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慢慢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老师们也在不断地研究,重新认识游戏,并进行实践。然而游戏中教师应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将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呢?教师们要打破原有的想法,站到幼儿的身后去,充分地相信幼儿,让幼儿成为游戏和学习的主体。活动中老师要激发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做游戏真正的主人;要给予幼儿探究的空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适时适度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需要。教师应通过合理的干预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并始终确保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或建议,给予幼儿相应的鼓励或参照,以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
幼儿是游戏的小主人,部分教师往往会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游戏,希望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玩游戏,否则就会觉得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这其实破坏了游戏规则,如果过度紧张地注视幼儿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游戏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就会出现干涉太多的情况,使幼儿不能很好地自由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损害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
例如,在玩泥沙时,几个幼儿拿着沙铲在沙池角落里不停地挖着大坑,一边挖一边往坑里注水,但水逐渐被沙子吸收了,坑里没有蓄水。幼儿很疑惑,不理解问题出在哪,只是认为水还不够。他们接着往坑里倒水,由于水多,沙子变得像稀泥一样,很难铲到边上去。我知道他们的疑惑,然而我并没有对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对他们说:你们看现在沙子很湿,你们继续挖,一直挖,看看会不会成功。幼儿听到我让他们继续挖,更努力地挖起来,最终成功了。他们并不知道由于之前沙子较干燥,倒进去的水被沙子吸收了,周边的沙子都变成湿沙后很容易凝结在一起,而且不再吸水;当幼儿将沙子往边上挖去时,再蓄水就成功了。如果我在该过程中提出别的玩法,幼儿或许会听从,但我还是想着不改变他们的玩法,支持他们继续挖,成功后,他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游戏中,教师是支持者也是观察者,要做到的是在一旁观察,及时进行游戏的指导。幼儿游戏时是无意识的活动,也可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教师的支持就是及时去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幼儿的游戏活动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游戏中的参与者、合作者
幼儿园的游戏区为每个游戏都提供了较多材料,但同年龄的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是每个幼儿对材料的使用都能明确。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怎么做呢?直接告知幼儿每种材料的用途,或是干涉幼儿?可是这样做了,幼儿能真正学到知识吗?在实践中,应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所以老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概念和标准去给幼儿下定义,而应寻找一个合适的游戏位置,让自己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生活区游戏时,场地上堆放了一些砖头,幼儿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这里有砖头,这是干什么用的?”我知道小班幼儿认知较少,于是,我走到砖头那里,跟幼儿说:“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玩,好吗?”幼儿很开心地同意了。我拿着砖头,随意摆放了一下,然后让一个幼儿去拿一口锅过来。等幼儿把锅拿来后,我把锅放在上面,对着幼儿说:“我们一起来做饭吧。”几个幼儿开始忙碌起来,有找来小树枝的,有去接水的,还有取来蔬菜水果的……整个活动中,我假装成小幼儿,深入幼儿的世界里,感受幼儿的天真,和他们快乐地游戏。幼儿并没有觉得拘谨,反而很开心地和我一起游戏,一起讨论、交流。在游戏中,教师寻找到了恰当的位置,能使幼儿积累更多的游戏经验。
在游戏中,教师指导性的语言很重要。幼儿的游戏能力与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等相關,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产生更多的变化,但前提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游戏以幼儿为主,教师要让幼儿在前面,自己站在后面,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尊重幼儿的想法,适时参与或引导幼儿游戏。教师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让游戏更易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陆杨中心幼儿园)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需要。教师应通过合理的干预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并始终确保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或建议,给予幼儿相应的鼓励或参照,以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
幼儿是游戏的小主人,部分教师往往会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游戏,希望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玩游戏,否则就会觉得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这其实破坏了游戏规则,如果过度紧张地注视幼儿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游戏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就会出现干涉太多的情况,使幼儿不能很好地自由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损害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
例如,在玩泥沙时,几个幼儿拿着沙铲在沙池角落里不停地挖着大坑,一边挖一边往坑里注水,但水逐渐被沙子吸收了,坑里没有蓄水。幼儿很疑惑,不理解问题出在哪,只是认为水还不够。他们接着往坑里倒水,由于水多,沙子变得像稀泥一样,很难铲到边上去。我知道他们的疑惑,然而我并没有对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对他们说:你们看现在沙子很湿,你们继续挖,一直挖,看看会不会成功。幼儿听到我让他们继续挖,更努力地挖起来,最终成功了。他们并不知道由于之前沙子较干燥,倒进去的水被沙子吸收了,周边的沙子都变成湿沙后很容易凝结在一起,而且不再吸水;当幼儿将沙子往边上挖去时,再蓄水就成功了。如果我在该过程中提出别的玩法,幼儿或许会听从,但我还是想着不改变他们的玩法,支持他们继续挖,成功后,他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游戏中,教师是支持者也是观察者,要做到的是在一旁观察,及时进行游戏的指导。幼儿游戏时是无意识的活动,也可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教师的支持就是及时去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幼儿的游戏活动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游戏中的参与者、合作者
幼儿园的游戏区为每个游戏都提供了较多材料,但同年龄的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是每个幼儿对材料的使用都能明确。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怎么做呢?直接告知幼儿每种材料的用途,或是干涉幼儿?可是这样做了,幼儿能真正学到知识吗?在实践中,应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所以老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概念和标准去给幼儿下定义,而应寻找一个合适的游戏位置,让自己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生活区游戏时,场地上堆放了一些砖头,幼儿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这里有砖头,这是干什么用的?”我知道小班幼儿认知较少,于是,我走到砖头那里,跟幼儿说:“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玩,好吗?”幼儿很开心地同意了。我拿着砖头,随意摆放了一下,然后让一个幼儿去拿一口锅过来。等幼儿把锅拿来后,我把锅放在上面,对着幼儿说:“我们一起来做饭吧。”几个幼儿开始忙碌起来,有找来小树枝的,有去接水的,还有取来蔬菜水果的……整个活动中,我假装成小幼儿,深入幼儿的世界里,感受幼儿的天真,和他们快乐地游戏。幼儿并没有觉得拘谨,反而很开心地和我一起游戏,一起讨论、交流。在游戏中,教师寻找到了恰当的位置,能使幼儿积累更多的游戏经验。
在游戏中,教师指导性的语言很重要。幼儿的游戏能力与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等相關,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产生更多的变化,但前提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游戏以幼儿为主,教师要让幼儿在前面,自己站在后面,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尊重幼儿的想法,适时参与或引导幼儿游戏。教师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让游戏更易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陆杨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