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不断延伸.综合能源系统服务管理对象多、处理数据量大、隐私安全要求高,传统集中式的云计算架构难以满足应用要求,以分布式为特征的边缘计算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层协同控制架构,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剖析了边缘计算技术的适用性与价值点,然后以工业园区为例,提出了基于多边协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型与求解方法
【机 构】
:
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211106;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不断延伸.综合能源系统服务管理对象多、处理数据量大、隐私安全要求高,传统集中式的云计算架构难以满足应用要求,以分布式为特征的边缘计算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层协同控制架构,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剖析了边缘计算技术的适用性与价值点,然后以工业园区为例,提出了基于多边协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模型与求解方法,最后对边缘计算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山区季节性溪流流量变化大,已有灌溉渠道量水设施难以在较大流量范围内均达到测流精度要求,本文以克伦普堰和排淤量水槽组合而成的堰槽组合量水设施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探究其测流机制.根据流量在5~79 L/s范围内的概化水槽水力性能试验,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水面线、弗劳德数、垂线纵向时均流速、薄水层特征长度和特征宽度的变化,建立不同流量阈值范围内的测流公式.结果表明:①随流量的增大,堰槽组合设施流动形态从槽内流变为堰流,流量阈值对应的阈值相对水深为0.885,拟合得到组合设施槽内流和堰流的测流公式,与实测流量对比,相
《综合智慧能源》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电力期刊.曾用名《水利电力修造技术》(1979年)、《电力修造技术》(1980—1981年)、《电力机械》(1982—1985年)、《水利电力机械》(1986—2007年)、《华电技术》(2008—2021年),2022年起正式更名为《综合智慧能源》.
波浪作用下的床面切应力是估算近岸泥沙起动、输移的重要基本参数之一,其形成的底部摩阻效应也会对近岸水动力环境产生影响.由于现场观测较为困难,对波浪边界层与波浪作用下床面切应力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室内试验观测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模型和试验测量研究,梳理各类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整理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大量试验资料,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包括波浪非线性、波浪破碎等因素对床面切应力的影响;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超大型水槽是未来突破波浪边界层理论研究瓶颈的重要设施;
研究高比例光伏并网条件下火电爬坡压力缓解策略对提高光伏消纳水平、保障火电机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高比例光伏并网下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了含光伏、火电、直流调制以及储能系统的“源-网-储”协调优化模型,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可时移特性和直流调制的快速响应性对并网光伏进行消纳.然后在改进的IEEE-24节点系统上对所提协调优化模型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优越性和有效性.最后得出所提策略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可有效缓解火电爬坡压力,提高系统光伏消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
针对带礁缘的复坡珊瑚礁地形,开展4组礁坪水位条件下、不同人射波高和波周期相组合的系列组次规则波试验,分析波高和增水的沿礁变化过程,研究深水波高、波周期和环境水位对破碎波高、破碎位置、礁坪增水和传递波高的影响规律,拟合给出试验地形下的参数化公式.研究表明:破碎波高和破碎位置随深水波高和波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受礁坪水位的影响相对较小;礁坪增水和传递波高受礁坪水位的影响较大,增水随水位的抬升而减小,传递波高随水位的抬升而增大;破碎波高和深水波高的比值与深水波陡相关;传递波高和深水波高的比值与礁坪水深深水波高比相关
为实现“双碳”目标,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需合理消纳新能源并保证用户用电负荷稳定可控.为考察电化学储能消纳风光与调峰的能力,结合碳排放权交易提出了弃风弃光碳惩罚成本与峰谷差碳惩罚成本,并建立了各项成本最小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基于比利时电力运营商发布的数据,设置不同功率的电化学储能装置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配置800 MW电化学储能装置后,系统弃风率下降4.35%,弃光率下降17.76%,峰谷差缩小至19.25%,能以最低成本4361万元合理地消纳风光以减少碳排放.
多站融合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负荷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使多站融合规划需要考虑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为有效提高多站融合建设的经济性,在保证系统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纳的同时,建立以平准化能源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多站融合容量优化配置策略.在量子引力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莱维飞行以进一步提高搜索能力,在算法中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随机参数,从而求解包含多重不确定性的容量配置问题.以某地多站融合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以及未改进的量子引力搜索算法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容量配置问题的求解精度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冬季供暖期通常受“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制约,区域电网电能调峰能力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提出在水源充沛地域引入水源热泵机组,实现热电解耦;同时,结合电制冷机、吸收制冷机、多元储能装置等能量转换设备,形成含水源热泵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构建了各设备机组运行模型并耦合形成系统总体架构,为实现“双碳”目标,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经济成本与碳排放成本,建立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对所提模型及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探讨求解得到的最优运行策略对综合能源系统各方面运行成本的影响,验证了所提
现有的分布式供能经济性优化策略并没有很好地协调经济收益和设备运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运行优化策略的新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结合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预测得到各时段的负荷平均值后先进行第1级总量优化,保证优化方案处于收益较高的水平,再将该平均值作为负荷变化基准值进行第2级微增优化,保证各个时段之间设备根据负荷变动所进行调整的过程相对稳定.运行日将系统优先布置成第1级的总量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负荷基准值与逐时负荷的差值进行微增调度;同时,经济累加可得到典型日全天的系统总收益,应用Ebs
传统的概率分布模型在不确定性建模方面主要依赖于模型的选择,但假定的单一模型往往无法准确刻画随机量的复杂变化规律.除此之外,参数概率模型对随机量之间时间、空间相关性的描述不够,而基于连接函数等相关性建模方法在描述多个随机量的相关性方面又过于复杂,给模型实际应用增加了难度.通过采用一种数据驱动的不确定性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两阶段机组组合模型,基于非参数狄利克雷过程高斯混合模型(DPGMM)和变分贝叶斯推断(VBI)方法来描述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考虑了多风电场和各节点负荷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