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实验”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游刃有余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课标建议中也提倡: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鼓励教师多做“下水实验”。
  ◆关键词:小学科学;“下水实验”
  所谓“下水实验”就是教师在进行上课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要进行的实验多次预演或试验,从而对课堂教学了然于胸,游刃有余。
  一、在“下水实验”中预测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在《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一课中,一定比例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上课时有些同学对瓶子中混合后的物质很感兴趣,就问老师白醋和小苏打变化后产生的剩余物还是不是白醋了?学生提出继续将小苏打放入透明液体中去检测。假如继续出现气泡,则说明还是有醋的成分,假如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以说明是另一种物质。老师听取学生的建议后,随意拿起学生反应后的透明液体,加入了一勺小苏打。接着,学生看见的现象是仍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这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透明液体仍是白醋。而事实上,这时的液体已经不完全是白醋了。出现了这种误导后,教师意识到这种情形后,下课的铃声也已经响起。遗憾之余,只得告诉学生这个透明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了。并让学生课后再去验证。这个案例中教师事先没有做“下水实验”,没有将这么关键的操作考虑全面。
  可见,做“下水实验”便于教师关注实验的每个细节,将预设工作做到位,将更多的问题提前暴露,合理安排探究时间,对课堂实验的每个操作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二、在“下水实验”中甄别实验材料的科学性、精确性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小学科学课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实验材料的科学、精确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在课前的“下水实验”中甄别。如《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通常做法是让学生在装满液体的圆底烧瓶口塞一个软木塞,再钻孔接上一个细的玻璃管。由于实验室器材有限(尤其是打孔器的配备),加上钻孔的要求和学生用玻璃管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原来上课时让学生组装实验装置时就有把手划伤的事发生)加上是全程录课,我就更不敢冒这种风险,所以,在学校磨课时我就自己制作了10套器材来替代实验室中圆底烧瓶和玻璃管的器材。记得课堂上学生顺利讨论后,把理想中的实验方案搬上了黑板。课后我反思了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情景,觉得还是有地方需要斟酌。我在想:是不是实验操作不当?是不是装置有问题?难道还是水遇热膨胀前先有个体积缩小的过程?于是课后,利用实验装置我亲自做了一次下水实验。现象很明显,水位先下降,后上升。反思结果是该装置缺乏科学性。根据上网查阅,制作这套器材的塑料瓶材料只能耐热至70℃,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实验操作中,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则是采用了高于70℃的热水。于是就出现了塑料瓶先遇热瞬间的膨胀现象,于是瓶内水位会先出现下降,接着水位会上升的现象。一方面原因是,瓶内的水遇热开始了膨胀,另一个因素也是因为,塑料瓶被热水烫之后,虽然瞬间出现了肉眼看不见的膨胀的情形。看来,这套自制装置不是非常典型,不太适合学生刚开始进行液体热膨胀的研究。如果能在课前就对这套装置进行“下水实验”,并仔细观察,就不会出现误导了。
  小学科学课堂上的材料是实验的基础,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实验的成败。如果课前没有“下水实验”,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准备器材,很有可能会让实验失败。因此,在实验材料准备上,我们不仅要明确实验所需的材料,更要关注材料本身是否有效,还可以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等细节问题,让一次次的材料优选成为提高实验成功率的保障。
  三、在“下水试验”中完善、改进实验设计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完成。继而在“下水实验”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实验方案更符合实际,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如学习《热的传递》时有一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为以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知识的积累和铺垫。
  原实验设计: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但总是粘不牢,实验的时候颤颤抖抖的总是要掉落几根。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于先要把蜡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时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下水实验中,教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套蜡环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决了实验原型中粘火柴棒很不方便,并且容易掉,影响实验效果的问题。实验原理:热通过金属丝传递到套蜡环的地方,蜡环会融化,先后掉下来,就能看到金属丝上热的传递过程了。
  综上所述,“下水實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精心备课,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去实践,以探知水之深浅。这种探究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首先有利于教师洞察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其次,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原有经验,设计便于学生进行建构学习的情境;“下水实验”应该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职业习惯,用“下水实验”来精确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金正芳.加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浅析[J].新课程,2011(04).
  作者简介
  谷灵华,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任职于盘锦市双台子区湖滨小学,从教33年,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其他文献
农业发展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发展基础产品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良好的管理,对其生产资源以及农作制度和技术进行有效改善,才能够确保其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形成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监理工作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目前我国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现实仍存在一定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短语:doing homework,watching TV,cleaning,eating dinner,reading a book,talking on the phone.  (2)句型结构: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What’s he/she doing? He/She’s reading.  What a
期刊
快餐时代讲求快捷高效,美术教育备受影响,从社会培训到作品模式化等等面对如此问题,美术教育以其独特作用从兴趣入手关注人文,倾听情感保护并彰显个性教学,促使百花齐放回归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9.8%的增长率降低,但到底会多低呢?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率节节下滑,不过我认为近期增长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性、周期性的,而不是中国崩溃论者所说的中国内部的体制原因。一个证据就是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从2010年到2013年的经济增速下滑幅度比我国更大,而韩国、新加坡这些没有明显结构性问题的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也经历了类似的下滑。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最近房屋建筑越来越得到广大居民的重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房屋作为与人们生活紧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的外部发展环境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改变.高校教学的目标管理模式是提高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近年来,由于允许民营资本进行公路领域运营,使得我国的公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所以,公路工程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公路管理是公路建设过程中
研究发现人体从出生开始就具备对疼痛的感知[1]。小儿容易受到疼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小儿对麻醉药物耐受性差,镇静的控制相对困难。镇静太浅可能出现体动,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