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Alejaadro Gonzalez Inarritu至今拍摄了三部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学术界和影迷的一轮又一轮讨论。他的电影以苦难为主题,三部影片层层深入地讨论了苦难产生的原因和摆脱的方式。
[关键词] 苦难 爱情 寄托 团体治疗
著名的墨西哥籍导演Alejandro GonzalezInarritu从2000年到2007年这八年期间一共推出了3部长片:《Love Is A Bitch》、《21 G rams》、《Babel》。这3部长片都是与GuilIermo Arriaga合作完成的,正是这3部影片帮助Inarritu成为了世界级的重量导演。Inarritu的电影有着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个人风格体现在两个方面:零碎的剪辑和沉重的主题。在剪辑上,他习惯于将多个故事零碎的拼接在一块。使观众能游离与银幕之外,思考影片的意义。剪辑风格只是故事的表现形式。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说:“我的执导风格取决于我要讲的故事的内容,内容是第一位的。”所以那些在故事中反复被强调的主题也就成了他最重要的个人风格。从他的第一部影片开始,lnarritu就在有意识的讲述一个沉重的人生主题——苦难。他的三部曲中。每一个人都在经历苦难,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的从影片的开头一直生活到结尾。“苦难”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痛苦和灾难,翻译成英文是pain、sufferings、m。isery。在这里,痛苦是人心里的感受,灾难是人必将经历的过程。[narritu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了三部充满着隐喻的电影,讲述了10人的苦难历程,这10个人来自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度。这三部电影就像抛给世界的一个谜题,Inarritu到底要观众们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lnarritu曾经说过:“我关注着这个世界,我希望通过我的角色阐述一些有意味的东西。”就让我们从他每一部影片的角色入手,揭开这个谜题吧。
在影片《Love Is A Bitch》中。Octavio爱上了自己的嫂子。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在经济上抚养嫂子,那他就一定能得到嫂子的爱。这是一种强迫的爱,蛮横而且无理,违反了现实的道德观念。Octavio对于爱情别无选择,他爱上了他不能爱,也不爱他的人,并且执着于自己的不理性,所以导致了他必将承受苦难。广告商Daniel迷恋性感的Valeria。甚至愿意为Valeria抛弃原有的和睦的家庭。Daniel的爱是视觉刺激下的原始的性冲动在作祟,Daniel在自己的新房子里放着Valeria各式各样的照片,窗外就是Valeria的巨幅海报,但是他一点都不了解Valeda。他爱的只是一张脸,一个躯体,以及这些表象所带给他的心灵的愉悦。与Octavio不一样的是,Daniel有选择爱的条件,他实践了自己的选择,也同样遭受了苦难。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爱情。爱情是可怕的,处于爱情中的人,没法看清眼前这段爱情的实质。当人们执着于自己的欲念时,无论是否作出选择,苦难也就悄悄的降临了。第三个故事没有讲爱情,与前两个故事的联系也不是很密切,但是却给了人们以希望,使人们看到了避免苦难的方法。如果说Octavio承担着年轻人另类情感,Daniel寓意着中年人的感情危机,那EIChivo表现的则是经历了岁月沧桑老者对于感情的选择和对爱的认识。El Chivo生活堕落、肮脏,唯一陪着他的是一群和他一样肮脏的流浪狗。然而,令人感到温馨的是,他与这群流浪狗之间建立起了类似家庭生活的关系。EI Chivo就在这温馨的“家庭关系”中维持着自己生活的节奏。直到他再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他认识到自己其实是孤独的,直到Octavio的狗咬死了其他所有流浪狗,EIChivo的“家庭”才被解体。他被逼迫着找回正常的生活。女儿的出现,勾起了EI Chivo内心深深的爱意和歉疚,当初他一意孤行,离开家庭,使得妻子和女儿遭受一个缺失的家庭所带来的痛苦。EI Chivo想走进女儿的生活,他悄悄的闯进女儿的房间。发现女儿生活在十分高档的环境里,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改嫁以后的家庭让她充满着幸福的感觉。EI Chivo的环境与女儿所处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他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但是谁能不爱自己的女儿呢,EI Chivo如果真的执着于自己的爱,选择走进女儿的生活,或者说夺回女儿对父亲的爱,那不仅EI Chivo本人,包括女儿,继父,甚至更多人将遭受痛苦。所以El Chivo选择离开,不仅离开心爱的女儿。而且离开肮脏的生活。他在离开以前对女儿的那段忏悔,使他摆脱了多年积累在心里的愧疚。他对女儿的爱。终于能让他走出苦难,重新选择人生。
莎士比亚说:“悲剧来自于行动的那一刹那”。爱是一种观念,去爱,是一种行动。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不管是怎么样的爱,爱本身是不会遭致苦难的,但是当人准备将一些不理智的爱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他必将遭受苦难。
《21Grams》可谓是Inarritu的惊世之作,相比较第一部影片,他将苦难描绘的更加令人不可自拔。Inarritu在这篇电影的访谈中说到:“我从小在天主教堂里长大,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只告诉你人应该懂得宽恕别人,但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宽恕我自己,而这恰恰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沉溺于某一中宗教中,那样和依赖药物、酒精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麻木你的感官世界。使你从某种清醒的痛楚里逃避。”Inarritu想要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人能够自己宽恕自己。而不是通过别人或他物来宽恕自己。那他就能从苦难中得到解脱。Paul在得到新的生命之后,他并没有宽容自己。他曾经因为自己将死,而不善待自己的生命(他曾多次躲在家里抽烟)。在他接受新的心脏后,之前的罪孽促使他必须向Cristina道谢。Paul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心脏,并想通过向Cristina道谢的方式来使自己走出心灵的责备。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救赎之路其实是另外一段苦难之旅。Cristina犯了和Paul同样的错误:她将自己的宽恕者寄托于两个孩子身上。可是,当孩子出事了之后,Cristina又重新回到了过去堕落的生活之中。如果说前两个人的寄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的话,那Jack这个人就有着很强的符号意义,他代表着所有信仰宗教的人。Jack不仅把基督看成自己的拯救者,他还把一切,甚至将生命交给基督。很多人信仰基督是因为基督可以直接给他们以福音,就像Jack认为的那样——基督直接给了他一辆卡车,这是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但是基督是人们内心世界创造出来的,正是因为他是虚构的,他深藏于人们的内心,所以基督力量来自于感染人们的内心世界,感 染人们的思想,帮助他们直面苦难。最终战胜苦难的不是基督,而是人类自己。实际上,Jack一直在与基督争夺。宽恕”的主动权。在监狱中。Jack与神父的那段对话。可以理解成Jack内心两种势力之间的争论。当他能用圣经中的语录来反击圣经中另一些语录的时候,他才想通,世界上根本没有基督。其实都是自己的失误造成了车祸。这时,Jack终于从基督身上夺回了宽恕自己的权利。所以,在影片最后,Jack可以冷静坦然的对警官说是自己杀死了Paul,他最终宽恕了自己,同时也获得了Cdstina的尊重。
2007年Inarritu和Guillermo Arriaqa最后一次合作。推出了他们合作的三部曲的终结篇《Babel》《Babel》表现的还是人经历的苦难,但是Inarritu对苦难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苦难的原因由爱抽象到沟通。
沟通是一种渠道,一种方式,负责联系两个事物,疏通两者之间的信息。爱或者其他情感并不是都只能带来苦难。爱也可以让你幸福,让人摆脱苦难。其实产生苦难的原因在于人们无法正确的表达爱和接受爱。也是就沟通的问题。因为不会沟通而产生了误解,甚至由此产生冲突,最后引来的只有苦难。片中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沟通,如美国夫妻俩,出事前谁也不愿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人与人之间没法沟通,说到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一样,不同国度的人不一样,不同语言的人不一样。相处多年的夫妻不一样。甚至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区的兄弟两人也有很大的差别。日本父女的故事是Inarritu想要表达的重点。这两个人身上排除了其他几个角色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比如他们处于同一个国家,在同样的文化影响下长大,他们之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他们甚至用全人类共同的沟通方式——哑语。来说话。但是即使这样,父女之间依旧不能沟通,这对父女将世界上各种矛盾全部浓缩在了一起并抽象成两颗心之间的隔阂,这是对现实的隐喻。
其次,与之前的两部影片中主人公各自承担各自的痛苦不一样。《Babel》中更加强调共同承担苦难。
摩洛哥放羊人的弟弟打中汽车。哥哥与他一起逃难。最终哥哥丧生:墨西哥保姆带着孩子浪迹于荒漠,在所有故事中。你的苦难即我的苦难。苦难不是由一个人在承受的,因为苦难常常涉及很多人,这些被涉及到的人都会经历痛苦。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悲观的认为只有自己在受苦,这样悲观的想法促使受苦难者更加自闭,更加难以从苦难中挣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而且紧密,一个人的苦难很容易感染到别人。或引导他们产生新的苦难,如同蝴蝶效应。
第三,走出苦难的途径由宽恕自己到理解和共同分担苦难。
Inarritu的这一思想变化可是看作是对宗教观念现实意义的否认,宗教只能解救在思想上真诚接受道义的少部分人,它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远小于现实存在的社会体系。与其让人们信奉上帝,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是痛苦的。如果再让他们感到孤独。无法倾诉,那无疑是给他们造成了第二次打击。第二次打击会加深个人的痛苦。使人更加感到孤独,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人们去关心苦难者,去聆听他们的倾诉。分担他们的苦难。我们更需要有相同苦难经历的人联合起来。提供他们帮助。给他们战胜苦难的信心,让他们从“只有我受苦”的误区中走出来。Inarritu分担苦难的想法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在美国盛行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将有相同心理阻碍的人聚集到一起,大家敞开心扉,每个人都将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大胆的说出来。有几项研究回顾了团体治疗中诸种要素的有效性。其结果是,团员认为“看到别人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治疗要素。也最能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总的说来,我们可以看出,Inarritu三部作品之间的联系《Love ls A Bitch》探讨了苦难形成的原因,那就是行动层面上的不适当的爱。到了《21 Grams》,导演继续围绕着苦难,探讨了走出苦难的方式,那就是自我宽恕。最后在《Babel》中。导演跨出了地域、文化和宗教,将受难者扩大到全人类。之后抽象出了苦难产生的根源,即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和无效沟通。并且,从这个根源上提出了走出苦难的方法,即理解和分担他们的痛苦。
这就是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一个试图剖析人世间的每一个苦难,寻找原因和摆脱方式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他能拍摄三部这样开导天下人的作品,难能可贵。最后,让我以他本人的话来结尾。Inarritu说:“我发现真正的隔阂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界限,而非实际空间中的距离。使人类开心的事物可能有千万种,但使人类痛苦无助的根源全都一样。归根结底,人类的最大悲剧就是不能去爱也不能获得爱,不能去触碰也不能被触动。正是它给每个人的生死赋予了意义。”
[关键词] 苦难 爱情 寄托 团体治疗
著名的墨西哥籍导演Alejandro GonzalezInarritu从2000年到2007年这八年期间一共推出了3部长片:《Love Is A Bitch》、《21 G rams》、《Babel》。这3部长片都是与GuilIermo Arriaga合作完成的,正是这3部影片帮助Inarritu成为了世界级的重量导演。Inarritu的电影有着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个人风格体现在两个方面:零碎的剪辑和沉重的主题。在剪辑上,他习惯于将多个故事零碎的拼接在一块。使观众能游离与银幕之外,思考影片的意义。剪辑风格只是故事的表现形式。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说:“我的执导风格取决于我要讲的故事的内容,内容是第一位的。”所以那些在故事中反复被强调的主题也就成了他最重要的个人风格。从他的第一部影片开始,lnarritu就在有意识的讲述一个沉重的人生主题——苦难。他的三部曲中。每一个人都在经历苦难,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的从影片的开头一直生活到结尾。“苦难”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痛苦和灾难,翻译成英文是pain、sufferings、m。isery。在这里,痛苦是人心里的感受,灾难是人必将经历的过程。[narritu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了三部充满着隐喻的电影,讲述了10人的苦难历程,这10个人来自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度。这三部电影就像抛给世界的一个谜题,Inarritu到底要观众们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lnarritu曾经说过:“我关注着这个世界,我希望通过我的角色阐述一些有意味的东西。”就让我们从他每一部影片的角色入手,揭开这个谜题吧。
在影片《Love Is A Bitch》中。Octavio爱上了自己的嫂子。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在经济上抚养嫂子,那他就一定能得到嫂子的爱。这是一种强迫的爱,蛮横而且无理,违反了现实的道德观念。Octavio对于爱情别无选择,他爱上了他不能爱,也不爱他的人,并且执着于自己的不理性,所以导致了他必将承受苦难。广告商Daniel迷恋性感的Valeria。甚至愿意为Valeria抛弃原有的和睦的家庭。Daniel的爱是视觉刺激下的原始的性冲动在作祟,Daniel在自己的新房子里放着Valeria各式各样的照片,窗外就是Valeria的巨幅海报,但是他一点都不了解Valeda。他爱的只是一张脸,一个躯体,以及这些表象所带给他的心灵的愉悦。与Octavio不一样的是,Daniel有选择爱的条件,他实践了自己的选择,也同样遭受了苦难。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爱情。爱情是可怕的,处于爱情中的人,没法看清眼前这段爱情的实质。当人们执着于自己的欲念时,无论是否作出选择,苦难也就悄悄的降临了。第三个故事没有讲爱情,与前两个故事的联系也不是很密切,但是却给了人们以希望,使人们看到了避免苦难的方法。如果说Octavio承担着年轻人另类情感,Daniel寓意着中年人的感情危机,那EIChivo表现的则是经历了岁月沧桑老者对于感情的选择和对爱的认识。El Chivo生活堕落、肮脏,唯一陪着他的是一群和他一样肮脏的流浪狗。然而,令人感到温馨的是,他与这群流浪狗之间建立起了类似家庭生活的关系。EI Chivo就在这温馨的“家庭关系”中维持着自己生活的节奏。直到他再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他认识到自己其实是孤独的,直到Octavio的狗咬死了其他所有流浪狗,EIChivo的“家庭”才被解体。他被逼迫着找回正常的生活。女儿的出现,勾起了EI Chivo内心深深的爱意和歉疚,当初他一意孤行,离开家庭,使得妻子和女儿遭受一个缺失的家庭所带来的痛苦。EI Chivo想走进女儿的生活,他悄悄的闯进女儿的房间。发现女儿生活在十分高档的环境里,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改嫁以后的家庭让她充满着幸福的感觉。EI Chivo的环境与女儿所处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他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但是谁能不爱自己的女儿呢,EI Chivo如果真的执着于自己的爱,选择走进女儿的生活,或者说夺回女儿对父亲的爱,那不仅EI Chivo本人,包括女儿,继父,甚至更多人将遭受痛苦。所以El Chivo选择离开,不仅离开心爱的女儿。而且离开肮脏的生活。他在离开以前对女儿的那段忏悔,使他摆脱了多年积累在心里的愧疚。他对女儿的爱。终于能让他走出苦难,重新选择人生。
莎士比亚说:“悲剧来自于行动的那一刹那”。爱是一种观念,去爱,是一种行动。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不管是怎么样的爱,爱本身是不会遭致苦难的,但是当人准备将一些不理智的爱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他必将遭受苦难。
《21Grams》可谓是Inarritu的惊世之作,相比较第一部影片,他将苦难描绘的更加令人不可自拔。Inarritu在这篇电影的访谈中说到:“我从小在天主教堂里长大,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只告诉你人应该懂得宽恕别人,但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宽恕我自己,而这恰恰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沉溺于某一中宗教中,那样和依赖药物、酒精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麻木你的感官世界。使你从某种清醒的痛楚里逃避。”Inarritu想要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人能够自己宽恕自己。而不是通过别人或他物来宽恕自己。那他就能从苦难中得到解脱。Paul在得到新的生命之后,他并没有宽容自己。他曾经因为自己将死,而不善待自己的生命(他曾多次躲在家里抽烟)。在他接受新的心脏后,之前的罪孽促使他必须向Cristina道谢。Paul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心脏,并想通过向Cristina道谢的方式来使自己走出心灵的责备。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救赎之路其实是另外一段苦难之旅。Cristina犯了和Paul同样的错误:她将自己的宽恕者寄托于两个孩子身上。可是,当孩子出事了之后,Cristina又重新回到了过去堕落的生活之中。如果说前两个人的寄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的话,那Jack这个人就有着很强的符号意义,他代表着所有信仰宗教的人。Jack不仅把基督看成自己的拯救者,他还把一切,甚至将生命交给基督。很多人信仰基督是因为基督可以直接给他们以福音,就像Jack认为的那样——基督直接给了他一辆卡车,这是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但是基督是人们内心世界创造出来的,正是因为他是虚构的,他深藏于人们的内心,所以基督力量来自于感染人们的内心世界,感 染人们的思想,帮助他们直面苦难。最终战胜苦难的不是基督,而是人类自己。实际上,Jack一直在与基督争夺。宽恕”的主动权。在监狱中。Jack与神父的那段对话。可以理解成Jack内心两种势力之间的争论。当他能用圣经中的语录来反击圣经中另一些语录的时候,他才想通,世界上根本没有基督。其实都是自己的失误造成了车祸。这时,Jack终于从基督身上夺回了宽恕自己的权利。所以,在影片最后,Jack可以冷静坦然的对警官说是自己杀死了Paul,他最终宽恕了自己,同时也获得了Cdstina的尊重。
2007年Inarritu和Guillermo Arriaqa最后一次合作。推出了他们合作的三部曲的终结篇《Babel》《Babel》表现的还是人经历的苦难,但是Inarritu对苦难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苦难的原因由爱抽象到沟通。
沟通是一种渠道,一种方式,负责联系两个事物,疏通两者之间的信息。爱或者其他情感并不是都只能带来苦难。爱也可以让你幸福,让人摆脱苦难。其实产生苦难的原因在于人们无法正确的表达爱和接受爱。也是就沟通的问题。因为不会沟通而产生了误解,甚至由此产生冲突,最后引来的只有苦难。片中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沟通,如美国夫妻俩,出事前谁也不愿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人与人之间没法沟通,说到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一样,不同国度的人不一样,不同语言的人不一样。相处多年的夫妻不一样。甚至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区的兄弟两人也有很大的差别。日本父女的故事是Inarritu想要表达的重点。这两个人身上排除了其他几个角色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比如他们处于同一个国家,在同样的文化影响下长大,他们之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他们甚至用全人类共同的沟通方式——哑语。来说话。但是即使这样,父女之间依旧不能沟通,这对父女将世界上各种矛盾全部浓缩在了一起并抽象成两颗心之间的隔阂,这是对现实的隐喻。
其次,与之前的两部影片中主人公各自承担各自的痛苦不一样。《Babel》中更加强调共同承担苦难。
摩洛哥放羊人的弟弟打中汽车。哥哥与他一起逃难。最终哥哥丧生:墨西哥保姆带着孩子浪迹于荒漠,在所有故事中。你的苦难即我的苦难。苦难不是由一个人在承受的,因为苦难常常涉及很多人,这些被涉及到的人都会经历痛苦。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悲观的认为只有自己在受苦,这样悲观的想法促使受苦难者更加自闭,更加难以从苦难中挣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而且紧密,一个人的苦难很容易感染到别人。或引导他们产生新的苦难,如同蝴蝶效应。
第三,走出苦难的途径由宽恕自己到理解和共同分担苦难。
Inarritu的这一思想变化可是看作是对宗教观念现实意义的否认,宗教只能解救在思想上真诚接受道义的少部分人,它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远小于现实存在的社会体系。与其让人们信奉上帝,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是痛苦的。如果再让他们感到孤独。无法倾诉,那无疑是给他们造成了第二次打击。第二次打击会加深个人的痛苦。使人更加感到孤独,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人们去关心苦难者,去聆听他们的倾诉。分担他们的苦难。我们更需要有相同苦难经历的人联合起来。提供他们帮助。给他们战胜苦难的信心,让他们从“只有我受苦”的误区中走出来。Inarritu分担苦难的想法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在美国盛行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将有相同心理阻碍的人聚集到一起,大家敞开心扉,每个人都将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大胆的说出来。有几项研究回顾了团体治疗中诸种要素的有效性。其结果是,团员认为“看到别人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治疗要素。也最能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总的说来,我们可以看出,Inarritu三部作品之间的联系《Love ls A Bitch》探讨了苦难形成的原因,那就是行动层面上的不适当的爱。到了《21 Grams》,导演继续围绕着苦难,探讨了走出苦难的方式,那就是自我宽恕。最后在《Babel》中。导演跨出了地域、文化和宗教,将受难者扩大到全人类。之后抽象出了苦难产生的根源,即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和无效沟通。并且,从这个根源上提出了走出苦难的方法,即理解和分担他们的痛苦。
这就是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一个试图剖析人世间的每一个苦难,寻找原因和摆脱方式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他能拍摄三部这样开导天下人的作品,难能可贵。最后,让我以他本人的话来结尾。Inarritu说:“我发现真正的隔阂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界限,而非实际空间中的距离。使人类开心的事物可能有千万种,但使人类痛苦无助的根源全都一样。归根结底,人类的最大悲剧就是不能去爱也不能获得爱,不能去触碰也不能被触动。正是它给每个人的生死赋予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