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来境闻鼓声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介绍下您是如何对鼓曲产生的兴趣的?
  我对鼓曲艺术的兴趣是从小接触被“熏”出来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山东老家农闲时节经常会来说书艺人,一般是“唱―弹”的双人档。说唱曲目主题多为“隋唐英雄”“梁山好汉”“呼杨薛三大将”。那些艺人在一个村子一住就是一个月左右。如果说得好受欢迎的话,被村民留着连住两三个月也是平常事。每有说书艺人到村,最兴奋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孩子们。先是围着人家看稀奇,不时帮些小忙,然后就盼着天黑,匆匆扒完饭就抱着小凳冲去“看说书的”。说书先生对此也挺无奈:“‘说书的’有什么好看的?和你们一样,我也是‘两道眉毛压着眼,两只耳朵分两边。嘴动能说又能唱,鼻子长在正中间。’记住,以后要说‘去听说书的!’”可能是说书先生形象俏皮的简介吸引了我,我对先生说唱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不自禁开始收敛起心性静静的听。性格鲜明的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磁石般吸引着我,让我绞尽脑汁地思考今天散场时这“书扣”该怎么解开,等到全书结尾,知晓忠奸得报大快人心的结局,我开心之余又有了期待:下回先生会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种期待伴随我走过童年,到青年时代仍未消退。随着年龄增长见闻增多我意识到原来还有不同于家乡“风味”的其他说唱形式。我入伍后在重庆服役,接触一开始听不懂后来离不开的清音、扬琴、竹琴等曲种;退役后被分配到素有“曲艺重镇”美誉的天津,更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专业的演员,那份从幼年开始沉淀的期待也逐渐升华为我曲艺创作的原始动力,使我的创作热情至今不灭。
  您欣赏曲艺时倾向于采用什么方式?电子影像或是现场观看?您为何会采用这样的欣赏方式?您认为欣赏方式会对曲艺未来传播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欣赏与创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当我们可以全面欣赏某种艺术形式并对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思考时,创作的念头可能就随之而来。而欣赏模式的侧重点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创作倾向。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倾向于在小剧场现场欣赏曲艺表演。我认为曲艺演出气氛饱满和谐,关键在于授受双方能够“融情”。曲艺艺人的功夫之一就是临场演出要有“风”,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逐渐丰满,一招一式甚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能成为观众心领神会的重要载体。身处传统的小剧场中这种感觉可能更为直接和强烈。反之若是观众隔着银幕欣赏,就先与演员有了距离,还可能受到信号传输的限制,“融情”可能就会受到限制。所以我始终认为小剧场演出时最能体现曲艺原汁原味的演出形式。
  但是我们也不能据此就排斥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的普及能让曲艺的铁粉抽出不多的闲暇时间欣赏曲艺,也能给为数众多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一条足够通畅的了解曲艺的渠道,这对于曲艺的普及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影音传输的精确化也在不断满足曲艺爱好者的欣赏需求。可以说现在的曲艺电子影像就是一种现场表演和观看的精确延伸,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曲艺小剧场承载量小的缺憾,使得曲艺的供求关系实现动态平衡。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相对于现场欣赏曲艺,新的传播方式更能适应今后快节奏的生活。
  还想请您谈谈您对曲艺内容或者曲艺曲种有什么偏好?
  首先对于传统作品我基本是照单全收。我认为现今能够立在舞台上的传统作品大多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打磨,从表演形式到主题内容无一不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值得我细细咀嚼。其次对于新的曲艺作品,不论其题材为何,能在舞台上立住,这本身就说明其原始撷取和创演方式有出色的地方。作为一个曲艺创作者,我会认真观看、认真学习这些作品,在欣赏曲目、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深入地透过故事表象去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思考个中能够打动观众的地方,然后将思考成果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以此淬炼自己的创作,力求稳步提升创作水平。在曲种方面也不拘于北方鼓曲或者北方曲艺形式,对于一些南方的曲种,比如像苏州评弹、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渔鼓道情等也涉猎。总的来说内容好就看,曲种则有些“冷热不禁”。
  您说欣赏和创作是二元一体,那您在得到一个较为中意的题材后,具体是怎样创作的?
  創作首先一定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素材从哪里来?想让广大受众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得到怎样的思考和启迪?这一切都要借助主人公的举止言行和其演绎的具体故事和情节达成。在确定主人公和主题后,就要在一大堆原始素材中找出“劲爆”的动情点,然后再以这个“点”为中心在散乱的原始素材中挑选出与其配套的应用材料。如果把这个拟定的中心点比喻成一个人的心脏,那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心脏构建骨骼、填充肌肉,最终让作品变成能让观众触摸、感动的“有血有肉”状态。
  比如我去年创作的河南坠子《丰碑》,本来是依据红军长征时翻越雪山时某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迹创作的,我借用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几句诗词,而后接入“将士们经历了千般苦,抖擞精神又要过雪山”两句,这就能非常自然地“入题”。而在演出时鲁俊美、李志强两位在设计装腔时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开场,并且把开头的几句毛主席诗词处理成了“韵白”的表现形式。将我军一如既往的光辉形象完美地串联起来,更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主题,其效果非常好。这个节目不但在后来的现场表演中广受好评,还受邀参加了中国曲协举办的“第二届河南坠子大会”展演。
  您刚才也谈到了两位老师对您作品的创新提升,那您如何看待创新与传承的关系?
  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向许多曲艺界的前辈们请教过。结论还是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我认为传统和创新都是一个相对概念。现在所有被称为传统的东西,可能在最初无一不是“从无到有”的创新,甚至可以说无论是文本的格律句式,还是一个腔调一个曲牌的形成都会有创新。越是现在的经典,当时的“叛逆”成分可能更大,甚至广受非议。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其本身不成熟的原因,也可能是受众群体的守旧和排异心理单方面造成的。而一辈甚至几辈艺人的打磨和传唱,才能使其逐渐被广大受众所接受、所喜欢,逐渐成为现在我们需要用心学习的榜样,这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就此而论,谁又能说今天看起来显得有些“出格”甚至在一些人眼中显得“另类”的创新作品,在若干年后没有可能成为传统的作品?所以片面强调传统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是守旧心理在作怪。但就此就把创新当做绝对那就是过量了。已经形成的、有益的传统必须被遵守,那是无数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容忽视。总结而言,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要讲一个“适度”。   细论传承与发展,
  捏一个“适”字替挡敌;
  师授技艺犹如成群过江的鲫与鲤,
  徒学曲文顺者才能钩钓网捞作烹食;
  又如庙堂结死党,
  自是和者为谋共存续,摒弃异己无从继。
  至路越走越窄,
  欲拓宽路创为基;
  须知:奇文才能出奇曲,
  二次创作费功夫,全是一个“逼”;
  其势如登山,
  迈上一步峰峦低,超越作品、超越自己!
  做人须在规矩内,
  作艺守旧没出息;
  创新总在视线外,
  踏平坎坷除荆棘;
  切记:推陈即是离经,出新即是叛道,
  呈现精彩与惊奇;
  广泛认知需时间,
  岁月催成传统戏。
  问涉者,缘何抬腿总是难,
  一个“惰”字形神俱;
  劝诸君,
  需努力;
  既然择业伴终生,
  莫学风过无痕迹;
  春秋雁过尚留声,
  岂可人走名不记!
  如此言论非编排,
  宗宗件件有依据。
  京韵门里看,
  上下托墨迹:
  丢弃乡音和“木板”,
  京韵大名方为序;
  开山立派经寒苦,
  桃李芬芳尊祖师。
  若无区别成一统,
  何来刘白张分歧?
  脱离繁腔少白派,
  “彩舞”骆派自奠基。
  当年梅花“花四宝”,
  改了腔调万人迷。
  花五宝、花小宝、花云宝、花银宝、花莲宝,
  诸宝相随,
  跻身其后列队齐。
  再看“铁片”王佩臣,
  形成天津独一枝;
  若是当初无突破,
  “醋溜大鼓”无处觅。
  白派阎师借刘趣,
  愚公移山现惊奇;
  本是关公观江景,
  挪作天神看雨疾。
  亦有刘门侯月秋,
  晚年力作韵味宜;
  白帝托孤多悲惨,
  金定骂城更凄迷;
  半说半唱、似断还续,
  闻者动容惹情思。
  更有郝派秀洁女,
  别辟蹊径逞嘴皮,
  异于祖传西河调,
  自身优势展无余;
  巅峰三段出新意,
  《玉堂春》《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京剧经典巧妆饰,
  现场火爆、掌声雷动、鲜花笑脸相偎依。
  非是刻意扬个性,
  全凭天赋自然使;
  勤学苦练功不缀,
  源水丰沛汇成渠。
  海纳百川显气魄,
  派系纷争是陋习;
  唯以悦耳赏心志,
  勇攀巅峰气不息;
  至高境界无你我,
  天堑架桥化通邑!
  您认为在未来的创作中,您还需要那些方面的提升?
  我在今后的创作中迫切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和提高。时间有尽而求学道路无穷,现今的我还是一个略窥门径的小学生。所以我要尽力寻找提升创作水平的方式。我接连参加了第八、第九届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首届全国曲艺自由职业者优秀人才培训班和2017年“通州杯”全国曲艺小剧场新作研讨会,学到了很多、结识了更多朋友。今后我也不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機会,也希望能得到更多良师益友的指点。
其他文献
我小的時候就很喜欢绘画,也不知为何与它有这样深的缘分,让那份喜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陪伴我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对中国画这么痴迷,是水墨的清雅?是花鸟的精致?是鱼虫的闲趣?还是一个文人对中国古典美的无法拒绝?思来想去,我觉得都有,但却不是灵魂深处的。直到我把我的演员职业和绘画专业放在一起,并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体会、比较时,我发现慢慢接近那个答案了。  在舞台表演中,一次成
期刊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形式特点。因为没有特点,便没有了生命力,便失去了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作为传承千年,被称为“活化石”的评书艺术,其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四个字:说、演、评、博。  所谓“说”,是评书艺术的表演要素,古代把“说书”叫“说话”。最早的文字记载有隋朝的杨玄感要:“侯(白)秀才,说个好话”,唐朝的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曾于“新昌宅听‘一枝花’话,由寅至巳未毕其词。”这说
期刊
《五“独”俱全》书名先声夺人,单凭书名就可以感觉作者带着极为浓重的曲艺痕迹。贵田兄使用了“谐音”产生误会,用误会结构“包袱”的手法,一开始便把大家“蔓住了”,相当于说书人拴了一个“扣子”,然后从容不迫地说明“一独”“二独”“三独”“四独”“五独”,一层一层说清了,抖开了包袱,解读了密码。大家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此“五独”非彼“五毒”。一开始就显示了很独特的匠心,写的很符合相声艺术家的身份。内容是实事
期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文联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要求,6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曲协、中国文联人事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上海市曲协、青浦区文联承办的第二期中国曲协艺委会专家研修班在上海青浦区成功举办。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韩陈青,中国曲协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
期刊
2018年8月,时任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出任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巡视员、秘书长。(曲讯)  “到人民中去”湖北省曲藝创作表演培训活动在孝感举行  7月26日,“到人民中去”湖北省曲艺创作表演(孝感)培训班在湖北工程学院开班。此次培训班由湖北省文联主办,湖北省曲协、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孝感市文联承办,孝感市曲协协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训、座谈搭建国家、省、市曲艺工作者交流平台,为基
期刊
2016年9月22日至29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随中国曲艺家协会赴广西、湖南、江西三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曲艺名家新秀“重走长征路”采风创作主题创作实践活动。  25日,我们来到江西瑞金一个叫华屋的地方。华屋地处赣南闽西交界处,因整个村庄都姓华,故称华屋。华屋地方不大,但风景秀美。那天,下着小雨。我们到了村庄后山上,数以万计的松树郁郁蔥葱,赏心悦目。一个烈士纪念亭映入眼帘,17
期刊
2017年9月30日,著名曲艺作家张九来通过电视荧屏观看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朱日和沙场秋点兵。当他聆听过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气吞山河的威武形象,和诸多高科技先进武器精彩纷呈时,那将士们雄姿英发、铁流滚滚、战鹰穿云、导弹列阵、排山倒海、豪气冲天的壮观场景,这位向有诗人之誉的老人,再也难掩心中爱党爱国的激情,迅疾坐在电脑前,像火山爆发一样的情怀喷涌而出,轻敲键盘,在不到
期刊
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信念。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共合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肥市监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经过近十年的精心组织和运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系统总结“包公杯”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建设与曲艺主题创作相结合的学术成果,2
期刊
10月份,中央电视台CCTV-3 综艺频道播出的《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总决赛圆满结束,大赛不仅邀请到姜昆、冯巩等著名曲艺前辈坐镇,更有众多喜剧新秀携新颖题材登台,在这个追逐梦想的竞技场,相声小品从业者、爱好者用针砭时弊的相声、映射生活的小品,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有笑点、有品位、有深度的艺术盛宴,赛事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在这个比赛中,许多作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或直抒胸臆,或见微知著,或辛辣讽刺,
期刊
当前,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欣赏品味、接受习惯日趋多元,曲艺艺术如何坚持本体、创新发展,成为需要科学审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如何全面提升曲艺创作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对曲艺艺术本体进行再研究和再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指导曲艺艺术的创新与实践,全面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