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心电图象异常变化进行分析,评估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压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心脏受损程度,以心电图异常反应帮助临床正确判断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在患者发病后24 h内行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异常改变评估患者心脏本身受损程度,以及时发现脑心综合征,为临床准确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结果 本组81例脑出血患者,其中62例心电图反应异常,异常率占76.5%。心电图异常者均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年龄等有关。异常的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伴房早、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ST段下移、室速、QT-间期延长,规义入-其中ST段下移和室早、房早最多见。结论 心电图可帮助临床准确判断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程度,及时发现脑心综合征,从而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脑出血;心电图显示异常;分析
临床上脑出血后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尤其是脑出血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致使心脏血管痉挛,心脏收缩传导功能异常,心血管活动中枢功能失调而导致心电图检查发生异常变化。为了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笔者根据自己在心电图室工作的实践,对81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检查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现将其心电图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45~82岁,基底节区脑出血52例,脑叶出血16例,脑干出血8例,小脑出血5例,均经CT证实为脑出血,并在发病后24 h内行心电图检查。有电解质紊乱及既往有心脏病或心电图检查异常者除外,均是脑出血住院作心电图检查的患者。
2 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
本组81例脑出血患者中,均在发病后24 h内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有62例,异常率占76.5%,其中ST、T波改变有41例,占68.3%,室性早搏5例,占8.3%,房性早搏4例,占6.7%,Q-T延长者3例,占5.0%,房性传导阻滞2例,占3.3%,窦性心动过缓2例,占3.3%,房颤1例,占1.7%,心肌梗死1例,占1.7%,正常心电图象显示21例,正常率占25.9%。
3 检查结果
3.1 出血部位与异常心电图关系 本组出血的病灶位于基低节区共52例,心电图检查异常有44例,占84.6%;病灶位于脑叶16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5例,占31.3%;病灶位于脑干8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6例,占7.5%;病灶位于小脑5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3例,占60%。结果显示提示了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及幕下结构者心电图改变的机会多。
3.2 出血量与心电图异常结果的关系 本组出血量<30 ml者45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28例,占62.2%;出血量30~60 ml者28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25例,占89.3%;出血量>60 ml者9例,心电图检查均发现异常,占100%。从本组资料显示可以看出,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率高达91.2%,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率反而低,占62.2%,脑出血量越多,心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越高,证明脑出血量多少与心电图检查异常呈正相关。
3.3 年龄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 我们将本组81例脑出血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查,61~82岁为老年组52例,45~60岁为非老年组29例。在心电图检查中老年组发现心电图结果异常49例,占94.2%,非老年组发现心电图结果异常13例,占44.8%,两组对比,老年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3.4 脑出血预后与异常心电图关系 本组心电图检查异常共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占33.9%,而心电图检查正常有19例,其中死亡1例,死亡率占5.3%,证明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者的预后差。因此对脑出血心电图检查的患者,我们必须严阵以待,认真把关正确判断心电图异常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为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死亡率。
3.5 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本组81例中心电图象显示异常有62例,异常率占76.5%。异常心电图的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伴房早、传导阻带、窦性心动过缓、ST段下移、室速、QT-间期延长等,其中ST段下移和室早及房早最为多见。本组按心电图表现分三期,Ⅰ期表现为窦速,占46.9%;Ⅱ期表现为窦缓,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Ⅱ期表现窦缓占12.5%,房性传导阻滞占56%。Ⅲ期为心肌受损期,表现为S-T段下移和T波改变、Q-T间期延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Ⅲ期表现Q-T间期延长占23.3%,Q-T间期延长伴尖端转型室速占1.25%,房早室早占23.5%。
4 讨论
4.1 影响脑出血心电图改变的因素 根据本组资料的显示,我们对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的分析,影响脑出血后心电图改变的因素很多:①特别是出血的病灶部位,靠近基底节区病者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很高,而周边病变则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②脑出血量越多、年龄越大,心电图检查异常反应率明显增高;③另外脑出血心电图检查异常者的预后也较差。本组提示了靠近基底节区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及幕下结构出血的机会明显多于周边病变的患者。本组位于基底节区出血52例,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84.6%。本组脑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91.2%,而脑出血量≤30 ml者,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结果异常率62.2%,证明脑出血量多的患者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量少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我们针对影响脑出血心电图改变的因素,在给患者检查时,特别注意脑出血病灶的部位、患者的出血量及年龄,认真查看审核心电图象显示,准确判断患者心电图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本组由于心电图报告结果准确无误,准确率为100%。
4.2 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的机制。
4.2.1 本组急性脑血管病者,特别是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其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造成心脏血管痉挛,心脏收缩传导异常,使之心电图改变出现异常的图象,因此靠近基底节区的病变心电图异常率高,而周边病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
4.2.2 患者脑出血后出现颅内高压或卢内血肿而直接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使脑组织结构受损,使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临床上心电图检查结果多为异常。
4.2.3 脑出血心电图异常结果多见于老年人。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脑出血心电图检查的图象显示异常反应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原因年龄大,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脑卒中而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损伤,影响心脏功能而出现心电图异常反应。本组老年组并发心电图异常52例,心电图结果异常占94.2%,非老年组并发心电图异常结果13例,心电图结果异常占44.8%,两组对比,非老年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可见脑出血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因此对老 年人脑出血作心电图检查操作时,我们特别注意其心电图异常反应图象的显示,准确判断准确发报告,从未担误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4.2.4 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线移位,脑组织受压,脑干及网状结构严重损伤,使心血管活动中枢功能失调,导致心电图发生变化,其心电图象显示异常。
4.3 急性脑出血与心电图异常呈正相关。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结果对评估心脏受损程度,指导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组发现异常心电图反应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为33.9%,心电图正常有19例,其中死亡率为5.3%,可见急性脑出血与心电图异常呈正相关,证明脑出血对心脏受损程度越深,异常心电图表现越明显,预后亦越差,因此脑出血致心脏损害引起的心电图异常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人民出版社,1988:98.
【关键词】 脑出血;心电图显示异常;分析
临床上脑出血后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尤其是脑出血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致使心脏血管痉挛,心脏收缩传导功能异常,心血管活动中枢功能失调而导致心电图检查发生异常变化。为了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笔者根据自己在心电图室工作的实践,对81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检查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现将其心电图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45~82岁,基底节区脑出血52例,脑叶出血16例,脑干出血8例,小脑出血5例,均经CT证实为脑出血,并在发病后24 h内行心电图检查。有电解质紊乱及既往有心脏病或心电图检查异常者除外,均是脑出血住院作心电图检查的患者。
2 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
本组81例脑出血患者中,均在发病后24 h内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有62例,异常率占76.5%,其中ST、T波改变有41例,占68.3%,室性早搏5例,占8.3%,房性早搏4例,占6.7%,Q-T延长者3例,占5.0%,房性传导阻滞2例,占3.3%,窦性心动过缓2例,占3.3%,房颤1例,占1.7%,心肌梗死1例,占1.7%,正常心电图象显示21例,正常率占25.9%。
3 检查结果
3.1 出血部位与异常心电图关系 本组出血的病灶位于基低节区共52例,心电图检查异常有44例,占84.6%;病灶位于脑叶16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5例,占31.3%;病灶位于脑干8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6例,占7.5%;病灶位于小脑5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3例,占60%。结果显示提示了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及幕下结构者心电图改变的机会多。
3.2 出血量与心电图异常结果的关系 本组出血量<30 ml者45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28例,占62.2%;出血量30~60 ml者28例,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25例,占89.3%;出血量>60 ml者9例,心电图检查均发现异常,占100%。从本组资料显示可以看出,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率高达91.2%,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率反而低,占62.2%,脑出血量越多,心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越高,证明脑出血量多少与心电图检查异常呈正相关。
3.3 年龄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 我们将本组81例脑出血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查,61~82岁为老年组52例,45~60岁为非老年组29例。在心电图检查中老年组发现心电图结果异常49例,占94.2%,非老年组发现心电图结果异常13例,占44.8%,两组对比,老年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3.4 脑出血预后与异常心电图关系 本组心电图检查异常共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占33.9%,而心电图检查正常有19例,其中死亡1例,死亡率占5.3%,证明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者的预后差。因此对脑出血心电图检查的患者,我们必须严阵以待,认真把关正确判断心电图异常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为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死亡率。
3.5 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本组81例中心电图象显示异常有62例,异常率占76.5%。异常心电图的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伴房早、传导阻带、窦性心动过缓、ST段下移、室速、QT-间期延长等,其中ST段下移和室早及房早最为多见。本组按心电图表现分三期,Ⅰ期表现为窦速,占46.9%;Ⅱ期表现为窦缓,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Ⅱ期表现窦缓占12.5%,房性传导阻滞占56%。Ⅲ期为心肌受损期,表现为S-T段下移和T波改变、Q-T间期延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Ⅲ期表现Q-T间期延长占23.3%,Q-T间期延长伴尖端转型室速占1.25%,房早室早占23.5%。
4 讨论
4.1 影响脑出血心电图改变的因素 根据本组资料的显示,我们对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的分析,影响脑出血后心电图改变的因素很多:①特别是出血的病灶部位,靠近基底节区病者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很高,而周边病变则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②脑出血量越多、年龄越大,心电图检查异常反应率明显增高;③另外脑出血心电图检查异常者的预后也较差。本组提示了靠近基底节区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及幕下结构出血的机会明显多于周边病变的患者。本组位于基底节区出血52例,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84.6%。本组脑出血量>30. ml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91.2%,而脑出血量≤30 ml者,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结果异常率62.2%,证明脑出血量多的患者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量少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我们针对影响脑出血心电图改变的因素,在给患者检查时,特别注意脑出血病灶的部位、患者的出血量及年龄,认真查看审核心电图象显示,准确判断患者心电图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本组由于心电图报告结果准确无误,准确率为100%。
4.2 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的机制。
4.2.1 本组急性脑血管病者,特别是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其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造成心脏血管痉挛,心脏收缩传导异常,使之心电图改变出现异常的图象,因此靠近基底节区的病变心电图异常率高,而周边病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
4.2.2 患者脑出血后出现颅内高压或卢内血肿而直接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使脑组织结构受损,使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临床上心电图检查结果多为异常。
4.2.3 脑出血心电图异常结果多见于老年人。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脑出血心电图检查的图象显示异常反应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原因年龄大,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脑卒中而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损伤,影响心脏功能而出现心电图异常反应。本组老年组并发心电图异常52例,心电图结果异常占94.2%,非老年组并发心电图异常结果13例,心电图结果异常占44.8%,两组对比,非老年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可见脑出血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因此对老 年人脑出血作心电图检查操作时,我们特别注意其心电图异常反应图象的显示,准确判断准确发报告,从未担误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4.2.4 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线移位,脑组织受压,脑干及网状结构严重损伤,使心血管活动中枢功能失调,导致心电图发生变化,其心电图象显示异常。
4.3 急性脑出血与心电图异常呈正相关。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结果对评估心脏受损程度,指导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组发现异常心电图反应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为33.9%,心电图正常有19例,其中死亡率为5.3%,可见急性脑出血与心电图异常呈正相关,证明脑出血对心脏受损程度越深,异常心电图表现越明显,预后亦越差,因此脑出血致心脏损害引起的心电图异常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人民出版社,19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