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势,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学校布局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中期,为进一步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水平,提出的是“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此举顺利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因钱的原因不能接受义务教育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同时,随着小学入学年龄的规范化、取消留级制、学籍管理网络化及学生营养餐计划等一系列教育管理措施的落实,学校办学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升办学质量已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就此,本文以笔者供职地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为资料线索,探讨当今办学布局应发生的变化。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情况调查
第一,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情况。
紫云县辖十二乡镇,据2013年教育统计报表显示,共有小学162所,初中18所,此外,另有2所民办的九年制学校。小学中,学生数不足100人的共有66所;初中学生不足300人的有3所。笔者未来得及申请拿到2014年教育统计报表作对照分析,但据初步调查,80%的农村学校学生数仍呈下降趋势,其中出现了近10个学生数不足10人的教学点。与此相反,县城一小、三小学生数仍在增加,大班额现象严重。
第二,农村学校师资配置情况。
师资配置是受编制部门(编办)的相关政策规定约束的,目前我县农村小学的编制是1:23的师生比。照此计算,一所不足100人的完小,按编制只能配4.35名教师,就高配置也只5名,试想5名老师的完小教学质量是何种情况?
第三,管理层级情况。
目前我县教育管理层级是县教育局→乡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 村级完小(教学点),某些特殊的区域还另增设成乡镇中心小学→片区完小→村级完小(教学点)模式。
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浪费
第一,经费的浪费。
第二,硬件设施浪费。
第三,师资资源浪费。
(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紫云县教育局于2015年1月分段组织了教师学科专业考试,从考试结果看,总体不乐观,特别是小学可以说是情形令人担忧,语文、数学学科的及格率均在50%左右,可想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但从横向看,县城一小、三小的教师考试成绩远远好于农村学校,但这并不说明县城学校的教师就业初期的专业知识怎么好而择优录用,因为县城小学通过考试择优选调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择优选调人数不足总数的30%,而在此前,根本没有通过考试择优选调之事,但此次考试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是大型学校(城镇)的教师职业紧迫感要强得多,在大型一点的学校,知识、能力差的老师肯定会被边缘化的,如果实行家长(学生)选聘教师的制度,这些人的处境恐怕更难堪,所以,只要不是无能到底的教师,他都会在学业上、教学能力上奋起直追,当然,人只要努力就肯定会有提高。相反,在只有几名教师的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习氛围就相去甚远,能勤奋向上的少之又少,大多则得过且过,时间久了,自然不进则退。
(三)管理层级多而低效
从县局至村完小的管理架构不谓不严谨,但因校点多而导致的管理层级多,绝对影响了管理效率。面对众多的校点,主管部门的督促检查及业务部门的指导都难以普及基层。
三、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规模化办学的意义
(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质量
第一,集团效应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第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质量。
第三,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二)高效利用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学
第一,硬件资源集中,使用效率提高。
第二,经费相对集中,提高了生均经费的使用效率。
第三,人力资源充分使用。
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规模化办学的可行性思考
(一)办学规模的设想
第一,小学办学规模。小学班额在40—45人为宜,同年级班数以4~6个班为宜,所以,小学办学规模在学生数900人至1600人、教师数在50~80人比较恰当。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可有上浮下浮,但不宜少于800人、多于2000人,否则就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了。
第二,初中办学规模。初中班额在45~55人为宜,同年级班数6~10个班为宜,办学规模在800~2000人之间。
(二)布局设想
为了完成“两基”任务,原有的学校布局主要考虑了就近入学,再就是生源辐射半径及行政隶属。实施规模化办学后,学校布局在原有基础上小学应作大调整、初中应作小调整,以规模办学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传统习惯、交通便利等因素,每乡镇设2至3所完小、1所初中即可,学生数较少的乡镇应撤掉初中。
(三)办学模式:寄宿制为主,但不急于一刀切
实施规模化办学后,就不能考虑就近入学因素,所以,寄宿制为主成为必然,但不急于一刀切,初中和农村小学基本实行寄宿制,城镇小学暂不实行。
实行寄宿制的优越性:一是学生学习有辅导,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当的监管;二是学生娱乐具有目标性,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三是避免了日常交通、雷暴等安全隐患。
(四)经费承受能力
第一,国家对经费投入的承受。
第二,家庭经费承受能力。
五、存在的不足及处理措施
第一,亲子教育问题。
首先,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即使不是留守儿童的其家长也多是早出晚归,与城镇孩子根本不具有亲子教育的可比性;其次,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定期开通亲子视频,更能拉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其三,学生有规律的每周回一次,家长会更珍惜此亲情交流时间。
第二,原有校舍资源的处理。
学校撤并后,可动的硬件资源皆可合并使用,不可动的校舍建筑应当在通过组织评估、通盘考虑以后部分暂留、部分拍卖处理以资扩建的新学校。
第三,对学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总之,实施义务教育规模化办学是一项大的学校布局举措,有利必有弊,但笔者认为,要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此举利远大于弊。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情况调查
第一,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情况。
紫云县辖十二乡镇,据2013年教育统计报表显示,共有小学162所,初中18所,此外,另有2所民办的九年制学校。小学中,学生数不足100人的共有66所;初中学生不足300人的有3所。笔者未来得及申请拿到2014年教育统计报表作对照分析,但据初步调查,80%的农村学校学生数仍呈下降趋势,其中出现了近10个学生数不足10人的教学点。与此相反,县城一小、三小学生数仍在增加,大班额现象严重。
第二,农村学校师资配置情况。
师资配置是受编制部门(编办)的相关政策规定约束的,目前我县农村小学的编制是1:23的师生比。照此计算,一所不足100人的完小,按编制只能配4.35名教师,就高配置也只5名,试想5名老师的完小教学质量是何种情况?
第三,管理层级情况。
目前我县教育管理层级是县教育局→乡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 村级完小(教学点),某些特殊的区域还另增设成乡镇中心小学→片区完小→村级完小(教学点)模式。
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浪费
第一,经费的浪费。
第二,硬件设施浪费。
第三,师资资源浪费。
(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紫云县教育局于2015年1月分段组织了教师学科专业考试,从考试结果看,总体不乐观,特别是小学可以说是情形令人担忧,语文、数学学科的及格率均在50%左右,可想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但从横向看,县城一小、三小的教师考试成绩远远好于农村学校,但这并不说明县城学校的教师就业初期的专业知识怎么好而择优录用,因为县城小学通过考试择优选调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择优选调人数不足总数的30%,而在此前,根本没有通过考试择优选调之事,但此次考试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是大型学校(城镇)的教师职业紧迫感要强得多,在大型一点的学校,知识、能力差的老师肯定会被边缘化的,如果实行家长(学生)选聘教师的制度,这些人的处境恐怕更难堪,所以,只要不是无能到底的教师,他都会在学业上、教学能力上奋起直追,当然,人只要努力就肯定会有提高。相反,在只有几名教师的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习氛围就相去甚远,能勤奋向上的少之又少,大多则得过且过,时间久了,自然不进则退。
(三)管理层级多而低效
从县局至村完小的管理架构不谓不严谨,但因校点多而导致的管理层级多,绝对影响了管理效率。面对众多的校点,主管部门的督促检查及业务部门的指导都难以普及基层。
三、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规模化办学的意义
(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质量
第一,集团效应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第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质量。
第三,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二)高效利用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学
第一,硬件资源集中,使用效率提高。
第二,经费相对集中,提高了生均经费的使用效率。
第三,人力资源充分使用。
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规模化办学的可行性思考
(一)办学规模的设想
第一,小学办学规模。小学班额在40—45人为宜,同年级班数以4~6个班为宜,所以,小学办学规模在学生数900人至1600人、教师数在50~80人比较恰当。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可有上浮下浮,但不宜少于800人、多于2000人,否则就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了。
第二,初中办学规模。初中班额在45~55人为宜,同年级班数6~10个班为宜,办学规模在800~2000人之间。
(二)布局设想
为了完成“两基”任务,原有的学校布局主要考虑了就近入学,再就是生源辐射半径及行政隶属。实施规模化办学后,学校布局在原有基础上小学应作大调整、初中应作小调整,以规模办学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传统习惯、交通便利等因素,每乡镇设2至3所完小、1所初中即可,学生数较少的乡镇应撤掉初中。
(三)办学模式:寄宿制为主,但不急于一刀切
实施规模化办学后,就不能考虑就近入学因素,所以,寄宿制为主成为必然,但不急于一刀切,初中和农村小学基本实行寄宿制,城镇小学暂不实行。
实行寄宿制的优越性:一是学生学习有辅导,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当的监管;二是学生娱乐具有目标性,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三是避免了日常交通、雷暴等安全隐患。
(四)经费承受能力
第一,国家对经费投入的承受。
第二,家庭经费承受能力。
五、存在的不足及处理措施
第一,亲子教育问题。
首先,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即使不是留守儿童的其家长也多是早出晚归,与城镇孩子根本不具有亲子教育的可比性;其次,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定期开通亲子视频,更能拉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其三,学生有规律的每周回一次,家长会更珍惜此亲情交流时间。
第二,原有校舍资源的处理。
学校撤并后,可动的硬件资源皆可合并使用,不可动的校舍建筑应当在通过组织评估、通盘考虑以后部分暂留、部分拍卖处理以资扩建的新学校。
第三,对学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总之,实施义务教育规模化办学是一项大的学校布局举措,有利必有弊,但笔者认为,要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此举利远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