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庄秋燕是在人民医院住院部傅丽霞的病房里。
2011年3月,22岁的罗湖义工小姑娘傅丽霞外出时遭遇车祸,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爆裂性骨折,右锁骨骨折,如不手术,将有高位截瘫的危险。而面对6万元的手术费,对一个打工妹来说,太难了。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母亲身体不太好、弟弟正在读大学,她可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呀,她不敢想象也不敢告诉家里,唯一可做的,就是坚持让朋友把自己送回水库新村租住的房子里。她不得不放弃手术,可是以后该怎么办?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无依无靠的小姑娘,躺在静静的屋子里默默地流着泪。
傅丽霞是湖南益阳人,2008年从农村老家来深打工。小傅热情开朗,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喜欢助人为乐,2009年加入罗湖区义工联3班,每到周末或闲暇时就参加义工活动,也是3班义工中的活跃分子。当傅丽霞的事在义工QQ群里传开后,正在广州的3班长辛姐便在QQ群里委托义工们先行照料,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50、100、500、1000,在爱心人士和义工的帮助下,手术费终于有着落了。
庄秋燕来到水库新村,叫来120救护车送傅丽霞重回医院。路上,120医生问,你们是亲戚么?不,我们以前并不认识,但我们都是义工,她出事后,身边又没有什么亲人在身边,义工们都在想办法帮她。120医生听了,非常感动,当即免去了300元的车费。再次入院后,庄秋燕主动承担了安排义工轮流看护和送饭的义务服务。
那天,我和绮妮带着红荔爱心人士的捐助款来到病房,病房里还有几个值班的义工,我们正聊着,随着一句“饭来了”的同时,一个中等身材提着保温饭盒的中年女子进来,她慈眉善目,说话间眉眼都笑着,大概是走得急,还是3月的天气,微胖而椭圆的脸上已经沁出一层细小的汗珠。辛姐向我介绍说,这是庄秋燕,前几天我在广州,小傅的事全靠她上下联络。
听见辛姐介绍后,她向我们礼节性地笑笑后,接着一进门的话题说,“吃吧,值班义工的饭都有了。不要在外面吃,没有营养的,尤其是傅丽霞,马上要手术了,一定要吃好。”庄秋燕操着一口还算标准的粤式普通话,说得贴心贴肺,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快人快语的热心肠的人。
第二次见庄秋燕,是在“大运”期间的万象城U站。
8月13日,深圳“大运”已经拉开序幕,各场馆竞技进入程序,赛场外围为宣传、服务于“大运”的各级U站更是响应助阵。上午志愿者们在万象城U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准备了赞助商提供的“大运”小礼品,赠送给参与者。庄秋燕带来了纱网花制作工具,一载小小的铜丝,弯成大大小小的铜圈,包裹上各色花纱,再经义工们的巧手处理,一片片花瓣幻化而成一朵朵姿态万千、色彩斑澜的玫瑰、水仙、百合,花儿绽放得逼真而鲜艳,吸引了不少行人停下脚步学习制作技艺。
有小朋友请求说,这朵玫瑰送给我吧?
“好,送给你。来,我们再添上两片叶子,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庄秋燕说着话时,两片翠绿的叶子已经落在花枝上。
“谢谢阿姨!”
“不谢,想学做花,下次还来U站,我教你。”
庄秋燕的热心肠和一双灵秀的巧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敲开了她位于田贝愉天小区的家。在电话里就听她热情地说,来吧,我给你做客家米骨擂茶。你有福了,米骨擂茶我不轻易做的。呵呵,她边说边爽朗地笑。在电话这边,都能感觉到她的热情。放下电话,我就一直在想米骨擂茶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心里很是期待。
庄秋燕的家不大,摆设简单,但是做茶的工具和佐料却不少,她拿出一包珍藏,双手捧着在我眼前炫耀地说,这就是米骨,我收藏了二十年呐。
我细看过来,那分明就是米嘛,微微泛黄却粒粒晶莹剔透。原来,米骨是谷子直接加水蒸熟后,再脱壳晒干而成。但庄秋燕却说,米骨的制作过程决不是我一句话这么简单。南方的稻谷一年有两季,每年的5月和8月稻谷成熟,先要把割回的谷子泡在烧开的水里,从傍晚一直泡到第二天的凌晨5点,然后把谷子放在蒸锅里煮到谷子自然爆开后,放置在簸箕里等待太阳升起,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就可以送到加工厂去壳,去了壳的谷子就是米骨了,米骨还要继续在太阳下暴晒几天,直到抓起来咬一口,发出“嘣”的一声响,就算晒到位了,这样做好的米骨,才可以保存多年不坏。“这是我妈的制作方法。”她说到这儿,满脸的自豪,令听者不由得也陶醉在这种叙述里。哦,原来米骨要经历这样一个脱胎换骨的历程,而这样的米骨擂茶,实在是太诱人了。
米骨放在锅里蒸的功夫,庄秋燕拿出了擂茶的工具,一个木棍和带有螺纹的陶钵,一包从家乡带来的茶叶,又有花生、芝麻等一一放入钵里,她双手一上一下地握住木棍,两脚合扣住钵的外沿以稳固钵,木棍便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转动起来。我说的“转动”显然很外行,庄秋燕叫这是“擂”,把茶叶擂成粉末,与蒸好的米骨粥、炒的萝卜干、虾米、芥蓝菜、花生等搅伴在一起吃,叫吃茶。
从来喝茶,都是喝茶叶泡的水,茶叶弃之,今天却有幸吃上擂成粉末的茶叶,而且有了经历不凡的米骨和各类菜式做配料,茶盛在碗里时,又加了些爆米花,端在鼻前深吸一口——那是一个淡香、轻咸、微甘,伴着陈年珍藏、合着期待已久的欣喜,五味杂陈的米骨擂茶。只需闻一下,便是想忘都难了。
有了米骨擂茶垫底,聊起天来都觉得是一种清润的享受。
庄秋燕是广东揭西客家人。上世纪80年代初,她随朋友来深圳玩,那时的深圳,各行业都憋着劲崛起,百废正兴的城市到处都需要人,就是一个洗碗工一个月都能赚到上百元,而在家乡的国营厂里,一个月也不过才60元。深圳之行,对她的诱惑太大了,深圳真是一个机会多多、只要勤奋就能实现梦想的地方。于是她放弃了“铁饭碗”,来到深圳下海试水,十几年时间,她炒过商铺、炒过股票、开过餐馆和糖烟酒小卖部、做过服装生意,后来,在深圳她安了家,买了房……这几年,庄秋燕不再做生意了,只坐收房租,成了收租婆。虽然不做生意,却比做生意时更忙。她参加了区文化馆的合唱团,成立了欢乐空竹队,加入了义工联,把自己的业余生活打点得丰富多彩。
庄秋燕的热心肠,在我们吃茶的时候一点点地显现,那是在我们边吃茶边聊天的时候,有电话打过来,是住院的病人寻求帮助,听见她问:“你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
电话说了很长时间,我也听了个大概,这位寻求帮助的病人,刚做完手术,沒钱继续治疗,正在寻求多种途径的帮助。庄秋燕一直在耐心地告诉对方可以向慈善机构寻求帮助,并表示,如果住在医院、营养方面的问题,她是可以煲个汤送个饭的。放下电话,她拿出本子让我看,一页、两页都记下了她正在帮助的对象的资料,之所以有记录,那是因为记下的都是朋友、义工们的捐款数额,少则几元,多则上百。她说,我也不是大富大贵,还有女儿在上学,虽是个收租婆,也是有限的,但即使这样,如果有能力,用奉献时间、用自己的热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行善积德比在麻将桌旁度日更有意义。
庄秋燕热衷于帮助人,更热衷各种义工活动,大运U站、大望动漫基地厨房开放日、家温暖、交通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等义工服务活动,只要有时间,她是一定要参加的,虽然加入义工时间不长,却迅速成为班里的知名人士。不仅如此,连身边的朋友们都被带动起来,随她一起做义工。
她的热心是一贯的,只是加入义工联后,仿佛有了明确的目的,好像找到了组织,奉献的热情高涨,该不该她管的,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她有足够的热情和热心。
义工庄秋燕,就像此刻的米骨擂茶,淳厚隽永。
2011年3月,22岁的罗湖义工小姑娘傅丽霞外出时遭遇车祸,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爆裂性骨折,右锁骨骨折,如不手术,将有高位截瘫的危险。而面对6万元的手术费,对一个打工妹来说,太难了。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母亲身体不太好、弟弟正在读大学,她可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呀,她不敢想象也不敢告诉家里,唯一可做的,就是坚持让朋友把自己送回水库新村租住的房子里。她不得不放弃手术,可是以后该怎么办?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无依无靠的小姑娘,躺在静静的屋子里默默地流着泪。
傅丽霞是湖南益阳人,2008年从农村老家来深打工。小傅热情开朗,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喜欢助人为乐,2009年加入罗湖区义工联3班,每到周末或闲暇时就参加义工活动,也是3班义工中的活跃分子。当傅丽霞的事在义工QQ群里传开后,正在广州的3班长辛姐便在QQ群里委托义工们先行照料,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50、100、500、1000,在爱心人士和义工的帮助下,手术费终于有着落了。
庄秋燕来到水库新村,叫来120救护车送傅丽霞重回医院。路上,120医生问,你们是亲戚么?不,我们以前并不认识,但我们都是义工,她出事后,身边又没有什么亲人在身边,义工们都在想办法帮她。120医生听了,非常感动,当即免去了300元的车费。再次入院后,庄秋燕主动承担了安排义工轮流看护和送饭的义务服务。
那天,我和绮妮带着红荔爱心人士的捐助款来到病房,病房里还有几个值班的义工,我们正聊着,随着一句“饭来了”的同时,一个中等身材提着保温饭盒的中年女子进来,她慈眉善目,说话间眉眼都笑着,大概是走得急,还是3月的天气,微胖而椭圆的脸上已经沁出一层细小的汗珠。辛姐向我介绍说,这是庄秋燕,前几天我在广州,小傅的事全靠她上下联络。
听见辛姐介绍后,她向我们礼节性地笑笑后,接着一进门的话题说,“吃吧,值班义工的饭都有了。不要在外面吃,没有营养的,尤其是傅丽霞,马上要手术了,一定要吃好。”庄秋燕操着一口还算标准的粤式普通话,说得贴心贴肺,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快人快语的热心肠的人。
第二次见庄秋燕,是在“大运”期间的万象城U站。
8月13日,深圳“大运”已经拉开序幕,各场馆竞技进入程序,赛场外围为宣传、服务于“大运”的各级U站更是响应助阵。上午志愿者们在万象城U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准备了赞助商提供的“大运”小礼品,赠送给参与者。庄秋燕带来了纱网花制作工具,一载小小的铜丝,弯成大大小小的铜圈,包裹上各色花纱,再经义工们的巧手处理,一片片花瓣幻化而成一朵朵姿态万千、色彩斑澜的玫瑰、水仙、百合,花儿绽放得逼真而鲜艳,吸引了不少行人停下脚步学习制作技艺。
有小朋友请求说,这朵玫瑰送给我吧?
“好,送给你。来,我们再添上两片叶子,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庄秋燕说着话时,两片翠绿的叶子已经落在花枝上。
“谢谢阿姨!”
“不谢,想学做花,下次还来U站,我教你。”
庄秋燕的热心肠和一双灵秀的巧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敲开了她位于田贝愉天小区的家。在电话里就听她热情地说,来吧,我给你做客家米骨擂茶。你有福了,米骨擂茶我不轻易做的。呵呵,她边说边爽朗地笑。在电话这边,都能感觉到她的热情。放下电话,我就一直在想米骨擂茶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心里很是期待。
庄秋燕的家不大,摆设简单,但是做茶的工具和佐料却不少,她拿出一包珍藏,双手捧着在我眼前炫耀地说,这就是米骨,我收藏了二十年呐。
我细看过来,那分明就是米嘛,微微泛黄却粒粒晶莹剔透。原来,米骨是谷子直接加水蒸熟后,再脱壳晒干而成。但庄秋燕却说,米骨的制作过程决不是我一句话这么简单。南方的稻谷一年有两季,每年的5月和8月稻谷成熟,先要把割回的谷子泡在烧开的水里,从傍晚一直泡到第二天的凌晨5点,然后把谷子放在蒸锅里煮到谷子自然爆开后,放置在簸箕里等待太阳升起,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就可以送到加工厂去壳,去了壳的谷子就是米骨了,米骨还要继续在太阳下暴晒几天,直到抓起来咬一口,发出“嘣”的一声响,就算晒到位了,这样做好的米骨,才可以保存多年不坏。“这是我妈的制作方法。”她说到这儿,满脸的自豪,令听者不由得也陶醉在这种叙述里。哦,原来米骨要经历这样一个脱胎换骨的历程,而这样的米骨擂茶,实在是太诱人了。
米骨放在锅里蒸的功夫,庄秋燕拿出了擂茶的工具,一个木棍和带有螺纹的陶钵,一包从家乡带来的茶叶,又有花生、芝麻等一一放入钵里,她双手一上一下地握住木棍,两脚合扣住钵的外沿以稳固钵,木棍便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转动起来。我说的“转动”显然很外行,庄秋燕叫这是“擂”,把茶叶擂成粉末,与蒸好的米骨粥、炒的萝卜干、虾米、芥蓝菜、花生等搅伴在一起吃,叫吃茶。
从来喝茶,都是喝茶叶泡的水,茶叶弃之,今天却有幸吃上擂成粉末的茶叶,而且有了经历不凡的米骨和各类菜式做配料,茶盛在碗里时,又加了些爆米花,端在鼻前深吸一口——那是一个淡香、轻咸、微甘,伴着陈年珍藏、合着期待已久的欣喜,五味杂陈的米骨擂茶。只需闻一下,便是想忘都难了。
有了米骨擂茶垫底,聊起天来都觉得是一种清润的享受。
庄秋燕是广东揭西客家人。上世纪80年代初,她随朋友来深圳玩,那时的深圳,各行业都憋着劲崛起,百废正兴的城市到处都需要人,就是一个洗碗工一个月都能赚到上百元,而在家乡的国营厂里,一个月也不过才60元。深圳之行,对她的诱惑太大了,深圳真是一个机会多多、只要勤奋就能实现梦想的地方。于是她放弃了“铁饭碗”,来到深圳下海试水,十几年时间,她炒过商铺、炒过股票、开过餐馆和糖烟酒小卖部、做过服装生意,后来,在深圳她安了家,买了房……这几年,庄秋燕不再做生意了,只坐收房租,成了收租婆。虽然不做生意,却比做生意时更忙。她参加了区文化馆的合唱团,成立了欢乐空竹队,加入了义工联,把自己的业余生活打点得丰富多彩。
庄秋燕的热心肠,在我们吃茶的时候一点点地显现,那是在我们边吃茶边聊天的时候,有电话打过来,是住院的病人寻求帮助,听见她问:“你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
电话说了很长时间,我也听了个大概,这位寻求帮助的病人,刚做完手术,沒钱继续治疗,正在寻求多种途径的帮助。庄秋燕一直在耐心地告诉对方可以向慈善机构寻求帮助,并表示,如果住在医院、营养方面的问题,她是可以煲个汤送个饭的。放下电话,她拿出本子让我看,一页、两页都记下了她正在帮助的对象的资料,之所以有记录,那是因为记下的都是朋友、义工们的捐款数额,少则几元,多则上百。她说,我也不是大富大贵,还有女儿在上学,虽是个收租婆,也是有限的,但即使这样,如果有能力,用奉献时间、用自己的热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行善积德比在麻将桌旁度日更有意义。
庄秋燕热衷于帮助人,更热衷各种义工活动,大运U站、大望动漫基地厨房开放日、家温暖、交通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等义工服务活动,只要有时间,她是一定要参加的,虽然加入义工时间不长,却迅速成为班里的知名人士。不仅如此,连身边的朋友们都被带动起来,随她一起做义工。
她的热心是一贯的,只是加入义工联后,仿佛有了明确的目的,好像找到了组织,奉献的热情高涨,该不该她管的,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她有足够的热情和热心。
义工庄秋燕,就像此刻的米骨擂茶,淳厚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