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重点,也是公认的难点。作文难现象和学生生活感知匮乏、缺少写作素材、思维深度不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联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写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针对这一方面开展了探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细致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对生活的感知较少,没有形成丰富的素材积累,这样的状况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制约。没有素材的作文写作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让学生达到挥洒自如的状态。对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也深有体会,哪怕学生构思出了较好的框架,也无法对其进行生动内容的填充,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对此,笔者从学生生活感知素材的原始途径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从缤纷的生活中收集和获取各类写作素材。
1 家庭生活
学生与家庭成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亲密无间,其中发生的故事、产生的情感一定是最丰富的,这些是写作素材最好的来源。笔者注意鼓励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活动,用感悟、感动的新生活,去体验真情。平时小练笔设计一些专题如《我与××》、《今天我当家》、《我与××换角色》等等,另外还可以配合一些活动或节日进行一些关于亲子互动系列的写作,如利用英语课中有万圣节的主题,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南瓜灯后进行写作等等。这些系列随笔都为学生的写作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内容,也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长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2 校园生活
校园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校园中的人、事、景、物是学生写作题材的主要来源。但是熟悉的场景往往也容易让人忽视,所以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校园的专题写作,如《校园的春夏秋冬》、《校园的一天》、《我与某某》、《给老师的一封信》、《课间》和《课上》等,启发学生用心去捕捉,去发现、积累感人的写作素材。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过程中,问题思考角度狭窄、深度不足是影响作文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这样的困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初中生大多处于十几岁的年龄,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较为匮乏,思考问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层次也有别于成人,要求学生以稚嫩的目光得出成人的观察结论,显然操之过急。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透过纷杂的素材表象,把握住重点环节与内容,提炼出精辟的主题,从而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增加思想深度。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损人利己、道德缺失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但是,即便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教师应该结合“中国梦”主题系列,纠正学生偏颇的观点,为学生写作树立正确的主题导向,让他们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分析下水文,增强立意水平
下水作文引导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下水作文创作中,笔者有意识地创作一些与学生生活感知较为接近的题材类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类型的训练中,笔者选取了门卫张大爷这样一个学生所熟悉的人物,从外貌、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给学生刻画了一位朴实、善良、敬业的老大爷形象。在下水作文的分析中,笔者要求学生系统地分析文章是怎样确定主题、怎样围绕主题组织材料、怎样运用各种手法突出文章中心的。由于下水作文中刻画的是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一个人物和他们朝夕相处,非常熟悉,所以这一篇作文对学生能够产生的震撼更为强烈。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和进行构思能力训练,这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构思立意水平。在运用下水作文进行示范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发掘能够与学生生活发生联系和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对于提高作文前指导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尽量选取这些方面的素材,不仅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文章内容,同时也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分析研究中提炼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另一个显著作用,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素材发掘的能力,引导他们善于从小处见大,从细微的变化、微小的人物中发掘出反映整个生活变化、社会变迁的大主题,让学生的创作能力跃上了新的层次。
四、开展社会实践,提高真情实感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无论学生怎么描述,都无法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感受,只会给人一种拼凑、枯涩的感觉。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外,还注意抓住各种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用心感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提高对生活素材的了解,并对其进行筛选提炼,提高文章的情感水平。
例如,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假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或者结合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主题活动,如敬老活动、感恩活动、义拍义卖、春游秋游、运动会等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更用心地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结束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进行一次创作。和许多学生虚构事实、拼凑情节相比,学生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为素材写出来的事例更为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情感,避免了无病呻吟的创作状态。
另外,笔者还结合上级部门和所在辖区开展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如文明城市创建中,笔者要求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村居开展创建宣传,帮助居委会清理垃圾、清理小广告等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不仅做了许多工作,而且获得了许多感悟。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受到教育、受到启发,积累素材、获得情感,能够有效地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并在实践中提高真情实感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知,对他们进行观察技巧的指点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下水作文创作中有意识地渗透与学生生活感知相接近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综合措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一、细致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对生活的感知较少,没有形成丰富的素材积累,这样的状况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制约。没有素材的作文写作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让学生达到挥洒自如的状态。对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也深有体会,哪怕学生构思出了较好的框架,也无法对其进行生动内容的填充,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对此,笔者从学生生活感知素材的原始途径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从缤纷的生活中收集和获取各类写作素材。
1 家庭生活
学生与家庭成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亲密无间,其中发生的故事、产生的情感一定是最丰富的,这些是写作素材最好的来源。笔者注意鼓励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活动,用感悟、感动的新生活,去体验真情。平时小练笔设计一些专题如《我与××》、《今天我当家》、《我与××换角色》等等,另外还可以配合一些活动或节日进行一些关于亲子互动系列的写作,如利用英语课中有万圣节的主题,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南瓜灯后进行写作等等。这些系列随笔都为学生的写作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内容,也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长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2 校园生活
校园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校园中的人、事、景、物是学生写作题材的主要来源。但是熟悉的场景往往也容易让人忽视,所以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校园的专题写作,如《校园的春夏秋冬》、《校园的一天》、《我与某某》、《给老师的一封信》、《课间》和《课上》等,启发学生用心去捕捉,去发现、积累感人的写作素材。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过程中,问题思考角度狭窄、深度不足是影响作文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这样的困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初中生大多处于十几岁的年龄,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较为匮乏,思考问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层次也有别于成人,要求学生以稚嫩的目光得出成人的观察结论,显然操之过急。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透过纷杂的素材表象,把握住重点环节与内容,提炼出精辟的主题,从而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增加思想深度。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损人利己、道德缺失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但是,即便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教师应该结合“中国梦”主题系列,纠正学生偏颇的观点,为学生写作树立正确的主题导向,让他们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分析下水文,增强立意水平
下水作文引导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下水作文创作中,笔者有意识地创作一些与学生生活感知较为接近的题材类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类型的训练中,笔者选取了门卫张大爷这样一个学生所熟悉的人物,从外貌、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给学生刻画了一位朴实、善良、敬业的老大爷形象。在下水作文的分析中,笔者要求学生系统地分析文章是怎样确定主题、怎样围绕主题组织材料、怎样运用各种手法突出文章中心的。由于下水作文中刻画的是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一个人物和他们朝夕相处,非常熟悉,所以这一篇作文对学生能够产生的震撼更为强烈。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和进行构思能力训练,这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构思立意水平。在运用下水作文进行示范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发掘能够与学生生活发生联系和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对于提高作文前指导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尽量选取这些方面的素材,不仅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文章内容,同时也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分析研究中提炼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另一个显著作用,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素材发掘的能力,引导他们善于从小处见大,从细微的变化、微小的人物中发掘出反映整个生活变化、社会变迁的大主题,让学生的创作能力跃上了新的层次。
四、开展社会实践,提高真情实感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无论学生怎么描述,都无法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感受,只会给人一种拼凑、枯涩的感觉。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外,还注意抓住各种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用心感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提高对生活素材的了解,并对其进行筛选提炼,提高文章的情感水平。
例如,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假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或者结合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主题活动,如敬老活动、感恩活动、义拍义卖、春游秋游、运动会等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更用心地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结束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进行一次创作。和许多学生虚构事实、拼凑情节相比,学生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为素材写出来的事例更为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情感,避免了无病呻吟的创作状态。
另外,笔者还结合上级部门和所在辖区开展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如文明城市创建中,笔者要求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村居开展创建宣传,帮助居委会清理垃圾、清理小广告等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不仅做了许多工作,而且获得了许多感悟。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受到教育、受到启发,积累素材、获得情感,能够有效地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并在实践中提高真情实感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知,对他们进行观察技巧的指点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下水作文创作中有意识地渗透与学生生活感知相接近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综合措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