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的三天哀悼日已然结束,灾后的重建才刚刚开始。有人说,灾难发生时我们无数人相互之间建立的默契和心意相通看起来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过去,有一些短暂的心灵的联系看起来又断掉了,大家又变回了5月12目前的陌路人。
也许是这样吧,灾区以外一个具体微小的个人回到5月12日前很简单,但是对整个人群来说,有一些窗口已经开启,生活和地震之前已经不同。
可能你是个中学生,以前还有一点点“宅”。你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觉得整个世界离你很远,所以觉得不理会这个世界发生的事也没关系。但是那天你看着电视画面上一个母亲在她小孩的遗体旁哭得肝肠寸断,看到小孩满面尘土蜷缩在雨中再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你有点奇怪自己的眼泪什么时候已经流了下来。可能你有点羞涩,虽然知道世界应该是更美好的,但生活现实却除了冷漠还是冷漠。你有份善意想要好好对待别人,但因为很多不确定的犹豫最后还是藏在了心里。但是这一次,把零用钱放到捐款箱里,你没有犹豫。可能以前没人理解你,所以你也觉得不需要去理解别人,觉得越来越寂寞,但是你看到无辜的小孩躺在雨中无比寂寞的身躯,你有点奇怪自己的眼泪什么时候已经流了下来。于是第一次,你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事——地震、同情、拯救。
从这些微小的变化,很多人开始经历一种之前在电视、电影、书里看到过的体验:自发无偿为别人奉献,全民自觉参与非经济性的活动,广泛讨论非娱乐性的话题,甚至也许是第一次——考虑个人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
地震之后,一家国外主流媒体的封面标题是《中国站起来了》。作者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缺乏国民的意识。因为伦理传统,我们重视自己和家庭,忽视家庭以外的更广范围的他人。特别是市场化以后,人们对金钱利益的追求更加剧了这个问题。例如中国个人和企业对慈善的捐助只有0.09%,而美国有2%。但是地震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有一位退休教师把她刚拿到的退休金捐给了红十字会,她说: “我看不下去新闻了,太惨了。现在我能做的只有捐献。”过去,我们的捐献活动通常是在组织下被动进行,但是这一次相信很多人是完全出于自发。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但是经过了上两个世纪激剧的变革以及后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变得越来越漠视一己之外的社会。传统的臣民心理刚被颠覆,现代的公民意识却没有在废墟上建立起来。虽然生活越来越富有,但我们总觉得莫名其妙的不安——能保护我们、能托住我们的,似乎只有自己。别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责任正如我们毋须对别人承担责任一样。虽然各种教科书或者电视节目乐观地描述出见义勇为或是为国奉献是怎样美好感人的图景,但缺乏生活现实的支持,除了模范生外有谁会相信这样的图景呢?
教科书失败的地方,我们通过其它方式寻找回来,譬如网络。教科书是一条只能接受不能讨论的单行线,语文课的作文是真实表达的红灯。但在BBS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无论是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还是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古典文学的关系,我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博客里,我们的表达比作文顺畅很多。就在这个过程里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在参与讨论,讨论和是非有关的事,讨论和品味有关的事——所谓是非,就是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做;所谓品味,就是感情应该怎样表达才更好。我们学到了一样在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做个有品味的好人。
然后,地震发生了。如果说之前“做个有品味的好人”只是个孕育中的概念,在这场地震中它破壳而出了。你懂得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去听别人的意见,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为了陌生人而流泪,也许还有沉思;你捐献了钱,并且关心这些捐款是否被合法有效地利用:除了钱你可能还考虑到其它更远的问题——这就是公民意识最基本的形态。
公民意识,不只是履行义务并享受权利这么简单。什么样的是义务,义务应该怎样履行?我们有什么权利,我们可以用这权利做什么?你以前真的在意过这两个问题吗?相信我,这场地震后,公民社会正在因为你的改变而开启了一道门,你可以看到门那边透进来的光。
5月19日开始,中国为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举国哀悼3天。电视上,人们把5月19日这一天称为“国殇日”。 “殇”,本来是未成年死去的意思。“国殇”,在屈原的辞中意思是为了国家而战死牺牲的英灵。四川地震后, “国殇”这个词用的真的太恰当。那些死于地震的同胞,对于我们这些应该更好生活下去的人——不是以脆弱的个体,而是以更健全的现代公民身份生活下去的人——他们做出的是一种牺牲。
(本文作者现供职于香港某媒体)
也许是这样吧,灾区以外一个具体微小的个人回到5月12日前很简单,但是对整个人群来说,有一些窗口已经开启,生活和地震之前已经不同。
可能你是个中学生,以前还有一点点“宅”。你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觉得整个世界离你很远,所以觉得不理会这个世界发生的事也没关系。但是那天你看着电视画面上一个母亲在她小孩的遗体旁哭得肝肠寸断,看到小孩满面尘土蜷缩在雨中再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你有点奇怪自己的眼泪什么时候已经流了下来。可能你有点羞涩,虽然知道世界应该是更美好的,但生活现实却除了冷漠还是冷漠。你有份善意想要好好对待别人,但因为很多不确定的犹豫最后还是藏在了心里。但是这一次,把零用钱放到捐款箱里,你没有犹豫。可能以前没人理解你,所以你也觉得不需要去理解别人,觉得越来越寂寞,但是你看到无辜的小孩躺在雨中无比寂寞的身躯,你有点奇怪自己的眼泪什么时候已经流了下来。于是第一次,你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事——地震、同情、拯救。
从这些微小的变化,很多人开始经历一种之前在电视、电影、书里看到过的体验:自发无偿为别人奉献,全民自觉参与非经济性的活动,广泛讨论非娱乐性的话题,甚至也许是第一次——考虑个人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
地震之后,一家国外主流媒体的封面标题是《中国站起来了》。作者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缺乏国民的意识。因为伦理传统,我们重视自己和家庭,忽视家庭以外的更广范围的他人。特别是市场化以后,人们对金钱利益的追求更加剧了这个问题。例如中国个人和企业对慈善的捐助只有0.09%,而美国有2%。但是地震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有一位退休教师把她刚拿到的退休金捐给了红十字会,她说: “我看不下去新闻了,太惨了。现在我能做的只有捐献。”过去,我们的捐献活动通常是在组织下被动进行,但是这一次相信很多人是完全出于自发。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但是经过了上两个世纪激剧的变革以及后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变得越来越漠视一己之外的社会。传统的臣民心理刚被颠覆,现代的公民意识却没有在废墟上建立起来。虽然生活越来越富有,但我们总觉得莫名其妙的不安——能保护我们、能托住我们的,似乎只有自己。别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责任正如我们毋须对别人承担责任一样。虽然各种教科书或者电视节目乐观地描述出见义勇为或是为国奉献是怎样美好感人的图景,但缺乏生活现实的支持,除了模范生外有谁会相信这样的图景呢?
教科书失败的地方,我们通过其它方式寻找回来,譬如网络。教科书是一条只能接受不能讨论的单行线,语文课的作文是真实表达的红灯。但在BBS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无论是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还是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古典文学的关系,我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博客里,我们的表达比作文顺畅很多。就在这个过程里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在参与讨论,讨论和是非有关的事,讨论和品味有关的事——所谓是非,就是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做;所谓品味,就是感情应该怎样表达才更好。我们学到了一样在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做个有品味的好人。
然后,地震发生了。如果说之前“做个有品味的好人”只是个孕育中的概念,在这场地震中它破壳而出了。你懂得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去听别人的意见,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为了陌生人而流泪,也许还有沉思;你捐献了钱,并且关心这些捐款是否被合法有效地利用:除了钱你可能还考虑到其它更远的问题——这就是公民意识最基本的形态。
公民意识,不只是履行义务并享受权利这么简单。什么样的是义务,义务应该怎样履行?我们有什么权利,我们可以用这权利做什么?你以前真的在意过这两个问题吗?相信我,这场地震后,公民社会正在因为你的改变而开启了一道门,你可以看到门那边透进来的光。
5月19日开始,中国为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举国哀悼3天。电视上,人们把5月19日这一天称为“国殇日”。 “殇”,本来是未成年死去的意思。“国殇”,在屈原的辞中意思是为了国家而战死牺牲的英灵。四川地震后, “国殇”这个词用的真的太恰当。那些死于地震的同胞,对于我们这些应该更好生活下去的人——不是以脆弱的个体,而是以更健全的现代公民身份生活下去的人——他们做出的是一种牺牲。
(本文作者现供职于香港某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