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之愧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作家毕淑敏在西藏阿里部队做过助理军医,有一年从西藏回家探亲,遇到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她搭上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多日,到了一处戈壁。突然,有个浑身是土的人挡在前面,想要搭车。她想让他上来,但是司机不肯。毕淑敏觉得他不像坏人,而且怪可怜的,于是就让他上了车。她和司机坐在驾驶室,那个人坐在后面的车厢里,司机对毕淑敏解释了拒绝那人上车的原因:“我有一个同事,突然消失了,化装成可怜的人,拦了师傅的车。上车后就把师傅杀了,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回了上海。从此我们车队绝不搭任何不认识的人。”
  毕淑敏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一直死死地盯着那个人。突然,她看到那个人在偷偷靠近她的行李,似乎要偷她的东西。她把见到的情景同司机讲了,要他加快车速,在颠簸的道路上把那个人甩来甩去,不让他靠近自己的行李。但是,那个人的平衡能力很好,还是靠近了她的行李。他把毕淑敏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愈加增添了毕淑敏的怀疑。
  到站后,那个搭车的人也到家了。他刚準备走,毕淑敏立刻把他拦住,她要查一下提包里有没有少东西。当她进了车厢,发现她的行李被绑得很紧,原来那个人在车上抱住她的提包,是要用绳子帮她固定行李,以免被颠散了。而她的行李经过清点,没有少一样。原来他不是贼,而是为了表达感激,帮她护住行李。那个人走的时候,毕淑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自己毫无根据的怀疑感到愧疚不已。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带着内心的情绪和狭隘的偏见做预判。现实生活中,人们太容易基于片面信息或受先入之见所左右,去评判一个人的品行,认定一个人的善恶。由于被自己的固有印象所支配,就会选择性地收集信息和下意识地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并且排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情况,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结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证实性偏差”。证实性偏差会导致个体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在认知和评价别人的时候习惯于贴标签。比如有人通过一次合作发现你不爱说话,就可能给你贴上一个“内向”的标签;通过某次吃饭买单的行为,你又可能被人贴上一个“小气”的标签。但其实,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行为很可能大为迥异。又比如我们讨厌某个人,就会下意识地关注其负面信息,用以证明他的确不招人喜欢,并且这种讨厌随着信息的不断接收而加固,程度也会不断加深。
  英国探险家、人类学家理查德说:“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这就类似于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耳朵,有人摸到了象腿,其实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象本身。因此,一旦笃信片面的感知,就会妨碍我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证实性偏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是很难避免的。要纠正这种偏差,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养成注重事实和证据的习惯。不要只听别人的传言,应学会自己去观察,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尽量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做判断,也不要根据第一印象下结论,而要看客观事实,唯有事实才最具说服力。
  其次要坚持理性推理,力求使自己得出的结论符合逻辑。评价人和事不能从情感和立场出发,不应受制于先入之见,要克服情绪化的倾向。
  此外,还要多学习,多看书。阅读面愈广,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愈高。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才能克服因视野狭窄、见识短浅所带来的认知上的局限。久而久之,我们就不会被“证实性偏差”牵着鼻子走,减少一些误判,力求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品位的人。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4月26日,随着电子科技大学专场招聘会的结束,2021年“百万英才兴重庆”四川行活动顺利收官。  从暖心的求职伴手礼,到参会企业给出的优厚待遇,再到给力的人才政策……为期3天的引才活动,让四川高校学子感受到了重庆对人才的满满诚意。  这满满诚意的背后,是重庆加快构建的“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人才工作,研究出台了系列爱才敬才重才政策,形成了强大的“引才力”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被认为是弥合信息技术手段与高质量治理能力之间鸿沟的关键,但由于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存在职责同构与条块分割问题,跨部门合作成为政府大数据利用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