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及党和国家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系列要求,促进2017版新课标所倡导的议题式活动型思政教学落地生根、创新发展,2020年1月,王增运组建研究团队,科学分组分工,开启了省级学带专项课题《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号XDKT8163)。一年多来,坚持线上研修和线下实践相结合,坚持月月有主题安排、周周有成果展示、日日有信息交流,经过调研、探索、设计、检验、提升、推广等阶段,形成了《议学歌》等理论成果和议题式新授课、专题复习课、微型课、探究课等物化成果;课题研究由学科内议题教学到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再到跨学科议题教学;研究成果影响范围涉及莲湖、高陵、未央、长安、蒲城、彬州等,为新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贡献了我们的“陕西智慧”,在省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议”思政教学是相对于“讲”教学与“电”教学而言的一种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对议题式教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以议题为引领、议境为载体、议径为渠道、议经为旨归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议”思政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不仅具有简约化的风度感,而且具有活力化的亮度态,更有思维化的深度美。
“议”思政教学由议题、议境、议径、议经四大要素构成,四大要素融合为一,议题引领具有逻辑性、贯通性;议境创设具有渐进性、情议性;议径选择具有多样性、工具性;议经达成具有融合性、素养性。
一、“议”思政教学之维度特征
1.“议”思政教学之风度感——简约化
简约化是教学的最高法则,要提升“议”思政教学的风度。议学目标要简明、议学内容要简要、议境素材要简洁、议学环节要简化、议学工具要简便、议学方法要简单。
议学目标一定要科学、适当、简明、精准,要让学生能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目标的制定要切合教材、课标、学情;议学目标要由三维目标转向素养目标,并非每节课四个素养面面俱到,但每一个素养目标都应尽可能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可采用前置式、后置式、融合式的表达方式。
议学内容一定要简要,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要结构简要化,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必须大胆重组教材,提炼课堂主干脉络,分清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议境选材要有典型性、针对性、要“少而精”;用材要“丰而优”,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效”,使每个素材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效益;要灵活与高效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资源;素材要注意正能量、价值引领性;素材要能够激发兴趣、滋生问题,具有思辨价值。
议学环节要简化,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规律,每个议学环节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针对性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充分地进行探究交流;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是递进的,要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教学环节一般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简化设计或“情—议—思—养”的结构模式。
2.“议”思政教学之亮度态——活力化
活力化是“议”思政教学外显状态。“议”思政教学活力化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由操纵者或指挥者,变为助手、促进者,师生关系应由握手关系转向牵手、放手关系;二是要善于创造激发教学活力的“真议题”;三是要努力发挥学生的真主体作用,即学生通过自议、商议、辨议、决议等形式,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分析解决相关议题;四是议学过程要实现真对话,即师生在议学中的行为、情感、思维的多向交互活动,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有利于学生敢说、能说、会说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间有效交流,从而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是活力化的标志,如何才能激发活力呢?要科学预设,迎接生成性资源;要互动交流,善于激活生成性资源;要大胆留出空白,期待生成性资源;要敏锐捕捉,抓住生成性资源;要宽容接受,善待生成性资源;要引导延伸,升华生成性资源;要积极评价反思,发展生成性资源。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学会给议题搭桥,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学会追问,要学会即时评价,使议题掷地有声;要让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論题进行自由讨论,或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能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向他人学习、在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及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适时运用点拨评价,点出教材知识的重点,拨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点拨应该是逻辑推理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应便于思维发散。点拨一定要多元化,切忌简单化。
要促进“议”思政教学的活力化,开发生成性资源,就必须建立动静结合的课堂生态文化。过度的动会增加课堂的浮躁,不利于深度学习,过度的静容易死气沉沉,不利于激发课堂兴趣。在动静融合的生态链运行中,更有益于学生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学科素养的达成。如何才能构建动静结合的课堂生态呢?动态的课堂活动是绝对的。“自议”是针对简单性思政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能解决的议题,需要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商议”即针对弱探究性思政议题,主要是探因性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参与弱冲突性议题的商议有助于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培养其合作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一般通过两人或四人学共体来组织实施商议活动。“辨议”是针对冲突较强的思政议题,一般通过四人学共体组织实现,学生需要置身于复杂的议题情境中,积极直面冲突,一般先让学生陈述辨,再自由辨,在学生充分辨议的基础上,填写出鱼线图的关键词。当学生思维发生激烈碰撞时,特别是学生偏激性看待问题时,教师适时适当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静态的课堂文化是相对的。“平等”即每个学生的学习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轮流发言,既不独享话语权,也不要沉默不语;学共体内不存在威权,但可有组织者、服务者,学科带头人的活动组织可贯彻弱者优先的原则。“倾听”即当同伴或他伴发表观点时,转向发言同学,认真耐心倾听,不插话,用心思考,随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补批。“反刍”即当同学发言完毕,有礼貌地回应和质疑,或有效地整理。相对宁静的课堂文化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得更远。 3.“议”思政教学之深度美——思维化
培养思维品质是“议”思政教学的本真。要增强思维品质,在“诱议”环节,要善于启动思维兴奋源,激发求知欲望。在“构议”环节,要善于生成認知结构,构建思维导图,认知结构、思维导图应该是有弹性的,既体现聚合性思维,又体现发散性思维,认知结构的展现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导议”环节,要通过议题驱动,提高思维效度,要围绕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议题,要做到内容议题化,议题思维化,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要善于不断追问。“导议”的方法有正向导议法、逆向导议法、类比导议法。“导议”的过程一般是质议、析议、解议、议议。在“辨议”环节,议题一定要有辨解的价值,辨思中可善用追问,在辨议中要善于促进学生思维由现有思维区向最近思维区转化。在“练议”环节,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多维度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也可设计“陷阱性”议题,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拓议”环节,应该侧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要设计开放性延展性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迁移延伸。
二、“议”思政教学之要素遵循
1.“议”思政教学之议题贯通——逻辑性
议题歌
动宾结构看议题,可议能议加会议;热点话题转议题,自由宽泛变聚集;教材主题转议题,静态知识变动议;重点问题转议题,单向问答变互议。
议题推进有阶梯,思维支架有弹力;议题引领有主议,议题贯通有分议;简单议题我自议,一般议题咱商议;两难议题多辨议,残缺议题提建议;预测议题选决议,终审议题用合议;我是议学真主人,议学活动我会议。
议题应设计在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上;应设计在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上;应设计在情感生成点和行动的落实上;议题设计要杜绝为问而问的简单化设计,克服素材和问题两张皮现象,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议题设计要指向明确,要有梯度,要有层次性,要有开放性;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要恰当把握议题设计与呈现时机;要建立议题链,逐级驱动。围绕议题,教师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感性到理性,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逐个解开议题链。
2.“议”思政教学之议境创建——渐进性
议境歌
议境取材生活里,生活议境显生机;议境选择有情意,情意议境藏问题;议境层次在设计,层层推进有阶梯;导语议境如磁石,求新求活吸引力;过程议境催化剂,求联求变求效益;小结议境在呼应,价值素养多深思;议境前后有联系,议境运用重剖析;议境导出引议题,议境架构重意义。
议境是“议”思政教学的风景线,蕴含着生命教学的温度。生动的议境设置,可以给学生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导他们对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要增强“议”思政教学的温度,创设议境要富有真实性,要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要富有兴趣,要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激起学生共情;要富有连接性,议境的创设与选择要为议题的循序渐进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同思;议境创设要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激发学生更多地生成。导课中的议境创设应求新、求思、求活,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中的议境设置应求变、求联、求效,应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知识;小结时的议境设置是画龙点睛之笔,应具有站高望远、发人深思之效。
3.“议”思政教学之议径驱动——多样性
议径歌
议学角度在师生,主导主体相统一;议学方式要探索,统一多样相统一;议学主题有重心,建设批判相统一;议学目标要融合,知识价值相统一;议学任务有表里,隐性显性相统一;议学准则要坚持,理论实践相统一;议学向度要渗透,政治学理相统一;议学路径善扬弃,灌输启发相统一。
管理思维教学用,鱼线思维提能力;鱼头鱼骨和鱼刺,处处镶嵌关键词。
议学组织学共体,深度学习贯彻底;商议辨议和决议,倾听串联反思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鱼线图的运用会使学生思维更深度化、精准化。课堂学习必然存在管理,鱼线图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思维路径,在学生思维训练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明确方向,更懂得方法,更能抓住关键点。如何利用鱼线图推进教学?“议题”标在“鱼头”和“鱼尾”处,知识原因或对策标在鱼骨上长出的鱼刺尖端,确定“鱼头”就是确定要解决的议题,确定“鱼骨”就是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确定“鱼刺”就是确定需要梳理的知识、查找的原因和形成的决策。
学共体的组织会让课堂更有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促进者、支持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等。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其活动的价值指向是“自我觉醒”和“同僚协同学习”。所以,它是一种“内省性”的“学习活动”。如何利用学共体推进教学?学共体的活动开展可在课前、课中、课后。议学要开展课前准备,课前议学要积极,议学素材要搜集;议学内容可自习,构建主干知识系统;议径流程包含议学描述、议学论证、议学辨析、议学决策、议学延伸;议径方式包含自议、商议、辨议、建议。议学活动中成员间要坚持平等民主作风,活动时体现弱者优先、精准扶弱的原则。
4.“议”思政教学之议经通达——融合性
议经歌
微观中观加宏观,议经通达融合体;分类描述是第一,情知关联合一体;解释论证当重力,逻辑思维记心里;辨析评价解难题,辩证批判两相依;预测选择不随意,创新思维出奇迹。
政治认同为了谁,爱党爱国是前提;科学精神在思维,逻辑分析有体系;法治意识是保障,公平民主得人心;公共参与不可少,理解应用看迁移。
立德树人是核心,根本任务莫忘记;考啥内容在四层,层层相连融一体;必备知识要牢记,关键能力要重击;学科素养要设计,核心品质生命力; 怎么考来看四翼,基础知能牢奠基;综合应用实践力,创新素养批判力。
素养性是“议”思政教学的至高要求,必须坚持微观、中观、宏观远近兼顾、相互融合。微观议经目标就是思政学科的基本任务:中观议经目标就是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宏观议经目标就是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
如何才能达成素养目标?需要夯实素养基础,遵守素养规范,铭刻素养礼仪,以素养润心,弘扬素养文化,进行素养实践。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
“议”思政教学是相对于“讲”教学与“电”教学而言的一种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对议题式教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以议题为引领、议境为载体、议径为渠道、议经为旨归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议”思政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不仅具有简约化的风度感,而且具有活力化的亮度态,更有思维化的深度美。
“议”思政教学由议题、议境、议径、议经四大要素构成,四大要素融合为一,议题引领具有逻辑性、贯通性;议境创设具有渐进性、情议性;议径选择具有多样性、工具性;议经达成具有融合性、素养性。
一、“议”思政教学之维度特征
1.“议”思政教学之风度感——简约化
简约化是教学的最高法则,要提升“议”思政教学的风度。议学目标要简明、议学内容要简要、议境素材要简洁、议学环节要简化、议学工具要简便、议学方法要简单。
议学目标一定要科学、适当、简明、精准,要让学生能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目标的制定要切合教材、课标、学情;议学目标要由三维目标转向素养目标,并非每节课四个素养面面俱到,但每一个素养目标都应尽可能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可采用前置式、后置式、融合式的表达方式。
议学内容一定要简要,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要结构简要化,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必须大胆重组教材,提炼课堂主干脉络,分清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议境选材要有典型性、针对性、要“少而精”;用材要“丰而优”,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效”,使每个素材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效益;要灵活与高效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资源;素材要注意正能量、价值引领性;素材要能够激发兴趣、滋生问题,具有思辨价值。
议学环节要简化,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规律,每个议学环节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针对性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充分地进行探究交流;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是递进的,要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教学环节一般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简化设计或“情—议—思—养”的结构模式。
2.“议”思政教学之亮度态——活力化
活力化是“议”思政教学外显状态。“议”思政教学活力化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由操纵者或指挥者,变为助手、促进者,师生关系应由握手关系转向牵手、放手关系;二是要善于创造激发教学活力的“真议题”;三是要努力发挥学生的真主体作用,即学生通过自议、商议、辨议、决议等形式,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分析解决相关议题;四是议学过程要实现真对话,即师生在议学中的行为、情感、思维的多向交互活动,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有利于学生敢说、能说、会说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间有效交流,从而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是活力化的标志,如何才能激发活力呢?要科学预设,迎接生成性资源;要互动交流,善于激活生成性资源;要大胆留出空白,期待生成性资源;要敏锐捕捉,抓住生成性资源;要宽容接受,善待生成性资源;要引导延伸,升华生成性资源;要积极评价反思,发展生成性资源。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学会给议题搭桥,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学会追问,要学会即时评价,使议题掷地有声;要让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論题进行自由讨论,或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能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向他人学习、在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及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适时运用点拨评价,点出教材知识的重点,拨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点拨应该是逻辑推理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应便于思维发散。点拨一定要多元化,切忌简单化。
要促进“议”思政教学的活力化,开发生成性资源,就必须建立动静结合的课堂生态文化。过度的动会增加课堂的浮躁,不利于深度学习,过度的静容易死气沉沉,不利于激发课堂兴趣。在动静融合的生态链运行中,更有益于学生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学科素养的达成。如何才能构建动静结合的课堂生态呢?动态的课堂活动是绝对的。“自议”是针对简单性思政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能解决的议题,需要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商议”即针对弱探究性思政议题,主要是探因性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参与弱冲突性议题的商议有助于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培养其合作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一般通过两人或四人学共体来组织实施商议活动。“辨议”是针对冲突较强的思政议题,一般通过四人学共体组织实现,学生需要置身于复杂的议题情境中,积极直面冲突,一般先让学生陈述辨,再自由辨,在学生充分辨议的基础上,填写出鱼线图的关键词。当学生思维发生激烈碰撞时,特别是学生偏激性看待问题时,教师适时适当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静态的课堂文化是相对的。“平等”即每个学生的学习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轮流发言,既不独享话语权,也不要沉默不语;学共体内不存在威权,但可有组织者、服务者,学科带头人的活动组织可贯彻弱者优先的原则。“倾听”即当同伴或他伴发表观点时,转向发言同学,认真耐心倾听,不插话,用心思考,随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补批。“反刍”即当同学发言完毕,有礼貌地回应和质疑,或有效地整理。相对宁静的课堂文化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得更远。 3.“议”思政教学之深度美——思维化
培养思维品质是“议”思政教学的本真。要增强思维品质,在“诱议”环节,要善于启动思维兴奋源,激发求知欲望。在“构议”环节,要善于生成認知结构,构建思维导图,认知结构、思维导图应该是有弹性的,既体现聚合性思维,又体现发散性思维,认知结构的展现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导议”环节,要通过议题驱动,提高思维效度,要围绕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议题,要做到内容议题化,议题思维化,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要善于不断追问。“导议”的方法有正向导议法、逆向导议法、类比导议法。“导议”的过程一般是质议、析议、解议、议议。在“辨议”环节,议题一定要有辨解的价值,辨思中可善用追问,在辨议中要善于促进学生思维由现有思维区向最近思维区转化。在“练议”环节,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多维度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也可设计“陷阱性”议题,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拓议”环节,应该侧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要设计开放性延展性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迁移延伸。
二、“议”思政教学之要素遵循
1.“议”思政教学之议题贯通——逻辑性
议题歌
动宾结构看议题,可议能议加会议;热点话题转议题,自由宽泛变聚集;教材主题转议题,静态知识变动议;重点问题转议题,单向问答变互议。
议题推进有阶梯,思维支架有弹力;议题引领有主议,议题贯通有分议;简单议题我自议,一般议题咱商议;两难议题多辨议,残缺议题提建议;预测议题选决议,终审议题用合议;我是议学真主人,议学活动我会议。
议题应设计在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上;应设计在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上;应设计在情感生成点和行动的落实上;议题设计要杜绝为问而问的简单化设计,克服素材和问题两张皮现象,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议题设计要指向明确,要有梯度,要有层次性,要有开放性;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要恰当把握议题设计与呈现时机;要建立议题链,逐级驱动。围绕议题,教师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感性到理性,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逐个解开议题链。
2.“议”思政教学之议境创建——渐进性
议境歌
议境取材生活里,生活议境显生机;议境选择有情意,情意议境藏问题;议境层次在设计,层层推进有阶梯;导语议境如磁石,求新求活吸引力;过程议境催化剂,求联求变求效益;小结议境在呼应,价值素养多深思;议境前后有联系,议境运用重剖析;议境导出引议题,议境架构重意义。
议境是“议”思政教学的风景线,蕴含着生命教学的温度。生动的议境设置,可以给学生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导他们对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要增强“议”思政教学的温度,创设议境要富有真实性,要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要富有兴趣,要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激起学生共情;要富有连接性,议境的创设与选择要为议题的循序渐进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同思;议境创设要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激发学生更多地生成。导课中的议境创设应求新、求思、求活,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中的议境设置应求变、求联、求效,应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知识;小结时的议境设置是画龙点睛之笔,应具有站高望远、发人深思之效。
3.“议”思政教学之议径驱动——多样性
议径歌
议学角度在师生,主导主体相统一;议学方式要探索,统一多样相统一;议学主题有重心,建设批判相统一;议学目标要融合,知识价值相统一;议学任务有表里,隐性显性相统一;议学准则要坚持,理论实践相统一;议学向度要渗透,政治学理相统一;议学路径善扬弃,灌输启发相统一。
管理思维教学用,鱼线思维提能力;鱼头鱼骨和鱼刺,处处镶嵌关键词。
议学组织学共体,深度学习贯彻底;商议辨议和决议,倾听串联反思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鱼线图的运用会使学生思维更深度化、精准化。课堂学习必然存在管理,鱼线图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思维路径,在学生思维训练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明确方向,更懂得方法,更能抓住关键点。如何利用鱼线图推进教学?“议题”标在“鱼头”和“鱼尾”处,知识原因或对策标在鱼骨上长出的鱼刺尖端,确定“鱼头”就是确定要解决的议题,确定“鱼骨”就是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确定“鱼刺”就是确定需要梳理的知识、查找的原因和形成的决策。
学共体的组织会让课堂更有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促进者、支持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等。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其活动的价值指向是“自我觉醒”和“同僚协同学习”。所以,它是一种“内省性”的“学习活动”。如何利用学共体推进教学?学共体的活动开展可在课前、课中、课后。议学要开展课前准备,课前议学要积极,议学素材要搜集;议学内容可自习,构建主干知识系统;议径流程包含议学描述、议学论证、议学辨析、议学决策、议学延伸;议径方式包含自议、商议、辨议、建议。议学活动中成员间要坚持平等民主作风,活动时体现弱者优先、精准扶弱的原则。
4.“议”思政教学之议经通达——融合性
议经歌
微观中观加宏观,议经通达融合体;分类描述是第一,情知关联合一体;解释论证当重力,逻辑思维记心里;辨析评价解难题,辩证批判两相依;预测选择不随意,创新思维出奇迹。
政治认同为了谁,爱党爱国是前提;科学精神在思维,逻辑分析有体系;法治意识是保障,公平民主得人心;公共参与不可少,理解应用看迁移。
立德树人是核心,根本任务莫忘记;考啥内容在四层,层层相连融一体;必备知识要牢记,关键能力要重击;学科素养要设计,核心品质生命力; 怎么考来看四翼,基础知能牢奠基;综合应用实践力,创新素养批判力。
素养性是“议”思政教学的至高要求,必须坚持微观、中观、宏观远近兼顾、相互融合。微观议经目标就是思政学科的基本任务:中观议经目标就是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宏观议经目标就是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
如何才能达成素养目标?需要夯实素养基础,遵守素养规范,铭刻素养礼仪,以素养润心,弘扬素养文化,进行素养实践。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