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EDITOR /Poppy PHOTO /IC
breed a kindhearted baby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天使,善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希望看见每个宝宝都健康的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理智的人,但是千万不要丢了我们本质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认为,良好情感,稳定的心态是人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成材的基础人格之一。合理的 早期教育对儿童情感培养有特殊意义。
善良教育刻不容缓
故事一:教室里,几个娃娃正盯着墙上的一只螳螂争论着,显然,那是一个标本,是老师教孩子认识动物用的。来接孩子的妈妈领过孩子,检查他对螳螂的认知情况。猛地,那“标本”竟然活了,扭过头来,瞪着两只眼睛,愤怒地挥起“大刀”,拼尽最后的气力挣扎着,向侵犯者示威。可一切都是徒劳,一枚大头针穿腰而过,死死的将它钉在墙壁上。妈妈有些愕然,“有些残忍!”她扔下一句话,领着孩子走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说螳螂已经捕来好多天了,刚钉在墙上时,还一个劲的扑棱……
“它疼吗?”孩子轻轻地问。
“很疼的。”
“那老师为什么还抓他?”
“……”
故事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被公园湖边几只还带着尾巴的小青蛙吸引住了,他好奇地观察着。有时青蛙蹦向孩子这边,孩子还唬得扭头跑开,然后又一步步小心地走回来,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这时家长过来了,抬起大脚踏向了一只青蛙:“来,看看你敢吗?”
在家长的撺掇下,孩子犹犹豫豫也抬起了脚……
“我的孩子真勇敢!”家长鼓励着。
在“勇敢”声中,“屠杀”开始了,在孩子的身后,留下了斑斑尸痕。这是我们教育的缺憾,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往往忽视对孩子的善良教育。教育孩子从小要爱护动物、同情弱者是很多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孩子从小就会帮助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已不再是新鲜事,15 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经历,整个社会助人为乐的风气非常浓厚。而我们的教育呢,只强调对孩子的文化素质教育,忽视了幼儿期家庭和学校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的教育。在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可爱的平等的、都是有生命的。如果孩子小时候有虐待动物的习惯,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以对孩子的善良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爱:善良的源头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陪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为人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会被欺负,性格软弱。
在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家长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或者说在很多父母眼里,善良等于软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提出,在一个家庭中,存在着四种不同关系、不同性质的爱,孩子在这种健全的爱的环境中,才能享受关怀,培养出一颗善良之心。
一是子女之爱: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对其所受到的父母之爱的回应,其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都是从父母的日常表现中获得的,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爱,正确的榜样作用。
二是同伴之爱:看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爱他们的同伴,孩子也会学着爱自己的朋友。目前我国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缺少同胞兄弟姐妹之爱的实践机会,这个阶段爱的学习就只能由幼儿园、学校或社区环境弥补了。家长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同伴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孩子会从中学会理解、分享、团结、帮助。
三是夫妻之爱: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孩子可以从夫妻的相互关心和爱护中学会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等美好的品质。夫妻之爱给孩子传递的另一个观念是忠诚。这也是孩子善良之心的关键。
四是父母之爱:当孩子在接受了以上三种爱的教育以后,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善良、有健康品质的人,当他们成为父母时,才能把正确的爱、善良的心传递给他的下一代,所以,这种教育是生生不息的。
德国的“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那么全家人就会特意为此召开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凡经2 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 (特别是男孩 )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是否能成为和平人士。
breed a kindhearted baby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天使,善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希望看见每个宝宝都健康的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理智的人,但是千万不要丢了我们本质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认为,良好情感,稳定的心态是人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成材的基础人格之一。合理的 早期教育对儿童情感培养有特殊意义。
善良教育刻不容缓
故事一:教室里,几个娃娃正盯着墙上的一只螳螂争论着,显然,那是一个标本,是老师教孩子认识动物用的。来接孩子的妈妈领过孩子,检查他对螳螂的认知情况。猛地,那“标本”竟然活了,扭过头来,瞪着两只眼睛,愤怒地挥起“大刀”,拼尽最后的气力挣扎着,向侵犯者示威。可一切都是徒劳,一枚大头针穿腰而过,死死的将它钉在墙壁上。妈妈有些愕然,“有些残忍!”她扔下一句话,领着孩子走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说螳螂已经捕来好多天了,刚钉在墙上时,还一个劲的扑棱……
“它疼吗?”孩子轻轻地问。
“很疼的。”
“那老师为什么还抓他?”
“……”
故事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被公园湖边几只还带着尾巴的小青蛙吸引住了,他好奇地观察着。有时青蛙蹦向孩子这边,孩子还唬得扭头跑开,然后又一步步小心地走回来,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这时家长过来了,抬起大脚踏向了一只青蛙:“来,看看你敢吗?”
在家长的撺掇下,孩子犹犹豫豫也抬起了脚……
“我的孩子真勇敢!”家长鼓励着。
在“勇敢”声中,“屠杀”开始了,在孩子的身后,留下了斑斑尸痕。这是我们教育的缺憾,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往往忽视对孩子的善良教育。教育孩子从小要爱护动物、同情弱者是很多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孩子从小就会帮助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已不再是新鲜事,15 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经历,整个社会助人为乐的风气非常浓厚。而我们的教育呢,只强调对孩子的文化素质教育,忽视了幼儿期家庭和学校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的教育。在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可爱的平等的、都是有生命的。如果孩子小时候有虐待动物的习惯,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以对孩子的善良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爱:善良的源头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陪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为人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会被欺负,性格软弱。
在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家长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或者说在很多父母眼里,善良等于软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提出,在一个家庭中,存在着四种不同关系、不同性质的爱,孩子在这种健全的爱的环境中,才能享受关怀,培养出一颗善良之心。
一是子女之爱: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对其所受到的父母之爱的回应,其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都是从父母的日常表现中获得的,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爱,正确的榜样作用。
二是同伴之爱:看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爱他们的同伴,孩子也会学着爱自己的朋友。目前我国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缺少同胞兄弟姐妹之爱的实践机会,这个阶段爱的学习就只能由幼儿园、学校或社区环境弥补了。家长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同伴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孩子会从中学会理解、分享、团结、帮助。
三是夫妻之爱: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孩子可以从夫妻的相互关心和爱护中学会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等美好的品质。夫妻之爱给孩子传递的另一个观念是忠诚。这也是孩子善良之心的关键。
四是父母之爱:当孩子在接受了以上三种爱的教育以后,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善良、有健康品质的人,当他们成为父母时,才能把正确的爱、善良的心传递给他的下一代,所以,这种教育是生生不息的。
德国的“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那么全家人就会特意为此召开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凡经2 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 (特别是男孩 )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是否能成为和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