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宋工艺美术整体印象在色彩和图形上的表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宋两个朝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可缺少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像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唐代活泼,开朗,清晰;宋代儒雅,含蓄,内敛。唐代华丽丰满,宋代严谨优雅。图形和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础要素,通过学习,我将唐代和宋代给我的整体印象通过图形和色彩表现出来以体现两个朝代给人的不同感觉,使得两个朝代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要传达一定的信息,还必须要符合两个朝代的气质。每个时期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组成了灿烂的中国工艺美术史,都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唐代和宋代像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艺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唐宋;图形;色彩;对比;不同
  正文:一.唐宋工艺美术印象
  唐代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最繁盛的时期,工艺美术取得了高度发展,著名诗人杜甫所写的《忆昔》就是对当时繁盛景象的概述,唐代的工艺美术十分发达,在生产技术上,生产规模上,艺术成就上都远远超过前代。
  从工艺美术的风格来看,唐代从一贯的古朴特色转而具有近代装饰的特点,装饰纹样上也改变了原始社会以几何图案为主的装饰图案和商周到六朝以动物纹为主的装饰图案,开始以植物纹为主要的装饰纹样。从造型方面来看,多采用较大弧度的外向型曲线,给人一种饱满富丽的感觉,如陶瓷,漆器,金银器的造型都接近于球体,人体也偏爱胖型。从色彩来看,用色比较丰富,绚烂高贵,是一种富丽堂皇的美!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平易,质朴,典雅的艺术特色,由于“抑武修文”“安内虚外”的政策的实行,因而缺乏恢弘开阔的气势,多了几分高雅,清淡。如果把唐代形容为“情”,那宋代则可以为理,唐代富丽华美,宋代含蓄严谨,唐代恢弘,宋代清秀。
  宋代工艺美术中,陶瓷的成就最为突出,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和艺术水平,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准,成为宋代工艺美术成就的代表,是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装饰的平和简素,造型的古朴单纯是这一时期陶瓷艺术的最大特点,往往与官府的联系越密切,装饰就越平和简素,造型就越古朴单纯,这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和色彩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视觉媒介传递信息的设计,视觉传达主要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基本概念,视觉符号主要包括:图形,色彩,文字,标志等。所以,图形和色彩是视觉传达的基础要素,也是关键因素。
  图形在平面中通常是指由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式的二维图像,不同的图形通常会使人有不同的感受,例如三角形是尖锐,凌厉的,圆形是和谐,丰满的,正方形是稳重,严肃的,有机形是自然,舒服的。
  色彩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对人们视觉感受方面的影响比图形来的更快,更彻底。色彩的作用不仅美观而已,它还可以使要表现或传达的东西更加有力。不同色系,浓淡,面积大小,颜色的组合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三.唐宋两朝工艺美术印象的图形化和色彩化
  唐代的工艺美术造型饱满,色彩鲜艳,因此给人的感觉是高贵的,华丽的,富足的,可以用“艳”“满”“全”来形容。因此我认为红色,紫色,和金色是对唐代工艺美术在色彩方面的感受,而缠绕簇拥,绵延不断,相互交织的团花纹是对这时期在图形方面的感受。
  红色,容易引发人们兴奋,刺激,紧张的情绪,是积极地,热烈的,向上的。代表盛唐气派的“唐三彩”,陶瓷工艺的新气象,白瓷的真正成熟,青瓷的继续发展等都使人感受到唐代工艺美术的恢弘和热烈,因此会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红色的感受。紫色,是一种高贵且神秘的颜色,代表权威,精神,优雅,魅力。唐代工艺美术是其他朝代所无法匹敌的。金色代表华贵,光辉,至高无上,唐代工艺美术中的金银器,漆器,铜镜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上都相映生辉,耀眼夺目,自然在人的心理产生景仰之情,从而在视觉上产生金色的光芒。
  团花图案是一种丰富且热闹的图案,疏密相当的平稳分布在工艺品上,相互呼应,富贵丰满。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文化的交流也空前密切,比如瓷器中的凤首瓶,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皮囊式壶,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就像团花图案的特点,相互交织,绵延不断。
  团花丰富缭绕的图形加上红,紫,金的热烈,高贵,耀眼的色彩是对唐代工艺美术整体印象的一个概括,是在视觉上的一种感受表现,能从图形和色彩两个方面对唐代工艺美术有一个视觉方面的整体印象。
  谈到宋代的工艺美术,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应当就是她的陶瓷工艺。宋瓷不仅在技术上取得质的飞跃,在装饰上更是代表着最高水平,造型上匀称秀美,轻盈俏丽,朴实大方,经济适用,装饰上完美和谐,不愠不火,清雅秀丽。因此在色彩上表现为淡雅系,淡蓝,淡绿,青,是对宋代瓷器的总结,也是对宋代工艺美术的整体印象。而“开片”不仅有瓷器碎片的感觉,也是宋代瓷器中一种特殊的装饰,因此是对宋代工艺美术在图形感觉上的最好概括。
  淡蓝是一种安详,洁净,理智的色彩,是蔚蓝大海的颜色,也是宋代沉静素雅釉色在人脑海中形成的颜色代表。而宋代因“抑武修文”,文化氛围高涨,因而在工艺美术上相比唐代而言少了几分气势,而多了一些宁静雅然。青色是朴实,沉静,优雅,严謹的代表,更是对宋代整个气氛和其工艺美术的色彩印象。是宋代的印象色彩,也是宋瓷的印象色彩。
  “开片”是宋代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它是由不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满满的铺在瓷器上。多边形给人一种沉稳,冷静,严谨的感觉,边边相合,面面相连,像是碎掉的瓷片,正好符合于宋代瓷器大国的形象。
  沉稳的“开片”图形加上冷静,严谨,理智的淡蓝,淡绿和青色的视觉色彩,构成了对于宋代工艺美术的视觉印象。整体而言,是一种淡雅,宁静的美。
  四.总结
  唐代和宋代的工艺美术就是这样对比显著,各有特色的存在,从造型和装饰上都给人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具有男子气概,高贵,自信的王子,一个是儒雅,含蓄,内敛的公主,因此在人们的视觉感受上会形成不同的图形和色彩,体现着不一样的气质和内涵。正是由于各个朝代都有着属于自己时期的徽章和印迹,才使得中国工艺美术史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智慧和灿烂的艺术光辉,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为世人所赞叹和敬仰。
  参考文献:
  (1)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4月第二版
  (3)姜松荣《中国工艺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4)卞宗舜 周旭 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第二版
  (5) 王晓燕《平面设计中图形与色彩的应用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式、人物角色、服装道具、动作特点等多角度着手,深入分析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同时渗透着海阳秧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海阳秧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多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民族艺术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开始打破传统的界限,走出国门。原生态民歌也因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民歌声乐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本文从原生态民歌入手,就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展开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歌;传承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其地域色
期刊
【摘要】: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是一种首先满足于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用于适当的材料及结构方式来组成其基本造型,建筑只能应用其自身的形象或环境背景的衬托,而建筑装饰也就成为了撑起建筑的精神功能的主要手段,装饰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而这些也是在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其长期探索和学习实践中所渐渐发展成形。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凝结了他们智慧的结晶,在造型方面和装饰方面都为古建筑增加了艺
期刊
【摘要】: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公益广告关注的内容主要包含弘扬民族精神、公共秩序、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等。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的最初时间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虽然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却以极
期刊
【摘要】:在贵州西部山区,二胡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广为流传上  千年。人们一般在喜庆、丧事、节假日期间或休息时候演奏。琴弦音  色高昂、优雅、动听,能激发人的精神情感,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的  喜爱。  【关键词】:织金;二胡;艺术;概论  一、二胡的起源  二胡始于唐代,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  发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拉弦乐  器,也是中国民族乐
期刊
建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的代名词,它拥有者其他艺术作品难以拥有的线条和质感,给人在视觉上以一种极大地愉悦。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大的要求,本文就着重探讨建筑与艺术这两种分属于两个领域又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  1.建筑的本质是追求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建筑艺术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地经验积累,得益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繁荣
期刊
【摘要】:总统就职演讲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关键环节,历届总统借此机会阐述政见、鼓励民心,最终实现其政治目的。概念隐喻的提出标志着隐喻不再单纯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和装饰手段,更是概念的和认知的。实质上,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并以人们拥有的切身经验和感受作为文化基础。根据莱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  隐喻
期刊
生活,一位资深的老师,人们在过程中体会与学习;生活,艺术创造的源泉,演员在过程中体会与改变。千姿百态的生活,变化无穷的自然,让艺术变得丰富多彩。观察生活是通向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演员在创作一个内外部统一的人物形象时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生活的经历如何丰富,在百态的人生中,数来不过只是一隅,所以每个演员都需要秉持时刻向生活学习的态度,学会观察生活。 
期刊
【摘要】:作者批评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换句话说,以导演为中心,具有控制一切的力量,因此成为潜在的“作者”。这些电影就是作者批评的最主要对象。由此可见,作者批评就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关键词】:作者批评;批评原则;批评方法  一、作者批评的由来  (一)作者论
期刊
【摘要】:“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我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追求,他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作画的道理,也道出了一切艺术的真谛。无论作西画,作国画,做音乐,作文学,一个“似与不似”,将艺术精髓一言囊括。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艺术;似与不似;艺术境界;变法  有生命的艺术就像长风劲吹,越过高山,越过海洋。在中国画家张大千与西画大师毕加索的历史性的会晤中,毕加索曾经拿出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