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薄发”而“厚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37-02
  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形成和发展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众所周知,积累的过程其实是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讲究有序有法,才会取得有质量的积累。学生拥有“厚积”,才能“薄发”。
  一、扎实训练,逐渐“厚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厚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做到有序、有度、有用。使学生由浅入深学习有关能用于社会生活的语文知识。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一个苹果,一锹挖不出一口井。”语言的积累要循序渐进,打“持久战”,不能“三天捕鱼,两天晒网”。茅盾先生曾在谈到文艺创作的灵感问题时说:“长期积累, 偶尔得之。”要有“得”,就要时时积,堂堂训,课课练。读,要读得声情并茂;听,要听得清楚真切;说:要说得头头是道;写,要写得充实得体。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好词佳句仔细品味,如“数不清”写出了书的品种多,数量多;“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写出了夏天的樹木的繁茂;“抽出”一词更写出了树木在春天生长得快的特点。通过品词嚼句,小兴安岭的美丽就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此基础上,我除了指导学生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还让学生说说自己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小兴安岭游玩及原因,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写家乡的景物。这样的训练,就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
  二、扩大阅读量,加厚“厚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啊!“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要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广播、电视、墙报、书刊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的传播手段。因此,我会采取多种的形式的活动,拓宽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扩展积累语言的领域。如“相约图书馆或书店”、“今天‘我’来报道新闻”、“找资料的小能手”、“ ‘我’来当小记者、小编辑”……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耳闻目睹,亲身实践,获得了活生生的“语言积累”。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乐于交际,勤于心记,好动笔墨,这样,学生的人文底蕴就会加宽加厚。
  三、筛选过滤,优化“厚积”。
  积累要优化。教师要授学生以“渔”,启发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得“优良品种”,以一当十。具体到一篇课文的学习,就是灵活地筛选文中最富有特色、使人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去咀嚼吸收。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就紧扣“可爱”一词加以深入理解,抓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一词去领略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其次,我还让学生看看第二部分的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什么,与后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最后指导学生學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又如学习《花钟》一课,我会在学生读通、读透课文的前提下,着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并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的句子,其他或略之,或泛览,做到用力有重有轻,恰到好处,从而优化积累。
  四、温故知新,巩固“厚积”。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喜新厌旧,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显然,我要着力培养学生复习自检的习惯,要让学生知道不重视巩固复习就好比“醉汉拉货车”,边拉边丢,回到家里只剩下一辆空车。遗忘是人的心理特征,防止遗忘的唯一办法就是经常复习,而且复习可以内化所得,甚至能温故知新,其乐无穷。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是巩固“厚积”的保证。学生有了复习的观念,教师要乘机去引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以免学生因复习无方而打退堂鼓。教师要告诉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对“厚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习,可一课、一单元后小施检,自我梳理,可一学期后来一次较为彻底的大检,可自我检测,也可以让几名学生互相检测,将“厚积”来一次“清点 ”与“存盘”,然后归类“入库”。使“厚积”不至于“发霉烂掉”,从而提高“厚积”的长久性。
  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深深懂得对“厚积”不能浅尝辄止与死记硬背,须咬文嚼字,深思熟虑,切实提高对“厚积”的理解的精确性。这样学得深,才会用得就准, “厚积”,才能顺利“薄发”。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理解自然,认知社会,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是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根据教育家苏霍姆林曾经说过的“阅读、阅读、再阅读,能够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本文仅以小学生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群文阅读 兴趣 阅读习惯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63-01  小学生作文难就难在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也就是无作文的素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拙见愿与同仁们商榷。  一、抓好字词句的训练  字、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建筑材料。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字、词、句的训练,那学生在习作时就缺少内容,不知该写什么好。优秀的教师在字、词、句的教学中,不
期刊
【摘要】语言的国际化交流互动已遍及国内的主要区域,边远落后地方尤其是闭塞的区域也逐渐受到了异域文化的影响。文化需要相互碰撞与交流才能共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教育性对接活动尤其是师范英语教育对接对于四川老凉山等山区的小学教育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符合国家教育部对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性要求。  【关键词】山区小学教育现状 师范英语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和经济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笔者结合多年的高等数学教学经验,探讨如何上好高等数学的第一堂课。  【关键词】高等数学 第一堂课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07-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数
期刊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已经得到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微课程是指在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亦或是教学环节而制作出來的视频,它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也会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对此,本文主要从微课程的起源及其特点、单个微课程的评价、单个微课程的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关键词】高等数学 微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德育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德育的实效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小学德育中要以人为本、德以配位,创新德育的理念,确立现代化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 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01-0049-02  1.前言  随着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23-02  笔者从事数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以教师灌输、学生摘抄笔记为主要方式才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但依然是以培养高分为选拔优等生的标准。在这样的教育制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从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一个新的突破点。教育的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巧创 巧构 巧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10-01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需要教师植根于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既要灵活教学方式,也要巧设生活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做真正的解题小达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34-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51-02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提起作文,总有很多孩子,要眉头紧皱,一脸痛苦的神色。写上来的作文,虽然也有思路新颖,文笔清新的文章,但大多孩子或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见解;或刻意拔高,违心地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或空发议论,很少介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或不伦不类,故作深沉,被网络语言,快餐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