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位学徒制:职业主义的高等教育新坐标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的学位学徒制是职业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迈进的新坐标。"雇主主导、工作本位"的特点使其与高等教育精英传统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引发了课程权力应坚持学术自由还是雇主主导、治理模式应选择大学自治还是向社会问责妥协、大学使命是引领变革还是顺应产业需求等事关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论争。学位学徒制合法性的获得是知识观、学习观、教育体系及社会变革的突出表现,职业主义与精英教育传统可以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共生和谐的方式共同闪耀光芒。
其他文献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开我国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尽管两校从动议、决策到实践均有着不同的政策建构,但都遭遇了来自教育界、政府、家族关于女子社会性别、教育性别等认知上的巨大阻力。两校首批女生的学历、专业定位与职业选择,使得这场"破冰之旅"日益呈现出女子中学、女子师范与公立大学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科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由来已久的教育差异,以及制度衔接的矛盾与困境,从而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并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1922年新学制的进程、全国大学乃至中学男女同校的普及
科学革命掀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关于大学与科学革命的关系,长期以来科学史或教育史相关研究莫衷一是,观点迥异。事实上,大学对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无可辩驳的贡献;同时,由于大学的因循守旧和时代局限,大学在科学革命中的消极作用也是难以否认的,科学革命远远突破了大学的范围和界限。
在以人为逻辑起点建构多元的教育学时,人的抽象化与具体化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育学立场。既有的教育学大多以人的一般化、同质化,即抽象的人为逻辑起点,从而建构出无视人群特殊性的人类主义教育学。从谋生者与社会分层的现实出发,谋生者教育学试图在谋生者阶层的文化中理解谋生者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行为和教育需求,从谋生者阶层独特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中创生独特的教育学智慧和教育学话语。
启蒙的理想是使人过上一种有尊严的良善生活。然而,当前部分学校的生活未能实现一种良善状态,面临一种过于关注效率与强调控制的不义困境。合乎正义的良善学校生活是一种人性化、良序化与教育性的生活,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多方面发展并感受到普遍尊重与承认的生活。若要形成这种良善生活,学校就要实现一种合乎正义的良序善治,以人性逻辑取代物性逻辑,尊重并理解学生独特的个体性与丰富的多样性;以引导规范取代强制管束,引导并鼓励学生关注群体生活的公共性与共通性;以尊重承认取代羞辱排斥,重视并赞许学生那些出于审慎思考的理性行为。
学院治理的反思与重构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学院人、知识和权力三个维度来看,学院治理是学院人以所承载学科专业知识的生产、传播与运用为目标,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重点,完善制度体系并有效开展学术活动的过程。学院治理应更多关注如何理解学院人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对待学科专业发展,如何处理学术权力与科层权力的冲突等方面。学院这种组织建制本身意味着教育、学术与管理三重含义,其治理逻辑须遵守育人逻辑、学科逻辑和组织逻辑。单一的学院治理范式难以实现学院有效治理,治理者应当通过探索制度治理、共享治理、和
政府的深度介入导致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以及办学自主权的缺失,同时在大学内部,由于学术组织特性不彰,出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渗透与权责混淆等问题。对此,需要厘清权力边界,推动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的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强化学术赋权,推进大学底部沉重和教师治学,扩大基层学术组织权力;推进权力分离,在学院层面适度隔离两种权力,厘清特定场域内的首要权力与共同权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开设的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能改善教育实践的人才。该项目的师资队伍具有多学科的背景,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课程内容强调研究方法和实践性知识;教学方式重视“做中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密歇根大学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经验具有典型性,对我国高校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国家重点建设强起来的顶尖高校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高等教育生态严重失衡。随着"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处于高等教育生态链中间层次的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具有强烈的内外部发展诉求。为提升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实力,急需在博士学位授权审核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以加快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强化其在高等教育生态链中的支撑作用。
"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学科背景一致性较高,求学动机明晰,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专业学位博士教育也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导师制度流于形式,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欠缺校外力量参与,培养方案依附性强,成果产出偏重论文发表,学生能力提升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对博士专业学位认知不清等问题。为推进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发展,应从扩大教育规模、分类构建适切的培养模式、引导实践成果产出、完善相关监督体系、推进社会认同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对"拔尖计划"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他们对自身拔尖性的认知可分别归为学业成绩优秀、学科兴趣、学术理想三类。在学院制和实体化班级培养模式下,"拔尖计划"学生易将拔尖性简单指向学业成绩优秀,在虚拟班级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将拔尖性归结为浓厚的学科兴趣,同时也有少数学生经由探究性学习而深刻感知到学科及学术价值,从而能超越培养环境约束建构起学术理想,这也是多数学生认可的拔尖性的本质。为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拔尖计划"应进一步深入推进探究性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构学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