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之一,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从屈辱与苦难走向光荣与辉煌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本文拟结合《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就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做探讨,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忠诚、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
关键词:民族精神;演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4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1]。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开设《纲要》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三十多年里,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以及为社会主义事业呕心沥血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这些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鼓舞和感召下,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统治,翻身做了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并蔚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纲要》课的教学体例设计,它正是通过上、中、下三编,既三个历史阶段来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现结合《纲要》课的教学体例,就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试做探讨。
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救亡图存运动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随之蜂拥而至,通过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对中国蚕食鲸吞,中国被强瓜分得四分五裂,清政府也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被迫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也正是这种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2]。中国人民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开展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的斗争,如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和改良派的戊戌变法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爱国、救国主张,如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提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呼喊的“斩邪留正”,冯桂芬的“采西学”“制洋器”,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运动,梁启超领导维新运动,要改变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兴中会创立之时,就明确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3]。从此,“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在中华大地不胫而走,它也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上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这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样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原因之一。
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探求救国真理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在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可能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在全世界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对中国人民尤其是爱国青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一批批进步青年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拯救民族危亡,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4]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的旗帜,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加入抗日浪潮中,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民族战争。中国共产党更从民族大义出发,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先后促成两次国共合作,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华民族精神在全民抗战的过程中得到了最高的升华。在这一时期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一致对外,体现了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如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徐向阳、邱少云等以爱国主义信念为支撑,以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忠诚奋起抗日,体现了共产党勇于牺牲、不屈不挠、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体现了各族人民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忘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抵御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最重要、最坚定的精神支撑。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毛泽东、邓小平等依靠群众、发展群众,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征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1957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灾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和培育出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近年来,正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受住拉萨“3.14”事件、“5.12”汶川地震灾害以及乌鲁木齐“7.5”事件巨大考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业绩,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盛赞。
我们今天讲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那种主张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的民族主义,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阻碍社会进步的。从历史上看,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虽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一刻都未停止过。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重点指向我国,加紧推进“西化”、“分化”和遏制战略,他们公开支持和操纵针对新疆、西藏的分裂活动,极力挑起事端,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制造动乱,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我们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分裂中国的图谋进行斗争的继续,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因此,我们要通过《纲要》这门课,从历史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从深层次澄清和消除学生各种模糊观念、错误认识,充分认清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大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好《纲要》课,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沙建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增2).
[2]梁启超.戊戌政变记[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113.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9.
关键词:民族精神;演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4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1]。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开设《纲要》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三十多年里,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以及为社会主义事业呕心沥血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这些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鼓舞和感召下,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统治,翻身做了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并蔚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纲要》课的教学体例设计,它正是通过上、中、下三编,既三个历史阶段来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现结合《纲要》课的教学体例,就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试做探讨。
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救亡图存运动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随之蜂拥而至,通过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对中国蚕食鲸吞,中国被强瓜分得四分五裂,清政府也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被迫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也正是这种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2]。中国人民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开展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的斗争,如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和改良派的戊戌变法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爱国、救国主张,如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提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呼喊的“斩邪留正”,冯桂芬的“采西学”“制洋器”,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运动,梁启超领导维新运动,要改变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兴中会创立之时,就明确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3]。从此,“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在中华大地不胫而走,它也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上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这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样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原因之一。
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探求救国真理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在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可能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在全世界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对中国人民尤其是爱国青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一批批进步青年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拯救民族危亡,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4]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的旗帜,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加入抗日浪潮中,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民族战争。中国共产党更从民族大义出发,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先后促成两次国共合作,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华民族精神在全民抗战的过程中得到了最高的升华。在这一时期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一致对外,体现了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如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徐向阳、邱少云等以爱国主义信念为支撑,以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忠诚奋起抗日,体现了共产党勇于牺牲、不屈不挠、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体现了各族人民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忘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抵御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最重要、最坚定的精神支撑。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毛泽东、邓小平等依靠群众、发展群众,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征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1957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灾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和培育出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近年来,正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受住拉萨“3.14”事件、“5.12”汶川地震灾害以及乌鲁木齐“7.5”事件巨大考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业绩,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盛赞。
我们今天讲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那种主张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的民族主义,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阻碍社会进步的。从历史上看,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虽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一刻都未停止过。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重点指向我国,加紧推进“西化”、“分化”和遏制战略,他们公开支持和操纵针对新疆、西藏的分裂活动,极力挑起事端,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制造动乱,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我们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分裂中国的图谋进行斗争的继续,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因此,我们要通过《纲要》这门课,从历史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从深层次澄清和消除学生各种模糊观念、错误认识,充分认清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大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好《纲要》课,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沙建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增2).
[2]梁启超.戊戌政变记[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113.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