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语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积累知识,语言知识积累丰富了,阅读和写作水平才能上去,学生的素质水平也才能相应地提高。但是积累知识绝不能通过人们想象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成为一个个书呆子,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而不厌”的良好学习态度。
一、要抓住课堂
学生的身份特点决定了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所以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必须要抓住课堂,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拓展。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青睐于对课文进行分析,拿过一篇课文,他会像解剖小麻雀,把五脏六腑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而对与之相关联的课外知识却是闭口不提。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倒是了解很透彻了,可与之相关联的课外知识却是知之甚少,根本建立不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鉴于此,我们在解决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还要跳出课本,做到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构建完整而又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课堂一节课一般在五十分钟左右,在此期间教师必须要完成本节课的授课任务,那么剩余的能让教师自由介绍课外知识的时间就不会很多,所以课外知识的拓展介绍必须要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对此我认为可以考虑下面几方面:
一是作者方面。不管哪种版本的教材,其所选文章一般是名家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家又并不仅是创作了这一篇作品,而是人们常说的“多产作家”,比较突出的就是诗词部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每位有名的作者都有大量的作品传世,而课本所选篇目是极为有限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对所选篇目进行精讲之后,再选择该作家的其他一些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该作家的了解,比如了解他的写作风格,了解他的创作特色,了解他的思想等。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教师就应该借机向学生介绍他的“三吏”,进而再拓展到他的“三别”,让学生去充分了解杜甫与人民关系的密切,了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意义,了解了杜甫这个人,再去了解他的诗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二是主题方面。主题往往是我们分析课文时关注的重点,而且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教师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学生会更容易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三是写作手法方面。一篇文章往往都有特定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按照要讲解文章中的手法提前准备好一些其他的文章。比如象征(或托物言志)手法,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用了它,教师就可以补充《心田上的百合花》(作者用百合花象征了一种坚定信念,执著追求的精神)等,或者扩展到诗词之中,介绍欧阳修的《画眉鸟》等,同时讲解象征手法的特点,学生对此手法就会有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了。
二、语文知识和各科知识的融合
相对于学生来说,所学的各科知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灵活处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能更好地解决语文课上的难题,因此要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必须处理好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问题。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说明文,学习时会经常遇到一些有关物理、化学或是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手头的有关资料,或动手做实验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在语文课堂上就避免了教师口头理论说教的弊端,学生不但解决了语文课上的难题,而且也增加了自己的理化知识。
三、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与课堂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的就是生活实践活动了,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这样学生不但不用去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还能通过这种渠道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学习老舍先生的《茶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去初步了解这部作品,教师再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当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了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去调查、收集当今我国茶馆的情况,学生就会明白老舍作品的意义,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高效利用网络获取知识
现在我们处于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面对网络繁杂的信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东西,从而让网络成为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高效工具,实现“物有所值”。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上述方法对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很有帮助,但我也明白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提醒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时随地去获得知识,扩大知识面。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不断地得以提升。
(责编 张晶晶)
一、要抓住课堂
学生的身份特点决定了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所以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必须要抓住课堂,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拓展。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青睐于对课文进行分析,拿过一篇课文,他会像解剖小麻雀,把五脏六腑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而对与之相关联的课外知识却是闭口不提。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倒是了解很透彻了,可与之相关联的课外知识却是知之甚少,根本建立不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鉴于此,我们在解决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还要跳出课本,做到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构建完整而又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课堂一节课一般在五十分钟左右,在此期间教师必须要完成本节课的授课任务,那么剩余的能让教师自由介绍课外知识的时间就不会很多,所以课外知识的拓展介绍必须要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对此我认为可以考虑下面几方面:
一是作者方面。不管哪种版本的教材,其所选文章一般是名家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家又并不仅是创作了这一篇作品,而是人们常说的“多产作家”,比较突出的就是诗词部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每位有名的作者都有大量的作品传世,而课本所选篇目是极为有限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对所选篇目进行精讲之后,再选择该作家的其他一些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该作家的了解,比如了解他的写作风格,了解他的创作特色,了解他的思想等。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教师就应该借机向学生介绍他的“三吏”,进而再拓展到他的“三别”,让学生去充分了解杜甫与人民关系的密切,了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意义,了解了杜甫这个人,再去了解他的诗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二是主题方面。主题往往是我们分析课文时关注的重点,而且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教师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学生会更容易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三是写作手法方面。一篇文章往往都有特定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按照要讲解文章中的手法提前准备好一些其他的文章。比如象征(或托物言志)手法,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用了它,教师就可以补充《心田上的百合花》(作者用百合花象征了一种坚定信念,执著追求的精神)等,或者扩展到诗词之中,介绍欧阳修的《画眉鸟》等,同时讲解象征手法的特点,学生对此手法就会有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了。
二、语文知识和各科知识的融合
相对于学生来说,所学的各科知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灵活处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能更好地解决语文课上的难题,因此要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必须处理好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问题。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说明文,学习时会经常遇到一些有关物理、化学或是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手头的有关资料,或动手做实验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在语文课堂上就避免了教师口头理论说教的弊端,学生不但解决了语文课上的难题,而且也增加了自己的理化知识。
三、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与课堂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的就是生活实践活动了,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这样学生不但不用去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还能通过这种渠道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学习老舍先生的《茶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去初步了解这部作品,教师再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当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了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去调查、收集当今我国茶馆的情况,学生就会明白老舍作品的意义,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高效利用网络获取知识
现在我们处于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面对网络繁杂的信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东西,从而让网络成为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高效工具,实现“物有所值”。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上述方法对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很有帮助,但我也明白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提醒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时随地去获得知识,扩大知识面。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不断地得以提升。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