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N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就需要交往双方不仅要掌握彼此的语言形式,更要掌握彼此的语言使用规则和文化价值体系,避免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造成交际中断。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言规约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最早出现美国人Edward 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顾名思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然而,各国的文化起源和发展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和特点也很不相同。在交际当中,人们往往倾向于本民族的语用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等来判断、解释和评价对方的言行,致使对方难以沟通而产生误解甚至隔阂,从而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这些阻碍大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造成的。
  二、语用失误的分类
  王德杏指出,跨文化交际中涉及语言规约和文化规约,而逾越这两类规约是导致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1.逾越语言规约的语用失误
  这一类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层、句法层。在词汇层面,语用者误将汉英词汇一一对等,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及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误将汉语的使用情况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语用禁忌语就是一类。汉语和英语里都有“龙”这个词,但它在英语的文化内涵与汉语文化内涵完全不同。在英文化中,龙是能喷火的怪兽,在中世纪是罪恶的象征;而在汉文化中龙是吉祥、权利和力量的象征,所以中国人呢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由此可见,龙在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心理反应上是截然不同的。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You must want your son to be a dragon”其后果自然可以想象。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一书中指出英语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等七种。英语学习者很少注意从上面七种语义表现形式区分同义词,有时甚至不假思索就滥用。例如,某外教布置一篇题为“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的作文,一同学在文中多次使用“communication”之后觉得有些乏味,便将改用的地方换为“intercourse”,外教阅后甚是尴尬。虽然“intercourse”与“communication”的语义成分有着共同的部分,但在英文含义里有“sexual intercourse”的联想意义。
  在句法层,语用者“不懂得英语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滥用完整句,忽视完整在特定场合下带来的特殊含义;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有一批外国人到某校参观,欢迎他们的中国学生说“I’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这是按照英语句子“您一路辛苦了”直译过来的。译成英文后在语法上是绝对正确的句子,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英语使用的寒暄语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
  2.逾越文化规约的语用失误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例,我们理解的个人主义与英美人士的理解不同。他们的个人主义包含“独立、自主、进取”的积极意义。而我们的个人主义带有利己主义的色彩。在西方文化里,个人的年龄、收入等都属隐私范围;而在中国这些都可以随便交谈,现实对对方的关心和友好。所以“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salary”“Are you married”这些“social noises”在中國文化里是适宜且恰当的。而在英美文化里则应极力避免。
  汉文化人的思维方式是马虎笼统不求精确,同时中国人与英美人相比长于理性短于理智,反映在语言习惯上就是不给人以明确答复,回答含糊其辞。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导做人要稳健、含蓄。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位赴美访问的学者在接受导师的邀请到导师家用餐时,这位学者在电话里这样答复:“Thank you! I will try to come.”这位导师急起来,干脆问:“Yes or No?”可是这位学者仍是说:“Thank you, I’ll try.”结果这位导师仍没明白这位中国学者是否接受了他的邀请。显然中国学者从自己的习惯出发,以得体的汉文化方式表达了在接受他人邀请时所表现出的应有态度,但是使用的却是代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英语,所以美国导师很难从自己的文化背景推导这位学者的含义。
  三、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从以上语用失误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规约和文化规约不是两个分离的部分而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的,这种交际必然是跨文化的,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组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
  其次,作为老师在讲授教材时,应通过使用教材及时引导学生了解母语和外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语言中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
  再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这是理解异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能力的基础。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可以增加对异文化的敏感性。文化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包含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的形成要靠个人用心去体会生活和汲取各种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其他文献
阐述锅炉氧化皮产生原因及危害,从设计、运行、检修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缓解氧化皮产生及脱落.
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观,了解行动导向教学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对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这一理论的精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动导向 核心理念 经验教训  2012年5月12日到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德合作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二期的培训。通过齐姆斯教授等五位德国专家的言传身教和六位翻译的不懈努力,笔者对行动导向教学及其常用的五种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一文叙述了海伦小时候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终于考上大学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我选取两个最能体现海伦艰苦学习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结核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机,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越来越多的多媒体盲目涌入课堂,其作用被过分抬高,也出现
新课改班主任穿针引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学工作的落实者,如何把千头万绪的教学工作理清,发挥好自己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作用,让看似繁杂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充分发挥好“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针”要磨好擦亮  一根针要有穿透力,需要保持针尖锋利、针身光滑。同样,一名班主任要有过硬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这是“针”能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其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技能练习的高
为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发展.国家将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①制定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对能源和环境基础技术方面;②加强促进新技术利用相关标准和准入机制
The current technology for producing the petroleum needle coke is apt to cause overflow of feedstock from the coke drums, instability in operation of coking uni
火电厂运煤除灰系统中,一些设备变频改造的需求日益强烈。采用变频调节,不但可以优化设备的运行效果,还可以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通过比较传统调速方式与变频调速方式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