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形术197例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睑袋是由于下睑皮肤松弛,眶内脂肪膨出,眼轮匝肌肥厚或松弛导致的下睑局部膨隆下垂。目前,下睑袋整形术分为三种:即眼轮匝肌皮瓣法、皮下分离法、结膜入路法。自2005年7月~2008年1月, 我们对于下睑袋隆起位于中下1/3无需切除皮肤的中青年就医者,采用结膜入路法下睑袋整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97例患者(368侧睑袋)均为下睑袋隆起位于中下1/3无需切除皮肤的中青年就医者(经检查无结膜炎等其他眼疾)。男性26例,女性171(316侧睑袋),年龄21~48岁,平均35岁。其中4例患者曾有下眼睑外伤史,11例患者曾行睑袋整形术,但睑袋处皮肤不平整,特别是靠近眶下缘处,仍有隆起。术后随访3~6个月。
  
  2方法
  
  术前仔细观察患者下睑疝出脂肪的分布情况并拍照存档。术前1天患者口服抗生素并滴抗生素眼药水,眼科检查视力并做常规检查。治疗中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丁卡因结膜表面麻醉,翻转下睑,1%利多卡因下穹窿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距睑板缘0.2~0.3cm处切开结膜0.3~0.5cm,用蚊式血管钳分离,切开结膜中部,打开眶隔, 依次暴露,去除内、中、外眶隔脂肪,根据疝出情况确定去除量。仔细止血,切口可不缝合,术毕包扎。术后立即用冰袋冷敷30~60min,嘱患者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避免过分牵拉下睑,口服抗生素3~5天和滴抗生素眼药水。
  
  3结果
  
  术后患者可出现短暂的眼花,有患者出现复视,休息1h左右即可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有下眼睑轻度水肿,1~3天后恢复正常,伤口7天左右愈合。197例中,有1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5例,术后7天发生不名原因的双下睑轻度水肿4例,结膜伤口出血性肉芽2例,双下睑外侧脂肪去除量不足3例,内侧脂肪去除欠对称3例。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无后遗症,随访6个月,患者满意。所有患者睑袋均得到平复,且不损伤下睑提肌。患者术区正侧位弧度单一流畅,静态和动态时,与邻近组织和谐、自然。睑袋与眶下区皮肤自然过渡,没有不平坦的现象。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
  
  4讨论
  
  4.1 下睑袋的成因与临床分型:睑袋成因有多种,先天性睑袋主要是由于眶内脂肪球过多或眼轮匝肌肥厚而造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常见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的睑袋是由于眶隔筋膜的松弛、变薄、张力减小,眼轮匝肌及皮肤的松弛,造成眶内脂肪的膨出而形成。眼轮匝肌下脂肪垫肥大或局部组织的松弛使该脂肪垫突出也可形成睑袋。
  4.2 对于单纯脂肪膨出型患者,其下睑皮肤、肌肉不松弛、无明显的皱纹。采用内路结膜入路法,中青年就医者或要求行此术式的老年就医者愿意接受,且对效果多表示满意。眶内脂肪的摘除量:对于眶内脂肪过多甚或膨出者,若眶内脂肪未加摘除或摘除量不足,则影响手术效果;但如切除过多,或无需切除而作切除,则可造成术后下睑凹陷畸形及眼球位置移位。眶内脂肪如需摘除者其摘除量可依以下情况定:①一般以指轻压眼球,如见眶内脂肪突出眶外,此突出量即为需摘除的量;②根据眶内脂肪球膨出的部位而作摘除;③对于伴有肥大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睑袋患者,也应摘除,否则也会影响手术效果。
  4.3 术中注意事项:尹力等[1]报道经皮肤和经结膜入路睑袋整形术眼心反射发生率为13.16%和19.05%。所以,术中动作要轻柔“手、眼和脚(指脚踏开关)”协调配合,以尽量减少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和避免眼心反射的发生;眶隔脂肪富含血管,有术后出血和视力丧失的报道[2]。本组病例中,有5例发生术后出血,因此要求术中严密封闭血管,术后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降低出血的可能性;眶隔脂肪去除的多少直接影响术后恢复的效果,本组有3例双下睑外侧脂肪去除不足,3例内侧脂肪去除欠对称,因此要求术中反复查看去除的脂肪量与术前的估计是否一致,同时对比去除脂肪后双下睑是否对称等。
  4.4心理分析:要求此类手术的就医者,具有敢为性、怀疑性人格,因此,要求手术医师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掌握心理诊断和辅导的基本技能。本组资料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就医者有不同的需求,21~39岁者,多为工作、婚姻而手术,希望通过“无痕、微创”的手术使自己更美、更自信,期望值最高;40~48岁者,工作、生活比较稳定,多因追求更年轻、更精神而手术,要求比较理性,期望术后明显改善。因此,术前要详细询问、观察,做好就医者心理状态和美学条件的评估,以便选择合适术式与正确设计,做出预后判断。同时与就医者反复沟通,在术前期望值和术后满意度方面达到默契与共识。正确筛查适应证、严密规范各类医疗文书,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经结膜入路睑袋整形术,与经皮肤切口手术相比有微创、出血少、视野清楚、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但这种治疗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重视人员的培训和操作经验的交流与积累。
  
  [参考文献]
  [1]尹 力,于加平,蔡茂季,等.两种入路眼袋整复术中发生的眼心反射[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52-53.
  [2]薛秋萍.眼袋矫治术后视力丧失1例[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6):544.
  
  [收稿日期]2008-02-25[修回日期]2008-05-29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1]。组织学研究发现,瘢痕由过多的胶原和大量不正常的阻塞血管组成,推测缺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缺氧可使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使瘢痕生成[2],如不治疗往往需要6个月~1年才会逐渐变平软,有的甚至终生不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功能。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外敷活血化瘀、祛斑增
期刊
[摘要]目的:测量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180例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数字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值为(4.42±0.58)~(16.20±1.98)mm范围;其相互比例关系为0.43±0.11~3.78±0.57范围。结论:西安市骨性I、II、II
期刊
静脉畸形(传统称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1],因其部位特殊,手术治疗往往造成面部畸形,有一定的局限性,非手术疗法虽多,但疗效欠佳,且并发症多。故自1990年起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例静脉畸形患者,男93例,女108例,年龄:2个月~39岁(其中11岁以下153例,占76.12%
期刊
扁平疣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肯定。近年来笔者自拟中药祛疣汤外用治疗扁平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84例扁平疣均为2002年8月~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具有典型皮损,就诊前一个月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将入选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9~46岁,平均为21岁,病程:2周~18个月,平均9个月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一次性注射器把乳头凸端切断呈桶状对准乳头吸引并用胶布缠绕固定乳头治疗不同程度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的疗效确切性及护理要点。方法:应用负压原理,设计大小不同一次性注射器把乳头凸端切断呈桶状对准乳头吸引并用胶布缠绕固定乳头,以治疗不同直径大小的凹陷畸形乳头,回顾性分析及总结了非手术治疗乳头凹陷218例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1999~2005年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把乳头凸端切断呈桶状对准乳
期刊
植皮术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适用于各种较大面积瘢痕及肿瘤的治疗,但是植皮术后皮片常产生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尤其是暴露部位,影响手术效果。以往采用药物治疗和皮肤磨削术(包括砂轮和非点阵CO2激光),但通常效果有限[1-2],而且可能产生色素减退和色素不均等情况,甚至再次形成瘢痕。2007年5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配备点阵技术的Encore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植皮术后色素沉着患者9例
期刊
皮肤损伤愈合后,瘢痕仍继续增生,突出皮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地实韧,有灼痛和搔痒感,遇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剧,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为了探讨对瘢痕增生治疗的新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瘢痕切除、可吸收合成线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技术[1]和加压、药物、放射、功能康复综合疗法相结合,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面部注射术后MRI信号特征和常见并发症的MRI表现。方法:总结28例PAHG面部注射术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并对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AHG因其停留的解剖间隙不同,形态各异,T1WI为低信号,T2WI、T2WI抑脂为高信号,T2WI抑脂显示效果最佳。28例患者中12例发生水凝胶移位,3例硬结,3例不对称畸形。结论:MRI可对PAHG面部注射术后常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5月共应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了23例病人应用24个皮瓣,修复髋关节周围及骶尾部皮肤缺损。皮瓣最大面积20cm×10cm。结果:本组皮瓣24例全部成活。经7~24个月随访,皮瓣感觉、外形、质地良好。结论:此类皮瓣动脉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能重建局部感觉,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
期刊
肥胖是指机体控制体脂、能量代谢平衡机制紊乱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的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运动不足,肥胖患者逐年增多。肥胖症的病因则比较复杂,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和内分泌、遗传及肥胖基因有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已成为全球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约有2.5亿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另外至少5亿人属于超重。肥胖症涵盖了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