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省各地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社区“两委”集中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选情基本稳定,能够顺利进行、圆满完成。综合调研和各地反映的情况,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
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部分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认识不高将影响换届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有的基层干部把社区“两委”作为一级党政机构来对待,习惯对社区干部进行安排调整,甚至随意撤换;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社区“两委”三年一次换届太频繁,程序也很复杂,耗时耗材财耗力;还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党员群众对社区事务不关心,换届选举工作可以马虎一点。部分社区党员群众认为社区“两委”干部都是上面指派的,选举就是走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有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不强,认为社区换届选举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参不参与、选不选谁都无所谓。有些“上班族”认为自己与社区没有直接关系,社区融入意识淡薄,对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不太关心。这些心态使部分基层干部对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产生了应付心理,可能出现走过场或者指选、派选等避繁就简的现象。
现行法规制度不适应将使居委会换届选举面临一些难题。现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已有20多年,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实际管辖范围、服务对象、工作内容、承担职责以及工作要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使得基层在把握候选人条件时比较为难,如果限定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与法律不符,不限定这些条件又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同时,随着社区地域范围扩大,人口数量增加、结构变化、流动性加剧以及工作、生活、居住方式的多样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大量出现,选民资格确认难、选民登记难、投票选举组织难都成为基层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难以保证必要的参选率。另外,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如果先进行党组织换届选举再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对一些经过调整、外聘、下派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由于不是本社区居民,或者在本社区从事社区工作没有达到一年以上,如果要把他们推选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也面临法律上的障碍。
“村改居”类型社区增多使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面临新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撤村改为社区的不断增多。做好这类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竞争比较激烈。这些社区过去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村干部基本上都在集体企业兼职,既有较大的权利也有可观的收益;而且,城中村、城郊村多数涉及就业、征地、拆迁、开发等,社区干部权力较大。因此,这类社区换届选举往往竞争较为激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拉票贿选等情况,需要重点关注。二是容易引发矛盾。撤村建居涉及各方利益的平衡,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资产处置、安置补偿等都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矛盾,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有些矛盾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平息,但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再次引发,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外来人口权益维护难。这类社区是人口结构比较复杂的地方,既有本土居民,又有外来人口,本土居民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派别意识,如何保护外来居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将会遇到来自原住居民的阻力。
社区难以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参选社区“两委”成员。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单元,各类矛盾比较集中,特别是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无限制向社区“两委”转嫁事务,导致社区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工作事项越来越繁重,加上各种名目的检查考核评比,致使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居民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也更加多元,对社区“两委”成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社区“两委”成员的职业身份不明确,报酬待遇整体偏低,各类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社区工作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年轻人不愿意到社区工作,一些通过招聘等方式进入社区工作岗位的也有一些因工作忙、待遇低、看不到职业前景而辞职。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认为在社区工作没有前途,不安心扎根基层,社区干部后备力量基础薄弱。
此外,工作经费缺乏有力保障将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广、速度快,社会各界对社区“两委”换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负面炒作,也是一个压力。
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的对策与建议
为确保今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重点任务、时间进度、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做到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对重点难点社区,县乡两级领导要挂点包保,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帮助指导。同时,搞好业务培训,让广大干部熟悉政策法规,提升组织和指导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地要利用报纸、宣传栏、标语、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程序步骤,切实保障广大党员和居民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同时,探索使用群发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引导广大选民珍惜并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把政治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社区工作的人选到社区干部岗位上来。
在换届选举中,要强化纪律要求,确保各项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在推选选举委员会、参加选举的居民登记、候选人资格认定、竞职宣传、投票选举等环节中,拓宽民主监督和信息反馈渠道,坚决防止各种不正之风,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民主法治意识,珍惜民主权利,自觉遵守换届纪律,自觉抵制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
(作者系:湖北省民政厅基政处)
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部分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认识不高将影响换届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有的基层干部把社区“两委”作为一级党政机构来对待,习惯对社区干部进行安排调整,甚至随意撤换;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社区“两委”三年一次换届太频繁,程序也很复杂,耗时耗材财耗力;还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党员群众对社区事务不关心,换届选举工作可以马虎一点。部分社区党员群众认为社区“两委”干部都是上面指派的,选举就是走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有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不强,认为社区换届选举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参不参与、选不选谁都无所谓。有些“上班族”认为自己与社区没有直接关系,社区融入意识淡薄,对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不太关心。这些心态使部分基层干部对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产生了应付心理,可能出现走过场或者指选、派选等避繁就简的现象。
现行法规制度不适应将使居委会换届选举面临一些难题。现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已有20多年,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实际管辖范围、服务对象、工作内容、承担职责以及工作要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使得基层在把握候选人条件时比较为难,如果限定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与法律不符,不限定这些条件又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同时,随着社区地域范围扩大,人口数量增加、结构变化、流动性加剧以及工作、生活、居住方式的多样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大量出现,选民资格确认难、选民登记难、投票选举组织难都成为基层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难以保证必要的参选率。另外,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如果先进行党组织换届选举再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对一些经过调整、外聘、下派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由于不是本社区居民,或者在本社区从事社区工作没有达到一年以上,如果要把他们推选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也面临法律上的障碍。
“村改居”类型社区增多使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面临新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撤村改为社区的不断增多。做好这类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竞争比较激烈。这些社区过去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村干部基本上都在集体企业兼职,既有较大的权利也有可观的收益;而且,城中村、城郊村多数涉及就业、征地、拆迁、开发等,社区干部权力较大。因此,这类社区换届选举往往竞争较为激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拉票贿选等情况,需要重点关注。二是容易引发矛盾。撤村建居涉及各方利益的平衡,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资产处置、安置补偿等都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矛盾,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有些矛盾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平息,但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再次引发,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外来人口权益维护难。这类社区是人口结构比较复杂的地方,既有本土居民,又有外来人口,本土居民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派别意识,如何保护外来居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将会遇到来自原住居民的阻力。
社区难以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参选社区“两委”成员。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单元,各类矛盾比较集中,特别是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无限制向社区“两委”转嫁事务,导致社区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工作事项越来越繁重,加上各种名目的检查考核评比,致使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居民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也更加多元,对社区“两委”成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社区“两委”成员的职业身份不明确,报酬待遇整体偏低,各类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社区工作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年轻人不愿意到社区工作,一些通过招聘等方式进入社区工作岗位的也有一些因工作忙、待遇低、看不到职业前景而辞职。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认为在社区工作没有前途,不安心扎根基层,社区干部后备力量基础薄弱。
此外,工作经费缺乏有力保障将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广、速度快,社会各界对社区“两委”换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负面炒作,也是一个压力。
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的对策与建议
为确保今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重点任务、时间进度、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做到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对重点难点社区,县乡两级领导要挂点包保,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帮助指导。同时,搞好业务培训,让广大干部熟悉政策法规,提升组织和指导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地要利用报纸、宣传栏、标语、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程序步骤,切实保障广大党员和居民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同时,探索使用群发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引导广大选民珍惜并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把政治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社区工作的人选到社区干部岗位上来。
在换届选举中,要强化纪律要求,确保各项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在推选选举委员会、参加选举的居民登记、候选人资格认定、竞职宣传、投票选举等环节中,拓宽民主监督和信息反馈渠道,坚决防止各种不正之风,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民主法治意识,珍惜民主权利,自觉遵守换届纪律,自觉抵制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
(作者系:湖北省民政厅基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