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那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在采访活动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善用心理学中的示弱定律、转移受访者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采访 受访者 心理学
曾经某电视台在灾区现场的一个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争议。记者问灾害安置点的一位孩子:你高兴吗?事实上,这次灾害中,孩子的亲人可能已经伤亡。而如此不妥的提问在电视采访中并不鲜见,这凸显出一些记者缺少人文关怀,冷血记录,无视新闻伦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记者的采访技巧亟待提高。本文从笔者多年的电视采访经验出发,对受众群体进行心理分析,并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作一些初探。
作为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电视采访记者,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同时,他与其他行业社会活动者所面对的人群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记者所要面对的人群,也就是采访的对象没有特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官宦达人,贩夫走卒,沽屠乡野……他们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二是电视新闻的专业要求,记者要努力让这些采访对象开口说话。
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在面对记者时,采访对象大致有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抵触型。从心理学分析来看,采访对象说与不说,是由他们的心理所决定的。所以,是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一个采访对象态度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心理变化而变化。而面对电视记者的采访,干扰和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因素更为复杂。在实践中,电视记者遇到较多的情形是,与记者谈话没有任何问题,但一旦正式采访,对方就拒绝接受,或者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或者躲避镜头,或者面对镜头不知所措,或者晕镜头。所以,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这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就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群体分析,进而在心理上进行剖析。
一般说来,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群体善于表达,言谈流畅。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学者专家态度严谨,讲话分寸感强,而农民和普通市民可能在初次面对记者时显得拘谨和局促。如何让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能在面对记者时心情放松,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从而获取新闻信息,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的距离让人产生压迫感,过远则产生生疏感,不信任感。举例来说,上下级之间的谈话,距离一般在两米以上。而亲人之间,情人之间谈话,如果在一米的范围之内则很正常。而记者在采访时,则与采访对象形成另外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将人际距离分为8种,其中将一般的社会关系距离定为4-12英尺(1.2-3.6米)。不过,霍尔所指的社会关系包括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等。基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是平等的,而且,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倾听者、询问者,似乎处于更加被动的角色(质疑,追问等心理冲突关系的采访不在此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应该设为一般社会关系中的1.2—3.6米之间。但是,具体什么距离,记者要靠心理的感受来准确把握。比较常见的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过近,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感到压迫而产生退却,表达意愿肯定会受挫,采访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過,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话筒的位置。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采访,一个走出雪灾现场的救灾队员,被记者一把抱过来,话筒伸到他的嘴边,虽然是表扬性的充满喜悦与兴奋的采访,也具有现场感,但明显也能看出来,这种过分热情,让采访对象一时感到错愕,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表达紧张嗫嚅,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访对象开口讲话,但显然这种回答是跟着记者走,给出的回答也是封闭的,并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也就达不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更不会出彩。很多观众也许不难发现,电视采访中,经常能见到记者的话筒直抵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作为观众,每当见到这种采访,我直觉上能感到受访者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不自然,想必接受采访的人,心理感受也好不到哪儿去吧。把话筒直戳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过短的距离,让对方感到私人的空间遭到侵入,从而让对方产生抵触,这样肯定会让对方心理上有压迫感,即使回答采访,心理上多少有些紧张和慌张,在这种状态下对方的表达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很难说了。其实,话筒与受访者实际上也产生了距离关系,所以,经常被人忽视的话筒的位置,其实颇值得记者们考虑。我认为,话筒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中,也是一个参与者,它与采访对象保持怎样的距离比较合适,没有严格的标准,但确实是考验记者拿捏的功夫。我的采访经验是半尺,这个距离一般不会对采访对象造成压迫感。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人际空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笔者在采访中就有这样一种感受,对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工作者采访,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方就可以很顺畅地交流。而在农村对农民进行采访时,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一声老乡就能与他们搭讪,往往隔着田埂,小河就可以与他们大声交谈,而且他们也乐意在这样的距离接受采访,丝毫不影响采访效果,试想,如果以这种距离与政府工作人员交谈,肯定不会得到很好的回应。
此外,环境改变人际距离。比如,现场的噪声很大,为了排除现场的噪声,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靠得更近,话筒离他们的嘴靠得更近,甚至直抵嘴边,但不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因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现场的噪声已经影响了对话双方的心理,噪声已经成为“当事”的一方,甚至,采访对象为了便于信息有效传播,主动靠近话筒。
在揭黑类、批评类,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躲避,阻拦,说谎。这时,采访对象对记者在心理上实际上构成了挑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则进入到一种冲突状态。在这种情境下,缩短与对方的距离,话筒更加逼近对方是必然的选择,话筒的位置就是向对方表明,双方心理上已经处于接战状态。在霍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中的接近型的距离只有0.15米,这是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在揭黑类报道中,如果对方躲避甚至阻拦采访,他们与记者实际上已经交锋,心理上进行格斗了。这时,话筒应该毫不犹豫地伸近对方。相反,这时候如果话筒位置离远了,也就退出了冲突状态,进入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会削弱采访的效果。当然,在采访中为了表达安慰,爱抚,也是这种距离。 采访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
在新闻现场,记者是一个外来侵入者。比如,在一个悲剧的现场,一些受害者,受难者的家属亲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记者的出现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时,伸出话筒必然会引起采访对象心理上的抵触,或者遭到明确的拒绝,甚至会引起冲突。基于人性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记者恪守的新闻伦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如果坚持采访,则很不合时宜,但记者的职责又不允许放弃采访。如何让他们开口接受采访呢?这时候,给予对方心理支持非常重要。记者先以一般人的身份,(比如同情者,安慰者,帮忙者)参与到他们中去,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让对方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你,渐渐地接受你作为一个记者参与到他们中间,记者在现场找到这种感觉后,话筒可以适时出现,指向采访对象,此时,他们也许不觉得那么突兀了,他们更容易向你倾诉,从而接受采访。几年前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民在田间劳动,突然遇到雷击不幸身亡。对这起意外的报道,是防雷防灾知识宣传的一个契机,但是,当我们两位记者到达现场时,死者家属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对记者的到来抱有很大的警觉。这时候马上进行采访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导致非常尴尬局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当即与摄像记者商量,暂时不要拿出摄像机,而是由我一人走到他们中间,先是向他们表明,记者无心打扰,只是作为记者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试探问起他家的家庭状况,以后会有哪些困难,以后的日子会有哪些安排等等,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也就渐渐接受了现场有记者的存在。接下来的采访也顺理成章,死者家属都配合记者做好采访。
给对方心理支持,在采访中非常重要,因为在众多采访中,当他们得到这种支持后,会与记者在心理上得到沟通,获得情感补偿,从而产生倾诉的冲动。有的采访对象甚至出于“回报”的心理,也对记者的心理进行补偿从而接受采访。当然,寻找机会给采访对象心理支持,具体到每个人,要有不同的方式和时机,一个微笑,一个呼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改变采访的进程。对于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用点头表示赞许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给对方心理上支持,支持他继续他的话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我们要及时向对方求证,也是在心理上对他鼓励,是打开一个话题的开始。
善用示弱心理
电视记者与平面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一个主要区别是,摄像机要捕捉到关键的采访对象关键的话。时常有平面媒体同行感叹,在电视采访报道中,一些采访对象,即使不愿接受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录下来了,而平面媒体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此话不虚,但在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并非都处于记录状态,不是想拍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在采访中,往往有节外生枝的情况出现,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些特定的场景一瞬而过,不可复制不可重来。这一切作为现场的人,都看在眼里,平面媒体可以据此进行文字交待,但电视记者即使看得很清楚,如果镜头没跟上,在新闻稿中没有关键的采访,文稿就立不起来。那么,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调查类和舆论监督类的采访中,采访对象开口说话非常关键,怎么能够适时地记录下来,要靠记者和摄像对形势的预判,而且这种预判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一个事件之所以引起你进行调查报道,当事人要么有隐瞒的事实,要么不愿意透露事实,但在面对记者时,他可能会通过不经意的甚至是矛盾的举动、表情流露出来。现场的镜头这时要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画面也许不要求多么工整、漂亮,但哪怕只录到声音,也有利于电视文字的表述写作,记者心中有底气,新闻稿件也得到有力的支撑。从结果来看,调查类新闻成功与否,精彩与否,到位与否,跟摄影记者关系非常密切。在采访实践中,特别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中,与记者处于冲突状态的采访对象,对采访是抗拒的。但与记者交流中他们终究会露出破绽,在记者追问下会透露出关键的信息,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经验的摄像师,利用非常規拍摄,捕捉到非常关键的交流信息。在心理学中诸多定律中,其中就有一条是示弱定律——万无一失的人际交往策略。这其中含两层意思:①弱小、卑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②示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人对某一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较为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当你能巧妙的暴露自己的缺点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警惕性就放松了,或许这个时候的信任度会让沟通变得轻松而又简单。当记者的话筒不再伸在采访对象的面前,采访对象心理上就感受不到压迫感,心理上认定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情绪上也放松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负责采访记者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情况下,记者与受访者闲聊,打消对方的顾虑,使对方在心理上放松警惕性,不经意地加以询问和追问,都要与摄像记者配合默契。
暗访技巧——注意力转移
电视采访,特别是做调查类报道,有时为了得到真相,记者不得不选择暗访。对于不做暗访的记者来说,认为做暗访是件容易的事,不必与采访对象正面交锋。但做过暗访的电视记者都有这种感觉,暗访并不轻松。一般而言,记者需要暗访的内容,是违法犯罪的现场,至少是不正当的事,比如侵犯公众利益,或者他人权利。在一些新闻现场,特别是违法犯罪现场,面对陌生的闯入者,违法者都抱有戒心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对别人开口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说记者想要的爆料。电视记者暗访不仅要求能拍到画面,而且要调查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种情况下让对方开口说话而又不让对起疑心,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做暗访记者,第一要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二要有很强的定力,因为毕竟携带了摄录设备;第三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种灵活应变能力,就是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再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笔者曾经与一名同事深入到一家地下炼钢厂,俗称地条钢的窝点。在第一次进行暗访时,这位年轻的同事进门后,就问几名工人在干什么,这引起工人的警觉,当然没有理会记者的问话,相反,他们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以下班为名关闭了厂房,采访没有成功。后来记者二次探访地下窝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到工作上的事,而是说炼这种地条钢,生活在周围居民感到不舒服,有噪音。对这样的问题,对方肯定不以为然,与记者进行了争辨,最后自然就聊到了地条钢的生产量、质量、销售市场、负责人是谁、有无合法手续等等,这些对话都被一一记录。在这个采访中,采访对象觉得,与非法生产相比较,一个环境噪声的投诉太新奇了。而正是这个环境噪声的投诉,一开始有效地转移对方注意力。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转移就是指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然后转移到指向另外一种事物。一般说,刺激物本身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暗访中的应用,就是将要采访的问题寓于一个新的环境中,这种大迂回战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采访方法。
从电视新闻采访特点上可以看出,电视的采访,一定程度上过程即内容,所见即所得,不可更改不可复制,前期采访对后期的节目质量和走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三分写七分采一点不算夸张。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对记者现场的考验更大,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总结一些新的采访方式,锻炼采访技巧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在实践中,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采访方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新鲜的事物不断出现,使得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的群体和个体更加多元而复杂,这也要求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采访方法。□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周蕾
【关键词】采访 受访者 心理学
曾经某电视台在灾区现场的一个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争议。记者问灾害安置点的一位孩子:你高兴吗?事实上,这次灾害中,孩子的亲人可能已经伤亡。而如此不妥的提问在电视采访中并不鲜见,这凸显出一些记者缺少人文关怀,冷血记录,无视新闻伦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记者的采访技巧亟待提高。本文从笔者多年的电视采访经验出发,对受众群体进行心理分析,并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作一些初探。
作为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电视采访记者,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同时,他与其他行业社会活动者所面对的人群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记者所要面对的人群,也就是采访的对象没有特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官宦达人,贩夫走卒,沽屠乡野……他们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二是电视新闻的专业要求,记者要努力让这些采访对象开口说话。
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在面对记者时,采访对象大致有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抵触型。从心理学分析来看,采访对象说与不说,是由他们的心理所决定的。所以,是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一个采访对象态度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心理变化而变化。而面对电视记者的采访,干扰和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因素更为复杂。在实践中,电视记者遇到较多的情形是,与记者谈话没有任何问题,但一旦正式采访,对方就拒绝接受,或者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或者躲避镜头,或者面对镜头不知所措,或者晕镜头。所以,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这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就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群体分析,进而在心理上进行剖析。
一般说来,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群体善于表达,言谈流畅。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学者专家态度严谨,讲话分寸感强,而农民和普通市民可能在初次面对记者时显得拘谨和局促。如何让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能在面对记者时心情放松,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从而获取新闻信息,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的距离让人产生压迫感,过远则产生生疏感,不信任感。举例来说,上下级之间的谈话,距离一般在两米以上。而亲人之间,情人之间谈话,如果在一米的范围之内则很正常。而记者在采访时,则与采访对象形成另外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将人际距离分为8种,其中将一般的社会关系距离定为4-12英尺(1.2-3.6米)。不过,霍尔所指的社会关系包括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等。基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是平等的,而且,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倾听者、询问者,似乎处于更加被动的角色(质疑,追问等心理冲突关系的采访不在此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应该设为一般社会关系中的1.2—3.6米之间。但是,具体什么距离,记者要靠心理的感受来准确把握。比较常见的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过近,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感到压迫而产生退却,表达意愿肯定会受挫,采访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過,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话筒的位置。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采访,一个走出雪灾现场的救灾队员,被记者一把抱过来,话筒伸到他的嘴边,虽然是表扬性的充满喜悦与兴奋的采访,也具有现场感,但明显也能看出来,这种过分热情,让采访对象一时感到错愕,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表达紧张嗫嚅,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访对象开口讲话,但显然这种回答是跟着记者走,给出的回答也是封闭的,并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也就达不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更不会出彩。很多观众也许不难发现,电视采访中,经常能见到记者的话筒直抵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作为观众,每当见到这种采访,我直觉上能感到受访者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不自然,想必接受采访的人,心理感受也好不到哪儿去吧。把话筒直戳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过短的距离,让对方感到私人的空间遭到侵入,从而让对方产生抵触,这样肯定会让对方心理上有压迫感,即使回答采访,心理上多少有些紧张和慌张,在这种状态下对方的表达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很难说了。其实,话筒与受访者实际上也产生了距离关系,所以,经常被人忽视的话筒的位置,其实颇值得记者们考虑。我认为,话筒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中,也是一个参与者,它与采访对象保持怎样的距离比较合适,没有严格的标准,但确实是考验记者拿捏的功夫。我的采访经验是半尺,这个距离一般不会对采访对象造成压迫感。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人际空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笔者在采访中就有这样一种感受,对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工作者采访,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方就可以很顺畅地交流。而在农村对农民进行采访时,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一声老乡就能与他们搭讪,往往隔着田埂,小河就可以与他们大声交谈,而且他们也乐意在这样的距离接受采访,丝毫不影响采访效果,试想,如果以这种距离与政府工作人员交谈,肯定不会得到很好的回应。
此外,环境改变人际距离。比如,现场的噪声很大,为了排除现场的噪声,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靠得更近,话筒离他们的嘴靠得更近,甚至直抵嘴边,但不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因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现场的噪声已经影响了对话双方的心理,噪声已经成为“当事”的一方,甚至,采访对象为了便于信息有效传播,主动靠近话筒。
在揭黑类、批评类,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躲避,阻拦,说谎。这时,采访对象对记者在心理上实际上构成了挑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则进入到一种冲突状态。在这种情境下,缩短与对方的距离,话筒更加逼近对方是必然的选择,话筒的位置就是向对方表明,双方心理上已经处于接战状态。在霍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中的接近型的距离只有0.15米,这是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在揭黑类报道中,如果对方躲避甚至阻拦采访,他们与记者实际上已经交锋,心理上进行格斗了。这时,话筒应该毫不犹豫地伸近对方。相反,这时候如果话筒位置离远了,也就退出了冲突状态,进入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会削弱采访的效果。当然,在采访中为了表达安慰,爱抚,也是这种距离。 采访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
在新闻现场,记者是一个外来侵入者。比如,在一个悲剧的现场,一些受害者,受难者的家属亲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记者的出现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时,伸出话筒必然会引起采访对象心理上的抵触,或者遭到明确的拒绝,甚至会引起冲突。基于人性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记者恪守的新闻伦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如果坚持采访,则很不合时宜,但记者的职责又不允许放弃采访。如何让他们开口接受采访呢?这时候,给予对方心理支持非常重要。记者先以一般人的身份,(比如同情者,安慰者,帮忙者)参与到他们中去,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让对方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你,渐渐地接受你作为一个记者参与到他们中间,记者在现场找到这种感觉后,话筒可以适时出现,指向采访对象,此时,他们也许不觉得那么突兀了,他们更容易向你倾诉,从而接受采访。几年前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民在田间劳动,突然遇到雷击不幸身亡。对这起意外的报道,是防雷防灾知识宣传的一个契机,但是,当我们两位记者到达现场时,死者家属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对记者的到来抱有很大的警觉。这时候马上进行采访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导致非常尴尬局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当即与摄像记者商量,暂时不要拿出摄像机,而是由我一人走到他们中间,先是向他们表明,记者无心打扰,只是作为记者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试探问起他家的家庭状况,以后会有哪些困难,以后的日子会有哪些安排等等,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也就渐渐接受了现场有记者的存在。接下来的采访也顺理成章,死者家属都配合记者做好采访。
给对方心理支持,在采访中非常重要,因为在众多采访中,当他们得到这种支持后,会与记者在心理上得到沟通,获得情感补偿,从而产生倾诉的冲动。有的采访对象甚至出于“回报”的心理,也对记者的心理进行补偿从而接受采访。当然,寻找机会给采访对象心理支持,具体到每个人,要有不同的方式和时机,一个微笑,一个呼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改变采访的进程。对于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用点头表示赞许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给对方心理上支持,支持他继续他的话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我们要及时向对方求证,也是在心理上对他鼓励,是打开一个话题的开始。
善用示弱心理
电视记者与平面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一个主要区别是,摄像机要捕捉到关键的采访对象关键的话。时常有平面媒体同行感叹,在电视采访报道中,一些采访对象,即使不愿接受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录下来了,而平面媒体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此话不虚,但在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并非都处于记录状态,不是想拍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在采访中,往往有节外生枝的情况出现,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些特定的场景一瞬而过,不可复制不可重来。这一切作为现场的人,都看在眼里,平面媒体可以据此进行文字交待,但电视记者即使看得很清楚,如果镜头没跟上,在新闻稿中没有关键的采访,文稿就立不起来。那么,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调查类和舆论监督类的采访中,采访对象开口说话非常关键,怎么能够适时地记录下来,要靠记者和摄像对形势的预判,而且这种预判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一个事件之所以引起你进行调查报道,当事人要么有隐瞒的事实,要么不愿意透露事实,但在面对记者时,他可能会通过不经意的甚至是矛盾的举动、表情流露出来。现场的镜头这时要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画面也许不要求多么工整、漂亮,但哪怕只录到声音,也有利于电视文字的表述写作,记者心中有底气,新闻稿件也得到有力的支撑。从结果来看,调查类新闻成功与否,精彩与否,到位与否,跟摄影记者关系非常密切。在采访实践中,特别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中,与记者处于冲突状态的采访对象,对采访是抗拒的。但与记者交流中他们终究会露出破绽,在记者追问下会透露出关键的信息,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经验的摄像师,利用非常規拍摄,捕捉到非常关键的交流信息。在心理学中诸多定律中,其中就有一条是示弱定律——万无一失的人际交往策略。这其中含两层意思:①弱小、卑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②示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人对某一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较为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当你能巧妙的暴露自己的缺点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警惕性就放松了,或许这个时候的信任度会让沟通变得轻松而又简单。当记者的话筒不再伸在采访对象的面前,采访对象心理上就感受不到压迫感,心理上认定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情绪上也放松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负责采访记者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情况下,记者与受访者闲聊,打消对方的顾虑,使对方在心理上放松警惕性,不经意地加以询问和追问,都要与摄像记者配合默契。
暗访技巧——注意力转移
电视采访,特别是做调查类报道,有时为了得到真相,记者不得不选择暗访。对于不做暗访的记者来说,认为做暗访是件容易的事,不必与采访对象正面交锋。但做过暗访的电视记者都有这种感觉,暗访并不轻松。一般而言,记者需要暗访的内容,是违法犯罪的现场,至少是不正当的事,比如侵犯公众利益,或者他人权利。在一些新闻现场,特别是违法犯罪现场,面对陌生的闯入者,违法者都抱有戒心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对别人开口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说记者想要的爆料。电视记者暗访不仅要求能拍到画面,而且要调查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种情况下让对方开口说话而又不让对起疑心,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做暗访记者,第一要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二要有很强的定力,因为毕竟携带了摄录设备;第三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种灵活应变能力,就是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再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笔者曾经与一名同事深入到一家地下炼钢厂,俗称地条钢的窝点。在第一次进行暗访时,这位年轻的同事进门后,就问几名工人在干什么,这引起工人的警觉,当然没有理会记者的问话,相反,他们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以下班为名关闭了厂房,采访没有成功。后来记者二次探访地下窝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到工作上的事,而是说炼这种地条钢,生活在周围居民感到不舒服,有噪音。对这样的问题,对方肯定不以为然,与记者进行了争辨,最后自然就聊到了地条钢的生产量、质量、销售市场、负责人是谁、有无合法手续等等,这些对话都被一一记录。在这个采访中,采访对象觉得,与非法生产相比较,一个环境噪声的投诉太新奇了。而正是这个环境噪声的投诉,一开始有效地转移对方注意力。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转移就是指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然后转移到指向另外一种事物。一般说,刺激物本身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暗访中的应用,就是将要采访的问题寓于一个新的环境中,这种大迂回战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采访方法。
从电视新闻采访特点上可以看出,电视的采访,一定程度上过程即内容,所见即所得,不可更改不可复制,前期采访对后期的节目质量和走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三分写七分采一点不算夸张。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对记者现场的考验更大,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总结一些新的采访方式,锻炼采访技巧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在实践中,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采访方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新鲜的事物不断出现,使得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的群体和个体更加多元而复杂,这也要求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采访方法。□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