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自主地识字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引导低年级学生识字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宽识字渠道,注重识与用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地识字。
  1.识字教学的一般步骤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教学的第一步应让学生读一读课文,认一认生字,并圈出带生字的词语;第二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组词;第三步把新词去掉拼音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认读;第四步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最后一步是仔细观察,把生字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
  2.识字教学激趣方法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识字教学的激趣方法应灵活多样。
  2.1加减法。如“口”加“儿”等于“兄”,“木”加“寸”等于“村”;“站”减去“立”等于“占”,“慌”减去“忄”等于“荒”。
  2.2拆分法。当我们遇到难记而笔画又多的字时,可以用拆分法。如“垂”字,可按从上到下拆分成千、艹、二。
  2.3猜字谜。字谜越简单明了,学生越容易记。如:“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暗”字:立在两日旁,却不见光明。
  2.4做游戏。游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
  ①找朋友——把音节和生字打乱,给它们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
  ②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出它们的音节,说出它们的意思,并能用词造句。
  ③捉“敌人”。即一群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出各自的“敌人”(反义词)。
  ④混水摸“鱼”。 即去掉拼音把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看学生还能不能认出来。如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我在检查学生自读后,再把所有的生字放到这样一段话里给学生认: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地,雨停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鸣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即可读准其音,进而明其义。
  ⑤小竞赛。在巩固复习生字中,我们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3.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给学生以课外识字的引导。
  3.1利用课外读物识字。学校的图书室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舞台,可引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3.2利用自己的生活环境识字。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在我们身边的同学间,在电视、商店、广告牌等事物中都可识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做一个识字的有心人,才能改变思维方式,提高识字效率。
  4.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因此,应给学生多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4.1把识字成果运用到生活中。生活是最好的教材,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课堂上认识的字。
  4.2在阅读中运用识字成果。当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外读物进行简单阅读。
  4.3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如利用“识字罐”每月进行识字大王评比活动,设置展示能将自己课外认到的字贴上去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要紧抓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一切有利因素。针对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还要改变以往“识字教学大锅饭”现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当前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析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教学的必要性,探讨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法律基础知识案例教学法学习积极性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是考试的失败者,缺乏自信和关爱。我认为中职教师应努力让他们体验成功、重拾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结合我院学生的现状及教学原则对在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程中运用
期刊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语文教学因其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各类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厌学现象,已不是一地的问题, 而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尤为突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呢?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
期刊
【摘要】朗读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地位不可忽视。朗读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朗读化无声为有声,以声传情;便于记忆,形成良好的语感。激发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多种形式的朗读效用,是其他教学法无法代替的,不可抛弃。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期刊
【摘要】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环境,对环境的重视首先应该从教育做起。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国家对环境的重视促进了环境在教学中的发展。环境教学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灵魂。良好的环保意识是要靠逐渐渗透的语文教育模式,使环境教学与教学质量相互促进。  【关键词】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1.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概述  迄今为止,环境教育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三十几年,但中国环境教育依然相对薄弱。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农村中学受条件的限制,我们就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如利用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多做“想象实验”; 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等,以此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
期刊
21世纪的基础教育是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它应当教导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幼儿期正是幼儿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国防启蒙教育,初步树立国防意识萌发爱国情感,将会对孩子们的未来成
期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那我们这些育人者又是否真正做到了了解孩子呢?下面我就结合三个例子谈一谈我们的“不了解”或“了解不够”。  今天中午我带着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回到妈妈家中,看到母亲一脸不快,说话有气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我很是担心,难道母亲又是一夜未眠?患高血压20多年的母亲又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已过三十的我说话变得小心谨慎起来,生怕再惹母
期刊
在人的终身发展过程中,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并使其顺利成才。传神的进步、发展,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要求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并能迅速入时地分析判断,提取有效信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这方面良好素质的体现即是快速、准确和有效地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研究认为,我们尽量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
期刊
相聚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平台,聆听22位专家讲座,涉及教师培训模式、管理、工具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心理健康、师德素养、参与式学习、网络平台使用、校本研修、职业规划、学校文化等内容,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聆听讲座  近两个月反复听专家讲课,聆听他们对教育教学真知灼见,收获专家们思想精髓、理论精华,在线答疑又为我们释疑解惑。专家们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深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一、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三、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学习活动主体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师的施教对象,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