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认为:“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从人们对服饰的选择,可以窥测到他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底蕴。”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从两位中外文豪的看法中不难看出,着装的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着装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的形象,同时也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传递着学校的文化,传承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丝毫不可忽视自己的着装,低估自身的影响力。那么,该如何对教师着装进行有效管理呢?
塔特法则:展开调查,尊重师生意见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曾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坎特法则”,其主要内容为: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尊重员工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而且尊重员工本身就是获得员工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员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管理者打成一片,站到管理者的立场,主动与管理者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管理者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
镜头:当下的许多学校,学校管理者要么对教师着装没有规定,不闻不问;要么对教师着装的规定并不征求师生意见,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或者盲目照搬经验。比如一些学校规定女教师不能穿黑丝袜,不能喷香水。但是在当下的审美观中,黑丝袜是一个十分流行的时尚元素,香水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并且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也有一些学校规定老师必须统一着装,“满城尽是黑西装”,让整个校园氛围显得死气沉沉。
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观念,就要有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更本的就是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作为学校管理者,这一法则同样适用。因为教师是着装的主体,学生是最大的受众,他们有权利得到管理者的尊重。也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师生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师着装规定的看法,听取他们对教师着装的意见,才能达到管理教师着装的最终目的:树立教师形象,促进学生学习。
1.展开调查,了解师生想法。学校管理者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师生关于教师着装规定这一问题的想法。只有先倾听他们对教师着装规定的心里想法,才能让教师着装管理找到突破口。
2.尊重师生,采取有效建议。学校管理者可以举行“教师着装建议”征文比赛或者“我最喜欢的教师着装”网络投票活动,广泛征求师生对教师着装规定的意见和建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思广益,也是一种管理者的智慧。
学校管理者应该尊重师生的意见,给予师生一个私人的空间。依据二八定律,员工自己喜欢的的工作只占全部的20%,如果能给员工时间让他们做好这部分他们喜欢的工作,相信他们的工作会更有效率,更有成绩。学校管理者无须处处对教师的着装进行条条框框的规定,应该对师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规范教师着装的目的。
吉德林法则:理清思绪,找出问题关键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曾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吉德林法则,其主要内容为: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不管你要怎样解决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难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镜头:漫步于现在的学校,除了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老气的60后、70后老师,也可以看到打扮时尚甚至可以说是新潮的80后老师。他们彼此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也相互有一些意见:年纪大一些的老师会认为年轻老师没有分寸,年轻的老师也会认为年纪大的老师没有活力。学生对不同年龄段老师的穿着也是褒貶不一。这些问题往往会让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着装规定方面莫衷一是,摸不着头脑。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遇到问题后首要的就是要分析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起问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关于教师着装管理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议之处无非在于统一还是个性,即是否要规定统一着装。学校管理者可以运用吉德林法则,先理清思绪,找出问题关键之所在,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1.积极面对,不能回避问题。教师着装问题在近年来频频引发热议,各类关于教师着装问题的新闻也是屡屡见诸报端和各大网站。学校管理者已经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了。面对不同年龄段老师各自的审美诉求和着装风格,以及学生们日益“挑剔”的眼光,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2.沉着处理,分析问题关键。关于目前教师着装管理的问题,一方面老教师的意见是为了规范着装而规定统一着装,一方面年轻教师的意见是为了展现个性而不强制统一着装。“射人先射马”,教师着装管理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调节年龄段差异,规范教师穿着,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走上教师岗位,他们比较强调个性,更加注重着装打扮。而青少年学生又是一个极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群体,教师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也决定了老师们不能不顾自己教书育人的形象,不管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女教师可以适当地化一些淡妆,但不宜浓妆艳抹。还应尽可能少佩戴首饰,尤其是过于夸张的耳环、项链、手镯等饰物。虽然男教师的着装相比于女教师来得简单得多,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杜嘉法则:示范作用,做好带头榜样
美国全国疾病研究中心教授L·杜嘉称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杜嘉法则”,其主要内容为:要让别人跟着你转,你就要比别人转得更快。只有敢为人先的企业领导才能启动下属的活力;反之,缩头缩尾,则是领导无能、怯弱的表现。领导是以身作则,带领下属工作的。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领导徒有虚名。时刻牢记,任何一个组织对于它的领导者来说都是其观点、力量、信心、忧虑和缺点的一面准确的镜子。你必须在你所说和所做的所有事情中为你的下属树立起一个标准,树立起一个榜样让他们学习,这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逃避不了的义务。除此以外别无它途。要在工作中始终记得自己是下属的榜样,任何时候都不能落在他们的后面。 镜头:信息化时代,受大众传播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下审美观的改变,服装的种类日益丰富,社会着装环境也日益宽松。学校的管理者的着装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新颖独特。但有的学校管理者在正式的开会等其他仪式上,穿着豹纹、蕾丝等流行时尚元素,虽然展现了当下的流行风尚,但是这些场合并不适合出现在这些服饰;也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在正式的场合穿着随便,毫不修饰自己。试想,管理者尚且如此,普通老师着装又怎么不会受到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基础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可能会逐渐忘记教师所教课程的内容,但大多会记住教师一些经典的话语,一些特别的穿着和行为举止。正因为如此,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位教师,都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要身先士卒,起好教师规范着装、得体着装的带头作用。
1.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多看一些服装礼仪的相关书籍,参加一些着装培训,并学习一些服装形象管理课程。这样才能使教师着装管理上升到一个高度,并且可以对实际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为时尚之风总是让人趋之若鹜,而真正引领时尚潮流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
2.以身作则,树立着装榜样。树立榜样就意味着去发展诸如勇气、诚实、随和、不自私自利、可靠等等的个人品格特征。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的着装做起,起好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应该穿着符合自身身份的服装。也可以通过定期举行教师形象设计和展示等系列活动,表彰穿着规范、得体的老师,发挥榜样的力量。
当“黑丝袜”遇上“小清新”,是上演一场“黑丝袜”的逆袭还是遭遇一场“滑铁卢”?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学生面前的着装打扮应该遵循自然、大方、整洁、得体的总体要求,应通过着装体现出自身的审美情趣,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而绝非靠“露”“透”“短”来吸引学生。学校管理者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规范教师着装,一方面树立老师和学校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责任编校:蓉莞)
链接
小议教师着装 魏书生
对于班主任的着装,我想有两点要求即可:第一,整洁;第二,大致符合当时当地的大众服装习惯。
见到有的青年教师穿不整洁的衣服,我总要建议他去洗、去换,道理很简单: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衣着整洁。有的举出藤野先生的例子,说:“他的衣着那么脏,不照旧受到鲁迅的尊敬吗?”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也许那时日本教师生活困难,不讲卫生的人多,学生见怪不怪。若此时在日本再出现一个穿脏衣服的教师,恐怕学生也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吧!”
第二条要求便不好把握。原来我提出教师服装应俭朴。我的一件蓝布上衣,样式是中山装,洗了一水又一水,颜色都已褪色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衣服这么旧了,您常到各地去开会,也该换换了。”我说:“这样不是很俭朴吗?”学生反驳说:“反正我们觉得不太好,时代不同了,俭朴过分,那是给咱国家降低威信。”仔细想想,学生说得有理。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总穿过去的旧衣服,显然不合时宜。不仅给国家降低威信,也给教师这个职业降低威信。学生的提醒使我逐渐转变了观念,觉得穿得太落伍,也有损教师的形象。于是我开始穿质料和样式好些的衣服。
但我对穿奇特服装的教师仍看不惯。既然不允许学生穿奇特服装,教师怎么可以呢?我批评衣服穿得过分奇特的教师:“不能忘记我们是教师,不是演员,更不是服裝模特。”目前,我感觉自己批评得有理,不知过几十年后,会不会像否定我提倡服装俭朴—样被否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着装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的形象,同时也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传递着学校的文化,传承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丝毫不可忽视自己的着装,低估自身的影响力。那么,该如何对教师着装进行有效管理呢?
塔特法则:展开调查,尊重师生意见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曾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坎特法则”,其主要内容为: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尊重员工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而且尊重员工本身就是获得员工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员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管理者打成一片,站到管理者的立场,主动与管理者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管理者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
镜头:当下的许多学校,学校管理者要么对教师着装没有规定,不闻不问;要么对教师着装的规定并不征求师生意见,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或者盲目照搬经验。比如一些学校规定女教师不能穿黑丝袜,不能喷香水。但是在当下的审美观中,黑丝袜是一个十分流行的时尚元素,香水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并且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也有一些学校规定老师必须统一着装,“满城尽是黑西装”,让整个校园氛围显得死气沉沉。
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观念,就要有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更本的就是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作为学校管理者,这一法则同样适用。因为教师是着装的主体,学生是最大的受众,他们有权利得到管理者的尊重。也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师生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师着装规定的看法,听取他们对教师着装的意见,才能达到管理教师着装的最终目的:树立教师形象,促进学生学习。
1.展开调查,了解师生想法。学校管理者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师生关于教师着装规定这一问题的想法。只有先倾听他们对教师着装规定的心里想法,才能让教师着装管理找到突破口。
2.尊重师生,采取有效建议。学校管理者可以举行“教师着装建议”征文比赛或者“我最喜欢的教师着装”网络投票活动,广泛征求师生对教师着装规定的意见和建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思广益,也是一种管理者的智慧。
学校管理者应该尊重师生的意见,给予师生一个私人的空间。依据二八定律,员工自己喜欢的的工作只占全部的20%,如果能给员工时间让他们做好这部分他们喜欢的工作,相信他们的工作会更有效率,更有成绩。学校管理者无须处处对教师的着装进行条条框框的规定,应该对师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规范教师着装的目的。
吉德林法则:理清思绪,找出问题关键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曾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吉德林法则,其主要内容为: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不管你要怎样解决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难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镜头:漫步于现在的学校,除了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老气的60后、70后老师,也可以看到打扮时尚甚至可以说是新潮的80后老师。他们彼此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也相互有一些意见:年纪大一些的老师会认为年轻老师没有分寸,年轻的老师也会认为年纪大的老师没有活力。学生对不同年龄段老师的穿着也是褒貶不一。这些问题往往会让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着装规定方面莫衷一是,摸不着头脑。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遇到问题后首要的就是要分析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起问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关于教师着装管理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议之处无非在于统一还是个性,即是否要规定统一着装。学校管理者可以运用吉德林法则,先理清思绪,找出问题关键之所在,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1.积极面对,不能回避问题。教师着装问题在近年来频频引发热议,各类关于教师着装问题的新闻也是屡屡见诸报端和各大网站。学校管理者已经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了。面对不同年龄段老师各自的审美诉求和着装风格,以及学生们日益“挑剔”的眼光,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2.沉着处理,分析问题关键。关于目前教师着装管理的问题,一方面老教师的意见是为了规范着装而规定统一着装,一方面年轻教师的意见是为了展现个性而不强制统一着装。“射人先射马”,教师着装管理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调节年龄段差异,规范教师穿着,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走上教师岗位,他们比较强调个性,更加注重着装打扮。而青少年学生又是一个极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群体,教师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也决定了老师们不能不顾自己教书育人的形象,不管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女教师可以适当地化一些淡妆,但不宜浓妆艳抹。还应尽可能少佩戴首饰,尤其是过于夸张的耳环、项链、手镯等饰物。虽然男教师的着装相比于女教师来得简单得多,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杜嘉法则:示范作用,做好带头榜样
美国全国疾病研究中心教授L·杜嘉称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法则——“杜嘉法则”,其主要内容为:要让别人跟着你转,你就要比别人转得更快。只有敢为人先的企业领导才能启动下属的活力;反之,缩头缩尾,则是领导无能、怯弱的表现。领导是以身作则,带领下属工作的。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领导徒有虚名。时刻牢记,任何一个组织对于它的领导者来说都是其观点、力量、信心、忧虑和缺点的一面准确的镜子。你必须在你所说和所做的所有事情中为你的下属树立起一个标准,树立起一个榜样让他们学习,这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逃避不了的义务。除此以外别无它途。要在工作中始终记得自己是下属的榜样,任何时候都不能落在他们的后面。 镜头:信息化时代,受大众传播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下审美观的改变,服装的种类日益丰富,社会着装环境也日益宽松。学校的管理者的着装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新颖独特。但有的学校管理者在正式的开会等其他仪式上,穿着豹纹、蕾丝等流行时尚元素,虽然展现了当下的流行风尚,但是这些场合并不适合出现在这些服饰;也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在正式的场合穿着随便,毫不修饰自己。试想,管理者尚且如此,普通老师着装又怎么不会受到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基础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可能会逐渐忘记教师所教课程的内容,但大多会记住教师一些经典的话语,一些特别的穿着和行为举止。正因为如此,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位教师,都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行。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要身先士卒,起好教师规范着装、得体着装的带头作用。
1.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多看一些服装礼仪的相关书籍,参加一些着装培训,并学习一些服装形象管理课程。这样才能使教师着装管理上升到一个高度,并且可以对实际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为时尚之风总是让人趋之若鹜,而真正引领时尚潮流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
2.以身作则,树立着装榜样。树立榜样就意味着去发展诸如勇气、诚实、随和、不自私自利、可靠等等的个人品格特征。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的着装做起,起好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应该穿着符合自身身份的服装。也可以通过定期举行教师形象设计和展示等系列活动,表彰穿着规范、得体的老师,发挥榜样的力量。
当“黑丝袜”遇上“小清新”,是上演一场“黑丝袜”的逆袭还是遭遇一场“滑铁卢”?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学生面前的着装打扮应该遵循自然、大方、整洁、得体的总体要求,应通过着装体现出自身的审美情趣,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而绝非靠“露”“透”“短”来吸引学生。学校管理者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规范教师着装,一方面树立老师和学校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责任编校:蓉莞)
链接
小议教师着装 魏书生
对于班主任的着装,我想有两点要求即可:第一,整洁;第二,大致符合当时当地的大众服装习惯。
见到有的青年教师穿不整洁的衣服,我总要建议他去洗、去换,道理很简单: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衣着整洁。有的举出藤野先生的例子,说:“他的衣着那么脏,不照旧受到鲁迅的尊敬吗?”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也许那时日本教师生活困难,不讲卫生的人多,学生见怪不怪。若此时在日本再出现一个穿脏衣服的教师,恐怕学生也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吧!”
第二条要求便不好把握。原来我提出教师服装应俭朴。我的一件蓝布上衣,样式是中山装,洗了一水又一水,颜色都已褪色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衣服这么旧了,您常到各地去开会,也该换换了。”我说:“这样不是很俭朴吗?”学生反驳说:“反正我们觉得不太好,时代不同了,俭朴过分,那是给咱国家降低威信。”仔细想想,学生说得有理。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总穿过去的旧衣服,显然不合时宜。不仅给国家降低威信,也给教师这个职业降低威信。学生的提醒使我逐渐转变了观念,觉得穿得太落伍,也有损教师的形象。于是我开始穿质料和样式好些的衣服。
但我对穿奇特服装的教师仍看不惯。既然不允许学生穿奇特服装,教师怎么可以呢?我批评衣服穿得过分奇特的教师:“不能忘记我们是教师,不是演员,更不是服裝模特。”目前,我感觉自己批评得有理,不知过几十年后,会不会像否定我提倡服装俭朴—样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