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素为主,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是未来人类社会求存的必然趋势。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生存与繁衍受到“吃对了没”“有吃的没”“吃出意外没”这三个要素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个体机体的健康(排除医疗水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取决于生理结构和食物结构是否匹配。总体上看,人类的生物演化史与食物的演变史是相匹配的,直到当代才出现失衡,从而暴发了许多新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00万年前,我们祖先猿人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属于纯植食性动物。相比肉食性动物的尖牙、短肠子,植食性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平牙,肠子很长,食物主要是应季的果蔬和植物根茎。
后来,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猿人逐渐成为了直立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还是植食性为主,偶尔抓些小动物充饥。到了新石器时代,标枪的出现才让捕杀大型猎物成为可能,人类也从植食性动物过渡到杂食性动物,但仍以植食为主,辅以少量肉食。人类的生理结构(牙齿和肠子)没有大变化,与食物结构基本匹配。
进入到农牧业时代后,除了应季果蔬和自然界的猎物外,人类开始蓄养家禽、家畜,有了一些稳定的肉食来源。但是,由于自然环境遭农耕破坏严重,猎物稀少,畜牧业效率极低,人类仍属于植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生理结构和食物结构总体匹配,身体相对健康,疾病也只有有限的几种。
直到300年前,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畜牧业和养殖业高度发达,肉食生产效率极大提升,才使得人类整体上由以植食为主迅速过渡到以肉食为主。但是,人类生理结构的自然演进是极其缓慢的,通常需要百万年甚至千万年的积累才能完成。这就造成当代人的生理结构与食物结构严重失配,进而导致新疾病不断发生,而医学的进步又跟不上新疾病的增长速度。
人类若能处理好生理结构与食物结构的匹配性问题,再加上现代医学的进步,一定会更长寿,活到百岁不是梦。
其次,人类群体对食物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匹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没有充足的食物,高于前一年的8.11亿人,世界饥饿人口连续第三年出现增长,9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在挨饿,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人口为20亿。生存需求是所有生物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底层、最核心的需求。而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又是社会高度竞争化、动荡化的第一动因。
當今社会结构更加复杂致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变得高度脆弱、不确定,最终形成了不可逆的系统性生存危机。社会系统任何节点的崩溃,往往就会导致社会全系统的崩塌。因此,今天的社会看上去进步了,文明了,生产效率更高了,但以肉食为主之后,食物资源反而更显匮乏。个体间、组织间、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生存资源的不足与盈余极端化更加凸显,社会更加动荡,冲突更加频繁。
只有全人类共同倡导“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才能大大缓解这种生存资源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的矛盾,因为素食的生产效率是肉食的10倍,5千克的谷物饲料才能生产出0.5千克的肉。
最后,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是否适配。人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自然环境短时间内的大变动,对进化速度极慢的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在2015年研究报告《气候变化,饮食变化:降低肉食消费的途径》中指出,畜牧业排放已经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与全球交通运输业尾气排放相当。“降低肉类消费是健康和环境的双赢。”报告作者劳拉·韦尔斯利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寻找快速且低成本缩小巴黎减排量差距的策略,饮食结构调整应该是方案重点。”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发展,2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8~4摄氏度,造成南北极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19~58厘米。届时,地球上部分陆地被淹没,大型火山喷发,几亿年的冻土融化,史前的各种病毒暴发。上述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都足以使人类灭绝,只有全人类共同倡导“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大量减少畜牧业发展,方能延缓或阻止大气温度上升过快。
因此,“以素为主,荤素搭配”的生活理念,是决定人类这个物种生死存亡的大事。
作者简介:林忠,素天下董事长。
首先,个体机体的健康(排除医疗水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取决于生理结构和食物结构是否匹配。总体上看,人类的生物演化史与食物的演变史是相匹配的,直到当代才出现失衡,从而暴发了许多新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00万年前,我们祖先猿人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属于纯植食性动物。相比肉食性动物的尖牙、短肠子,植食性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平牙,肠子很长,食物主要是应季的果蔬和植物根茎。
后来,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猿人逐渐成为了直立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还是植食性为主,偶尔抓些小动物充饥。到了新石器时代,标枪的出现才让捕杀大型猎物成为可能,人类也从植食性动物过渡到杂食性动物,但仍以植食为主,辅以少量肉食。人类的生理结构(牙齿和肠子)没有大变化,与食物结构基本匹配。
进入到农牧业时代后,除了应季果蔬和自然界的猎物外,人类开始蓄养家禽、家畜,有了一些稳定的肉食来源。但是,由于自然环境遭农耕破坏严重,猎物稀少,畜牧业效率极低,人类仍属于植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生理结构和食物结构总体匹配,身体相对健康,疾病也只有有限的几种。
直到300年前,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畜牧业和养殖业高度发达,肉食生产效率极大提升,才使得人类整体上由以植食为主迅速过渡到以肉食为主。但是,人类生理结构的自然演进是极其缓慢的,通常需要百万年甚至千万年的积累才能完成。这就造成当代人的生理结构与食物结构严重失配,进而导致新疾病不断发生,而医学的进步又跟不上新疾病的增长速度。
人类若能处理好生理结构与食物结构的匹配性问题,再加上现代医学的进步,一定会更长寿,活到百岁不是梦。
其次,人类群体对食物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匹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没有充足的食物,高于前一年的8.11亿人,世界饥饿人口连续第三年出现增长,9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在挨饿,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人口为20亿。生存需求是所有生物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底层、最核心的需求。而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又是社会高度竞争化、动荡化的第一动因。
當今社会结构更加复杂致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变得高度脆弱、不确定,最终形成了不可逆的系统性生存危机。社会系统任何节点的崩溃,往往就会导致社会全系统的崩塌。因此,今天的社会看上去进步了,文明了,生产效率更高了,但以肉食为主之后,食物资源反而更显匮乏。个体间、组织间、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生存资源的不足与盈余极端化更加凸显,社会更加动荡,冲突更加频繁。
只有全人类共同倡导“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才能大大缓解这种生存资源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的矛盾,因为素食的生产效率是肉食的10倍,5千克的谷物饲料才能生产出0.5千克的肉。
最后,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是否适配。人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自然环境短时间内的大变动,对进化速度极慢的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在2015年研究报告《气候变化,饮食变化:降低肉食消费的途径》中指出,畜牧业排放已经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与全球交通运输业尾气排放相当。“降低肉类消费是健康和环境的双赢。”报告作者劳拉·韦尔斯利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寻找快速且低成本缩小巴黎减排量差距的策略,饮食结构调整应该是方案重点。”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发展,2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8~4摄氏度,造成南北极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19~58厘米。届时,地球上部分陆地被淹没,大型火山喷发,几亿年的冻土融化,史前的各种病毒暴发。上述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都足以使人类灭绝,只有全人类共同倡导“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大量减少畜牧业发展,方能延缓或阻止大气温度上升过快。
因此,“以素为主,荤素搭配”的生活理念,是决定人类这个物种生死存亡的大事。
作者简介:林忠,素天下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