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滩曾经历了几次综合改造,除去对沿江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尤以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前的两次对交通及滨江亲水区的改造最为明显,也正是在这两次大刀阔斧的改造之后,形成了如今外滩的精彩风貌。
在最初的几百年里,外滩曾经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几百年后,从外白渡桥南堍起,顺中山东一路蜿蜒南下的上海外滩,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及文化内涵,成为这座中国最大城市最显著的地标风景。新中国成立之后,外滩曾经历了几次综合改造,除去对沿江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尤以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前的两次对交通及滨江亲水区的改造最为明显,也正是在这两次大刀阔斧的改造之后,形成了如今外滩的精彩风貌。
如今许多上了年纪的上海人,依然对外滩的“情人墙”记忆犹新。所谓“情人墙”,基本是指外滩上世纪70年代后修的一段钢筋混凝土防汛墙。30多年前,那一小段半人多高的灰白水泥防汛墙,陪伴着无数上海青年度过了许多美好、甜蜜的日子。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开始爱情,产生了家庭,那是一个时代的浪漫记忆。
从上海开埠直至新中国成立,黄浦江边一直没有防汛墙,仅有几条铁链作为阻隔。1959年,外滩开始修筑墙顶高程4.8米的砖土结构防汛墙。1962年8月,一次台风侵袭,全市几十公里的防汛墙被冲开46个缺口,外滩就有两处,积水甚至漫至南京路食品公司门前,深达1米。1963年,在外滩加建了钢筋混凝土防汛墙,标高加高至5.2米。
1974年8月,历史重演,台风侵袭使不少地段高潮位和防汛墙齐平。同年11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颁布了新的防洪标准,外滩那一段标高确定为5.8米。当时外滩江岸的平台与马路齐平,路上行人可看到黄浦江,也可直接走至江边。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就这样在这段防汛墙边度过了浪漫的岁月。
1981年的一场特大潮汛,成为90年代外滩大规模改造的动因之一。那年9月台风的再度祸患,使得上海的潮位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当时的国家計委同意将上海市防汛标准由只能抵御不足百年一遇的高水位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高水位。
1988年1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确定外滩改造方案,首要解决防汛问题,此外还有交通改造和外滩风景带建设,当时这是关系民生的“一号工程”。1989年至1993年,外滩修建起了新的防汛墙。这次改造,在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约1700米的黄浦江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双层空箱式结构的防汛墙。防汛墙岸线向江心外移并加高到6.9米,沿江设置了32只呈半弧形的半圆形花饰铁栏的临江观景平台,64只宫灯和8座花岗岩制成的艺术灯柱,加上14万块彩色地砖和花岗石铺成的地面,21个碗形花坛,造型各异的人造大理石椅子,以及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栏墙,一扫原先简陋的防汛墙模样。此外,外滩天文台整体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随着防汛墙的外移,中山东一路拓宽至十车道,中山东二路也随之拓宽为八车道,由中山南路拓宽为六车道与南浦大桥相接,提高了市中心的南北向交通疏解通行能力。与此同时,自北京东路至南京东路,以条形绿带与北端的黄浦公园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相衔接,南京东路口段设立了以陈毅元帅雕像和陈毅题诗碑为中心的纪念广场,上海海关大楼对面则以由喷水柱来组成各种文字符号显示世界各大城市时间和欢迎字句的水幕电子钟与海关大钟相呼应,作为“时代步伐”景点。
进入新世纪后,面临举办世博会的上海,再次对外滩地区进行了综合改造。这一次,外滩滨水区进行了扩建,增设“四大广场”。黄浦公园拆除西侧入口处的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1884平方米广场,并与外滩源绿地连通。陈毅广场改造后面积扩大了1/3,福州路口增设4900平方米的外滩金融广场,设置了标志性“金牛”雕塑,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增设2566平方米的广场。而著名的“情人墙”也换上了仿古亲水栏杆并实施景观灯光改造。
如今的黄浦江沿岸防汛墙改造之后,视野更开阔,活动空间宽敞了很多。在滨水区下面,也有供国内外游客消费和服务的休闲场所,游客在里面游览休息,原来的老外滩,游客坐不下来,现在可以坐下来喝咖啡,看江景,体味另一种浪漫情怀。
2008年2月23日零点,外滩的“亚洲第一弯”正式封路,进入拆除改造阶段。这是为迎接世博而进行的外滩交通综合改造的重点项目。从那天起,“亚洲第一弯”只留存在上海人的记忆之中和历史的照片里。
作为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一部分的“亚洲第一弯”高架工程于1997年12月建成使用,当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外滩中山东一路的交通需求。延安高架路向东延伸到外滩,在这里往中山东一路划出了一道向北的弧线回到地面。由于这个下行弯道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不知觉中,造就了一道上海滩最酷的风景。因为这个弯道是一个接近70度的转弯和倾斜。车行至此,左边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右边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楼群,右前方则是滔滔黄浦江水,原本因高楼林立造成的逼仄视野到此豁然开朗,可以居高临下地将整个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美景尽收眼底,“亚洲第一弯”也因此得名。据说因“亚洲第一弯”的景色太美,司机们经过时为饱“眼福”,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致使这个下匝道经常出现拥堵。
然而在这次外滩的改造中,由于“亚洲第一弯”与整个外滩建筑风貌的景致的不协调,只能结束其仅仅10年的历史使命。在新一轮的外滩建设规划中,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外滩通道工程,将担负起改善交通的重任,建成后部分车流将被引导至地下通道,“亚洲第一弯”因此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在拆除前,无数上海市民和游客特地来此,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将成为历史的这个曾经的外滩地标。
全部拆除的延安路东端高架桥,长度达400多米,这是本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高架拆除施工项目。据当时施工单位介绍,“第一弯”的外滩下匝道,拆除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拆桥其实是建桥的“逆操作”,但比建桥难度更大。一旦支撑处置不当,极可能出现桥面倾覆。当时施工单位采取采取了人工切割。长度约160米的“第一弯”下匝道钢梁总共被切割成30块,最重的一块重量达73.75吨,约相当于50辆小轿车的重量,而最小的一块也有22.46吨。“第一弯”的钢梁总重量达1000吨,所拆除高架的混凝土总重量达2万吨左右。 如今“亚洲第一弯”原先的位置,已经成为了外滩地下通道延安东路的入口。于2010年3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的外滩通道,主线起于中山南路、东门路路口,沿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向北延伸,至吴淞路、海宁路附近,全长约3.3公里,极大地分流了外滩的过境交通。而外滩地面道路规模由原来的双向11车道,缩减为双向4车道。
外滩通道工程建成后,外滩地区呈现高架、地面和地下通道的立体交通通道。而这次交通改造,使得外滩从“车的外滩”真正变成了“人的外滩”,更好地重塑了外滩作为上海的“城市会客厅”的功能。
在外滩两岸的完美画卷中,外白渡桥无疑是画卷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外滩与苏州河北岸的连接点,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外白渡桥周围的风景日新月异,但是这座桥却一直在这里,串联起历史与现代,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和上海人集体记忆的载体。
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曹景行回忆起小时候住在虹口区的生活,记忆里的外白渡桥意义非凡。“当时的有轨电车就从它上面经过,我们在四川北路站上车,经过外白渡桥时,意味着下一站就是南京路站了。就会很兴奋,它就像一座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大门。”
现在的外白渡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为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老桥在2008年3月1日开始封闭施工,4月6日被从桥墩上拆下移走,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与上海市民短暂告别。
“修旧如旧”和“强身健体”是外白渡桥此次修复的最大特点。“修旧如旧”,无疑指的是外白渡桥按照1907年的资料图片,回到了原始形态,而“强身健体”则是通过此次修缮,外白渡桥将继续担负起半个世纪跨越苏州河的交通要道功能。
大修期间,工程人员撤除了外白渡桥桥梁钢桁架及附属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最后确定的施工方案是:矫正屡遭车船碰撞变形的桥梁结构部件,将已变成“三角形托架”恢复为“弧线形托架”;将人行道的道板新铺设为9厘米宽的经防腐处理过的木地板,恢复桥梁的优雅风度,并增加了新景观的LED照明灯,主色调为暖黄色调,使南北两跨桥梁灯光通透,待到节日时,灯光会变化成蓝色、银白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使海鸥展翅般的大桥更加绚丽多彩。
在阔别上海市民一年后,修复后的外白渡桥北跨桥体于2009年2月26日按预期的路线缓缓回到苏州河的怀抱,复位成功。当时有大量有着怀旧情结的上海市民冒雨前来观看,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随着外白渡桥修复通车,因为外滩整体交通改造需要和外滩地下通道具备了联通苏州河两岸交通的功能,1991年4月建成的吴淞路闸桥,在和外白渡桥做了18年的“邻居”后,在当年10月被拆除。吴淞路闸桥拆除后,在原有的空间范围内形成沿苏州河滨水绿地,与外滩源33号公共绿地一起成为外滩源公园,与黄浦公园遥相呼应,成为外滩区域重要的生态绿肺。
传统意义上的外滩,指的是从外白渡桥到金陵东路的这一段,而在现今的“大外滩”概念中,不仅包括了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区“北外滩”,还有延安路以南至南浦大桥的这一段“南外滩”。在外滩经济发展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外滩金融聚集区,“南外滩”也成为重点开发改造区域,其中十六铺的华丽转身就是一个典型。
十六铺算不上名胜景观,但是作为上海历史上的水上门户和上海港的客运码头,却是上海立城的纪念碑。在无数人的记忆里,这里是乘著客轮抵达或离开上海的地方,是南北货土特产的交易集散地,包涵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情愫。
上世纪90年代辉煌时期的十六铺客运站业务繁忙,航线近20条,2000多人的候船室经常是满满的,每隔半小时就发一班船,客运员忙得吃饭时间只有半小时。时间走到2003年9月24日晚6:35,当上海至定海的“海游2000”轮缓缓离开十六铺的时候,它成为了走过141年历史的十六铺最后一艘驶离的客船。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它的接力者是新落成的吴淞客运中心。
随着黄浦江水上旅游中心这一功能的确定,十六铺码头也由此从单一的客运码头,被改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上旅游集散地,华丽转身成为上海市推进黄浦江两岸功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换的样本。
十六铺码头改造项目于2007年1月立项,同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完成,该工程沿黄浦江西岸600米长,由防汛墙、亲水平台、游艇码头及综合空间、商业楼单体组成。新十六铺巨大的玻璃天棚也成为了上海新地标,这组飘逸起伏的曲线形玻璃棚,有个诗意的名字——“浦江之云”。
在2015年启动的十六铺改造二期工程北起外滩东门路,西至外马路,东至黄浦江、南至复兴路轮渡站之间的狭长地带,包括5个游船码头泊位、100个社会停车位的停车场在内的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内竣工,完工后外滩黄浦江亲水平台将再延伸450米。在规划中,外滩亲水平台将从目前外白渡桥段开始,至陈毅广场,再至十六铺码头水上旅游中心,最终延伸至南浦大桥桥下,为完整欣赏黄浦江两岸美景提供条件。
在最初的几百年里,外滩曾经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几百年后,从外白渡桥南堍起,顺中山东一路蜿蜒南下的上海外滩,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及文化内涵,成为这座中国最大城市最显著的地标风景。新中国成立之后,外滩曾经历了几次综合改造,除去对沿江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尤以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前的两次对交通及滨江亲水区的改造最为明显,也正是在这两次大刀阔斧的改造之后,形成了如今外滩的精彩风貌。
“情人墙”的变迁
如今许多上了年纪的上海人,依然对外滩的“情人墙”记忆犹新。所谓“情人墙”,基本是指外滩上世纪70年代后修的一段钢筋混凝土防汛墙。30多年前,那一小段半人多高的灰白水泥防汛墙,陪伴着无数上海青年度过了许多美好、甜蜜的日子。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开始爱情,产生了家庭,那是一个时代的浪漫记忆。
从上海开埠直至新中国成立,黄浦江边一直没有防汛墙,仅有几条铁链作为阻隔。1959年,外滩开始修筑墙顶高程4.8米的砖土结构防汛墙。1962年8月,一次台风侵袭,全市几十公里的防汛墙被冲开46个缺口,外滩就有两处,积水甚至漫至南京路食品公司门前,深达1米。1963年,在外滩加建了钢筋混凝土防汛墙,标高加高至5.2米。
1974年8月,历史重演,台风侵袭使不少地段高潮位和防汛墙齐平。同年11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颁布了新的防洪标准,外滩那一段标高确定为5.8米。当时外滩江岸的平台与马路齐平,路上行人可看到黄浦江,也可直接走至江边。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就这样在这段防汛墙边度过了浪漫的岁月。
1981年的一场特大潮汛,成为90年代外滩大规模改造的动因之一。那年9月台风的再度祸患,使得上海的潮位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当时的国家計委同意将上海市防汛标准由只能抵御不足百年一遇的高水位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高水位。
1988年1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确定外滩改造方案,首要解决防汛问题,此外还有交通改造和外滩风景带建设,当时这是关系民生的“一号工程”。1989年至1993年,外滩修建起了新的防汛墙。这次改造,在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约1700米的黄浦江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双层空箱式结构的防汛墙。防汛墙岸线向江心外移并加高到6.9米,沿江设置了32只呈半弧形的半圆形花饰铁栏的临江观景平台,64只宫灯和8座花岗岩制成的艺术灯柱,加上14万块彩色地砖和花岗石铺成的地面,21个碗形花坛,造型各异的人造大理石椅子,以及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栏墙,一扫原先简陋的防汛墙模样。此外,外滩天文台整体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随着防汛墙的外移,中山东一路拓宽至十车道,中山东二路也随之拓宽为八车道,由中山南路拓宽为六车道与南浦大桥相接,提高了市中心的南北向交通疏解通行能力。与此同时,自北京东路至南京东路,以条形绿带与北端的黄浦公园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相衔接,南京东路口段设立了以陈毅元帅雕像和陈毅题诗碑为中心的纪念广场,上海海关大楼对面则以由喷水柱来组成各种文字符号显示世界各大城市时间和欢迎字句的水幕电子钟与海关大钟相呼应,作为“时代步伐”景点。
进入新世纪后,面临举办世博会的上海,再次对外滩地区进行了综合改造。这一次,外滩滨水区进行了扩建,增设“四大广场”。黄浦公园拆除西侧入口处的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1884平方米广场,并与外滩源绿地连通。陈毅广场改造后面积扩大了1/3,福州路口增设4900平方米的外滩金融广场,设置了标志性“金牛”雕塑,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增设2566平方米的广场。而著名的“情人墙”也换上了仿古亲水栏杆并实施景观灯光改造。
如今的黄浦江沿岸防汛墙改造之后,视野更开阔,活动空间宽敞了很多。在滨水区下面,也有供国内外游客消费和服务的休闲场所,游客在里面游览休息,原来的老外滩,游客坐不下来,现在可以坐下来喝咖啡,看江景,体味另一种浪漫情怀。
告别“亚洲第一弯”
2008年2月23日零点,外滩的“亚洲第一弯”正式封路,进入拆除改造阶段。这是为迎接世博而进行的外滩交通综合改造的重点项目。从那天起,“亚洲第一弯”只留存在上海人的记忆之中和历史的照片里。
作为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一部分的“亚洲第一弯”高架工程于1997年12月建成使用,当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外滩中山东一路的交通需求。延安高架路向东延伸到外滩,在这里往中山东一路划出了一道向北的弧线回到地面。由于这个下行弯道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不知觉中,造就了一道上海滩最酷的风景。因为这个弯道是一个接近70度的转弯和倾斜。车行至此,左边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右边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楼群,右前方则是滔滔黄浦江水,原本因高楼林立造成的逼仄视野到此豁然开朗,可以居高临下地将整个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美景尽收眼底,“亚洲第一弯”也因此得名。据说因“亚洲第一弯”的景色太美,司机们经过时为饱“眼福”,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致使这个下匝道经常出现拥堵。
然而在这次外滩的改造中,由于“亚洲第一弯”与整个外滩建筑风貌的景致的不协调,只能结束其仅仅10年的历史使命。在新一轮的外滩建设规划中,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外滩通道工程,将担负起改善交通的重任,建成后部分车流将被引导至地下通道,“亚洲第一弯”因此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在拆除前,无数上海市民和游客特地来此,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将成为历史的这个曾经的外滩地标。
全部拆除的延安路东端高架桥,长度达400多米,这是本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高架拆除施工项目。据当时施工单位介绍,“第一弯”的外滩下匝道,拆除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拆桥其实是建桥的“逆操作”,但比建桥难度更大。一旦支撑处置不当,极可能出现桥面倾覆。当时施工单位采取采取了人工切割。长度约160米的“第一弯”下匝道钢梁总共被切割成30块,最重的一块重量达73.75吨,约相当于50辆小轿车的重量,而最小的一块也有22.46吨。“第一弯”的钢梁总重量达1000吨,所拆除高架的混凝土总重量达2万吨左右。 如今“亚洲第一弯”原先的位置,已经成为了外滩地下通道延安东路的入口。于2010年3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的外滩通道,主线起于中山南路、东门路路口,沿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向北延伸,至吴淞路、海宁路附近,全长约3.3公里,极大地分流了外滩的过境交通。而外滩地面道路规模由原来的双向11车道,缩减为双向4车道。
外滩通道工程建成后,外滩地区呈现高架、地面和地下通道的立体交通通道。而这次交通改造,使得外滩从“车的外滩”真正变成了“人的外滩”,更好地重塑了外滩作为上海的“城市会客厅”的功能。
外白渡桥“修旧如旧”
在外滩两岸的完美画卷中,外白渡桥无疑是画卷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外滩与苏州河北岸的连接点,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外白渡桥周围的风景日新月异,但是这座桥却一直在这里,串联起历史与现代,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和上海人集体记忆的载体。
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曹景行回忆起小时候住在虹口区的生活,记忆里的外白渡桥意义非凡。“当时的有轨电车就从它上面经过,我们在四川北路站上车,经过外白渡桥时,意味着下一站就是南京路站了。就会很兴奋,它就像一座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大门。”
现在的外白渡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为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老桥在2008年3月1日开始封闭施工,4月6日被从桥墩上拆下移走,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与上海市民短暂告别。
“修旧如旧”和“强身健体”是外白渡桥此次修复的最大特点。“修旧如旧”,无疑指的是外白渡桥按照1907年的资料图片,回到了原始形态,而“强身健体”则是通过此次修缮,外白渡桥将继续担负起半个世纪跨越苏州河的交通要道功能。
大修期间,工程人员撤除了外白渡桥桥梁钢桁架及附属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最后确定的施工方案是:矫正屡遭车船碰撞变形的桥梁结构部件,将已变成“三角形托架”恢复为“弧线形托架”;将人行道的道板新铺设为9厘米宽的经防腐处理过的木地板,恢复桥梁的优雅风度,并增加了新景观的LED照明灯,主色调为暖黄色调,使南北两跨桥梁灯光通透,待到节日时,灯光会变化成蓝色、银白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使海鸥展翅般的大桥更加绚丽多彩。
在阔别上海市民一年后,修复后的外白渡桥北跨桥体于2009年2月26日按预期的路线缓缓回到苏州河的怀抱,复位成功。当时有大量有着怀旧情结的上海市民冒雨前来观看,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随着外白渡桥修复通车,因为外滩整体交通改造需要和外滩地下通道具备了联通苏州河两岸交通的功能,1991年4月建成的吴淞路闸桥,在和外白渡桥做了18年的“邻居”后,在当年10月被拆除。吴淞路闸桥拆除后,在原有的空间范围内形成沿苏州河滨水绿地,与外滩源33号公共绿地一起成为外滩源公园,与黄浦公园遥相呼应,成为外滩区域重要的生态绿肺。
十六铺的华丽转身
传统意义上的外滩,指的是从外白渡桥到金陵东路的这一段,而在现今的“大外滩”概念中,不仅包括了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区“北外滩”,还有延安路以南至南浦大桥的这一段“南外滩”。在外滩经济发展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外滩金融聚集区,“南外滩”也成为重点开发改造区域,其中十六铺的华丽转身就是一个典型。
十六铺算不上名胜景观,但是作为上海历史上的水上门户和上海港的客运码头,却是上海立城的纪念碑。在无数人的记忆里,这里是乘著客轮抵达或离开上海的地方,是南北货土特产的交易集散地,包涵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情愫。
上世纪90年代辉煌时期的十六铺客运站业务繁忙,航线近20条,2000多人的候船室经常是满满的,每隔半小时就发一班船,客运员忙得吃饭时间只有半小时。时间走到2003年9月24日晚6:35,当上海至定海的“海游2000”轮缓缓离开十六铺的时候,它成为了走过141年历史的十六铺最后一艘驶离的客船。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它的接力者是新落成的吴淞客运中心。
随着黄浦江水上旅游中心这一功能的确定,十六铺码头也由此从单一的客运码头,被改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上旅游集散地,华丽转身成为上海市推进黄浦江两岸功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换的样本。
十六铺码头改造项目于2007年1月立项,同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完成,该工程沿黄浦江西岸600米长,由防汛墙、亲水平台、游艇码头及综合空间、商业楼单体组成。新十六铺巨大的玻璃天棚也成为了上海新地标,这组飘逸起伏的曲线形玻璃棚,有个诗意的名字——“浦江之云”。
在2015年启动的十六铺改造二期工程北起外滩东门路,西至外马路,东至黄浦江、南至复兴路轮渡站之间的狭长地带,包括5个游船码头泊位、100个社会停车位的停车场在内的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内竣工,完工后外滩黄浦江亲水平台将再延伸450米。在规划中,外滩亲水平台将从目前外白渡桥段开始,至陈毅广场,再至十六铺码头水上旅游中心,最终延伸至南浦大桥桥下,为完整欣赏黄浦江两岸美景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