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时期河湟地区土地占有状况探讨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公元前一、二世纪之交,青海东部成为西汉帝国新拓疆土。此后至西晋太康初(280年)户调式颁布,近400年间,青海东部宜农地区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对了解青海东部地区由原始社会跨入封建社会的具体过程以及该地区早期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特点很有意义。 一、氏族部落共有的土地 据《后汉书》卷87《西羌传》记载,西汉时,世居青海的羌人,“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羌人以部落为单位生活,互无统属关系。有时为共同的军事目的联合起来,那也是临时的、松散的。可见羌人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羌人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对耕地、草场等的占有仍基本上通行氏族部落公有制形式。西汉封建势力进入河湟地区后,羌人并未全部退
其他文献
<正>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认真分析各种不安定因素,采取一切强有力的措施,压住犯罪猛增的势头,将其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奋斗目标而规定的行动准则,也是控制和遏止社会犯罪的重要手段.刑事法律是我们控制刑事犯罪的主要手段.但是,刑事法律作为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规定,离开刑事政策的指导,就会变成僵死的教条,而无法适应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及时控制社会犯罪.要想有效地治理和控制犯罪,就必须用刑事政策指导
湖南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考察结果认为:退耕还林是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文章还指出了退耕还
<正>本教在藏区的流传,虽不如某些本教徒所说的那么久远,但至少也可以追溯到藏族历史的史前期,这期间本教的寺庙从无到有,从兴盛到衰微,都与藏区长期的佛。本斗争紧密相连。对其演变的了解,也是我们加深对本教本身演变过程的一种了解。 一、神坛、修法堂 作为我国藏区古老宗教的本教,也同其他古老的宗教一样,其初期是没有寺庙的。因为连本教自身,这时也仅是“下方作镇压鬼怪,上方作供把天神,中间作兴旺人家的法事”①的既无组织体系,又无系统教义的“巫者”,当然谈不到有专门供其举行各种祭祀和修法的寺庙了。即使
传统国际经济理论表明,一国的汇率水平变动通过改变相对物价水平和两国相对工资水平,影响世界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一国劳动力的需求。本文在试图从厂商生产要素投入配
对2006年“7&#183;15”、“7&#183;26”两次山洪地质灾害给湖南南部地区造成的巨大损失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一惨痛教训进行深思,提出了减少洪灾损失的具体措施。
【正】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下,中国的改革事业,整整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使
<正>在忙中偷闲之际,凭着对哲学问题的浓厚兴趣,拜读了大连水产学院丛大川同志的文章《论斯大林自然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该文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4年第1期.文章称斯大林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并将其模式化.丛文还认定,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纯自然主义的世界观,使用的是一种纯自然本体论思维方式;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对象是“自然界”,不包括“人化自然”或“属人的自
<正>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目标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繁荣景象,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势喜人,催人奋进.但仔细观察,法制建设发展进程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之间还是不够协调,依然存在着明显不相适应的状况.有必要围绕当前市场法制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些探讨.关于当前法制建设形势的估计如何正确评价当前我国市场法制建设形势,这是关系我们党不断总结领导新时期法制工作的经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