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切实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主动学习以及稳定的学习心理,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优良的学习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可积极促进学生今后发展以及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知识学习、问题解决以及智力发展的水平,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工作,无论是对数学学科教学还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不断更新对小学教学以及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也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注入新动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之一,伴随着学生成长与成才,智育和德育培养都需要数学学科的加持。小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此时的学生刚开始接受教育,学习意识淡薄,是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学习习惯养成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且影响学生性格和智力开发。为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能力培养效果和智力挖掘深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要将数学习惯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工作,并将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作为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优良习惯影响下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价值
新课程下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基础奠定的过程,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初步挖掘学生智力,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观念,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数学学科作为学生智力开发的关键课程,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智力提升的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参与到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不断被激发,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形成正循环。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能弥补学生自身的缺陷,坚持每天的学习行为。比如,每天进行1分钟口算,学生的反应能力、运算能力都会相应提升。日复一日地坚持,学生思维能力也将显著提升,这样在学习中就能处于优势,快速完成学习并积累所学,多方位获得成就感,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意识不强
受年龄的限制和性格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成长阶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和引导才会形成明确的学习意识,将学习纳入日常生活中,明白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多依赖教师的教育和监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意识不强,只有在教师要求下才会去预习和复习相关知识,巩固所学,形成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及时提取运用。
(二)缺乏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需求,缺乏学习方法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一样,都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才能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思想与意识,才能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但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成绩,缺乏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规划,不注重小学生习惯的养成,导致学生学习观念和意识不强,无法满足习惯形成的条件。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历次调研考试中发现,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非智力因素导致的成绩问题。审题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让学生面对问题先正确读题、了解题目意思,之后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并按照题目要求去解答。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这个问题:“商店里有一批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伞原来有多少把?”依据问题应该提取的数学信息是“卖出54把,还剩5把”“ 卖出的伞”与“剩下的伞”加起来就是这批伞的数量,题中的“3天”是多余条件,审题清楚了,就不会受无关因素的干扰。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审题指导,切实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培养规范表达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或是同伴交流,或是单独发言,或是小组讨论,或是独立书写。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表达清楚了,思维也会明朗清晰。比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中,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规范地说:“64%是第一场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相比较,表示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这节课学生的表达严谨了、规范了,百分数的意义就会在表達中逐步建构和明晰。除了口头表达要规范外,书面表达更要规范。书面表达的情形有:解数学题,用草稿纸计算,整理错题本等。无论是在练习本上、作业本上或试卷上解题,都要规范书写,就不会造成把自己写的“5”看成“3”,把“÷”看成“ ”;考试中,如果把草稿写得规范有序,在检查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改变粗枝大叶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
小学阶段涉及最多的部分是“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包含很多口算、笔算、估算、解方程等。即便是“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也都离不开运算。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解题后及时进行检验。比如,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用“以加验减”的方法,也可以再算一遍,或估算一下看结果是否合理。在解方程时,可以根据方程特点和具体问题,将“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是否相等;代入问题中,看是否符合题意。检验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口头检验或书面检验,可以帮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正确率。
四、结语
习惯是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展现,也是决定学生今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还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造成深远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让学生在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能启迪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样的数学教育将更有价值。
(责编 孟 飞)
新课程不断更新对小学教学以及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也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注入新动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之一,伴随着学生成长与成才,智育和德育培养都需要数学学科的加持。小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此时的学生刚开始接受教育,学习意识淡薄,是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学习习惯养成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且影响学生性格和智力开发。为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能力培养效果和智力挖掘深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要将数学习惯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工作,并将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作为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优良习惯影响下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价值
新课程下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基础奠定的过程,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初步挖掘学生智力,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观念,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数学学科作为学生智力开发的关键课程,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智力提升的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参与到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不断被激发,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形成正循环。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能弥补学生自身的缺陷,坚持每天的学习行为。比如,每天进行1分钟口算,学生的反应能力、运算能力都会相应提升。日复一日地坚持,学生思维能力也将显著提升,这样在学习中就能处于优势,快速完成学习并积累所学,多方位获得成就感,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意识不强
受年龄的限制和性格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成长阶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和引导才会形成明确的学习意识,将学习纳入日常生活中,明白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多依赖教师的教育和监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意识不强,只有在教师要求下才会去预习和复习相关知识,巩固所学,形成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及时提取运用。
(二)缺乏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需求,缺乏学习方法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一样,都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才能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思想与意识,才能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但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成绩,缺乏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规划,不注重小学生习惯的养成,导致学生学习观念和意识不强,无法满足习惯形成的条件。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历次调研考试中发现,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非智力因素导致的成绩问题。审题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让学生面对问题先正确读题、了解题目意思,之后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并按照题目要求去解答。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这个问题:“商店里有一批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伞原来有多少把?”依据问题应该提取的数学信息是“卖出54把,还剩5把”“ 卖出的伞”与“剩下的伞”加起来就是这批伞的数量,题中的“3天”是多余条件,审题清楚了,就不会受无关因素的干扰。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审题指导,切实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培养规范表达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或是同伴交流,或是单独发言,或是小组讨论,或是独立书写。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表达清楚了,思维也会明朗清晰。比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中,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规范地说:“64%是第一场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相比较,表示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这节课学生的表达严谨了、规范了,百分数的意义就会在表達中逐步建构和明晰。除了口头表达要规范外,书面表达更要规范。书面表达的情形有:解数学题,用草稿纸计算,整理错题本等。无论是在练习本上、作业本上或试卷上解题,都要规范书写,就不会造成把自己写的“5”看成“3”,把“÷”看成“ ”;考试中,如果把草稿写得规范有序,在检查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改变粗枝大叶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
小学阶段涉及最多的部分是“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包含很多口算、笔算、估算、解方程等。即便是“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也都离不开运算。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解题后及时进行检验。比如,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用“以加验减”的方法,也可以再算一遍,或估算一下看结果是否合理。在解方程时,可以根据方程特点和具体问题,将“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是否相等;代入问题中,看是否符合题意。检验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口头检验或书面检验,可以帮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正确率。
四、结语
习惯是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展现,也是决定学生今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还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造成深远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让学生在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能启迪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样的数学教育将更有价值。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