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体育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提出了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更重视对肢体动作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心理及情感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和引导,导致课堂枯燥无味。而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改变这些弊端,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1. 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使自身潜能得以发挥,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整体学习效果。
  2. 有利于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
  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在课上做接球抛球的游戏,使枯燥技术要领以动态训练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便会主动参与学习,爱上体育这门课程。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优秀运动员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同时,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学生能感受体育的独特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审美观念,提高对运动美的认知。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1. 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将游戏和体能训练进行结合,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体育知识。
  例如,“漫步太空”这个游戏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12名学生,围成一个小圈面朝圈内坐,将双腿合并伸向圆中心。选出一个学生站到圆心位置,闭上双眼想象自己站在太空当中处于失重状态,然后倒向任意一个方向,在他倒下的同时,旁边的学生将其稳住并将其推向他倒下的反方向,让其在圈中自由摆动,产生漫步太空的感觉。学生轮流站到圈中體会,随着游戏熟练可以扩大圆圈,增加难度。
  2. 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在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时,教师首先应保证故事的趣味性,并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能便于学生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带领学生练习单、双脚跳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引用《小青蛙和小花猫》的故事,分别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适当对故事情节进行演绎。学生通过模仿小青蛙和小花猫的跳跃动作完成单、双脚跳的练习。
  3.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从某个角度来讲,体育课是需要学生不断练习、耗时耗力的课程,学生通常在教学中感受到的是枯燥和疲劳。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在动听的音乐当中完成体育训练。
  例如,播放《最炫民族风》《西班牙斗牛曲》等铿锵有力的曲目,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选用音乐时,应选取具有节奏感的音乐,这样才能鼓舞学生的士气,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
  4.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教学情境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保证学生能够切实思考问题,进而提升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
  例如,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教师就可以提问“仰卧起坐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仰卧起坐的第一步应该怎么做”等。学生便会对自己知道的进行相应回答,这样便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仰卧起坐要领,降低学习难度。
  三、结语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使情境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20):108.
  [2]孙士凯.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185.
  [3]丁军.刍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5(21):97.
  [4]龙海生.试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7):47-52.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要将口风琴教学尽可能地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遵循科学的练习规律,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口风琴教学;农村小学;创作阶段  一、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是教师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良好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  当前,我国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故事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在用故事激发幼儿语言思维,增加幼儿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对“故事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语言教育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是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幼儿时期是幼儿掌握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幼儿园加强语言教育十分重要。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幼儿在学习时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导致语言教学效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学美术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学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探究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期为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  当前学校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课课时太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上好美术课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观察与创作。美术源于生活,它不能一直“高高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高度重视。社团活动作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校本课程活动化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积极的活动兴趣、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集体荣誉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从社团活动视角出发,阐述了美术社团活动对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美术社团;初中生;积极影响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课程改革重要形式与途径之一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巧用“美术语言”构建美术课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陶冶其审美情操以及完善其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美术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美术语言;学生发展  美术语言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传递知识、浓缩精华、涵养人文精神、培养美术素养的重要作用。美术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认识、
期刊
体育课听课、评课是体育教师教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为体育教师改进自身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听课、评课,体育教师能互相交流教学经验,畅谈自己教学中的得失,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然而现在的体育课听课和评课,大多流于形式,存在一些问题。  一、体育听课、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 活动目的不明确  部分体育教师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次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评课
期刊
摘 要:音乐课堂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无论是歌唱还是舞蹈律动都区别于其他文化课所带来的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钢琴伴奏和板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多媒体和新技术平板的应用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新技术平板;音乐教学;拓展律动教学  一、应用新技术平板教学的优势  1. 增强歌唱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集体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有的学生把握不住音准节
期刊
摘 要:德育是新课改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加強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德育渗透是当前我国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学科融合;德育渗透  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德育渗透能够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并且分析当前的教学情况,提出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实践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了美术手工教学中常见纸材的拓展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纸材;拓展运用  作为提升小学生创新水平、动手实践能力的美术手工课,不仅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门课程,还是学生拓展想象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都会引入纸材作为教学工具,这不仅是因为纸材成本低,还因为纸张本身具有较强的
期刊
摘 要:5S管理是企业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效果明显。教师可以借鉴5S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班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班级环境与教学质量有一定联系。本文在分析5S管理要点的基础上,对5S班级管理的实施方法、实施技巧及管理成效进行探讨。  关键词:5S管理;班级管理;良好习惯  教室是完成教學任务的重要场所,教室除了需要容纳桌椅和讲台这些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容纳教学用具、书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