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实体瘤患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和回输的不良反应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回输过程中及移植后的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明确诊断、予大剂量化疗结合APBSC移植(APBSCT)治疗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38例(男27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化疗不良反应标准及Bearman标准进行评估,总结APBSC采集、回输过程中及回输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1.38例患儿外周血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数(5.6±2.2)×108/kg;CD34细胞数量(3.8±2.6)×106/kg。采集干细胞数量达标准者31例,占81.6%(31/38例)。2.38例患儿APBSC回输后(12.3±3.1) d获得骨髓重建。其中回输的CD34细胞数量与骨髓重建时间呈负相关(rs=-0.634,P=0.001)。3.采集及回输过程中的不良反应:38例患儿APBSC采集过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等。APBSC回输过程中的不良反主要为血红蛋白尿、高血压及消化道反应。其中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为100%,予水化碱化后尿液颜色均逐渐恢复至正常。4.回输后骨髓抑制期间的不良反应:38例行APBSCT患儿预处理+3~+14 d,相关不良反应Ⅰ级19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3例(其中1例死亡);经对症处理后于预处理+15~+22 d时无不良反应33例,Ⅰ级2例,Ⅱ级2例。37例患儿于+23~+40 d脏器损伤恢复正常。

结论

APBSC采集及回输的不良反应均为暂时性,远期观察无脏器损伤,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常见的疾病,其有多种致病原因,如早产、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高氧带来的细胞损伤和炎症。绝大部分的治疗是"治标"不"治本"。其中类固醇的治疗最有效,但因有远期的不良反应,类固醇不能常规性给予,必须考虑到个体情况,并且必须与患儿父母沟通才能用。对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防及治疗,未来的方向主要是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来移植和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载体注入类固醇。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治疗儿童不可切除的肝母细胞瘤(HB)较单纯化疗的优势。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不可切除的HB患儿共42例,采用系统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实施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化疗联合HIFU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35.00%)(P<0.05
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TTPN)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均是新生儿呼吸困难常见原因,但治疗与预后相差甚远,仅靠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难以鉴别,但肺脏超声可很容易地对二者做出诊断和鉴别。在超声影像上,TTPN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而RDS则以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为特征。因此,在新生儿病房内常规开展肺脏超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1952年以来,Apgar评分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简便方法,一直用于评估新生儿出生后状态及对复苏的反应。但在很多情况下,Apgar评分被用来不恰当地预测新生儿特定的神经系统不良结果。2015年10月美国儿科学会(APP)和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更新了《Apgar评分》的政策声明。声明指出,Apgar评分的局限性决定了不宜单独使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不能预测个体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不良结果;
目的分析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血清巨细胞病毒(CMV) DNA检测结果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56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CMV-IgM、CMV-IgG,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及尿CMV-DNA。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心肌酶谱。然后将血清、尿CMV-DNA均>5.0×102 IU/mL的病例按住院号偶
以往的研究比较关注母乳中的非细胞成分,对母乳的细胞成分及其作用研究甚少。最近10年间,通过对母乳细胞成分的多角度研究推动了对母乳干细胞的认识,并突破性地发现了母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为再生医学创造出新的应用前景。通过哺乳,母亲将母乳干细胞传递给子代,对婴儿的健康产生潜在积极影响。现通过总结10年来母乳干细胞特性潜能的研究结果,探讨母乳干细胞的来源、特性及应用前景。
维生素K缺乏症是新生儿和婴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可危及生命。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及数据分析发现,全球各国虽进行预防,仍有不少患儿发病,近年随着早产儿的增加,发病率更高,且防治方案尚不统一。我国发病率较高,防治及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数据较少且滞后,缺乏统一合理的防治方案。因此,在我国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相关的调查及研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BNP)在早期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271例,其中hsPDA组63例,无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nhsPDA)组82例,无动脉导管未闭(nPDA)组126例(按照hsPDA︰nPDA为1︰2的比例纳入)。在出生第2-3天检测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环境下新生大鼠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10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5只):空气组(Ⅰ组)大鼠置于空气中;高氧组(Ⅱ组)置于850 mL/L氧气中;塞来昔布干预组(Ⅲ组)置于850 mL/L氧气,每天腹腔注射塞来昔布5 mg/kg。于出生3、7、14 d处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