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德奖学金,号称“本科生的诺贝尔奖”。每年申请者超过1.2万名,最终只有83人能够脱颖而出,录取率仅有0.7%。2015年,罗德奖学金进入中国,其申请面对19~25岁的中国公民。获奖者将进入牛津大学就读硕士或博士课程,奖学金涵盖就读期间的所有费用。2015年12月,4名中国学生从全球600名符合面试资格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罗德学者。
校园里活跃的足球队员,完成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垂直马拉松”的攀登高手,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奔赴世界各国大学交流学习的学术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大四毕业生巩辰卓从没想过,自己身上的这几个个性标签会因为罗德奖学金完美地联系在一起。
走出舒适圈
因为罗德奖学金,巩辰卓走入公众视线,成为名噪一时的话题人物,但对巩辰卓而言,大学里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并非罗德奖学金,他庆幸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跑遍五大洲27个国家,一次次海外学习交流的经验,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
从小爱看世界地图、玩地图拼图游戏的巩辰卓似乎一直有个世界梦:有朝一日,他要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到复旦读书后不久,机会出现了。那是大一下,巩辰卓选修了一门通识课,如果成绩在班级的前两名,将有机会去北欧的一所学校全奖交换学习一学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巩辰卓抓住了这次机会——去芬兰的坦佩雷大学。
第一次去海外学习,不但为巩辰卓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也让他意识到大学是宝藏,要好好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尽可能丰富自己。“只有在大学才有很多组织为大学生无偿提供机会,离开校园后,很难有一段完整的时间让人尽情地拓展视野,接触不同的人。”巩辰卓感慨。正因为如此,即便坦佩雷大学在国际上知名度不太高,他也丝毫没有懈怠, 课堂上积极表现,课后作业认真完成,课程结束时,不仅成绩傲人,巩辰卓还拿到了坦佩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推荐信,这封信对他之后申请去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交流项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从芬兰回国后,巩辰卓那颗想要走出去的心,一发而不可收。他开始主动争取各种去国外交流的机会,除了通过朋友推荐和复旦自身的渠道外,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流机会,巩辰卓用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谷歌搜索方式,去奥地利参加了欧洲政治研究生协会的研究生会议,去巴西接受了系统的定量培训。“只要有心,总有办法实现心中所想。”找得多了,巩辰卓发现网上有一些专门的网站会发布海外交流机会,他建议想去海外交流的同学不妨试试。
转折点
2013年9月,作为全球20位青年学者之一,巩辰卓参加了“华盛顿中心保德信全球公民项目”。虽然这是个全额奖学金计划,但最终需要参与者本人申请实习机会,如果没有实习地点,签证就办不下来,那一切都会变得比较被动,好不容易获得的交流机会也会因此浪费。经历了一次次被拒后,巩辰卓最终获得了在华盛顿特区CCTV北美中心担任助理制片人的实习机会,顺利来到华盛顿,机会难得,巩辰卓又修读了美国对外政策的课程。一份每周四天的实习,一门全英文课程,还有每周一天的职业培训项目,华盛顿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很好地培养了巩辰卓成为多面手的能力,他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
职业培训项目中有一些项目要求学员做一些平时不敢的事,比如性格偏内向的巩辰卓接到的任务就是采访企业高管、政策专家并做相关调研、分享。事后他坦言当时的压力很大,每天逼迫自己改变,跟陌生人主动“勾搭”、联系。“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我不去做,第二天就交不出来东西,那就麻烦了,因此不管怎么着,都需要去试试。” 巩辰卓笑着说,他给想要采访的每一家企业高管发邮件,一封不行就发第二封,直到有人回复为止。终于他找联系上了一位专家,最初巩辰卓是在阅读文献中知道这个人的,回忆那个和专家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聊天的下午,无限美好,“真是太神奇了”。
修读美国对外政策课程,在Henderson教授的鞭策下,为了更好地撰写论文,巩辰卓跑去参加了华盛顿的公共外交论坛,本来是作为观众过去参加的,结果会上讨论的正好是他研究的领域,一时激动,他主动发言,会后,有专家主动找到他,递上名片,表达欣赏之余还表示,巩辰卓以后遇到相关专业问题,可以向他们咨询。后来,巩辰卓所撰写的关于美国社会化媒体外交的课程论文获得了全班最高分,并被授课教授Robert Henderson形容为“他见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本科生论文之一”。半年的华盛顿生活改变了那个性格内向的学术牛人,也让巩辰卓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关于申请
巩辰卓第一次知道罗德学者,就是在华盛顿上课时。当时班上一位他很欣赏的加拿大同学进入到罗德奖学金的终面。而他真正开始关注是在2015年3月,一批罗德学者来复旦进行访问交流,巩辰卓作为少数的学生代表与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让巩辰卓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人学术上、专业领域上有多牛,而是他们每个人都很谦虚、成熟。
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不断建议巩辰卓不妨野试一试,但直到2015年9月下旬,罗德奖学金在他心中仍然只敢高山仰止。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是发生了两件小事。原本国内的申请截止日期是9月25日,结果延迟到10月9日,几乎在同一时间,巩辰卓的托福考试成绩出来了,分数刚刚达到了评选要求,与此同时,一些朋友也特意发信息建议巩辰卓试一试。综合多方面因素,巩辰卓感觉冥冥中一切似乎都安排好了,就在等待他去试一试,“如果不申请概率是零,申请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是有希望,难度这么大,就算输了也无妨!”
抱定主意申请后,巩辰卓开始准备。他清楚申请去国外的大学一般需要两到三封推荐信,但申请罗德奖学金则需要八封推荐信。但这次中国申请相比较美国,材料简单一些,只需要四封身边老师的推荐信,三封关于学术方面的,一封是针对性格分析的推荐信。最后还需要本人写一篇一千多字的个人陈述,四封推荐信,巩辰卓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搞定了,其中有一封性格分析是来自华盛顿交流中心课程的老师,一封学术方面的推荐信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沈国麟。与沈老师的相识也颇有点意思,当时为了写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化公共外交的论文,巩辰卓主动到新闻学院来找她,希望能给一些建议。为此,沈老师对他印象特别深,后来还一起做了相关的学术项目。另外两封推荐信来自巩辰卓本系的老师。
后面的一周半,巩辰卓一直在酝酿怎样写个人陈述,这个申请很特别,明确有要求要宣誓承诺这封个人陈述是自己写的,不能经过他人的修改和润色。由于中国是第一次办,没有过往的资料可借鉴,巩辰卓只能参考美国罗德学者申请的一些资料。他基本上把谷歌搜索到的前五页结果全都过了一遍,最终他发现核心的经验就是一点:做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出你的特点。因此,接下来的大部分的时间,他一直反思自我,关于自己的特点、目标和局限等等。前前后后准备了十多个版本。反复修改语言,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过,直到看到自己快吐了,觉得无需更改才提交。
大学四年,巩辰卓没有做过学生会工作,连社团的leader都不是,但在大学中像他这样有广泛学术交流、多次支教经验的人并不多,这便是他独一无二的特点。
终轮面试时,巩辰卓清楚走到这一步,每个候选人都是极优秀的同学,评委们也见惯了各种学霸、牛人,他希望自己能坦诚、真实一点,面试中,当谈到自己热爱的NGO时,他坦诚地告诉评委,对未来自己目前还没有太具体的想法。
巩辰卓收到罗德中国奖学金全国秘书西蒙先生的录取电话时,第一反应是问“真的?”原本想象着自己会激动得跳起来。结果,他出乎意料的平静。“好像一场大战的喧嚣过后,突然一切尘埃落定,心顿时就静了。”巩辰卓说。
如今回想起自己入选的原因,他认为对方考察时,除了学术方面,最注重三个特质: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社会和时代的大问题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深刻的责任感。“对这些特质的形成我要感谢复旦。复旦自由宽松的氛围让我有了充分的空间追随自己的兴趣与理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巩辰卓说,国政专业课程对他的改变,可用一句话来形容,“眼越来越冷,心越来越热”——对时代大问题的冷静剖析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刻责任结合在了一起。
拿到罗德奖学金的当天,巩辰卓并没有和家人朋友庆祝,而是收拾行囊,启程赶赴坦桑尼亚,继续他在当地的支教实习工作。2016年10月,他将在牛津大学学习有关互联网、教育、以及商业管理的课程。未来,他的目标是创立一个非赢利组织来帮助农村学生和中国其他弱势群体。
校园里活跃的足球队员,完成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垂直马拉松”的攀登高手,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奔赴世界各国大学交流学习的学术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大四毕业生巩辰卓从没想过,自己身上的这几个个性标签会因为罗德奖学金完美地联系在一起。
走出舒适圈
因为罗德奖学金,巩辰卓走入公众视线,成为名噪一时的话题人物,但对巩辰卓而言,大学里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并非罗德奖学金,他庆幸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跑遍五大洲27个国家,一次次海外学习交流的经验,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
从小爱看世界地图、玩地图拼图游戏的巩辰卓似乎一直有个世界梦:有朝一日,他要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到复旦读书后不久,机会出现了。那是大一下,巩辰卓选修了一门通识课,如果成绩在班级的前两名,将有机会去北欧的一所学校全奖交换学习一学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巩辰卓抓住了这次机会——去芬兰的坦佩雷大学。
第一次去海外学习,不但为巩辰卓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也让他意识到大学是宝藏,要好好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尽可能丰富自己。“只有在大学才有很多组织为大学生无偿提供机会,离开校园后,很难有一段完整的时间让人尽情地拓展视野,接触不同的人。”巩辰卓感慨。正因为如此,即便坦佩雷大学在国际上知名度不太高,他也丝毫没有懈怠, 课堂上积极表现,课后作业认真完成,课程结束时,不仅成绩傲人,巩辰卓还拿到了坦佩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推荐信,这封信对他之后申请去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交流项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从芬兰回国后,巩辰卓那颗想要走出去的心,一发而不可收。他开始主动争取各种去国外交流的机会,除了通过朋友推荐和复旦自身的渠道外,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流机会,巩辰卓用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谷歌搜索方式,去奥地利参加了欧洲政治研究生协会的研究生会议,去巴西接受了系统的定量培训。“只要有心,总有办法实现心中所想。”找得多了,巩辰卓发现网上有一些专门的网站会发布海外交流机会,他建议想去海外交流的同学不妨试试。
转折点
2013年9月,作为全球20位青年学者之一,巩辰卓参加了“华盛顿中心保德信全球公民项目”。虽然这是个全额奖学金计划,但最终需要参与者本人申请实习机会,如果没有实习地点,签证就办不下来,那一切都会变得比较被动,好不容易获得的交流机会也会因此浪费。经历了一次次被拒后,巩辰卓最终获得了在华盛顿特区CCTV北美中心担任助理制片人的实习机会,顺利来到华盛顿,机会难得,巩辰卓又修读了美国对外政策的课程。一份每周四天的实习,一门全英文课程,还有每周一天的职业培训项目,华盛顿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很好地培养了巩辰卓成为多面手的能力,他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
职业培训项目中有一些项目要求学员做一些平时不敢的事,比如性格偏内向的巩辰卓接到的任务就是采访企业高管、政策专家并做相关调研、分享。事后他坦言当时的压力很大,每天逼迫自己改变,跟陌生人主动“勾搭”、联系。“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我不去做,第二天就交不出来东西,那就麻烦了,因此不管怎么着,都需要去试试。” 巩辰卓笑着说,他给想要采访的每一家企业高管发邮件,一封不行就发第二封,直到有人回复为止。终于他找联系上了一位专家,最初巩辰卓是在阅读文献中知道这个人的,回忆那个和专家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聊天的下午,无限美好,“真是太神奇了”。
修读美国对外政策课程,在Henderson教授的鞭策下,为了更好地撰写论文,巩辰卓跑去参加了华盛顿的公共外交论坛,本来是作为观众过去参加的,结果会上讨论的正好是他研究的领域,一时激动,他主动发言,会后,有专家主动找到他,递上名片,表达欣赏之余还表示,巩辰卓以后遇到相关专业问题,可以向他们咨询。后来,巩辰卓所撰写的关于美国社会化媒体外交的课程论文获得了全班最高分,并被授课教授Robert Henderson形容为“他见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本科生论文之一”。半年的华盛顿生活改变了那个性格内向的学术牛人,也让巩辰卓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关于申请
巩辰卓第一次知道罗德学者,就是在华盛顿上课时。当时班上一位他很欣赏的加拿大同学进入到罗德奖学金的终面。而他真正开始关注是在2015年3月,一批罗德学者来复旦进行访问交流,巩辰卓作为少数的学生代表与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让巩辰卓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人学术上、专业领域上有多牛,而是他们每个人都很谦虚、成熟。
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不断建议巩辰卓不妨野试一试,但直到2015年9月下旬,罗德奖学金在他心中仍然只敢高山仰止。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是发生了两件小事。原本国内的申请截止日期是9月25日,结果延迟到10月9日,几乎在同一时间,巩辰卓的托福考试成绩出来了,分数刚刚达到了评选要求,与此同时,一些朋友也特意发信息建议巩辰卓试一试。综合多方面因素,巩辰卓感觉冥冥中一切似乎都安排好了,就在等待他去试一试,“如果不申请概率是零,申请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是有希望,难度这么大,就算输了也无妨!”
抱定主意申请后,巩辰卓开始准备。他清楚申请去国外的大学一般需要两到三封推荐信,但申请罗德奖学金则需要八封推荐信。但这次中国申请相比较美国,材料简单一些,只需要四封身边老师的推荐信,三封关于学术方面的,一封是针对性格分析的推荐信。最后还需要本人写一篇一千多字的个人陈述,四封推荐信,巩辰卓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搞定了,其中有一封性格分析是来自华盛顿交流中心课程的老师,一封学术方面的推荐信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沈国麟。与沈老师的相识也颇有点意思,当时为了写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化公共外交的论文,巩辰卓主动到新闻学院来找她,希望能给一些建议。为此,沈老师对他印象特别深,后来还一起做了相关的学术项目。另外两封推荐信来自巩辰卓本系的老师。
后面的一周半,巩辰卓一直在酝酿怎样写个人陈述,这个申请很特别,明确有要求要宣誓承诺这封个人陈述是自己写的,不能经过他人的修改和润色。由于中国是第一次办,没有过往的资料可借鉴,巩辰卓只能参考美国罗德学者申请的一些资料。他基本上把谷歌搜索到的前五页结果全都过了一遍,最终他发现核心的经验就是一点:做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出你的特点。因此,接下来的大部分的时间,他一直反思自我,关于自己的特点、目标和局限等等。前前后后准备了十多个版本。反复修改语言,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过,直到看到自己快吐了,觉得无需更改才提交。
大学四年,巩辰卓没有做过学生会工作,连社团的leader都不是,但在大学中像他这样有广泛学术交流、多次支教经验的人并不多,这便是他独一无二的特点。
终轮面试时,巩辰卓清楚走到这一步,每个候选人都是极优秀的同学,评委们也见惯了各种学霸、牛人,他希望自己能坦诚、真实一点,面试中,当谈到自己热爱的NGO时,他坦诚地告诉评委,对未来自己目前还没有太具体的想法。
巩辰卓收到罗德中国奖学金全国秘书西蒙先生的录取电话时,第一反应是问“真的?”原本想象着自己会激动得跳起来。结果,他出乎意料的平静。“好像一场大战的喧嚣过后,突然一切尘埃落定,心顿时就静了。”巩辰卓说。
如今回想起自己入选的原因,他认为对方考察时,除了学术方面,最注重三个特质: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社会和时代的大问题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深刻的责任感。“对这些特质的形成我要感谢复旦。复旦自由宽松的氛围让我有了充分的空间追随自己的兴趣与理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巩辰卓说,国政专业课程对他的改变,可用一句话来形容,“眼越来越冷,心越来越热”——对时代大问题的冷静剖析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刻责任结合在了一起。
拿到罗德奖学金的当天,巩辰卓并没有和家人朋友庆祝,而是收拾行囊,启程赶赴坦桑尼亚,继续他在当地的支教实习工作。2016年10月,他将在牛津大学学习有关互联网、教育、以及商业管理的课程。未来,他的目标是创立一个非赢利组织来帮助农村学生和中国其他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