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歌唱的方法和器乐演奏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6-1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情感为中心,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围绕情感因素展开教学,使学生达到智商与情商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那么,如何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将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呢?笔者认为:
一、用典型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歌曲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可以通过歌曲去辨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时,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给学生讲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爱国故事,使学生明白人民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例如,在教唱《国歌》时,教师首先要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著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深刻的了解。在进行乐曲分析时,又着重讲解了乐曲是怎样反映出作者的心声的。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地表现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了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的目的。
二、用音乐的审美作用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以及美化人的行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身的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感情波涛。
要让学生从音乐中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姿态,通过音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音乐更生活化,提高学习的兴趣,令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
三、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和刚才所提到的创设情境是有相同之处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教学用具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四、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音乐的求知程度也不断加深,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需求就不再局限于会唱几首歌而已,而是希望对于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知识也有所了解,并且越来越希望能掌握一种音乐的技能,比如,乐器的学习。随着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音乐求知欲也不断增强,而对音乐接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学习的越多,发现的音乐的价值越多,对于音乐的需求也会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准备好充足的知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我们丰富多彩的感情体验,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这知识就如同是一股股鲜活的血液,会充实学生的精神,燃烧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获得无穷的活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如“以情促知”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音乐知识,使他们感到满足,获得自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爱,以这种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6-1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情感为中心,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围绕情感因素展开教学,使学生达到智商与情商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那么,如何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将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呢?笔者认为:
一、用典型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歌曲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可以通过歌曲去辨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时,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给学生讲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爱国故事,使学生明白人民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例如,在教唱《国歌》时,教师首先要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著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深刻的了解。在进行乐曲分析时,又着重讲解了乐曲是怎样反映出作者的心声的。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地表现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了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的目的。
二、用音乐的审美作用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以及美化人的行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身的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感情波涛。
要让学生从音乐中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姿态,通过音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音乐更生活化,提高学习的兴趣,令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
三、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和刚才所提到的创设情境是有相同之处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教学用具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四、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音乐的求知程度也不断加深,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需求就不再局限于会唱几首歌而已,而是希望对于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知识也有所了解,并且越来越希望能掌握一种音乐的技能,比如,乐器的学习。随着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音乐求知欲也不断增强,而对音乐接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学习的越多,发现的音乐的价值越多,对于音乐的需求也会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准备好充足的知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我们丰富多彩的感情体验,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这知识就如同是一股股鲜活的血液,会充实学生的精神,燃烧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获得无穷的活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如“以情促知”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音乐知识,使他们感到满足,获得自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爱,以这种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