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更要开展好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扩宽学习的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语文的素养。
一、创设活动情境,调动活动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为了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活动热情,在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1、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因为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多样化,有演讲,访谈、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制作等,所以活动的地点可以有所变化。本学期开展的“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我就安排在了多媒体教室,并且座位也按照辩论会的形式进行了摆放,创设了大学生辩论赛的情境。因为地点选得好,布置到位,学生辩论得很激烈,正反双方都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进行了材料论证,辩论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在《我也追星》这一语文活动中,我运用了情景导入,既明确了本次活动课的目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热情,学生们一听到明星、名人,跃跃欲试,都想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星”,谈一谈自己崇拜的名人。
3、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活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感受自然》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融入到活动中。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活动兴趣。
活动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组织策划、表演能力的大融汇。而我们教学的对象———初中生,情感丰富,喜欢形式多样灵活的活动。教材恰恰根据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编排了综合性实践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为了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每月都要举行一次语文活动课,形式力求多样化,有课本上要求的钢笔字比赛、成语接龙、收集警语、片段续写、纠正错别字,还有根据学生爱好举办的古诗词背诵、美文朗诵、日记宣读、手抄报展评、读书汇报、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发挥了特长,培养了能力,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重过程的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过程的展示使学生施展才能,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搜集语文材料,扩展语文的知识面;参与实践,培养-定的语文能力,从而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每次的语文活动课课前都要求学生进行一次听说训练,五名学生提前准备三分钟说话内容,可以讲一个故事,说一段评书,发一番感慨,析一首古诗词……,之后都要请学生评议,指出优缺点,老师也要进行总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听记水平。
活动的过程往往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环节步骤。例如在《好读书,读好书》这一语文活动课上,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学生通过此次语文活动,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明确了读书的态度,能运用一些好的读书方法有选择地读书了,更可喜的是学生开始喜欢读书了,大多数学生还养成了勤于读书的好习惯。可谓是一箭多雕。
四、放手让学生参与,增强自主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例如在“手抄报大赛”这一活动中,我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给报纸命名,自己设计版面、栏目,自己摘抄、撰写稿件,一切自己做主。学生们头一次制作报纸,热情特别高,都自己动手动脑,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搜集资料进行汇编、整理,还有的自己撰写学校的新闻,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展现在教室的墙壁上。
当然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反复的实践,仅仅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力求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发展个性、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一、创设活动情境,调动活动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为了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活动热情,在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1、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因为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多样化,有演讲,访谈、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制作等,所以活动的地点可以有所变化。本学期开展的“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我就安排在了多媒体教室,并且座位也按照辩论会的形式进行了摆放,创设了大学生辩论赛的情境。因为地点选得好,布置到位,学生辩论得很激烈,正反双方都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进行了材料论证,辩论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在《我也追星》这一语文活动中,我运用了情景导入,既明确了本次活动课的目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热情,学生们一听到明星、名人,跃跃欲试,都想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星”,谈一谈自己崇拜的名人。
3、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活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感受自然》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融入到活动中。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活动兴趣。
活动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组织策划、表演能力的大融汇。而我们教学的对象———初中生,情感丰富,喜欢形式多样灵活的活动。教材恰恰根据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编排了综合性实践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为了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每月都要举行一次语文活动课,形式力求多样化,有课本上要求的钢笔字比赛、成语接龙、收集警语、片段续写、纠正错别字,还有根据学生爱好举办的古诗词背诵、美文朗诵、日记宣读、手抄报展评、读书汇报、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发挥了特长,培养了能力,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
语文活动课是一种重过程的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过程的展示使学生施展才能,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搜集语文材料,扩展语文的知识面;参与实践,培养-定的语文能力,从而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每次的语文活动课课前都要求学生进行一次听说训练,五名学生提前准备三分钟说话内容,可以讲一个故事,说一段评书,发一番感慨,析一首古诗词……,之后都要请学生评议,指出优缺点,老师也要进行总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听记水平。
活动的过程往往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环节步骤。例如在《好读书,读好书》这一语文活动课上,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学生通过此次语文活动,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明确了读书的态度,能运用一些好的读书方法有选择地读书了,更可喜的是学生开始喜欢读书了,大多数学生还养成了勤于读书的好习惯。可谓是一箭多雕。
四、放手让学生参与,增强自主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例如在“手抄报大赛”这一活动中,我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给报纸命名,自己设计版面、栏目,自己摘抄、撰写稿件,一切自己做主。学生们头一次制作报纸,热情特别高,都自己动手动脑,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搜集资料进行汇编、整理,还有的自己撰写学校的新闻,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展现在教室的墙壁上。
当然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反复的实践,仅仅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力求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发展个性、施展才能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