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些都是人类不断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担子落于我们大学生的肩膀上,我们是接受教育的一批,是具有智慧的一批,是拥有伟大创造力的一批,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为祖国的创新领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要知道,一个没有创新潜质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强不息;未来发展;主力军;途径;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
2017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的群体,如何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摆在当今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以国发23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文件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国之道,强国之路,必须着重创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2.创新创业的内涵
创新创业是由“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英译过来的,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创新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案,新成果和新方法的本领.因此,在创新创业这一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突现和延伸.
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3.1对个人即成功
对于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实践和锻炼.创业之路尤为艰难,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才能自己动手操作应对自如.并且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自身的实践证明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和可造性.创业必然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青少年由此变得更加成熟,成功可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观失败也可以积累经验.
3.2对社会即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人心,使得创新创业的观点在人心中根深蒂固.应届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可以提前了解到社会就业的方向,更好的应对以后走向社会带来的不适应.社会得到了人才的给予,丰富了社会的资源利用,对于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3.3对国家即发展
科学是认识世界,创造是改变世界.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冲击,我国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接手于国家创新创业的责任,尤其是承担着重大任务的新兴大学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实践中探索成功.使中国在国际交流中能够站到举足轻重的地位,逐渐跻身于世界民族前列.
4.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現状
学生被禁锢在教室里,而对于墙外的新鲜事物了解的少之又少,加上严师的严格要求记诵理论知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剥夺,动手实践能力早已经忘之脑后甚至不具有,校园内创新创业氛围和新思想早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并且要求学生吸纳外来的新知识,巩固古典的语韵,具有创新创业的责任和能力.试问,一个只会背读四书五经的大学生,有能力为祖国的鹏飞伸出自己的臂膀支撑起大好河山呢?
5.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
如今的这个社会,大学生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普遍的学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大学毕业后就业难得问题.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创新型点子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创新创业这条路愈发的窄短,一群人过独木桥成功的概率少之又少.在创新创业的跌打锻炼中,足以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6.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6.1培养创新型教师
自古以来,孔子,老聃,韩愈,颜回,都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孔子的讲教不仅仅局限于学堂内,诗书礼乐御棋也同等授教,对弟子进行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首先应该掌握丰富且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知识,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将视野放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中,广泛涉猎各种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去落实它的实用价值,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科学的分化与知识的整合趋势.
6.2举办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脑洞大开,身体力行的活动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走出第一步,才能慢慢了解到更多的创新方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的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初步领会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其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让青少年认识到创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青少年技能的提高和国力的发展.
6.3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
开展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包含创新校园文化的学习,创新,应用,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大学生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完整体系.张伟说:“创新驱动”关键是营造环境,不管是社会上的创新氛围,还是校园内的创新氛围,都对提升加快原始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让敢于创新的人受尊敬,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全面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力,规范创新行为,歌颂创新的主旋律.
7.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总结
陈明哲教授在《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三期上发表的《学术创业:动态竞争理论从无到有的历程》一文中,阐述了学术的意义所在.创业之路的艰辛,是我们必须要品味的,也将会成为我们脑海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在世界学术范围内,我们虽然做不到凤毛麟角,但是能为祖国发光发热,也同样是我们的追寻.
参考文献:
[1]周巧云,《法制与社会》 2009(23):296-296
[2]张伟,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3]陈明哲,《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三期上发表的《学术创业:动态竞争理论从无到有的历程》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强不息;未来发展;主力军;途径;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
2017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的群体,如何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摆在当今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以国发23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文件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国之道,强国之路,必须着重创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2.创新创业的内涵
创新创业是由“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英译过来的,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创新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案,新成果和新方法的本领.因此,在创新创业这一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突现和延伸.
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3.1对个人即成功
对于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实践和锻炼.创业之路尤为艰难,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才能自己动手操作应对自如.并且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自身的实践证明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和可造性.创业必然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青少年由此变得更加成熟,成功可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观失败也可以积累经验.
3.2对社会即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人心,使得创新创业的观点在人心中根深蒂固.应届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可以提前了解到社会就业的方向,更好的应对以后走向社会带来的不适应.社会得到了人才的给予,丰富了社会的资源利用,对于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3.3对国家即发展
科学是认识世界,创造是改变世界.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冲击,我国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接手于国家创新创业的责任,尤其是承担着重大任务的新兴大学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实践中探索成功.使中国在国际交流中能够站到举足轻重的地位,逐渐跻身于世界民族前列.
4.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現状
学生被禁锢在教室里,而对于墙外的新鲜事物了解的少之又少,加上严师的严格要求记诵理论知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剥夺,动手实践能力早已经忘之脑后甚至不具有,校园内创新创业氛围和新思想早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并且要求学生吸纳外来的新知识,巩固古典的语韵,具有创新创业的责任和能力.试问,一个只会背读四书五经的大学生,有能力为祖国的鹏飞伸出自己的臂膀支撑起大好河山呢?
5.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
如今的这个社会,大学生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普遍的学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大学毕业后就业难得问题.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创新型点子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创新创业这条路愈发的窄短,一群人过独木桥成功的概率少之又少.在创新创业的跌打锻炼中,足以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6.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6.1培养创新型教师
自古以来,孔子,老聃,韩愈,颜回,都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孔子的讲教不仅仅局限于学堂内,诗书礼乐御棋也同等授教,对弟子进行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首先应该掌握丰富且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知识,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将视野放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中,广泛涉猎各种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去落实它的实用价值,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科学的分化与知识的整合趋势.
6.2举办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脑洞大开,身体力行的活动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走出第一步,才能慢慢了解到更多的创新方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的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初步领会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其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让青少年认识到创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青少年技能的提高和国力的发展.
6.3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
开展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包含创新校园文化的学习,创新,应用,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大学生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完整体系.张伟说:“创新驱动”关键是营造环境,不管是社会上的创新氛围,还是校园内的创新氛围,都对提升加快原始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让敢于创新的人受尊敬,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全面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力,规范创新行为,歌颂创新的主旋律.
7.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总结
陈明哲教授在《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三期上发表的《学术创业:动态竞争理论从无到有的历程》一文中,阐述了学术的意义所在.创业之路的艰辛,是我们必须要品味的,也将会成为我们脑海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在世界学术范围内,我们虽然做不到凤毛麟角,但是能为祖国发光发热,也同样是我们的追寻.
参考文献:
[1]周巧云,《法制与社会》 2009(23):296-296
[2]张伟,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3]陈明哲,《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三期上发表的《学术创业:动态竞争理论从无到有的历程》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