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经典叙述学角度出发,电影《楚门的世界》可以分为明显不同的两个层次,并且有较复杂的跨层情况。本文从叙述层次理论入手,分析电影的叙述形式如何影响其叙述内容及不同层次间的交织和转换,推动电影主题关于真假交织和转换的思考。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叙述分层;叙述跨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15-03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世界真实与虚构的故事。主人公毕楚门在自己的家乡桃源岛生活到30岁以后,居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全部被操控在别人手里,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只不过是别人从电视机里面观看的一场直播秀而已。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观看他直播秀的人其实也只不过是在另外一个更大的摄影棚中被拍摄出来供别人观看的人而已。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他终于走出了桃源岛(巨大的摄影棚),到另一个世界中寻找真实的人生,他当然也不知道,那个所谓“真实的世界”依然只是另一个摄影棚。
这看似非常复杂的一层一层的叙述内容,要得益于电影复杂的叙述形式——叙述分层和跨层。下文通过分析电影的叙述形式,探讨它是如何影响其叙述内涵的。
一、《楚门的世界》分层情况
赵毅衡认为,一部叙述作品中可能不止一个叙述者。这些叙述者可以是平行的,例如《十日谈》中的十个叙述者,或像靳凡《公开的情书》中的三个叙述者。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多层存在,例如《十日谈》中十位佛罗伦萨青年避疫与郊外讲故事消遣,故事本身必须有另一个叙述者,居于他们所讲的100个故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叙述分层。①
多个叙述分层现象同样出现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叙述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导演把桃源岛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安置了5000多部摄影机,在这里,拍摄和录制楚门的人生向全世界直播。这个层次的叙述者是完全隐身的,似乎在整部电影中都找不到他的影子,但是任何一个叙述层都隐指一个更高层次。其实,拍摄《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的摄像机便是这个层次的叙述者。第二个层次是电影的中间部分,通过桃源岛上的摄像机拍摄出来的楚门的人生。这部分的内容在情节上与上一个层次出现了断裂,当我们观看楚门的生活进展的时候,上一层次中的人物进展便暂时停止,我们对此不得而知。而且,虽然这个部分的叙述者也没有明确提到,但我们不难知道,它就是上一个层次中出现的5000多部摄像机。叙述者的转换,以及情节的断裂,可以断定这两部分内容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叙述层。
至于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赵毅衡对于分层的定义判断,他认为,高叙述层次的任务是为低叙述层次提供叙述者。首先,楚门的人生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叙述内容,这个层次可以认定是整个叙述中的主层次。显然,第一个叙述层为第二个叙述层提供了叙述者,即5000部摄像机。因此,可以把楚门的人生称为主叙述层次,而导演对他的人生进行的全程拍摄和直播则是超叙述层次。
在《苦恼的叙述者》中,赵毅衡总结了西方经典叙述学中关于叙述分层的讨论,将叙述分层的功能归结为给叙述行为提供了一个貌似真实的证据,使叙述者身份实体化,让人感觉他/她似乎存在。②在电影中,很多主叙述层次的镜头都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摄像机的存在,时刻在提醒我们,楚门的世界只是被超叙述层中的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镜头的不断切换,电影中超叙述和主叙述两个层次交替呈现,不同层次的情节齐驱并进,甚至出现了互相影响的情况,这是跨层现象。
二、频繁的跨层
30岁的楚门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有点反常,已故的父亲“死而复生”,妻子总喜欢对着空气说那些像广告词似的独白,天空中飞下的是摄像头的不明物体,警察局大厅的电梯里面居然是一个摄影工作室。这些奇怪的现象使他困惑,他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虚假世界。他曾对好朋友说:“我感觉到我的人生被操纵了。”他感觉到人生被操纵的过程,是他意识到了两个叙述层次的存在。另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逃开那天罗地网般的摄像机,终于推开了桃源岛“天空”的大门,走向真正的世界。那扇门可以说是一个分层临界点,楚门的出走实现了跨层,同时也是跨层让楚门从直播秀走向了导演和观众所在的世界。
所谓跨层,赵毅衡给出了一个定义:“属于不同层次的人物进入另一层次,从而使两个层次的叙述情节交织。”③跨层手法在电影中经常见到,《楚门的世界》中有着极为频繁且复杂的跨层现象,既有超叙述层次的人物和主体侵入到主叙述层次当中来,也有主叙述层次中的人物向上入侵到超叙述层中去。
(一)拍摄漏洞:暴露虚假的世界
由于在超叙述层次中拍摄人员出现的各种失误和意外,使这一层次中的人物(物体)多次进入主叙述层,造成了两个不同层次的重叠现象,使拍摄露出痕迹,同时也诱发楚门开始怀疑自身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有一处镜头是楚门站在家门口的草坪上时,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拍摄照明灯,显而易见,这个灯是从巨大的摄影棚顶意外落下的。这个灯从超叙述层掉入了主叙述层,在超叙述层中,它是一个拍摄机器,掉入主叙述层却变成了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还有一处镜头是,楚门企图开车逃出桃源岛的时候,遇到了山火,素未谋面的警察却脱口而出叫出了楚门的名字。这时,警察也跨层了,因为,如果他在主叙述中的话,按逻辑他不该知道楚门的名字,只有他在超叙述层,作为观众和演员,他才清楚楚门的身份。当然,他的意外跨层使楚门眉头紧锁,更加疑惑和怀疑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
如果说这些意外都只是引起了楚门对所处世界的怀疑的话,楚门爸爸的“死而复生”更是猛烈地撩拨了楚门的神经。原本在直播秀的前期,剧组为了阻止楚门走出桃源岛,便已经安排他的爸爸“死去”,因此,他也从主叙述层消失。可滑稽的是,这位演员不满自己的戏份过少,由于希望能在直播秀中继续出演,便偷偷地潜回片场,私自与楚门相见,出现在了那5000多部摄像机的镜头里,因而也重新进入了主叙述层,直接促使了楚门进一步去怀疑和调查这个荒谬的世界。 类似的意外跨层还有很多,比如楚门和妻子在家中发生争执的时候,她的妻子由于过度恐慌,大叫:“快来人,你们来做点什么!”显然,这些话都是她向超叙述层的导演求救的话。还有楚门闯进警察局大厅发现超叙述层摄影棚的存在。这些意外跨层都是由于拍摄的漏洞或者演员的不尽责引起的,超叙述层向主叙述层暴露了自己的存在,证实了主叙述层世界的虚假。
(二)由上入下:意在维持虚假的世界
还有一些跨层是有意为之的。比如经常出现在楚门面前的黑衣人,当楚门的爸爸“死而复生”,黑衣人出现并把爸爸带走。同样,当和楚门情投意合的罗兰出现的时候,黑衣人再次出现,并称罗兰有病,也把她强行带走。黑衣人便是从超叙述层跨入主叙述层,因为楚门爸爸和罗兰都不是超叙述层导演安排的情节,害怕他们的出现会影响情节原计划,所以不得不出现加以干扰。这样的跨层是为了维护主叙述层的秩序,继续操纵主叙述层的情节发展。但是他们的“从天而降”却更加暴露了超叙述层的存在,引起楚门的怀疑,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层次秩序。
电影里面还有几次超叙述层主动向主叙述层的入侵。在故事后半部分,导演克里斯托发现楚门不见了的时候,甚至派出了所有超叙述层中演员们进入主叙述层去寻找楚门。因为楚门消失,主叙述情节完全偏离上一层次的安排,导演为了使情节继续,不得已出此下策。正如最后楚门要从“EXIT”走出去的时候,克里斯托竟然主动和楚门对话,他挽留楚门不要离开,这一段对话出现在直播秀中,成为主叙述层中楚门逃离情节的高潮。同样,也是超叙述层为了继续维持主叙述层的努力和尝试。
(三)由下入上:楚门寻找真实的世界
楚门通过两次重要跨层发现了真实的世界。第一次重要跨层出现在某一天他上班的时候,由于汽车上收音的频率出现混乱(超叙述层工作人员的失误),他听到了超叙述层中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他发现他开车行进的路线甚至临时拐进的某条道路,都被另外一群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脸上出现了极为惊讶的表情,似乎证实了自己之前的猜想,他的人生的确被操控在别人的手里。之前的很多奇怪疑问也得到解答,为什么同一条道路在1分钟之内能从堵得水泄不通变成一辆车也没有,为什么每天下午3点的时候,家门口会准时地连续通过自行车、牵狗的妇人以及黄色小汽车。因为一切都是被安排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楚门用心生活了30年的世界居然是假的。
楚门还在超叙述层听到导演和工作人员打算怎样来弥补频率出现混乱这个失误的一段对话,使楚门相信这是个巧合。可是这时,收音中断了,楚门又回到了主叙述层。在接下来的主叙述层中发展的情节,果然如楚门在跨层时听到的一样,收音机里面传来的解释是:“抱歉,我们忙中有错,刚刚误播了警察电台”。楚门跨层,预先知道了自己的一点点未来,可惜的是他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对于剩下的情节,他继续“无知”。
和楚门有过相似跨层经历的还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模糊真假的梦幻形式从主叙述层人物向上入侵到超叙述层。④他在超叙述层中看到了十二金钗的判词,而这些判词正是他回到主叙述层后所发生一切。贾宝玉和楚门由下往上的跨层都是对自己命运的预知。不过贾宝玉一次知道了几乎全部,因为那些判词便几乎是全书的总纲,而楚门却知道的太少,因此,他想再次进入超叙述层一探究竟。
楚门最后一次重要的跨层是在电影的结尾部分,从他消失在摄像头的监控之时开始。他设计了自己在睡觉的假象,然后挖地洞逃出所谓的家,冲破心理障碍,驾驶帆船向远方航行,这便是他尝试进入超叙述层次的努力。显然,超叙述层的导演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继续维持主叙述的原秩序,让楚门继续处在对未来的“无知”中,他们又在尽力地阻止楚门,甚至不惜采用最为极端的风浪模式,企图用恶劣的天气状况来撤销他的念头。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楚门战胜了风暴,继续前行,直到他前进到那用巨大画布构成的“天边”。可以说,这画布是具体化了的分层临界点,画布之内是主叙述层,画布之外便是超叙述层。
在楚门要推开大门的那一刻,导演开始了和楚门的对话:“你不能离开,外面的世界同样虚假。”但是要判断这段话的真实有效性并不容易。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主叙述层中,那就只是楚门直播秀的一部分而已;如果发生在超叙述层中,便是演员同导演的一次谈判。接下来的剧情里,楚门对着镜头做了谢幕的动作,大步朝摄影棚外走去,这表示主叙述层情节的结束,楚门抛弃了主叙述层,进入超叙述层。因为,跨层让他知道主叙述层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世界而已,问题是,这个超叙述层同样并非真实,这个超叙述层同样只是由另一个导演创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而已。
三、分层和跨层的意义
总的来看,复杂的叙述分层与频繁的跨层现象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这部电影的叙述形式本身,更是通向其深刻思想的必经之路。
从叙述内容来看,电影表达了人类的某种生存困境,世界的真实或虚假从来就一言难尽,楚门认真生活了30年的世界竟然是虚假的,美丽的桃源岛竟然只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楚门心心念念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任由剧组摆布的演员,相濡以沫的妻子其实早已是有夫之妇。可是,这一切都是虚假的,楚门却过着他真实的生活,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付出,他都真心实意。对于其中一个善良的观众罗兰而言,她也明明知道楚门只不过是活在虚假世界中的演员而已,却还是奋不顾身地爱上了他。真实的世界有无数虚假的面孔,而虚假的世界中却同样有弥足珍贵的真情流露。真实与虚假就是这样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当我们竟然发现楚门的世界都可以是虚假的时候,每个人都忍不住悄悄地怀疑自己,我们的生活是真是假呢?楚门跳出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却依然无法知道另一个世界同样虚假。因为真实与虚假从来都没有那么绝对,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不论是楚门,还是观众自己,都无法看清世界的真假时,是因为当局者迷,这个“局”便是我们每个人身陷其中的小小世界(某个叙述层)。当局者虽迷,旁观者却清,是因为旁观者跳出了那个小小世界。导演要让楚门看清自己世界的虚假,便要让他从当局者变成旁观者。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便是跨层。楚门只有从主叙述层跨到超叙述层,他才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清整个桃源岛的虚假。
叙述形式的魅力在这里开始展现。原本超叙述层和主叙述层应如神人两界,互不相干。楚门如果一直生活在主叙述层中就不能发现任何异样。超叙述层和主叙述层便永远平行,没有交集,剧情也不能向高潮前进。可是,超叙述层的失误和意外造成的向下入侵却暴露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另一方面,楚门也自下而上入侵超叙述层,证实了两个世界的存在,并最终抛弃了他认为虚假的主叙述层。当他进入自以为真实的超叙述层中的时候,只有观众知道,这个超叙述层也只不过是《楚门的世界》制作人和导演创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而已。电影中的分层和跨层本身就让人感觉到不同的世界似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叙述层以为自己是真实的时候,超叙述层的存在瞬间便推翻一切,使之成为虚假。可是超叙述层再遇上更高层的叙述层的时候,超叙述层自己又会成为虚假。正如楚门的世界因为是克里斯托创造出来的,我们便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可是观众同样知道《楚门的世界》也只不过是另一个导演创造出来的而已,所以,连导演克里斯托也是假的。而楚门在他的世界里却是真心在生活,他的感情是真的,他的困境,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碰到,也许他的世界正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呢?正是这部电影如此巧妙的叙述形式与叙述内容相结合才激起了我们的更多思考,是不同叙述层次的纠缠和交织证明了不同世界的转化,以及真实与虚假的转换。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叙述分层;叙述跨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15-03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世界真实与虚构的故事。主人公毕楚门在自己的家乡桃源岛生活到30岁以后,居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全部被操控在别人手里,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只不过是别人从电视机里面观看的一场直播秀而已。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观看他直播秀的人其实也只不过是在另外一个更大的摄影棚中被拍摄出来供别人观看的人而已。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他终于走出了桃源岛(巨大的摄影棚),到另一个世界中寻找真实的人生,他当然也不知道,那个所谓“真实的世界”依然只是另一个摄影棚。
这看似非常复杂的一层一层的叙述内容,要得益于电影复杂的叙述形式——叙述分层和跨层。下文通过分析电影的叙述形式,探讨它是如何影响其叙述内涵的。
一、《楚门的世界》分层情况
赵毅衡认为,一部叙述作品中可能不止一个叙述者。这些叙述者可以是平行的,例如《十日谈》中的十个叙述者,或像靳凡《公开的情书》中的三个叙述者。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多层存在,例如《十日谈》中十位佛罗伦萨青年避疫与郊外讲故事消遣,故事本身必须有另一个叙述者,居于他们所讲的100个故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叙述分层。①
多个叙述分层现象同样出现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叙述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导演把桃源岛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安置了5000多部摄影机,在这里,拍摄和录制楚门的人生向全世界直播。这个层次的叙述者是完全隐身的,似乎在整部电影中都找不到他的影子,但是任何一个叙述层都隐指一个更高层次。其实,拍摄《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的摄像机便是这个层次的叙述者。第二个层次是电影的中间部分,通过桃源岛上的摄像机拍摄出来的楚门的人生。这部分的内容在情节上与上一个层次出现了断裂,当我们观看楚门的生活进展的时候,上一层次中的人物进展便暂时停止,我们对此不得而知。而且,虽然这个部分的叙述者也没有明确提到,但我们不难知道,它就是上一个层次中出现的5000多部摄像机。叙述者的转换,以及情节的断裂,可以断定这两部分内容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叙述层。
至于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赵毅衡对于分层的定义判断,他认为,高叙述层次的任务是为低叙述层次提供叙述者。首先,楚门的人生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叙述内容,这个层次可以认定是整个叙述中的主层次。显然,第一个叙述层为第二个叙述层提供了叙述者,即5000部摄像机。因此,可以把楚门的人生称为主叙述层次,而导演对他的人生进行的全程拍摄和直播则是超叙述层次。
在《苦恼的叙述者》中,赵毅衡总结了西方经典叙述学中关于叙述分层的讨论,将叙述分层的功能归结为给叙述行为提供了一个貌似真实的证据,使叙述者身份实体化,让人感觉他/她似乎存在。②在电影中,很多主叙述层次的镜头都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摄像机的存在,时刻在提醒我们,楚门的世界只是被超叙述层中的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镜头的不断切换,电影中超叙述和主叙述两个层次交替呈现,不同层次的情节齐驱并进,甚至出现了互相影响的情况,这是跨层现象。
二、频繁的跨层
30岁的楚门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有点反常,已故的父亲“死而复生”,妻子总喜欢对着空气说那些像广告词似的独白,天空中飞下的是摄像头的不明物体,警察局大厅的电梯里面居然是一个摄影工作室。这些奇怪的现象使他困惑,他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虚假世界。他曾对好朋友说:“我感觉到我的人生被操纵了。”他感觉到人生被操纵的过程,是他意识到了两个叙述层次的存在。另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逃开那天罗地网般的摄像机,终于推开了桃源岛“天空”的大门,走向真正的世界。那扇门可以说是一个分层临界点,楚门的出走实现了跨层,同时也是跨层让楚门从直播秀走向了导演和观众所在的世界。
所谓跨层,赵毅衡给出了一个定义:“属于不同层次的人物进入另一层次,从而使两个层次的叙述情节交织。”③跨层手法在电影中经常见到,《楚门的世界》中有着极为频繁且复杂的跨层现象,既有超叙述层次的人物和主体侵入到主叙述层次当中来,也有主叙述层次中的人物向上入侵到超叙述层中去。
(一)拍摄漏洞:暴露虚假的世界
由于在超叙述层次中拍摄人员出现的各种失误和意外,使这一层次中的人物(物体)多次进入主叙述层,造成了两个不同层次的重叠现象,使拍摄露出痕迹,同时也诱发楚门开始怀疑自身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有一处镜头是楚门站在家门口的草坪上时,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拍摄照明灯,显而易见,这个灯是从巨大的摄影棚顶意外落下的。这个灯从超叙述层掉入了主叙述层,在超叙述层中,它是一个拍摄机器,掉入主叙述层却变成了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还有一处镜头是,楚门企图开车逃出桃源岛的时候,遇到了山火,素未谋面的警察却脱口而出叫出了楚门的名字。这时,警察也跨层了,因为,如果他在主叙述中的话,按逻辑他不该知道楚门的名字,只有他在超叙述层,作为观众和演员,他才清楚楚门的身份。当然,他的意外跨层使楚门眉头紧锁,更加疑惑和怀疑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
如果说这些意外都只是引起了楚门对所处世界的怀疑的话,楚门爸爸的“死而复生”更是猛烈地撩拨了楚门的神经。原本在直播秀的前期,剧组为了阻止楚门走出桃源岛,便已经安排他的爸爸“死去”,因此,他也从主叙述层消失。可滑稽的是,这位演员不满自己的戏份过少,由于希望能在直播秀中继续出演,便偷偷地潜回片场,私自与楚门相见,出现在了那5000多部摄像机的镜头里,因而也重新进入了主叙述层,直接促使了楚门进一步去怀疑和调查这个荒谬的世界。 类似的意外跨层还有很多,比如楚门和妻子在家中发生争执的时候,她的妻子由于过度恐慌,大叫:“快来人,你们来做点什么!”显然,这些话都是她向超叙述层的导演求救的话。还有楚门闯进警察局大厅发现超叙述层摄影棚的存在。这些意外跨层都是由于拍摄的漏洞或者演员的不尽责引起的,超叙述层向主叙述层暴露了自己的存在,证实了主叙述层世界的虚假。
(二)由上入下:意在维持虚假的世界
还有一些跨层是有意为之的。比如经常出现在楚门面前的黑衣人,当楚门的爸爸“死而复生”,黑衣人出现并把爸爸带走。同样,当和楚门情投意合的罗兰出现的时候,黑衣人再次出现,并称罗兰有病,也把她强行带走。黑衣人便是从超叙述层跨入主叙述层,因为楚门爸爸和罗兰都不是超叙述层导演安排的情节,害怕他们的出现会影响情节原计划,所以不得不出现加以干扰。这样的跨层是为了维护主叙述层的秩序,继续操纵主叙述层的情节发展。但是他们的“从天而降”却更加暴露了超叙述层的存在,引起楚门的怀疑,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层次秩序。
电影里面还有几次超叙述层主动向主叙述层的入侵。在故事后半部分,导演克里斯托发现楚门不见了的时候,甚至派出了所有超叙述层中演员们进入主叙述层去寻找楚门。因为楚门消失,主叙述情节完全偏离上一层次的安排,导演为了使情节继续,不得已出此下策。正如最后楚门要从“EXIT”走出去的时候,克里斯托竟然主动和楚门对话,他挽留楚门不要离开,这一段对话出现在直播秀中,成为主叙述层中楚门逃离情节的高潮。同样,也是超叙述层为了继续维持主叙述层的努力和尝试。
(三)由下入上:楚门寻找真实的世界
楚门通过两次重要跨层发现了真实的世界。第一次重要跨层出现在某一天他上班的时候,由于汽车上收音的频率出现混乱(超叙述层工作人员的失误),他听到了超叙述层中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他发现他开车行进的路线甚至临时拐进的某条道路,都被另外一群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脸上出现了极为惊讶的表情,似乎证实了自己之前的猜想,他的人生的确被操控在别人的手里。之前的很多奇怪疑问也得到解答,为什么同一条道路在1分钟之内能从堵得水泄不通变成一辆车也没有,为什么每天下午3点的时候,家门口会准时地连续通过自行车、牵狗的妇人以及黄色小汽车。因为一切都是被安排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楚门用心生活了30年的世界居然是假的。
楚门还在超叙述层听到导演和工作人员打算怎样来弥补频率出现混乱这个失误的一段对话,使楚门相信这是个巧合。可是这时,收音中断了,楚门又回到了主叙述层。在接下来的主叙述层中发展的情节,果然如楚门在跨层时听到的一样,收音机里面传来的解释是:“抱歉,我们忙中有错,刚刚误播了警察电台”。楚门跨层,预先知道了自己的一点点未来,可惜的是他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对于剩下的情节,他继续“无知”。
和楚门有过相似跨层经历的还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模糊真假的梦幻形式从主叙述层人物向上入侵到超叙述层。④他在超叙述层中看到了十二金钗的判词,而这些判词正是他回到主叙述层后所发生一切。贾宝玉和楚门由下往上的跨层都是对自己命运的预知。不过贾宝玉一次知道了几乎全部,因为那些判词便几乎是全书的总纲,而楚门却知道的太少,因此,他想再次进入超叙述层一探究竟。
楚门最后一次重要的跨层是在电影的结尾部分,从他消失在摄像头的监控之时开始。他设计了自己在睡觉的假象,然后挖地洞逃出所谓的家,冲破心理障碍,驾驶帆船向远方航行,这便是他尝试进入超叙述层次的努力。显然,超叙述层的导演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继续维持主叙述的原秩序,让楚门继续处在对未来的“无知”中,他们又在尽力地阻止楚门,甚至不惜采用最为极端的风浪模式,企图用恶劣的天气状况来撤销他的念头。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楚门战胜了风暴,继续前行,直到他前进到那用巨大画布构成的“天边”。可以说,这画布是具体化了的分层临界点,画布之内是主叙述层,画布之外便是超叙述层。
在楚门要推开大门的那一刻,导演开始了和楚门的对话:“你不能离开,外面的世界同样虚假。”但是要判断这段话的真实有效性并不容易。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主叙述层中,那就只是楚门直播秀的一部分而已;如果发生在超叙述层中,便是演员同导演的一次谈判。接下来的剧情里,楚门对着镜头做了谢幕的动作,大步朝摄影棚外走去,这表示主叙述层情节的结束,楚门抛弃了主叙述层,进入超叙述层。因为,跨层让他知道主叙述层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世界而已,问题是,这个超叙述层同样并非真实,这个超叙述层同样只是由另一个导演创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而已。
三、分层和跨层的意义
总的来看,复杂的叙述分层与频繁的跨层现象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这部电影的叙述形式本身,更是通向其深刻思想的必经之路。
从叙述内容来看,电影表达了人类的某种生存困境,世界的真实或虚假从来就一言难尽,楚门认真生活了30年的世界竟然是虚假的,美丽的桃源岛竟然只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楚门心心念念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任由剧组摆布的演员,相濡以沫的妻子其实早已是有夫之妇。可是,这一切都是虚假的,楚门却过着他真实的生活,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付出,他都真心实意。对于其中一个善良的观众罗兰而言,她也明明知道楚门只不过是活在虚假世界中的演员而已,却还是奋不顾身地爱上了他。真实的世界有无数虚假的面孔,而虚假的世界中却同样有弥足珍贵的真情流露。真实与虚假就是这样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当我们竟然发现楚门的世界都可以是虚假的时候,每个人都忍不住悄悄地怀疑自己,我们的生活是真是假呢?楚门跳出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却依然无法知道另一个世界同样虚假。因为真实与虚假从来都没有那么绝对,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不论是楚门,还是观众自己,都无法看清世界的真假时,是因为当局者迷,这个“局”便是我们每个人身陷其中的小小世界(某个叙述层)。当局者虽迷,旁观者却清,是因为旁观者跳出了那个小小世界。导演要让楚门看清自己世界的虚假,便要让他从当局者变成旁观者。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便是跨层。楚门只有从主叙述层跨到超叙述层,他才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清整个桃源岛的虚假。
叙述形式的魅力在这里开始展现。原本超叙述层和主叙述层应如神人两界,互不相干。楚门如果一直生活在主叙述层中就不能发现任何异样。超叙述层和主叙述层便永远平行,没有交集,剧情也不能向高潮前进。可是,超叙述层的失误和意外造成的向下入侵却暴露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另一方面,楚门也自下而上入侵超叙述层,证实了两个世界的存在,并最终抛弃了他认为虚假的主叙述层。当他进入自以为真实的超叙述层中的时候,只有观众知道,这个超叙述层也只不过是《楚门的世界》制作人和导演创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而已。电影中的分层和跨层本身就让人感觉到不同的世界似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叙述层以为自己是真实的时候,超叙述层的存在瞬间便推翻一切,使之成为虚假。可是超叙述层再遇上更高层的叙述层的时候,超叙述层自己又会成为虚假。正如楚门的世界因为是克里斯托创造出来的,我们便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可是观众同样知道《楚门的世界》也只不过是另一个导演创造出来的而已,所以,连导演克里斯托也是假的。而楚门在他的世界里却是真心在生活,他的感情是真的,他的困境,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碰到,也许他的世界正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呢?正是这部电影如此巧妙的叙述形式与叙述内容相结合才激起了我们的更多思考,是不同叙述层次的纠缠和交织证明了不同世界的转化,以及真实与虚假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