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是老庄道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不同时代的学者对老庄的“道”解读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老子的“道”义既有本体论、宇宙生成论,又有关于掌握“道”的方法论,以及修养工夫论、境界论等。庄子的“道”包括本体论,同样有把握“道”的“心斋”“坐忘”“齐物”的修养工夫论,以及“无待”“与道同体”的境界论。老庄的“道”含义基本相近,各有偏重。
关键词:老子;庄子;道
一、老子的“道”观念
“道”是老庄道学思想的重要概念,老庄之“道”义属天之道,即自然之道,追寻的是天地万物发展變化的根本及规律。胡适认为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把“道”单独列出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张舜徽则认为“道”的本意主要指南面之术,不能孤立的讨论本原意义。他认为本原意义是宋人热衷讨论的,我们不应该受其思想的俘虏。而关于对老子“道”的理解各个时期都有人讨论。这两种见解各有胜殊,这也证明了老子“道”义的丰富。
秦汉时期,《黄老帛书》把“道”理解为社稷国家百姓的长远利益,以及成功遂事、安邦定国的根据,并且用它来制约君主的行为[ ]。《淮南子》则认为“道”没有时空限制,是万物变化的根据和原因;但它并不独立存在,它是自然界内在的源泉和规律。唐宋时期对于“道”义的把握主要是道教人士的观点,其中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援佛入道,吴筠则是融儒入道。成玄英把“道”理解为绝对的、不生不灭的精神实体,它产生天地万物和元气,就现象看,它是非有,就本体看,它是非无。但又不能滞于非有非无和有无,即“重玄之道”。王玄览则认为“道”也是心性,认为人心是万事万物之源。进而由“心生万法”代替了“道生万物”。明清时期道教教义则无突出发展。
结合目前出土文献的发掘,“道”的含义又有了新的扩展。老子出土文献与通行本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行本中作“有物混成”在简本中作“有状混成”,即“道”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物。这更加符合“道法自然”的本意,即道效法他本来的样子。传世本中著名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常被认为是老子的代表思想。只是简本以及帛书本都没有出现“而无不为”四个字。帛书中讲到“无为”的地方有十一处,没有一处讲“无不为”。只讲“无为而无以为”;在传世本中多处变成了“无为而无不为”。 只有无为才能保持自然。 此外,简本还用“朴”来形容道的自然:“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在这里,“朴”仍然是表述道的自然状态。按照简本,道的特征同时还包括“寂寥”“独立”“不改”。
在宇宙生成论上,道能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连接了体用和有无。简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通行本作“天下万物”)等等。在如何把握“道”的问题上,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观点,即体验和把握道要靠否定的方法——减法或除法,而不能依靠获得知识的方法来照搬到获得“道”的方面[ ]。在人生修养上,简本和帛书中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帛书本、通行本中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之句,简本中作“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这首先表明道家的价值观并不和儒家相对,即钱穆据此所认为的老子思想后儒家出的观点。只是有可能是后来儒道相对时才变成道家的一些观点来针对儒家。
二、庄子的“道”观念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重要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观念。他的“道”含义丰富,有言说、道理、行为规则、方法、境界等含义。并且他区分出了天道和人道:“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在宥》)他指出了作为本体的宇宙根源的“道”:“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老子的语言简奥抽象,而庄子的语言诡谲多变、飘逸灵动,甚至比老子更要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比老子在秦汉之际受到热捧,庄子的影响主要是在玄学盛行的魏晋时期。这个时期,庄子的影响甚至比老子还要大,最具代表性的是郭象的《庄子注》。郭象认为“至道者,至无也”(《庄子·知北游注》)“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庄子·齐物论注》)“道无能也,此言得之于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自得耳,道不能使之得也”(《庄子·大宗师注》)。即道就是无,无不能生有,道不能生万物,万物自生[ ]。陈清春先生认为道即万物之自然,道的本体含义在物的现象中显示出来。到了唐宋时期,对庄子的重要解读以道教人士为主,代表性有成玄英就郭象本做的《庄子疏》,他提出“道能生万物,故非道不生;德能鉴理原,故非德不明”(《庄子·天地疏》),并对老庄进行互证,提出了前文的重玄之“道”。
徐复观认为,从名词的使用上,庄子常常使用“天”来取代原有的“道”字的含义。他认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在化为人生的境界。刘笑敢先生提出,庄子的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自然观中的道,指世界的本原,这是道的实体意义;一个是道的认识论意义,是指最高的认识,这个是认识论中的道。郭沂综合两种观点,把徐复观先生的观点提炼为道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他认为,作为最高认识对象的道和作为最高人生境界的道是老子所没有的,这是庄子从老子那里推演出来,属于他的独创。
高正提出老子是将道看做客观的自然发生过程,而庄子则是认为万物的发生过程必须有人的认识的参与,甚至人的认识起作用。他指出,老子中的道,是指永恒循环运动着的实体,又名“大”,包括运动和本体两重含义,是“物之所由也”,即生产万物的途径的含义,是本原。而庄子的道,则是指宇宙运动过程,它不是本体,故也不称为“大”。庄子内篇中有“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郭齐勇先生认为庄子的“道”一方面指宇宙的本源,具有超越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内在于每一个物中;人们可以通过“心斋”“坐忘”等功夫,达到“无待”“与道同体”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 兼论道家学说》[M]. 济南:齐鲁书社,1991.11.第286页
[2]郭齐勇:《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新华文摘,2009,(第4期).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
[3]熊铁基等著:《中国庄学史》[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0。第 220页。
关键词:老子;庄子;道
一、老子的“道”观念
“道”是老庄道学思想的重要概念,老庄之“道”义属天之道,即自然之道,追寻的是天地万物发展變化的根本及规律。胡适认为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把“道”单独列出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张舜徽则认为“道”的本意主要指南面之术,不能孤立的讨论本原意义。他认为本原意义是宋人热衷讨论的,我们不应该受其思想的俘虏。而关于对老子“道”的理解各个时期都有人讨论。这两种见解各有胜殊,这也证明了老子“道”义的丰富。
秦汉时期,《黄老帛书》把“道”理解为社稷国家百姓的长远利益,以及成功遂事、安邦定国的根据,并且用它来制约君主的行为[ ]。《淮南子》则认为“道”没有时空限制,是万物变化的根据和原因;但它并不独立存在,它是自然界内在的源泉和规律。唐宋时期对于“道”义的把握主要是道教人士的观点,其中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援佛入道,吴筠则是融儒入道。成玄英把“道”理解为绝对的、不生不灭的精神实体,它产生天地万物和元气,就现象看,它是非有,就本体看,它是非无。但又不能滞于非有非无和有无,即“重玄之道”。王玄览则认为“道”也是心性,认为人心是万事万物之源。进而由“心生万法”代替了“道生万物”。明清时期道教教义则无突出发展。
结合目前出土文献的发掘,“道”的含义又有了新的扩展。老子出土文献与通行本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行本中作“有物混成”在简本中作“有状混成”,即“道”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物。这更加符合“道法自然”的本意,即道效法他本来的样子。传世本中著名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常被认为是老子的代表思想。只是简本以及帛书本都没有出现“而无不为”四个字。帛书中讲到“无为”的地方有十一处,没有一处讲“无不为”。只讲“无为而无以为”;在传世本中多处变成了“无为而无不为”。 只有无为才能保持自然。 此外,简本还用“朴”来形容道的自然:“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在这里,“朴”仍然是表述道的自然状态。按照简本,道的特征同时还包括“寂寥”“独立”“不改”。
在宇宙生成论上,道能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连接了体用和有无。简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通行本作“天下万物”)等等。在如何把握“道”的问题上,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观点,即体验和把握道要靠否定的方法——减法或除法,而不能依靠获得知识的方法来照搬到获得“道”的方面[ ]。在人生修养上,简本和帛书中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帛书本、通行本中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之句,简本中作“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这首先表明道家的价值观并不和儒家相对,即钱穆据此所认为的老子思想后儒家出的观点。只是有可能是后来儒道相对时才变成道家的一些观点来针对儒家。
二、庄子的“道”观念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重要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观念。他的“道”含义丰富,有言说、道理、行为规则、方法、境界等含义。并且他区分出了天道和人道:“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在宥》)他指出了作为本体的宇宙根源的“道”:“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老子的语言简奥抽象,而庄子的语言诡谲多变、飘逸灵动,甚至比老子更要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比老子在秦汉之际受到热捧,庄子的影响主要是在玄学盛行的魏晋时期。这个时期,庄子的影响甚至比老子还要大,最具代表性的是郭象的《庄子注》。郭象认为“至道者,至无也”(《庄子·知北游注》)“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庄子·齐物论注》)“道无能也,此言得之于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自得耳,道不能使之得也”(《庄子·大宗师注》)。即道就是无,无不能生有,道不能生万物,万物自生[ ]。陈清春先生认为道即万物之自然,道的本体含义在物的现象中显示出来。到了唐宋时期,对庄子的重要解读以道教人士为主,代表性有成玄英就郭象本做的《庄子疏》,他提出“道能生万物,故非道不生;德能鉴理原,故非德不明”(《庄子·天地疏》),并对老庄进行互证,提出了前文的重玄之“道”。
徐复观认为,从名词的使用上,庄子常常使用“天”来取代原有的“道”字的含义。他认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在化为人生的境界。刘笑敢先生提出,庄子的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自然观中的道,指世界的本原,这是道的实体意义;一个是道的认识论意义,是指最高的认识,这个是认识论中的道。郭沂综合两种观点,把徐复观先生的观点提炼为道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他认为,作为最高认识对象的道和作为最高人生境界的道是老子所没有的,这是庄子从老子那里推演出来,属于他的独创。
高正提出老子是将道看做客观的自然发生过程,而庄子则是认为万物的发生过程必须有人的认识的参与,甚至人的认识起作用。他指出,老子中的道,是指永恒循环运动着的实体,又名“大”,包括运动和本体两重含义,是“物之所由也”,即生产万物的途径的含义,是本原。而庄子的道,则是指宇宙运动过程,它不是本体,故也不称为“大”。庄子内篇中有“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郭齐勇先生认为庄子的“道”一方面指宇宙的本源,具有超越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内在于每一个物中;人们可以通过“心斋”“坐忘”等功夫,达到“无待”“与道同体”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 兼论道家学说》[M]. 济南:齐鲁书社,1991.11.第286页
[2]郭齐勇:《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新华文摘,2009,(第4期).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
[3]熊铁基等著:《中国庄学史》[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0。第 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