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是“严爱”,不是“溺爱”。那么,教师该如何去爱学生呢?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尊重是一种爱。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成功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尊重失败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的同情、安慰和鼓励。只有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教师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就会感到欣慰和鼓舞,便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信任,相互信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所谓关心学生,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成长。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离开了父母,他们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因此,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就需要教师来关心、照顾。如天冷了,教师要提醒学生加件衣服;天热了,学生活动量比较大,随时提醒他们脱衣服;放学时提醒学生注意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有学生没有到校的,给他家里打个电话问一下原因等。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爱护,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打心眼儿里喜欢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
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去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三、体贴入微,严格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心中有了爱才可能严格。然而严得不好就变成“讨厌关系”或者“仇恨关系”。如果教师心中没有爱,就会得过且过,不去严格管教那些有“性格”的学生,忽视对他们的帮助和教育。如果教师心中有爱,就会热情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诚恳公正地批评和矫正他们的错误,从而变“讨厌关系”“仇恨关系”为“友好关系”。
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按“三好”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因为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四、以法治教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会反映到学生中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爱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只有爱生还不够,学生还应尊师。尊师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现实社会中,有一些学生不尊敬老师,不尊重其他同学,甚至破坏学习秩序。因此,师爱不是解决师生关系的唯一灵丹妙药。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也可以用惩戒以保证教育教学要求的实现。但惩戒要有度,这个“度”就是法律,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身体,伤害学生心灵。
总之,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应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中国灵魂、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
(责编 韦春艳)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尊重是一种爱。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成功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尊重失败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的同情、安慰和鼓励。只有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教师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就会感到欣慰和鼓舞,便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信任,相互信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所谓关心学生,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成长。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离开了父母,他们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因此,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就需要教师来关心、照顾。如天冷了,教师要提醒学生加件衣服;天热了,学生活动量比较大,随时提醒他们脱衣服;放学时提醒学生注意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有学生没有到校的,给他家里打个电话问一下原因等。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爱护,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打心眼儿里喜欢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
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去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三、体贴入微,严格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心中有了爱才可能严格。然而严得不好就变成“讨厌关系”或者“仇恨关系”。如果教师心中没有爱,就会得过且过,不去严格管教那些有“性格”的学生,忽视对他们的帮助和教育。如果教师心中有爱,就会热情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诚恳公正地批评和矫正他们的错误,从而变“讨厌关系”“仇恨关系”为“友好关系”。
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按“三好”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因为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四、以法治教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会反映到学生中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爱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只有爱生还不够,学生还应尊师。尊师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现实社会中,有一些学生不尊敬老师,不尊重其他同学,甚至破坏学习秩序。因此,师爱不是解决师生关系的唯一灵丹妙药。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也可以用惩戒以保证教育教学要求的实现。但惩戒要有度,这个“度”就是法律,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身体,伤害学生心灵。
总之,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应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中国灵魂、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