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生物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文就高中生物如何高效地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085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这都是需要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现的教学目标,那么该如何实现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呢?
一、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迅速带入学习环境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创设情境的作用。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是故事情境的创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创设情境。许多生物结论的得出都是科学家努力的结果,科学家努力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讲解遗传规律这一知识时,会涉及“遗传因子”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孟德尔卡”的故事将遗传因子这一概念讲给学生听,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和领悟新知识。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展示生物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课程的这一特点,利用实验教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探究或者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分析生物实验,从而获得更加感性的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酶的高效性”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实验:将加入酶的洗衣粉与普通的洗衣粉作对比,让学生分别感受它们的去污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加入酶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更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能够感受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更加强化学生对酶的性质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进行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
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通过提问还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習的动力。但是提问也要讲究策略,只有进行有效的提问才能发挥提问应有的效果,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在提问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开门见山,直接给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内容必须是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这样才能为教学做好准备。例如,在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所学的染色体知识,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染色体是细胞核中主要的和遗传有关的结构,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肯定会思考到底是哪些物质呢?从而激起学生的思考欲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采用逐步推进的提问方法。开门见山的方法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但是问题的突然降临会使学生感到迷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逐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这样学生更容易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地感受知识,形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现代教育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感受提出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问,此外,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效果。
三、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强塞给学生的知识学得更牢固。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课堂参与,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就会减少教师要讲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他的内容讲解来扩大课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生物方面的调查中。如关于遗传病方面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中,最后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锻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当今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必然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力量的强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生物世界的神奇。通过合作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比较推崇的教学模式,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探究式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利用生物学史的内容,再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学到探究方法,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要定期组织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感受探究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是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好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085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这都是需要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现的教学目标,那么该如何实现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呢?
一、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迅速带入学习环境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创设情境的作用。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是故事情境的创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创设情境。许多生物结论的得出都是科学家努力的结果,科学家努力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讲解遗传规律这一知识时,会涉及“遗传因子”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孟德尔卡”的故事将遗传因子这一概念讲给学生听,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和领悟新知识。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展示生物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课程的这一特点,利用实验教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探究或者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分析生物实验,从而获得更加感性的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酶的高效性”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实验:将加入酶的洗衣粉与普通的洗衣粉作对比,让学生分别感受它们的去污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加入酶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更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能够感受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更加强化学生对酶的性质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进行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
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通过提问还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習的动力。但是提问也要讲究策略,只有进行有效的提问才能发挥提问应有的效果,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在提问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开门见山,直接给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内容必须是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这样才能为教学做好准备。例如,在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所学的染色体知识,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染色体是细胞核中主要的和遗传有关的结构,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肯定会思考到底是哪些物质呢?从而激起学生的思考欲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采用逐步推进的提问方法。开门见山的方法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但是问题的突然降临会使学生感到迷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逐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这样学生更容易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地感受知识,形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现代教育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感受提出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问,此外,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效果。
三、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强塞给学生的知识学得更牢固。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课堂参与,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就会减少教师要讲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他的内容讲解来扩大课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生物方面的调查中。如关于遗传病方面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中,最后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锻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当今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必然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力量的强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生物世界的神奇。通过合作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比较推崇的教学模式,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探究式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利用生物学史的内容,再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学到探究方法,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要定期组织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感受探究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是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好方法。