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盖锻造上模使用寿命

来源 :锻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预测发动机连杆盖锻造上模的使用寿命,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响应面法和Archard修正磨损模型,建立了二阶响应面回归分析模型,以上模预热温度、上模硬度和摩擦因数为目标参数,对连杆盖上模磨损量进行优化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为99.88%.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连杆盖上模最大磨损量的预测值为5.2×10-6 mm,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为上模预热温度为250℃、上模初始硬度为58 HRC、摩擦因数为0.30.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连杆盖上模最小磨损量为5.31×10-6 mm.与优化前相比,抗磨损能力提高了 6.5%.以0.08 mm作为许用磨损量值,采用响应面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得到的连杆盖上模使用寿命分别为15384和15065次,实际生产加工中连杆盖上模使用寿命为15272次,满足生产不小于14500次的要求,磨损量预测准确,模型数据选取合理.
其他文献
针对某铝合金结构件冲模磨损严重的问题,基于Archard修正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对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地了解了制件的成形情况及模具的磨损情况,并分析了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正交试验手段,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板料加热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对模具磨损影响的显著性,并以模具磨损量最小为目标,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基于最优参数组合,经数值模拟及工艺试验可知,模具磨损与初始工艺相比减小了 58.8%,模具寿命预测值与模具寿命实际值的误差仅为2.83%,模拟结果准确可行,有效地降低了
以5182铝合金汽车引擎盖内板为例,研究充液成形技术在其成形过程中的应用.根据拉伸实验结果,采用Dynaform对铝合金引擎盖内板充液成形工艺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实验过程中零件成形后的缺陷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拉延筋高度、控制液室压力、增加零件润滑等措施,能够解决零件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优化工艺参数后的充液成形制件具有良好的贴模性及较优的表面质量,能够满足设备低吨位要求,最大减薄率小于17.2%,最终经过零件指标检测,成形零件合格.充液成形为汽车铝合金引擎盖内板
流动状态下的CO2/CH4竞争吸附特性对高效开采页岩气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吸附选择性系数和置换效率,建立石墨烯微纳米孔隙模型,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压力驱动条件下,模拟微纳米孔隙中注入压力、温度及压差对CO2/CH4二元混合物竞争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吸附能力强于CH4,流动状态下吸附选择性系数和置换效率与注入压力呈正比,与温度呈反比;流动状态下的CO2/CH4的吸附选择性较无流动时的低.该结果为研究页岩储层中CO2/CH4竞争吸附机理提供依据.
隔框是航空航天飞行器常用的传力及承力结构件,由筋肋、框壁及筋与筋之间的腹板组成,通常需要先预锻成形出满足几何形状和组织性能要求的预制坯,再通过终锻实现结构件成形.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飞机隔框锻件预锻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规律,根据预锻件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方形区域和圆形区域,并分析了各区域充填和靠模顺序的影响因素.首先建立了隔框锻件预锻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随后采用简易的圆柱形毛坯分析了材料在型腔中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因毛坯放置在圆形区域,使得材料充填至方形区域滞后,易导致方形区域充填困难.最后,采
针对大尺寸多环绕加强内蒙皮加强筋深度超出铝合金材料一次拉伸变形极限,以及多筋结构成形应力无法释放、成形后回弹大等难题,借助于PAMSTAMP模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结构毛坯橡皮囊成形的起皱、破裂等缺陷进行数值分析,研究零件多环绕深筋结构对橡皮囊成形材枓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增加支撑压板辅助装置可有效地控制首道次橡皮囊成形材料厚度减薄率,从而优化毛坯、模具结构和压边力等参数,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柔性支撑的多道次橡皮囊成形内蒙皮加工方法减小了薄壁深筋结构材料单次变形极限,提高了传统橡皮囊成
石炭系火成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薄片鉴定、取心分析及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的7种优势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孔隙度—密度和自然伽马—构建参数交会图版,预测优势岩性的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细砂岩和沉凝灰岩;优势火成岩岩性具有局部发育的分布特征,以凝灰质为主的岩性(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和凝灰质细砂岩)主要分布于
采用断口分析、工艺分析、调查分析、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铝合金直角管接头内转角R处产生折叠缺陷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不合理流动是折叠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棒料直接模锻、模具过渡圆角半径较小、模具型腔光滑度不高和修伤控制不严格等是折叠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通过采取增加预锻荒形工序、修整模具和加强修伤控制等工艺优化措施,可以大幅降低直角管接头内转角R处产生折叠缺陷的几率,这也是预防弯管类接头内转角R处产生折叠缺陷的有效措施.
为了减小半球形件的冲压能耗和提高冲压件质量,提出了基于自适应NSGA-Ⅱ算法的冲压工艺多目标优化方法.介绍了半球形件冲压工艺,建立了半球形件的冲压能耗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冲压速度、压边力为优化参数,使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了 2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基于Dynafonm软件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能耗和冲压件起皱情况,使用二阶响应面拟合了目标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在NSGA-Ⅱ算法中引入了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随个体适应度的自适应变化方法,从而给出了自适应NSGA-Ⅱ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经验证,自适应N
根据多弯角电机支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分析,利用二次开发的CAD软件优化料带的排样,获得了料宽方向少废料、送料方向无废料的排样方式,确定了采用15工位级进模来进行制件成形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了料带的ir型浮升机构,即在两个浮动托块之间架起一根圆棒,圆棒在下模板上的避位槽深度稍大于圆棒直径,无需加工很深的避位槽,提高了下模板的强度;给出了自锁滑块机构,该机构包含动滑块和静滑块,成形后动滑块斜向上方滑行一段距离后自锁,滑行的横向距离大于动滑块下方的凸包高度,实现了料带向上无障碍运动;探讨了侧向成形机构,该机构的滑
为适应高速铁路路段需面临严寒及酷署天气等恶劣环境的要求,研发高强度的轨道扣件系统锻造垫板已迫在眉睫.为实现“以锻代铸”的成形工艺,提出了一种上模“封模锻”、左右插模“对冲压”的多向锻造成形工艺.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分析多向锻造的变形力,并运用Forge软件对金属垫板的充型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金属铁座在锻造过程中的塑性流动、变形力等状况,分析材料流动受阻后可能出现的折叠现象.结果表明:金属铁座在多向锻造成形过程中无折叠现象,理论计算变形力为1033.7 kN,Forge软件模拟变形力约为1000 kN,误差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