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对高职院校语文課程教学现状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运用情境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以及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等方面,围绕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11-02
  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高职院校积极推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引入一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现状简述
  在高职院校非中文类专业中,语文课程通常是作为公共课程或选修课程存在。同时,在高职院校制压缩的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等基础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甚至被强行删减。与此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学生兴趣难以调动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包括:1)教学方法中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体现;2)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忽视学生的人本特征;3)教师对优化教学方法缺乏热情。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语文课程质量的提升,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关注人文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明确当前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
  2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阶段,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体育院校的学生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如运动量大、发散性思维强等。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身心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平等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语文学习环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共鸣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将形象、情绪、色彩具体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情境也是意境,大学语文课本内引入很多意境丰富的优秀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场景中体验作品的优美意境,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情境中去,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蒹葭》这一古诗词时,可以在朗读时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与声音的配合下更好地感受蒹葭凄凄、白雾迷离的意境;也可以在讲授中给学生观看邓丽君《在水一方》的MV,使学生在歌声中体验《蒹葭》的场景优美。再如在讲解《前赤壁赋》这一散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种长江赤壁的优美景色画面,使学生在体验长江赤壁风景的同时,想象北宋那个美好的夜晚。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作品的美,还能提高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根据所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三是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情境模式,在给学生展现文学作品相关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在头脑中建立起具有审美内涵的虚拟情境。
  注重高职语文教学方法中职业技能的培养 学生今后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应用性。
  1)强化训练,定期实施专题训练,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语言交际知识时,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如何应用。面试对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面试通过才能跨入企业大门,否则只能失望而归。因此,笔者在进行语言交际教学时,把如何应对面试作为训练的重点。笔者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担任招聘人员,一组担任面试人员,相互配合完成面试整个过程,发挥学生长处,增强教学效果。
  2)平常积累。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突出应用性训练。如给学生讲授文言文知识时,应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当今社会的现实中来。中国一直走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论语》中就提出与和谐社会有关的理论。孔子的仁爱思想内容丰富,利于社会的稳定。孔子提倡“孝”“悌”,认为只有小家和谐,才能促进大家的和谐。这种思想对我国所走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注重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多媒体教学是综合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组合的新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教学的新教育技术。现在很多大学课堂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它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教师使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的模式,是教学工具上的重大突破。
  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利用背景音乐、动态视频等方式使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有趣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大学语文立足于审美教育,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文学作品的优美意境体现出来,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情境教学;同时可以将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诗词、散文等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多媒体应用能力,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把握教学的主导地位,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分为两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论辩、写作等。一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论辩活动。如教师在讲述《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节选)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讨论,表达对小说的看法和认识,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二是让学生多写作,在不断练习下提高写作能力。
  3 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应着眼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职业教育应用性、技能型特点,必须正确认识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从而提升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红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太原大学为教育学院学报,2012(2):32-34.
  [2]黄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河南农业,2012(20):18-19.
  [3]沙聪颖.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334-335.
  [4]郝林娟.关于职高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思考[J].中学语文,2015(15):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 选取国外7所知名大学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各大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管理三个方面,对其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国外研究生教育体制的特点,指出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培养年限方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为我国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能源动力类;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
<正> 人们常常以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及PaCO_2来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发作期的预后。然而,对肺心病发作期间发生的高血糖及其对病情的预后影响近年才引起重视。我们对
<正> 顽固性心力衰竭(简称顽固性心衰)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系指经正规而积极的心力衰竭治疗(包括病因、诱因与心衰的对症治疗),历时2周以上,治疗反应差而症状持续的充血性心
<正>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对其毒理及救治已有较深的研究,而对心肌酶学变化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
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和听课评课,感到“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更好激发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正> 腺苷酸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的关键酶。在血液中以淋巴细胞的活性最高,且T淋巴细胞比B淋巴细胞更高。有文献报道淋巴细胞ADA活性是反映机
以《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要点,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分析在高职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思想转变、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作为科研能力培养的突破口,提出培养高职生科研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正> 我院1992~1995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诊断标准以1981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为依据,误诊18例。现将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12例,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对哮喘致死病例报告较少,现报道8例哮喘致死病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92年12月全国第一届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