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革命后,赤俄政府成立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斯大林为名誉校长,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干部。1921年10月21日,“东大”正式开学,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管理,学制初定七个月,后改三年。
1925年秋,为纪念孙中山,苏联再办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部分中国师生转入“中大”。中大1926年正式成立,建校初衷是为国民党培养干部,进入中大的国民党系学生有:蒋经国、郑介民、戴笠、谷正纲、谷正鼎、屈武、邓文仪、刘咏尧、张秀兰、吴家钰、何重汉、卜涛明、王崇武等。
“四·一二”国共破裂,国民党与苏联关系随之断裂,国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邵力子离开中大回国,从此中大理事会不再有国民党成员。
1928年中大更换校牌:“中国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改名“苏兆征大学”,但师生仍沿用前称“中山大学”。此后当然只收中共学生。直至1930年中大停办,共招收四期学生。1925年第一期340名,1926年第二期300余名,1927年第三期百余名,1928年四期百余名。
“十天大会”
1929年暑假,“劳大”学生赴黑海度假,在疗养所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焦点为二:一是拥护校内支部局还是拥护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而支持哪一边,关系着大革命失败的是非、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策略。二是学制四年还是一两年,要不要按正规程序既学俄文又学理论?
9月,黑海度假回来,中大支部举行全体师生例行总结大会,由俄人支部书记作报告,会议发言主要围绕以上两个焦点激烈辩论,最后进行表决。这次大会史称“十天大会”,它之所以出名,关键是选举时出了后来名声很响的“二十八个半”(反对派起的外号)。
“二十八个半”得名
“十天大会”上,各派人士上台发表意见,互相攻击,闹成一片。张国焘讲话时,法国来的华工上台想动武,被俄国人阻止。最后,争论焦点汇聚“支部局路线是否正确”?支部局自认为执行了“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路线,广大党团员则认为支部局执行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意见分歧太大,只好付诸表决。大会最后一天上午,支部局向大会提交《解散团支部局的决议案》,五百多名中大生均投反对票,只有28人举手赞成,而这28个正好扎堆站在主席台左边,很容易计数。事后,被称“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嘲笑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革命者,以示轻蔑。
“二十八个”名单是: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陈昌浩、沈泽民、凯丰、杨尚昆、盛岳、夏曦、肖特甫、李竹声、殷鉴、陈原道、何子述、孟庆树(王明妻)、张琴秋(沈泽民妻)、杜作祥(陈昌浩妻)、李元杰、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袁家镛、孙济民、宋泮民、汪盛荻、朱阿根、朱子纯(女)。未出席“十天大会”的王明之所以位列榜首,乃是这一派公认的头头。
至于那“半”个,即徐以新(1911~1994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一说年纪最小,又是团员;一说徐对支部局的态度前后不太一致,故算半个。
“二十八个半”的下场
“二十八个半”的人生道路,个个迥异。
八名党内要人:王明、博古、王稼祥、张闻天、沈泽民、凯丰、杨尚昆、陈昌浩(“文革”中自杀)。四名烈士:陈原道、夏曦、何子述、宋泮民(冤杀于湘鄂西肃反)。追随革命者:王盛荣(后任湖北冶金厅副厅长,“文革”中入狱)、徐以新、孟庆树(随王明赴苏,1983年病逝于俄)、张琴秋(“文革”中自杀)。病故:殷鉴(1934年被捕,后因病保释就医,不久病故)。不详:肖特甫、朱自舜、杜作祥。
变节者:李竹声(政治局委员、上海中央局书记)、盛岳(中委,接李竹声任上海中央局书记,被李供出)、王云程(团中央书记)、孙济民(团中央组织部长)、袁家镛(江苏省委书记,后入“中统”)、朱阿根(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一说退党)。王保礼(即王宝礼,曾任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回国后叛变,在上海大马路上带特务搜捕留苏同学,一说淡出政治舞台)、李元杰(传说叛变)、汪盛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后退党,一说叛变。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湖南被处决)。
(裴毅然/文,摘自《南方都市报》)
1925年秋,为纪念孙中山,苏联再办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部分中国师生转入“中大”。中大1926年正式成立,建校初衷是为国民党培养干部,进入中大的国民党系学生有:蒋经国、郑介民、戴笠、谷正纲、谷正鼎、屈武、邓文仪、刘咏尧、张秀兰、吴家钰、何重汉、卜涛明、王崇武等。
“四·一二”国共破裂,国民党与苏联关系随之断裂,国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邵力子离开中大回国,从此中大理事会不再有国民党成员。
1928年中大更换校牌:“中国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改名“苏兆征大学”,但师生仍沿用前称“中山大学”。此后当然只收中共学生。直至1930年中大停办,共招收四期学生。1925年第一期340名,1926年第二期300余名,1927年第三期百余名,1928年四期百余名。
“十天大会”
1929年暑假,“劳大”学生赴黑海度假,在疗养所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焦点为二:一是拥护校内支部局还是拥护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而支持哪一边,关系着大革命失败的是非、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策略。二是学制四年还是一两年,要不要按正规程序既学俄文又学理论?
9月,黑海度假回来,中大支部举行全体师生例行总结大会,由俄人支部书记作报告,会议发言主要围绕以上两个焦点激烈辩论,最后进行表决。这次大会史称“十天大会”,它之所以出名,关键是选举时出了后来名声很响的“二十八个半”(反对派起的外号)。
“二十八个半”得名
“十天大会”上,各派人士上台发表意见,互相攻击,闹成一片。张国焘讲话时,法国来的华工上台想动武,被俄国人阻止。最后,争论焦点汇聚“支部局路线是否正确”?支部局自认为执行了“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路线,广大党团员则认为支部局执行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意见分歧太大,只好付诸表决。大会最后一天上午,支部局向大会提交《解散团支部局的决议案》,五百多名中大生均投反对票,只有28人举手赞成,而这28个正好扎堆站在主席台左边,很容易计数。事后,被称“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嘲笑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革命者,以示轻蔑。
“二十八个”名单是: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陈昌浩、沈泽民、凯丰、杨尚昆、盛岳、夏曦、肖特甫、李竹声、殷鉴、陈原道、何子述、孟庆树(王明妻)、张琴秋(沈泽民妻)、杜作祥(陈昌浩妻)、李元杰、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袁家镛、孙济民、宋泮民、汪盛荻、朱阿根、朱子纯(女)。未出席“十天大会”的王明之所以位列榜首,乃是这一派公认的头头。
至于那“半”个,即徐以新(1911~1994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一说年纪最小,又是团员;一说徐对支部局的态度前后不太一致,故算半个。
“二十八个半”的下场
“二十八个半”的人生道路,个个迥异。
八名党内要人:王明、博古、王稼祥、张闻天、沈泽民、凯丰、杨尚昆、陈昌浩(“文革”中自杀)。四名烈士:陈原道、夏曦、何子述、宋泮民(冤杀于湘鄂西肃反)。追随革命者:王盛荣(后任湖北冶金厅副厅长,“文革”中入狱)、徐以新、孟庆树(随王明赴苏,1983年病逝于俄)、张琴秋(“文革”中自杀)。病故:殷鉴(1934年被捕,后因病保释就医,不久病故)。不详:肖特甫、朱自舜、杜作祥。
变节者:李竹声(政治局委员、上海中央局书记)、盛岳(中委,接李竹声任上海中央局书记,被李供出)、王云程(团中央书记)、孙济民(团中央组织部长)、袁家镛(江苏省委书记,后入“中统”)、朱阿根(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一说退党)。王保礼(即王宝礼,曾任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回国后叛变,在上海大马路上带特务搜捕留苏同学,一说淡出政治舞台)、李元杰(传说叛变)、汪盛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后退党,一说叛变。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湖南被处决)。
(裴毅然/文,摘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