,不愧是坨坨河畔被炒来炒去的乡土作家。
  李显贵被自己惊出一身冷汗,他张巴了半天嘴,愣是没喊出师傅二字,何花却用一个请进的姿势,结束了不尴不尬的重逢仪式。
  坨坨河的人明白,這坨大地上,会有一场花事上映,亦如多年前,流淌在桑葚树丛里的恋曲。
  凤姑呢?横亘在两家中间的一堵墙,这一天不知为什么被德利抡起的钢钎捅个大窟窿,石头稀里哗啦,打乱的算盘珠子似的,落在双方的菜地上,德利冲着坨坨河上空,甩出鞭子般的嚎叫,“我就是个王八蛋……”
  坨坨河不复往昔的平静,这是枯燥了很久的坨坨河人,从骨髓到灵魂都长出脚的场景。
  他们就连吃饭的工夫,端出饭碗,蹲着站着倚着,在某某的大街上,一边吞咽着谷物,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堵火墙牵引出来的故事。
  每张嘴巴在捌饬米粒与蔬菜的过程中,将坨坨河昨日的沉寂撕开一条豁口,一系列关于几位演员,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的争论,比露天电影走街串巷演出还热闹。
  一场大雨,让北部湾街上汪着一泡泡雨水,雨过天晴,一颗日头,展开激情的臂膀,热烈地拥抱着这片土地上的一花一草。
  蚂蚁上树,蝴蝶扇动翅膀绕着花花草草飞舞。
  一串喜庆的烟花爆竹声,在坨坨河岸畔盘旋。
  李显贵春风满面,伸着剪子,在两名礼仪小姐扯着的红绸布中央,剪彩。
  一块龙飞凤舞刻着李章木器加工城的牌子,高高坐在李显贵家新垒起来的大门楼上。
  大伙像提前过年一样,穿戴一新,来看西洋景。
  很多人在议论,牌匾上那个章字是缘何而来的?
  这时,人们吃惊地发现,德利竟和李显贵一左一右戳在李显贵的师傅身边,俨然没有了仇视和隔阂。
  接着,有人爆出,牌匾上的章字,其实是李显贵他师傅的姓。
  德利被任命为李章木器城的副总经理,负责随章师傅去南方进货,洽谈业务。
  李显贵是经理,主要是对各种款式家具进行加工创作。
  剪彩仪式完毕后,德利召集几个男劳力,彻底拆了那堵墙,腾出自家院落,厦子,放置家具,招揽生意。
  凤姑对周末回来住的慕白说,“好好和小鹿相处,以后考上大学,你俩能不能走到一起,就看上天怎么安排了。”
  慕白啃着娘炖的糖醋排骨,只觉得唇齿间都是肉香,他面前晃动着一个女孩清纯的笑脸,每个周末下午二点,女孩必到学校的图书室看书。
  慕白只知道她是城市女孩,父亲是物资局局长。
  一阵丁香花的芬芳沿着窗户卷了进来,慕白抬眼瞅了瞅,今年的丁香花唯独紫色的花瓣不是七色丁香花。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华伟章,出生于上海。在《天涯》《雨花》《福建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著有长篇小说《紫色女人》  一  那个陌生女子的电话,是午后一刻打来的。  五月份的天气,已露出初夏端倪。这天,陈宜珺吃过中饭,稍微拉上窗帘,想躺在床上休憩一会。床头柜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她略为迟疑,心里猜想会是谁打来的,连忙起身拎起电话听筒。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女子的声音。她愣怔一下,有种失落的情绪蔓上来。她犹
白小燕   我的老家三站镇并不缺少美女,但白小燕是其中最为丰满的一个。   白小燕的家住在三站南街,那儿有许多调皮的半大孩子,经常苍蝇似的跟在白小燕的屁股后面,“小燕美,小燕浪,小燕屁股像大象”地叫着。的确,白小燕既美又浪,皮肉紧致,胸脯鼓溜,屁股浑圆,走起路来,一颠一颤的,着实勾人的魂儿。   第一次见到白小燕,忘了是啥时候、啥场合了。只记得白小燕的皮肤有些古铜色,眼睛大大的、黑黑的,爱笑,一笑
厨师关胖子  头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句话用到关胖子身上绝对的标准。  关胖子叫关项英,是李庄子煤矿职工食堂的主任。关项英一米七五的个头,长得头大身子胖,往那一站,就像半截缸放在地上。  关项英是河北保定人,关项英当过兵,复员后先是被分到李庄子矿一掘队,后来矿职工食堂要人,当时的矿长马富国听说他在部队当过炊事员就感觉专业对口,让他到职工食堂当了伙夫。后来,食堂主任李大彪退休后,就提拔他当了
多年前,我写诗,也写日记。当时,我有一个做报纸生活类副刊的编辑朋友,说他主持的副刊不发诗,但可发一些散文。那时,我不写散文,也没有这方面的稿件。“日记也行啊!”朋友知道我爱写日记,就把我的几则日记拿去,在副刊上发表了。日记内容像闰土说的那样,无非是:“……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的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要烂掉……”日记见报后,韩书记极为不满,非常生气,
苏州新兴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近年来,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发展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保持健康持续较好发展。2017年实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想要面面俱到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科研中也是如此,很少有人能够既在基础研究领域里成果突出,又在产业转化方面卓有成效。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王晓杰恰巧正是这样一位“全能人才”,多年来,她为打通医药产学研链条而一直努力着。  作为一名医药科研工作者,王晓杰始终把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在她看来,只要所研制的药品能对治疗疾病起到疗效,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一定要在药物研
1   王铁塔的铁匠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这天傍晚,王铁塔阴着苦瓜脸,迈着碎步缓缓地走进了屋子。他的媳妇刘春花正在灶台前下挂面,见了他也不说话,把脸扭向一边。王铁塔瞄了一眼锅里正在沸开的白水,心仿佛被扔进了里面正接受着煎熬。他用大手抹了一把脸,一屁股坐在里屋的沙发上,头往后仰,大嘴张开着,呼呼地向外吹气。   别净养大爷,把碗筷拿上!媳妇突然吼了一句。   王铁塔赶忙站起身来,去了橱子边拿了
作者简介:    王善常,黑龙江作协会员,201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见于《北方文学》《广西文学》《大地文学》《延河》《连云港文学》《大观》《北方作家》《佛山文艺》《当代小说》等。  一   老胡头扛着锄头,刚进家,洗罢脸,正要摸筷子,村长赵麻子就进了屋。   赵麻子说,胡叔,我给你报喜来了!大嗓门震耳朵,好像老胡头耳朵背似的。   老胡头一哆嗦,问,报个啥喜?心里开始划魂儿。他这辈子难心事没
古往今来,人们世代思考3个最深邃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无论答案曾有过多少种,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在地球上只能穷尽证据,却无法找到判据,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地球再回望,置身局外才能获得更有意义的全新视角。因此,深空探测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好奇,还有寻求判据的希望。  对行星的观察与探索使哲学思考变成科学行动,深刻改变了人类追寻答案
认识梅姐是在朋友家的一次宴会上。席间,梅姐举着一杯红葡萄酒,款款地走过来,说要和我喝杯见面酒。一回生二回熟嘛,更何况女士先端杯,我一个男子汉怎好推辞?我举起斟满习酒的杯子,说失礼了,我应该先敬你!梅姐笑笑,说你太客气了,我是第一次喝酒。说后梅姐又是笑。我举起杯和她碰了一下,她就把一大杯红葡萄酒一饮而尽,用空酒杯照着我的面说,我都干了!你也干!无奈,我把一杯习酒一口喝下,喉咙就像被杉木刺拉下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