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涛声依旧”,跟两三年前大同小异,课堂不外乎那么三下“斧头功”,每次听课都是在重复自己的“拿手好戏”。最近,又听说,有一位特级教师每次到外地上公开课,不外乎那篇亘古不变、滚瓜烂熟的“名篇”,真可谓“百讲不厌”,可却害苦了那些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的一线教师。再看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比赛,“常客”们也不外乎就是对自己的“佳作”改头换面,偷梁换柱,然后又拿去参赛。也有不少教师,“年年岁岁花相似”,每一年,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同样的语调,同样的作业。这些教师们似乎忘了,还有不同的学生。
一句话,现在有不少教师都喜欢做着“熟悉的事”,不敢越雷池半步,闯入“藕花深处”那些“未开化边疆”,去欣赏它们鲜为人知、令人大开眼界的风景。
总是走在熟悉的路上,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想看看自己走过多少路,却发现,原来自己总在绕圈圈,永远也走不出自己那个熟悉又安全的圆圈。几年前,这篇课文讲得成功,今天,虽仍然也能够讲得成功,可是,别人又迈出了一大步,你却在那里“孤芳自赏”。其实,教师不应当老走在熟悉的路上,而是应该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就像探险的运动员,勇往直前,这样才会如哥伦布那样发现教学上的“新大陆”。
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走在陌生的路上,这意味着,你必须在未知的领域里做一个新生,一切得从头再来。或许,你可能会因此暂时地失去鲜花和荣誉,也可能会摔倒在陌生的路上,但是,若干年后,蓦然回首走过的道路时,你会很自豪地说,我迈出了很大的一步。那个时候,你如果再在外面上公开课,你的选择就不仅仅只有唯一的“名篇”。
挖掘“未开化边疆”需要勇气,同时也需要眼光。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读懂自己,才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我以为,教师要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特别是那些自己现在力所未及的,或者有知识结构缺陷的领域,都应该好好去“闯一闯”。
比如理论方面,很多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都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对课堂教学也无非是对“讲授、对话、提问、引导”等方面的粗浅见解,而如何去讲解、课堂上该讲什么、如何有效对话、提问、引导等则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底气不足,再加上疏于琢磨、研究,因而想要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多大作为就很难。教学勇气、课堂观察、知识的建构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更是我们从未涉足的“荒地”,还有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里面也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教学玄机,而这些,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未开化边疆”,需要我们用心、有勇气去开掘、去探索。
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只是一线教师,没有必要去读高深、晦涩的著作。如果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学者、专家,但一个一线教师,假若没有一点理论知识作支撑,那么,他又如何用新理念去有效地设计教学行为呢?对别人优秀的教学案例,他又如何有能力去有效解读并科学吸收呢?他又怎能为自己创设个性化的教学路子呢?所有这些,都需要理论在背后支撑着。
而实践操作层面上,我们也有很多空白,这些实践上的空白也需要我们去填充、去开掘。刚毕业时,听学校的教导主任说,新教师,第一年磨练磨练;第三年,快能独挡一面了;第五年,有可能成“精”了。主任的理解是,只要新教师能认真地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持之以恒,几年后就能成“精”了。乍一听,是有点理儿,可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不妥。如果新教师一开始就操练自己的“拿手好戏”,五年都是如此的往返循环,都是按着自己熟悉的路子走,五年是能成“精”,可却成不了“仙”,终究还是原地踏步。可能又有教师会问,难道个人的教学风格能“见异思迁”“朝令夕改”吗?我以为,每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挖掘自己“未开化边疆”,以补充自身条件的不足,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熟悉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惰性,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未开化边疆”这类陌生的事物,却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大胆探索新理念、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和精神,何乐而不为?
一句话,现在有不少教师都喜欢做着“熟悉的事”,不敢越雷池半步,闯入“藕花深处”那些“未开化边疆”,去欣赏它们鲜为人知、令人大开眼界的风景。
总是走在熟悉的路上,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想看看自己走过多少路,却发现,原来自己总在绕圈圈,永远也走不出自己那个熟悉又安全的圆圈。几年前,这篇课文讲得成功,今天,虽仍然也能够讲得成功,可是,别人又迈出了一大步,你却在那里“孤芳自赏”。其实,教师不应当老走在熟悉的路上,而是应该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就像探险的运动员,勇往直前,这样才会如哥伦布那样发现教学上的“新大陆”。
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走在陌生的路上,这意味着,你必须在未知的领域里做一个新生,一切得从头再来。或许,你可能会因此暂时地失去鲜花和荣誉,也可能会摔倒在陌生的路上,但是,若干年后,蓦然回首走过的道路时,你会很自豪地说,我迈出了很大的一步。那个时候,你如果再在外面上公开课,你的选择就不仅仅只有唯一的“名篇”。
挖掘“未开化边疆”需要勇气,同时也需要眼光。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读懂自己,才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我以为,教师要敢于挖掘“未开化边疆”,特别是那些自己现在力所未及的,或者有知识结构缺陷的领域,都应该好好去“闯一闯”。
比如理论方面,很多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都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对课堂教学也无非是对“讲授、对话、提问、引导”等方面的粗浅见解,而如何去讲解、课堂上该讲什么、如何有效对话、提问、引导等则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底气不足,再加上疏于琢磨、研究,因而想要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多大作为就很难。教学勇气、课堂观察、知识的建构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更是我们从未涉足的“荒地”,还有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里面也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教学玄机,而这些,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未开化边疆”,需要我们用心、有勇气去开掘、去探索。
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只是一线教师,没有必要去读高深、晦涩的著作。如果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学者、专家,但一个一线教师,假若没有一点理论知识作支撑,那么,他又如何用新理念去有效地设计教学行为呢?对别人优秀的教学案例,他又如何有能力去有效解读并科学吸收呢?他又怎能为自己创设个性化的教学路子呢?所有这些,都需要理论在背后支撑着。
而实践操作层面上,我们也有很多空白,这些实践上的空白也需要我们去填充、去开掘。刚毕业时,听学校的教导主任说,新教师,第一年磨练磨练;第三年,快能独挡一面了;第五年,有可能成“精”了。主任的理解是,只要新教师能认真地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持之以恒,几年后就能成“精”了。乍一听,是有点理儿,可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不妥。如果新教师一开始就操练自己的“拿手好戏”,五年都是如此的往返循环,都是按着自己熟悉的路子走,五年是能成“精”,可却成不了“仙”,终究还是原地踏步。可能又有教师会问,难道个人的教学风格能“见异思迁”“朝令夕改”吗?我以为,每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挖掘自己“未开化边疆”,以补充自身条件的不足,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熟悉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惰性,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未开化边疆”这类陌生的事物,却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大胆探索新理念、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和精神,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