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课堂教学上,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起到的是主导和组织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多样化思考的能力。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即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指小组成员之间就所设主题在资料收集分析、论证评价中的沟通与合作。“会话”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播学”是各高校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等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它还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其他院系和专业开设。由于这门课程呈现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学原理等多门课程交叉的现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各个专业定位不同,对本门课程的要求也各异,所以,导致了不同专业开设的“大众传播学”课程与所在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如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对于传媒方式和载体的讲授角度应该各有侧重。
第二,囿于传播学的传统讲授体系,“大众传播学”课程主要讲授一般原理性知识,过分注重理论和学术流派的讲授,对实用性重视不够,有时忽视与现实传播现象的结合,尤其对于大众传媒与当下中国的传媒业发展,以及大众文化现象的案例讲解不够。因此,往往导致学生在掌握了传播学理论和流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传播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结合大众传媒的情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受传统意义的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为主导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旧存在,对学生的主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教育不够。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教师的理论讲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多是概念、特点、流派、意义、功能等内容,而当下的“大众传播学”课程内容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培养学生联系传媒现象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主,如果依旧沿袭传播学的传统讲授方式势必导致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学而无用的局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众传播学”的教学
“大众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关于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媒现象和大众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大众文化和传播学层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大众传播学的课堂教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让学生利用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自主学习,通过团队协作方式,使每个学生发挥主动性,分析和解决当下大众传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1.教学方式的探究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大众传播学除了讲授必要的概念、理论、学派之外,更要教会学生结合理论对大众传媒现象和案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上,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主题型教学、讨论小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穿插一些大众传媒方面的视频影像。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实践,如进行博客设计、个人主页设计、确立论坛主题和信息分析,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甚至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和研究问题。
在教材选择上,“大众传播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能仅限于《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等主要涉及理论和流派的内容,还要涉及《大众传媒》以及《大众文化》的内容,综合三类内容的教材进行整合,综合多种教材,博采众长,将更多的实用性、创新化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完整、科学、逻辑严密的课程内容,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2.课程案例与信息库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纯理论的知识用具体、生动、可感的案例加以阐释,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抽象问题做具体阐释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的案例和信息是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而通过对建构性教学理论的借鉴,可以让学生根据命题,结合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参与收集整理传播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
大众传媒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传播手段、途径、内容、行为赋予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通过网络、手机等大众传播手段,学生自己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博客等内容融入大众传播学的案例中,使学生在对案例收集和分析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如在讲授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功能”时,即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具有引导性和仿效性,可以就媒体普遍关注的如“躲猫猫”事件、房价的稳定性问题等进行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在讲授大众传播的方式和作用时,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网络流行语、央视春晚的植入式广告、微博的传播优势案例来进行理论阐释,再进行总结。将传播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传播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收集和分析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根据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创设“自由课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由课堂”是一种由教师设定“情境”,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由学生自己准备教案、组织课堂、模拟教学的学习模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提供一个自由平等交流的氛围: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布置主题(如某一传媒现象或电影、电视节目、网络事件等),小组成员通过“协作” “会话” 和准备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方式,与教师共同讨论、出谋划策,采用多种讲授模式(如讲解式、讨论式、媒体互动式等),共同完成每次课堂“教学”。每名学生有各自的任务和分工,在最终确定讲授内容后,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对主题进行讲解,教师台下旁听并进行点评总结。这种“角色互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阐释理论的能力。
在“自由课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之间相互切磋、集思广益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现,最终目标是引领学生自己进行“意义建构”,也就是自己主动去接触、了解大众传播学知识、理解理论、找到规律,探索大众传播与传媒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大众传播学知识或理论来分析传播现象、指导实践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即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指小组成员之间就所设主题在资料收集分析、论证评价中的沟通与合作。“会话”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播学”是各高校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等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它还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其他院系和专业开设。由于这门课程呈现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学原理等多门课程交叉的现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各个专业定位不同,对本门课程的要求也各异,所以,导致了不同专业开设的“大众传播学”课程与所在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如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对于传媒方式和载体的讲授角度应该各有侧重。
第二,囿于传播学的传统讲授体系,“大众传播学”课程主要讲授一般原理性知识,过分注重理论和学术流派的讲授,对实用性重视不够,有时忽视与现实传播现象的结合,尤其对于大众传媒与当下中国的传媒业发展,以及大众文化现象的案例讲解不够。因此,往往导致学生在掌握了传播学理论和流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传播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结合大众传媒的情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受传统意义的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为主导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旧存在,对学生的主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教育不够。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教师的理论讲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多是概念、特点、流派、意义、功能等内容,而当下的“大众传播学”课程内容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培养学生联系传媒现象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主,如果依旧沿袭传播学的传统讲授方式势必导致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学而无用的局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众传播学”的教学
“大众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关于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媒现象和大众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大众文化和传播学层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大众传播学的课堂教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让学生利用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自主学习,通过团队协作方式,使每个学生发挥主动性,分析和解决当下大众传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1.教学方式的探究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大众传播学除了讲授必要的概念、理论、学派之外,更要教会学生结合理论对大众传媒现象和案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上,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主题型教学、讨论小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穿插一些大众传媒方面的视频影像。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实践,如进行博客设计、个人主页设计、确立论坛主题和信息分析,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甚至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和研究问题。
在教材选择上,“大众传播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能仅限于《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等主要涉及理论和流派的内容,还要涉及《大众传媒》以及《大众文化》的内容,综合三类内容的教材进行整合,综合多种教材,博采众长,将更多的实用性、创新化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完整、科学、逻辑严密的课程内容,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2.课程案例与信息库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纯理论的知识用具体、生动、可感的案例加以阐释,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抽象问题做具体阐释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的案例和信息是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而通过对建构性教学理论的借鉴,可以让学生根据命题,结合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参与收集整理传播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
大众传媒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传播手段、途径、内容、行为赋予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通过网络、手机等大众传播手段,学生自己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博客等内容融入大众传播学的案例中,使学生在对案例收集和分析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如在讲授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功能”时,即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具有引导性和仿效性,可以就媒体普遍关注的如“躲猫猫”事件、房价的稳定性问题等进行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在讲授大众传播的方式和作用时,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网络流行语、央视春晚的植入式广告、微博的传播优势案例来进行理论阐释,再进行总结。将传播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传播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收集和分析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根据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创设“自由课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由课堂”是一种由教师设定“情境”,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由学生自己准备教案、组织课堂、模拟教学的学习模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提供一个自由平等交流的氛围: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布置主题(如某一传媒现象或电影、电视节目、网络事件等),小组成员通过“协作” “会话” 和准备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方式,与教师共同讨论、出谋划策,采用多种讲授模式(如讲解式、讨论式、媒体互动式等),共同完成每次课堂“教学”。每名学生有各自的任务和分工,在最终确定讲授内容后,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对主题进行讲解,教师台下旁听并进行点评总结。这种“角色互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阐释理论的能力。
在“自由课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之间相互切磋、集思广益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现,最终目标是引领学生自己进行“意义建构”,也就是自己主动去接触、了解大众传播学知识、理解理论、找到规律,探索大众传播与传媒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大众传播学知识或理论来分析传播现象、指导实践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