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实践教学的需要出发,分析了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现实意义、通用技能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提出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五大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通用技能 培养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96-03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重心集中于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相当多的职业(或工种)都制定了国家标准,并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相对忽视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评价不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受到挑战。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职业人才的合格标准更高,高职院校应重视与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
一、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可知,除了对口的专业技能外,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所安排的实习生提出的更多的希望是:勤快、灵活、计算机操作熟练、能写东西、会做事、形象较好。尤其是历届学生的实习结果显示,让用人单位满意的实习生更多的是因为其具备满足以上需求的素养。从历届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看,具有以上6个方面素质的学生就业稳定,职业生涯规划清晰,事业发展前景看好。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用人的合格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通用技能。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普遍得到不同程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教学质量总体来说得到不断地提高。但也普遍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即学校忽视了对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择业时学习好的学生不见得比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好单位,也导致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在就业中频繁跳槽,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违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以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每一个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学校改革前进中迫切需要重视和落实的头等大事。
二、通用技能的基本内涵
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的。通用技能是职业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具体来说,通用技能就是不管你从事何种专业、何种岗位、何种工种的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它是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具有共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要求,超越了某个具体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范畴,一切社会的职业人都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在实际工作的操作中,通用能力的应用范围要远宽于职业特定技能,它们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更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经济过程中不断更新的职业类型或新岗位工作对从业人才的需求。
对大学生而言,通用技能是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所有知识的构成和体现方式,它是一个由许多知识面构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知识架构体系。它与专业技能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自己独特的整体性、相关性、迁移渗透性、动态性等特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通用技能动态性特征最通俗的注释。
通用技能如何分类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指的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与品性,如诚信、主动、自觉、自律、谦虚执著、勤奋、时间管理、自信、责任心、专注等。表现为用心工作、勤奋工作、主动工作、乐于助人、敢于承担责任、按时保质完成工作等,让人觉得把工作交给他放心,是一个爱岗敬业、乐观进取、肯负责任的人。这是与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提出的“勤快”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指个人的观察、接受与及时应变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自我认识比较符合现实环境、对自身所处工作环境独有的文化氛围能自觉感知、感应并正确调节自身的言行应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职责,按组织要求乐意地、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灵活”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三,沟通表达能力。现代社会的工作多数依赖计算机,而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应用对人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沟通表达能力不但指传统的口头陈述、当面交谈、演讲等能力,而且要求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口头的或文字的信息传达和交流,用计算机的手段组织会议等,需要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随社会需求而提高。表现为知识丰富、熟悉业务、口头表达流畅、信息传达准确快速。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计算机操作”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四,书面写作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主要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书面流畅度在组织文化中会得到很高的认可。要求熟悉公文格式、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较深厚的汉语言修养,熟悉业务,会写常规的计划、总结、工作方案、分析报告等,同时会使用相应的办公软件完成写作和打印任务。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能写东西”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五,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包括议题设计、人员邀请、现场布置、流程控制,通常活动安排能力是细碎管理与程序控制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会做事情”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六,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主要指交往陌生人的能力与维护与熟悉者的日常关系的能力,是勇气、技巧与沟通道具使用经验的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度较高的社会,除了业务水平的高低因素影响成功外,交往者的形象(一种道具)也是影响交往结果的直接要素,因为它是一个人知识、修养、气质、品行与外表形体的综合体现。尤其是企业形象、政府的公众形象要求较高。因此,职业人的形象也是社交能力表现高低之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形象好”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七,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持续的学习,而能否学习到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取决于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规划。因此,强调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通用技能培养的关键,是职业人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职业需要的核心技能。职业人除了自发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获得培训机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习系统性的、实用性的技能而促进发展,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6个希望所对应的核心技能。
第八,组织领导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包括形成团队、维护团队关系、形成团队目标、管理团对绩效、推动团队进步与突破管理周期的能力。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按照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行的计划,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激励方面的一些方法及技巧,激励团队成员高度投入,尽可能提升一个优秀团队的价值最终顺利完成团队任务。这是一个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从被管理者到成为管理者,从基层管理者到高层管理者,从员工到老板必须具有的能力。也是社会用人单位储备干部,尤其是企业寻找后备管理人才、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水平所关注和迫切需要的。
以上8种能力的高低与专业技能互为补充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工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也将最终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快慢和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而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贡献力量水平的高低。
三、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基本途径
高等教育的技能培养目标,除了考虑具体行业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外,还必须考虑学生日后会遇到的职业变更、技术更新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通用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中职业的嬗变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就业形势的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用技能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成为高职院校需要及时着手研究解决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用技能的培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通用技能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用技能的内涵界定偏重于技能型,它既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全面素质的部分要求,因此,全方位地构建通用技能的培养途径是基础。基本途径有:
(一)对准通用技能的内涵开发新的公选课程。高职院校的公选课程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名称、更新教学内容,对准通用技能的内涵开发新的公选课程门类,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通用技能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首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任务,通过传授历史、文学、社会、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能力、实验能力、运算能力、审美能力、人文修养等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二是技能课。文化基础课在发挥着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功能的同时,它也有直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作用。如应用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电脑操作能力、会务管理能力等,无不是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通用技能。
根据通用技能的内涵,高职院校开设的公选课程列举如下:职业道德、现代企业文化与求职指导、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技术与软件应用、应用文写作、会务管理、秘书实务、档案管理、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行政管理、心理学、名著欣赏、影视文学、中外习俗、经济法概论,等等。目的是针对行业、企业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潜力”、“品德”及适应能力、思想素质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通用技能锻炼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举办通用技能大赛架设展示与促进的平台。学校、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一年一度的通用技能大赛,为学生架设通用技能展示与促进的平台。如贵港职业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听说读写练”为主题的通用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一是听说训练:举办讲故事比赛,主要是听故事说人物传奇,重点是讲企业故事、创业故事、就业故事、实习故事,等等。二是读写训练:举办朗诵比赛、应用文写作比赛,主要是读唐诗宋词写现代应用文。三是练的训练;举办钢笔字比赛、WORD文档、电子表格应用比赛、职业礼仪比赛。通过以上的比赛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建设职业院校通用技能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贯彻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加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提升“四力”(学习力、沟通力、执行力、领导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应定期组织实施职业“四力”培训,为各职业院校培训通用技能教师,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尤其是需要在学习力上下工夫,解决思想上不适应的问题;在执行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创新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在领导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业绩不显著的问题,为全面提升高职人才质量水平奠定基础。
(四)通用技能的锻炼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优势,搭建锻炼和提高学生通用技能才能的平台。大学生社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通用技能和学生兴趣而组建。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增长知识,完善人格,锻炼其才干,增加文化修养的轨道上来,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各项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反之,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引导,以学生通用技能培养为核心开展思想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建立通用技能培养质量的考评机制。一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1221”构建模式,将通用技能的教学质量纳入评估体系。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通用技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和公布制度将建立,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二是各高职院校制订通用技能培养的实施计划,建立对各教学单位通用技能教学工作考评实施方案与考核奖励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三是通用技能的教学工作成效应与学校安全、招生规模、就业率、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项目与高校一把手年度考核挂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监督、反馈和指导,并有计划组织各学校开展经验交流,扬长避短,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赵艳辉.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2]陈腊文.浅谈当代大学毕业生通用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9(20)
[3]周龙军.构建文化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考核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15)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高职学生 通用技能 培养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96-03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重心集中于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相当多的职业(或工种)都制定了国家标准,并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相对忽视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评价不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受到挑战。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职业人才的合格标准更高,高职院校应重视与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
一、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可知,除了对口的专业技能外,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所安排的实习生提出的更多的希望是:勤快、灵活、计算机操作熟练、能写东西、会做事、形象较好。尤其是历届学生的实习结果显示,让用人单位满意的实习生更多的是因为其具备满足以上需求的素养。从历届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看,具有以上6个方面素质的学生就业稳定,职业生涯规划清晰,事业发展前景看好。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用人的合格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通用技能。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普遍得到不同程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教学质量总体来说得到不断地提高。但也普遍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即学校忽视了对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择业时学习好的学生不见得比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好单位,也导致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在就业中频繁跳槽,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违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以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每一个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学校改革前进中迫切需要重视和落实的头等大事。
二、通用技能的基本内涵
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的。通用技能是职业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具体来说,通用技能就是不管你从事何种专业、何种岗位、何种工种的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它是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具有共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要求,超越了某个具体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范畴,一切社会的职业人都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在实际工作的操作中,通用能力的应用范围要远宽于职业特定技能,它们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更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经济过程中不断更新的职业类型或新岗位工作对从业人才的需求。
对大学生而言,通用技能是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所有知识的构成和体现方式,它是一个由许多知识面构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知识架构体系。它与专业技能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自己独特的整体性、相关性、迁移渗透性、动态性等特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通用技能动态性特征最通俗的注释。
通用技能如何分类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指的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与品性,如诚信、主动、自觉、自律、谦虚执著、勤奋、时间管理、自信、责任心、专注等。表现为用心工作、勤奋工作、主动工作、乐于助人、敢于承担责任、按时保质完成工作等,让人觉得把工作交给他放心,是一个爱岗敬业、乐观进取、肯负责任的人。这是与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提出的“勤快”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指个人的观察、接受与及时应变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自我认识比较符合现实环境、对自身所处工作环境独有的文化氛围能自觉感知、感应并正确调节自身的言行应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职责,按组织要求乐意地、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灵活”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三,沟通表达能力。现代社会的工作多数依赖计算机,而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应用对人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沟通表达能力不但指传统的口头陈述、当面交谈、演讲等能力,而且要求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口头的或文字的信息传达和交流,用计算机的手段组织会议等,需要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随社会需求而提高。表现为知识丰富、熟悉业务、口头表达流畅、信息传达准确快速。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计算机操作”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四,书面写作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主要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书面流畅度在组织文化中会得到很高的认可。要求熟悉公文格式、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较深厚的汉语言修养,熟悉业务,会写常规的计划、总结、工作方案、分析报告等,同时会使用相应的办公软件完成写作和打印任务。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能写东西”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五,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包括议题设计、人员邀请、现场布置、流程控制,通常活动安排能力是细碎管理与程序控制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会做事情”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六,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主要指交往陌生人的能力与维护与熟悉者的日常关系的能力,是勇气、技巧与沟通道具使用经验的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度较高的社会,除了业务水平的高低因素影响成功外,交往者的形象(一种道具)也是影响交往结果的直接要素,因为它是一个人知识、修养、气质、品行与外表形体的综合体现。尤其是企业形象、政府的公众形象要求较高。因此,职业人的形象也是社交能力表现高低之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形象好”要求相对应的能力。 第七,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持续的学习,而能否学习到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取决于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规划。因此,强调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通用技能培养的关键,是职业人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职业需要的核心技能。职业人除了自发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获得培训机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习系统性的、实用性的技能而促进发展,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与用人单位提出的6个希望所对应的核心技能。
第八,组织领导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包括形成团队、维护团队关系、形成团队目标、管理团对绩效、推动团队进步与突破管理周期的能力。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按照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行的计划,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激励方面的一些方法及技巧,激励团队成员高度投入,尽可能提升一个优秀团队的价值最终顺利完成团队任务。这是一个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从被管理者到成为管理者,从基层管理者到高层管理者,从员工到老板必须具有的能力。也是社会用人单位储备干部,尤其是企业寻找后备管理人才、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水平所关注和迫切需要的。
以上8种能力的高低与专业技能互为补充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工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也将最终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快慢和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而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贡献力量水平的高低。
三、高职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基本途径
高等教育的技能培养目标,除了考虑具体行业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外,还必须考虑学生日后会遇到的职业变更、技术更新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通用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中职业的嬗变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就业形势的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用技能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成为高职院校需要及时着手研究解决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用技能的培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通用技能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用技能的内涵界定偏重于技能型,它既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全面素质的部分要求,因此,全方位地构建通用技能的培养途径是基础。基本途径有:
(一)对准通用技能的内涵开发新的公选课程。高职院校的公选课程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名称、更新教学内容,对准通用技能的内涵开发新的公选课程门类,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通用技能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首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任务,通过传授历史、文学、社会、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能力、实验能力、运算能力、审美能力、人文修养等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二是技能课。文化基础课在发挥着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功能的同时,它也有直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作用。如应用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电脑操作能力、会务管理能力等,无不是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通用技能。
根据通用技能的内涵,高职院校开设的公选课程列举如下:职业道德、现代企业文化与求职指导、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技术与软件应用、应用文写作、会务管理、秘书实务、档案管理、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行政管理、心理学、名著欣赏、影视文学、中外习俗、经济法概论,等等。目的是针对行业、企业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潜力”、“品德”及适应能力、思想素质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通用技能锻炼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举办通用技能大赛架设展示与促进的平台。学校、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一年一度的通用技能大赛,为学生架设通用技能展示与促进的平台。如贵港职业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听说读写练”为主题的通用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一是听说训练:举办讲故事比赛,主要是听故事说人物传奇,重点是讲企业故事、创业故事、就业故事、实习故事,等等。二是读写训练:举办朗诵比赛、应用文写作比赛,主要是读唐诗宋词写现代应用文。三是练的训练;举办钢笔字比赛、WORD文档、电子表格应用比赛、职业礼仪比赛。通过以上的比赛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建设职业院校通用技能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贯彻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加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提升“四力”(学习力、沟通力、执行力、领导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应定期组织实施职业“四力”培训,为各职业院校培训通用技能教师,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尤其是需要在学习力上下工夫,解决思想上不适应的问题;在执行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创新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在领导力上下工夫,解决工作业绩不显著的问题,为全面提升高职人才质量水平奠定基础。
(四)通用技能的锻炼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优势,搭建锻炼和提高学生通用技能才能的平台。大学生社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通用技能和学生兴趣而组建。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增长知识,完善人格,锻炼其才干,增加文化修养的轨道上来,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各项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反之,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引导,以学生通用技能培养为核心开展思想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建立通用技能培养质量的考评机制。一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1221”构建模式,将通用技能的教学质量纳入评估体系。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通用技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和公布制度将建立,其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二是各高职院校制订通用技能培养的实施计划,建立对各教学单位通用技能教学工作考评实施方案与考核奖励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三是通用技能的教学工作成效应与学校安全、招生规模、就业率、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项目与高校一把手年度考核挂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监督、反馈和指导,并有计划组织各学校开展经验交流,扬长避短,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赵艳辉.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2]陈腊文.浅谈当代大学毕业生通用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9(20)
[3]周龙军.构建文化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考核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15)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