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坛中的重要代表内容,诗歌教学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现阶段高中时期选用的古典诗歌多含有深远的蕴意,但是由于古典诗歌的存在距离现今社会时间久远,其意象模糊性强,因此给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增添了困难。古典诗歌教学除教授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外,更要注重“言志”的弘扬和传授,使学生认识到诗歌本质特征。本文对高中语文古典诗歌“言志”教学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言志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51-02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歌教学日益凸显重要,要求在提高学生赏析古典诗歌的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诗歌的丰富意蕴,把握诗歌中蕴含的“志”。诗以言志,这是诗歌极为显著的特征,诗人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各种内心情怀,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必要实践“言志”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诗歌的内在含义。
一、高中语文课堂上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
古典詩歌短小精悍,富有深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对古典诗歌的教学存在疑惑,尤其是缺少对“言志”教学的重视。更多的教师强调的是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在授课中也只是对诗句逐一翻译,缺少对诗歌结构、韵律、形式的讲授,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诗歌的热情。根据某高中学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校内学生对古典诗歌授课满意率只有43.2%,剩下的学生基本在不满意和极度不满意的评价之中。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的提出,渐渐有教师开始探索新的诗歌教学方法,从拘泥于一首诗的分析,延伸到对诗歌的整体知识结构的探讨,鼓励学生们掌握诗歌的形式、结构、韵律等内容,重视对诗言志的解读[1]。“言志”教学做到以诗的魅力吸引学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提高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言志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受到教育界各方的重视,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其他语文教学版本,都收录了许多著名的古典诗歌,这说明古典诗歌的学习对形成语文素养极为重要。并且历年来高考中对古典诗歌的考查比重也逐渐增多,考查方式也从单纯的默写,变得多元化,其中根据“言志”内容填写诗歌已经成为了众多考试中常常出现的方式。古典诗歌“言志”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古典诗歌的鉴赏,提升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技能并重的新型人才[2]。诗歌多是古代诗人面对客观环境、或者主观思想有感而发进行创作的,这些诗歌中包含着诗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或是对挫折的不屈。或是对国家的忠贞,或是对爱情的向往,众多类型的诗言志,对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探索高中语文“言志”教学的途径
(一)提高基础分析能力,学以致用
文学讲究的是深厚的底蕴,即便高中学习的诗歌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需要深厚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仔细讲授诗歌中的基础内容,促进学生对诗歌具体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古典诗歌“言志”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总结出常用的“志”有哪些,并通过对诗歌的比照和学习,强化学生记忆。教师应该做好授课计划,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解“言志”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作品的分析能力。例如,高中教材中收录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古典诗歌分别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教师在讲授前者时,应该向学生阐明作者在消极苍凉的词句中所含的一种豪放阔大的精神,而在教授后者时,辛弃疾主要是抒发自己空怀报国壮志,却难有上阵杀敌机会的苦闷,以及对自己年老力弱,壮志难酬的愤慨[3]。
(二)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对古典诗歌“志”的把握
掌握分析诗歌的能力是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诗人言何志、如何言志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奠定基本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对古典诗歌进行了解,明白诗人的言志方法、特点,才能融会贯通,学会借诗以言己志,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锻炼,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言志”方式。现阶段高中教材中选用的诗歌作品多是诗人表达各种情怀,这些“言志”对丰富学生的作文写作极为有用,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古典诗歌“言志”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多多运用诗言志,努力将诗人的“志”,转化为个人的志。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诗中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出李白的自信,这句诗可以应用到与自信心、上进心相关的作文写作中,教师每次布置作文时都可以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诗句应用在写作中,以此来提升对诗歌“志”的把握。
结束语: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物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要掌握诗歌的精髓,通过“言志”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利枝.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程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张敏敏.立足“诗言志”探究情与理——浅议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J]. 课外语文,2016,06:11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言志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51-02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歌教学日益凸显重要,要求在提高学生赏析古典诗歌的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诗歌的丰富意蕴,把握诗歌中蕴含的“志”。诗以言志,这是诗歌极为显著的特征,诗人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各种内心情怀,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必要实践“言志”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诗歌的内在含义。
一、高中语文课堂上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
古典詩歌短小精悍,富有深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对古典诗歌的教学存在疑惑,尤其是缺少对“言志”教学的重视。更多的教师强调的是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在授课中也只是对诗句逐一翻译,缺少对诗歌结构、韵律、形式的讲授,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诗歌的热情。根据某高中学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校内学生对古典诗歌授课满意率只有43.2%,剩下的学生基本在不满意和极度不满意的评价之中。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的提出,渐渐有教师开始探索新的诗歌教学方法,从拘泥于一首诗的分析,延伸到对诗歌的整体知识结构的探讨,鼓励学生们掌握诗歌的形式、结构、韵律等内容,重视对诗言志的解读[1]。“言志”教学做到以诗的魅力吸引学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提高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言志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受到教育界各方的重视,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其他语文教学版本,都收录了许多著名的古典诗歌,这说明古典诗歌的学习对形成语文素养极为重要。并且历年来高考中对古典诗歌的考查比重也逐渐增多,考查方式也从单纯的默写,变得多元化,其中根据“言志”内容填写诗歌已经成为了众多考试中常常出现的方式。古典诗歌“言志”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古典诗歌的鉴赏,提升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技能并重的新型人才[2]。诗歌多是古代诗人面对客观环境、或者主观思想有感而发进行创作的,这些诗歌中包含着诗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或是对挫折的不屈。或是对国家的忠贞,或是对爱情的向往,众多类型的诗言志,对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探索高中语文“言志”教学的途径
(一)提高基础分析能力,学以致用
文学讲究的是深厚的底蕴,即便高中学习的诗歌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需要深厚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仔细讲授诗歌中的基础内容,促进学生对诗歌具体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古典诗歌“言志”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总结出常用的“志”有哪些,并通过对诗歌的比照和学习,强化学生记忆。教师应该做好授课计划,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解“言志”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作品的分析能力。例如,高中教材中收录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古典诗歌分别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教师在讲授前者时,应该向学生阐明作者在消极苍凉的词句中所含的一种豪放阔大的精神,而在教授后者时,辛弃疾主要是抒发自己空怀报国壮志,却难有上阵杀敌机会的苦闷,以及对自己年老力弱,壮志难酬的愤慨[3]。
(二)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对古典诗歌“志”的把握
掌握分析诗歌的能力是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诗人言何志、如何言志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奠定基本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对古典诗歌进行了解,明白诗人的言志方法、特点,才能融会贯通,学会借诗以言己志,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锻炼,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言志”方式。现阶段高中教材中选用的诗歌作品多是诗人表达各种情怀,这些“言志”对丰富学生的作文写作极为有用,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古典诗歌“言志”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多多运用诗言志,努力将诗人的“志”,转化为个人的志。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诗中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出李白的自信,这句诗可以应用到与自信心、上进心相关的作文写作中,教师每次布置作文时都可以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诗句应用在写作中,以此来提升对诗歌“志”的把握。
结束语: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物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要掌握诗歌的精髓,通过“言志”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利枝.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程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张敏敏.立足“诗言志”探究情与理——浅议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J]. 课外语文,2016,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