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长城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931年问世。
  今天距离卡夫卡创作这篇小说已经整整过去100年了。100年来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卡夫卡从当年的默默无闻,已经变成了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卡夫卡的这篇小说也被认为是他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譬如它对博尔赫斯就产生过重大影响。博尔赫斯承认,卡夫卡的作品不仅创造了它的先驱者,还创造了它的继承者。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成。小说没有什么故事,更多的是议论,倒像是一篇议论文。小说集中讨论的是如下几个问题。
  小说开头写道:“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1]工程从东南和西南两头建起,最后在最北端联成一气。这“最北端”指的哪里?学者们已有许多讨论:有人说是北京之长城,有人说是沈阳之长城。著名汉学家、旅行家迪特马的《在新中国》是一本介绍中国地理的书,出版于1912年,书中有介绍沈阳的文字,并附有照片。有学者推论说,卡夫卡应该读过这本书,因此卡夫卡笔下的京城应该是沈阳。当然,亦有学者反驳道,中国长城并没有修到沈阳,因此此说无非是无稽之谈。
  “长城建造意在防御北方民族。”从叙事语气来看,叙述者似乎不应属于北方民族,应该属于被长城保护起来的南方人。建造长城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但查无实据。南方人根本就没有见过北方人。“我们在古书里面读到他们,他们本性中所具有的残忍使我们坐在和平的树荫下喟然长叹。我们在艺术家们真实描绘的图画上,看到那一张张狰狞的脸面,张得大大的嘴巴,长长的獠牙,眯缝斜视的眼睛像是已经看中了猎获物,马上要抢来供嘴巴撕裂、咬啮似的。要是孩子撒泼,我们就给他们看这些图画,于是他们吓得边哭边往你怀里躲……我们永远也见不着他们,即使他们骑着烈马径直追赶我们———国土太大了,没等到追上我们,他们就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有西方学者指出,这些青面獠牙的形象影射的是威廉二世的普鲁士士兵,因为学者们在相关著述中见过这一类的图片或照片。
  再说,长城“造得并不连贯,又如何起防御作用呢”?甚至,“这样的长城非但不能起防御作用,这一建筑本身就存在着经常性的危险。”它有可能坍塌,压伤过往行人;有可能让行走在长城上的人,失足掉入城下;人们有可能落入陷阱,也有可能被各种砖石绊倒。一座并不连贯的长城非但不能防御敌人,反而会伤害自己。
  一个学者写了一本书,他声称人们修建长城只是为了给巴别塔打地基。据《圣经·创世记》记载:“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圣经·旧约·创世记》11.2—9)在《圣经》中,人们之所以停工不建造巴别塔了,是因为耶和华将人类的语言变乱了,这里“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但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语言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地基上。如果地基不牢靠,如何建塔?如果地基不宽大,又如何建通天塔?因此,“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长城才会第一次给一座新巴别塔创造一个稳固的基础”。然而,小说叙述者随后又否认了这一说法,因为长城并没有建成一个圆圈。“长城连一个圆圈都没有形成,而不过是四分之一或者半个圓圈,难道这就可以作为一座塔的基础了吗?这只能从精神角度去理解。”
  这就是说,长城的建造原因只能从精神角度去理解,它或许根本就没有实际的理由。建造长城的决定也许是昔日的领导决定了,虽然已经改朝换代、时过境迁,但建造长城的决定并没有失效。“与此同时,领导阶层确实是古已有之,而造长城的决策在那时就定下来了。那些天真的北方民族,他们还以为这是为了他们而造的呢,那位值得尊敬的、无辜的皇帝也以为那是他下令造的。”长城的修建终于从有目的到无目的,最终目的本身也遭到了质疑。
  二、长城如何修建?
  关于长城的修建方法似乎确凿无疑。万里长城采用的是“分段建筑法”:“工程从东南和西南两头建起,最后联成一气。这种分段修建的办法在东西两支劳动大军的内部也以小的规模加以实行。方法是:二十来个民工为一队,每队担负修建约五百米长的一段,邻队则修建同样长度的一段与他们相接。但等到两段城墙连接以后,并不是接着这一千米的城墙的末端继续施工,而是把这两队民工派到别的地段去修筑城墙。使用这种方法当然就留下了许多缺口,它们是渐渐地才填补起来的,有些甚至在长城已宣告竣工之后才补全。据说有一些缺口从来就没有堵上,这当然只是一种说法,它可能仅仅是围绕长城而产生的许许多多传说之一,工程范围之大,后人是无法凭自己的眼睛用尺度来验证这种说法的,至少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作者描写非常细致,仿佛曾经亲临现场。
  长城为什么采用分段建筑法呢?究其原因,则可谓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五百米长城约在五年内可以完成,然后那些领班们通常已经精疲力竭,百无聊赖,对自己、对长城、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了信心。”这就是说,如果不采取分段建筑法,那么,任何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看到长城修建完工,这会使他们感到绝望从而失去工作效率。当民工被派往别处,一路上看到热火朝天的筑墙景象,看到国家多么辽阔、多么富有、多么美丽、多么可爱,他们内心深处于是又充满了自豪和信心。分段建筑法可以提振建筑者的信心和自豪感,并因此而提高建筑效率。   另一种说法是:“分段而筑乃是领导者有意为之。可是,分段而筑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并没有实际意义。结果结论是:领导者存心要干某种没有实际价值的事的话———奇妙的逻辑!———一点不假,而且他们还从其他方面为自己找理由。今天谈论这些事也许不会有危险了。当时许多人,甚至最优秀的人都有这个秘密的原则:竭尽全力去理解领导者的指令……”分段建筑是领导者的意思,但领导者其实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于是,“领导者存心要干某种没有实际价值的事的话”,这种事在逻辑上不可能发生,但在现实中却屡有发生。
  建造长城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但查无实据。我们的国家如此之大,许多问题其实是含混不清的。于是有了关于皇帝的御使的传说,有了关于皇帝与百姓的说法,有了关于战争和革命的故事。卡夫卡写作这篇小说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没落帝国的宫殿、寝陵还在。这似乎证明,存在着一种误解:人们还在等待着那些帝王的出现。帝国的皇宫金碧辉煌,因为只有帝国的皇宫才能用金色,太阳出来,金光四射,这便是帝国的象征。但是,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存在着沟通的矛盾,这就是皇帝御史所面临的问题。万里长城既造成地理上的隔绝,也是社会鸿沟和心理鸿沟的象征。卡夫卡心中的中国有两种形象:北方皇帝大一统的中国;南方没有皇帝的自在状态,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通过阅读各种有关中国的译作,譬如卫礼贤的翻译,卡夫卡深知中国的“无为”思想和“桃花源”之境界,这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又多有体现。“我们的百姓对于皇帝既深怀失望,又充满希望,他们不知道哪个皇帝在当朝,甚至对于朝代的名称都还存在着疑问。”1916年11月21日,在奥匈帝国皇位上坐了整整68年的弗兰茨·约瑟夫去世了,四个月后卡夫卡写这篇小说或者是有感而发。
  三、“我”是谁?
  这个问题自然不是小说探讨的问题,而是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成。这是卡夫卡放弃用第一人称撰写《城堡》后,他用第一人称写的最长的一篇小说。“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在孩提时候,两脚刚刚能站稳,就在老师的小园子里,命我们用鹅卵石建造一座墙,记得当时老师如何撩起长袍,朝这堵墙冲来,当然一切都推倒了,由于我们的墙造得太单薄,他把我们训斥得这样严厉,以致我们号哭着四散跑回父母的身边。”这里的“我”是谁?显然不是卡夫卡。从“我”与长城的关系来看,这个“我”应当是中国人。那么,他是中国的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从“长城建造意在防御北方民族”来看,这个“我”应该是南方人,否则他似乎应该这么说,“长城建造竟然意在防御我们北方民族”。果然,小说后来亦写道:“我生长在中国的东南方。”那么,这个“东南方”又是哪里呢?上海、南京还是无锡?作者对此语焉不详,估计作者对中国地理也并没有非常准确的概念。
  然而,这个“我”难道与卡夫卡没有关系吗?肯定有关系。“我很幸运,当我以二十岁的年龄通过初级学校的最后一关考试的时候,长城的建筑刚刚开始。”我们知道,中国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后来历朝皆有所修缮或扩建,到明朝时共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建过,其中以秦、汉、明三个朝代成就最为显著。因此,中国万里长城建造时,所谓初级学校是不可想象的,所谓“最后一关考试”更属于无稽之谈。这种严酷的考试制度其实暗喻的是卡夫卡中学毕业前所经历的一系列考试,正是这些考试曾经给卡夫卡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901年,卡夫卡参加了大学入学资格的最后考试,在卡夫卡看来,这是一次血战。这一年卡夫卡18岁,年龄非常接近小说中的叙述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叙述者“我”其实就是卡夫卡。
  至于叙述者“我”的姓名、性别、职业和经历,小说中均没有多少交代。从小说的叙述推断,这位探讨“中国长城建造”秘密的“我”应当是一位欧洲的学究,而不是一位中国的书生。如此看来,叙述者作为一个非中國人,由他来叙述他“亲身经历”的中国长城的建造过程,这实在有点滑稽可笑。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既非卡夫卡,亦是卡夫卡。当然,在我看来,这个叙述者“我”更重要的倒不是与卡夫卡的关系,而是他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个“我”究竟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或者是一个东西方结合之人,但是,以西方人为主,还是以东方人为主?依我之见,这个“我”终究还是一个西方人,一个钟情于古老中国的西方人,正如卡夫卡一样。这个“我”包含着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如何看待中国的长城之建造等诸多问题。
  总之,《中国长城建造时》不是一部纪实性的现实主义小说,也不是一部试图还原历史的历史主义小说。由于作为叙述者的“我”与作为作者的卡夫卡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我们一眼就看出小说的想象性和虚构性特征,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将小说中的长城看作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而只能看作是卡夫卡创造的文本的“万里长城”。不过,正如卡夫卡在小说中所叙述的一样: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要想阐述其中理由,则不仅有违我们的良心,而且也休想站得住脚。于是,小说结束时,“对这个问题的考查我暂时不想继续下去了”。这恰如康德所言:“人类只能做到某种限度的成就。人类仍不能领悟‘整体’之意义,其视界只是断断续续的,其安全是不完整的,他也只能片段地实现其目的。”[2]对于中国长城的讨论如此,对于卡夫卡小说的讨论也是如此。然而,“万里长城永不倒”,卡夫卡以小说的形式亦参与了对中国长城的阐释、重释,乃至意义的构建,于是,卡夫卡笔下的长城也成了中国长城文化的一部分。
  注释
  [1]《中国长城建造时》,叶廷芳译,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页。有关该小说的引文均出于此,不再另注。
  [2]参见PhilipRahv:《论卡夫卡及其短篇小说》,高城译,《现代杂志》196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对于“手艺”与逝去的“手艺”时代,如同盐野米松之言“有人说它们太老旧了,也有人说它们太落后了,但是还是有人觉得那些手艺很好,也还是有人用它们”[1]。在依赖廉价工厂劳动力激发全球消费经济的背景下,工艺研究或归属于各类专门艺术研究机构,或纳入日用品市场的产品工业设计范畴,更高端的工艺美术则进入高层次的艺术消费领域,“手艺”成为二者视野之外的孤独存在。当“传统”成为近乎“高大上”且富含政治寓意的象征,
期刊
受访人: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教授(LawrenceGrossberg)是国际著名的文化研究学者。他于1968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之后,跟随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接受训练以及参与研究工作。在霍尔教授的推荐下,他回到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修读传
期刊
时下,印刷业日益发达,出版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一个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许多作品的出版之日就是被抛入废纸堆之时。无他,内容乏善可陈而已。可是,如果有一天你读到一本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书,还能被它吸引,心怀愉悦,一气读完,那么,这本书一定有过人之处———《黎族古代历史资料》即是。这本书编印于1964年,半个世纪之后,它第一次以典雅的面容出现在世人面前,堪称惊艳。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促使《黎族古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可谓长篇小说的“大年”,诸多作家在这一年捧出了新作:贾平凹《极花》[1]、方方《软埋》、格非《望春风》、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徐则臣《王城如海》、葛亮《北鸢》、张忌《出家》……这批作品一方面构筑起我们有关文学和生活的“常识”,另一方面,又以“反常识”的姿态解构现实。综观这些长篇小说,尽管所叙故事迥异,叙事上也各具风格,但仔细追溯其文学脉络,仍旧可在芜杂中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伟大宏图。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权力运行方式、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全方位革故鼎新,其价值可横亘时空,但其难度亦超乎想象。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每一个法律人都不应置身其外,而应当对其做出思考。然而两年来,几经翻来覆去,我却很难获得一本给人带来惊喜的法治理论书籍,直到一天发现了《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从前到后,细细品读,
期刊
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
期刊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