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模仿创新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则笑话:从前,有一秀才,平日不读书,临考前想作一文试笔,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这时,秀才娘子说:“你们秀才写文章,怎么跟我们女人生孩子一样难啊!”秀才说:“你们再难,可是肚里有啊,我是肚里没有啊”是的,肚里没有,却怎么能写得出来呢?这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作文的写作也是这样,首先要使学生多读书,做到肚里有,然后多写,找到写的方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文章的客观要求。一篇文章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思想内容,二是组织结构,三是语言表达。这三个方面,老师唯一教给学生的,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如何安排,材料又怎样分析,等等,照本宣科,其效果可想而知。要知道,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是听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是讲出来的。作文有法,但仅凭方法又是不够的。
  其二,人的客观需要。文如其人,文章的宗旨,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反映。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尽管是见仁见智,但总有一个是正确的,或者有一些是基本正确的。这就要求人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后天的学习、劳动实践中得来的。读书学习,就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形成分辨是非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平时要多读优秀的作品,读好书,从中学做人,从中学做事,从中学作文。其三,学生的主观反映。二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说过:“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是得益于课外读书。”时至今日,我们就“作文能力的提高得益于什么”的问题搞学情调查,结果发现:经常阅读课外书的人,作文水平就高,阅读中外名著10本以上的中学生,语文成绩大多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也很高,有的甚至发表过作品。
  二、“不待扬鞭自奋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引发了他们写作的内在动因,有了写作的主动性,就能很快提高作文水平。阅读就是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阅读是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中,或看或抄,思维也处于积极的活跃之中。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吸收的多了,就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慢慢的就会达到一个不吐不快的灵感境界,这时,不用老师“要他写”,他们也一定会自觉的写了。
  2.变“教着写”为“学着写”。
  多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形成认识的过程,一个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优秀文章中的思想内容、结构技巧、语言表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的去模仿,去借鉴。
  阅读就是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老师讲的写作方法转为主动的探求写作的规律。方法来源于自己的汗水,出自于自己的心灵感受,精于心而通于手,自然就不再为写作而发愁了。
   当然,模仿只是一个学习过程,创新才是目的。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活书,不要读死书。须知文章有法,但又文无定法,要让学生跳出只是一味模仿的圈子,去创造自己的写法,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写的文章不沿袭他人。
  3.变“完成任务”为“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老师出题学生写,是把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来完成任务,也难有佳作;而把阅读作为作文课的一部分,学生出于自愿,读我心爱的书,写我心中的事,这本身就是由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转为自愿倾吐心声的转变过程。日久天长形成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将是一劳永逸的事。
  总之,阅读不是万能的,但不阅读是万万不能的。一天不看眼生,一日不写手生。作文教学的关键就在这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道德规范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和探索。优秀的班主任该如何炼成呢?  一、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一位班级的管理者,而要当好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需要扮演多种角色。  1.知识的传播者  这是教师的核心角色,正所谓学高为师,这就要求不仅教师学业要精,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以德服人,以才育人。做到古人说
期刊
在否定失当这一类语病中,有些句子因为使用了特殊否定词或特殊否定句式而造成了语病。如果我们按一般否定失当去理解,往往很难辨别出来,因此需用我们抓住以下几种特殊的否定词认真辨析。  一、使用同义否定形式的复合词引起否定失当  例1.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这个句子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为:大自然让疾病时刻困
期刊
笔者也执鞭数年,在作文教学这块领域里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认为现如今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怎样进行改革呢?评改的模式是否能系统化呢?还是要随机应变地不断更新评改的模式呢?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期刊
教学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研究过程中,享受教学的快乐。  一、在研究教材中享受快乐  我们阅读教材实际上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例如:解读《项链》时,文中有几段描写玛蒂尔德心理的文字,在丢失项链后,她全力去找寻项链,在此过程中,她从来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虽然心急如焚,“连上床睡觉的力气也没有
期刊
班主任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我感触最深的是: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走近每一位学生,要有容忍心。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一、提高自身素养,微笑面对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让每位学生喜欢你。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心理素质,能时刻调整自身的情绪,从心灵深处发出由衷的微笑。因为微笑是你心情愉悦的信息,也是赞扬学生
期刊
作文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成为优秀学生发展的瓶颈。学生总在感觉作文课写了没收获,随笔写了没有用,课下练笔没章法,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  一、作文起于模仿,重视文本学习  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中:“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平爱吃酸果子”,“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他果然买回了许多红糖,装装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他那儿,就三个手指一捏,往
期刊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对“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开展优质的综合活动、引领开放的作文创新”这几点具体的看法和做法进行阐述。  一、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极为恰当和适宜的。  1.在创新中成长。对刚运用新课标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主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而得以在创新中成长。  2.引导学生质
期刊
学生有了作文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快乐作文”的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故事激趣,片段作文  《新语文写作》中提到:自由忠诚地表达自己,孩子将会从中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并且变得善于表达,另一方面,表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寻觅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讲故事过程就是口头表达过程,将故事深发升华阐发写作即是书面表达过程。每
期刊
在以往的高考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卷、2005年的重庆卷都以小作文的形式命题。2011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谈及2011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考试模式结构、考试内容的调整时,有关的权威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根据新课标的特点,设计一道综合性的“语言表达题”来考测考纲规定的语言表达运用的4个考点,分值15分。本文就新课标高考语文小作文的写作浅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因小而活。小作文正因其小而具
期刊
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且把教师从重负荷下解脱出来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体现在作文的评改之中——指导学生参与评改作文。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确实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需要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加强课外活动,强化观察积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写作前的指导,更需要评改指点,尤其是学生间的评改指点。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评改起到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