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政治课课堂矛盾时有发生,教师要学会化解矛盾。而机智地化解课堂师生矛盾是一门艺术,虽无定法,但确有规律可循。
一、巧妙地把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是难免的。因为存在太多的不可预测因素,而且学生的个体不同,他们的性格、学习态度都不同。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教学上来,要求教师有冷静的自制力和灵活机智的应变力,巧妙地把课堂上某些偶发事件和课堂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变成有效的教学典例。比如,有一次在讲“事物发展的状态”时,请一位学生举例说明“坚持适度原则的重要性”,他回答完问题后刚要坐下,却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我知道那是学生之间开了个玩笑,但我并没有发火,也没有当场严厉批评那位搞恶作剧的同学。我冷静诙谐地说:“?菖?菖?菖同学刚才回答问题很对,可能太激动了,以至身体失去了重心,可见凡事要适度呀。不然,会引起质变,好事变坏事。”说完后我用目光对视了一下那位搞恶作剧的学生,传递了我的批评。这样做,结合教学内容,机智地化解了课堂矛盾,既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造成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对立。
二、课堂矛盾课后处理
中学政治课堂上出现学生故意“捣乱”的情况一般是很少的。但是个别同学对任课教师有意见,或者对教师的批评不满意,课堂上故意“挑衅”,刁难老师的情况也是有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要冷静,不能在课堂上大声训斥,或者把学生轰出教室。因为师生之间本来就存在矛盾,学生是有备而来的,如果教师当时不冷静,只能火上浇油,造成事态的恶性发展。这时教师要掌握一个原则:永远不要和同学正面冲突。对于学生的故意“捣乱”,教师最好是加以劝说,在课后再找学生谈心、交心。谈心中教师要主动找出自己做得不对之处,以自己的主动来换取学生的信任。如果谈心无效,还可以请班主任来。在班主任的主持下与学生进行交谈。这两种方法教师都要做到平等待人,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友好的气氛,从而促进矛盾化解。
三、用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有些同学觉得“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持怀疑态度;少数同学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不愿上政治课。这些情况就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做小动作、看小说、折小纸牌、传纸条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切不可来个敲山震虎,抓一个典型杀鸡给猴看,而要想办法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用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知识点时,本来要先讲一些道理,但是在学生热情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应改弦易辙,改变原先的教学构思,以鲜明有趣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向和尚推销梳子》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营销人员,如何做到向和尚推销更多的梳子,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
四、善待学生的“插嘴”
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乐于探求,再加上政治课上教师总会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尤其是焦点问题、敏感事件,这就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随意的插嘴和提问。出现这种情况无疑会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课堂矛盾。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插嘴”,以积极的姿态,给予正面回应。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功底,还要有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和灵活机敏的解惑力。比如,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时,有同学插嘴提问说:“现在有些当官的那么腐败,他们做官就是为自己发财,怎么能代表人民的利益?”此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否定甚至批评学生的提问,而是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可以运用“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个原理来为学生答疑解惑。(作者单位:万年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黄安福
一、巧妙地把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是难免的。因为存在太多的不可预测因素,而且学生的个体不同,他们的性格、学习态度都不同。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教学上来,要求教师有冷静的自制力和灵活机智的应变力,巧妙地把课堂上某些偶发事件和课堂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变成有效的教学典例。比如,有一次在讲“事物发展的状态”时,请一位学生举例说明“坚持适度原则的重要性”,他回答完问题后刚要坐下,却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我知道那是学生之间开了个玩笑,但我并没有发火,也没有当场严厉批评那位搞恶作剧的同学。我冷静诙谐地说:“?菖?菖?菖同学刚才回答问题很对,可能太激动了,以至身体失去了重心,可见凡事要适度呀。不然,会引起质变,好事变坏事。”说完后我用目光对视了一下那位搞恶作剧的学生,传递了我的批评。这样做,结合教学内容,机智地化解了课堂矛盾,既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造成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对立。
二、课堂矛盾课后处理
中学政治课堂上出现学生故意“捣乱”的情况一般是很少的。但是个别同学对任课教师有意见,或者对教师的批评不满意,课堂上故意“挑衅”,刁难老师的情况也是有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要冷静,不能在课堂上大声训斥,或者把学生轰出教室。因为师生之间本来就存在矛盾,学生是有备而来的,如果教师当时不冷静,只能火上浇油,造成事态的恶性发展。这时教师要掌握一个原则:永远不要和同学正面冲突。对于学生的故意“捣乱”,教师最好是加以劝说,在课后再找学生谈心、交心。谈心中教师要主动找出自己做得不对之处,以自己的主动来换取学生的信任。如果谈心无效,还可以请班主任来。在班主任的主持下与学生进行交谈。这两种方法教师都要做到平等待人,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友好的气氛,从而促进矛盾化解。
三、用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有些同学觉得“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持怀疑态度;少数同学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不愿上政治课。这些情况就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做小动作、看小说、折小纸牌、传纸条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切不可来个敲山震虎,抓一个典型杀鸡给猴看,而要想办法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用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知识点时,本来要先讲一些道理,但是在学生热情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应改弦易辙,改变原先的教学构思,以鲜明有趣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向和尚推销梳子》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营销人员,如何做到向和尚推销更多的梳子,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
四、善待学生的“插嘴”
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乐于探求,再加上政治课上教师总会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尤其是焦点问题、敏感事件,这就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随意的插嘴和提问。出现这种情况无疑会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课堂矛盾。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插嘴”,以积极的姿态,给予正面回应。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功底,还要有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和灵活机敏的解惑力。比如,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时,有同学插嘴提问说:“现在有些当官的那么腐败,他们做官就是为自己发财,怎么能代表人民的利益?”此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否定甚至批评学生的提问,而是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可以运用“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个原理来为学生答疑解惑。(作者单位:万年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黄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